苏建国的手术做的很成功。叶续扬说,需要住院半个月,回家以后至少还要休养两个月。
马东升和林国喜夫妻一直等到下午,苏建国苏醒过来,几人就告辞说要回去了。
鲁明华不等苏建国和冯巧开口,她抱起玉凤对他们说:“我们就把小五带回去了。小五,走喽!跟婶婶回家去喽!”
她怕这俩夫妻不好意思,总觉得给他们添了麻烦。在鲁明华看来,苏建国两口子都是挺厚道的人。邻里相处没那么多计较,知道好歹、明白事理也吃得了亏,她是喜欢和这种人打交道的。
还有玉凤,鲁明华是打心眼儿里喜欢。从第一次把她抱在怀里,就好像放在了心里一样。所以每次听说她有哪里不舒服,鲁明华都跟着着急得很。
有时候她就觉得,春晓都没让她这么操心过。也可能是春晓从小就皮实,除了调皮,也实在没什么可操心的吧。
果然,苏建国和冯巧一叠声的道谢,那感觉都要跪下磕头了似的。
马东升和林国喜连连说:“不要客气!”“这样太见外了!”
马东升又叮嘱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你要注意休养。等你出院的时候,一定要等我们来接,你可千万别自己往回跑啊!”
苏建国感动得湿了眼眶,哽着喉咙却说不出话来,只能不断的点头。
冯巧眼含热泪,更是激动的说不出话来:这些邻居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鲁明华抱着玉凤走到门口,玉凤挣扎下地,转身跑到病床边,眼泪汪汪的看着苏建国说:“爸爸,你要听医生伯伯的话,别乱动哦。你要不疼了就早点回来!我在家里也会听婶婶和姐姐的话的!”
又仰头对着冯巧说:“妈妈,你们一定要早点回来呀!小五会想你们的!”说着说着就呜呜呜的哭了起来。
冯巧紧紧的抱着玉凤,亲吻着她的小脸,也无声的哭了。
苏建国看着妻女,心里一抽一抽的疼,鼻子又酸又胀,眼泪无声滑落。
门外的三个人看着心里也不是滋味,鲁明华忍着泪水轻叹口气,走回去抱起玉凤说:“小五,我们走吧,让爸爸好好休息!”一边说着一边硬着心肠出了门,任凭玉凤舞着小手哭得稀里哗啦。
回家已是傍晚,鲁明华带着玉凤直接去了苏家。
玉秀和玉芳已经等在家了,两个女孩今天上课都心不在焉的。好容易熬到了放学,赶紧跑回家,希望爸爸和妹妹都好好的出现在家里。可回来一看,家里跟她们早上离开时一模一样,空落落的,谁都不在。
玉秀和玉芳正沮丧间,听到玉凤软软的奶音:“婶婶你看,我姐姐她们在家呢!”
两人赶紧迎出门去,就看见鲁明华抱着玉凤向她们走来。几个人一起进屋,鲁明华问:“玉秀玉芳,你们两个今天没去上学吗?”
玉秀说:“去了,我们早上把昊昊送去给杨慧婶婶后,跟春晓一道去学校的。下午也是和春晓一道走的,这会儿放学刚回来!”
那时农村的孩子一般都是走读,中午饭也在家吃。
她们所上的学校是公社学校,距离家并不远。从村子出发,只需翻越后面的小山梁,就能看到一条宽阔的大水库。
沿着水库边的堤岸前行,大约走一里路左右,堤岸的宽度不足三米,一边是清澈的水库,波光粼粼,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一边是斜坡下去的水沟,延伸开去便是大片的农田,以及稀疏的人家。
走过堤岸,再爬上一个小坡,就能抵达学校。这所学校规模不算小,设有小学和初中两个学部。小学部有五个年级,共七个班级;初中部则有三个年级,六个班级。
在小学一到四年级,就读的学生大多来自附近的村庄,彼此之间都比较熟悉。到了五年级和初中阶段,学生们的来源就更为广泛了,不仅仅是周边附近的孩子,是来自全公社的孩子,甚至其他公社的孩子。当然,也有一些孩子会因为各种原因,选择分流到离自己家更近的其他公社的学校,或者去镇上的学校就读。
玉芳上小学五年级,下学期就该升初中了。玉秀已经初三了,老师昨天开班会说,农忙假就不放了,还要腾出两间大教室让她们初三学生住校。增加早、晚自习,争取多些学生能考上高中。
玉芳接着开口:“明华婶婶,我爸爸怎么样啊?他跟我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啊?”
鲁明华轻声说:“你们的爸爸腰椎骨折,今天早上已经做了手术,需要住院半个月。你们妈妈要留在那里照顾他。
家里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就跟婶婶说,婶婶一定会帮你们解决的。”
说着她想起来一件事忙问:“牛呢?你们喂过了吗?”
玉秀说:“昨天晚上我妈妈给喂了谷草,今天一早朱大表叔就牵走了,他说他帮着照看。”
鲁明华又问:“晚饭去婶婶家吃吧,婶婶给你们煮面条!”
玉凤眼巴巴的看着两个姐姐,她有点儿想去,玉秀玉芳却都摇头说不去。
玉秀好笑的看着玉凤蔫了吧唧的样子,把她从鲁明华手里接过来说:“小五,明华婶婶一路上带着你已经累得很了,我们就不去打扰她,让她可以早点休息!好不好?”
玉凤明白了,小脑袋点头如捣蒜:“婶婶再见!”
鲁明华笑着说:“小五这是赶我走呢!”
姐妹三个笑着把鲁明华送出了门。
晚上,玉秀用韭菜炒了三枚鸡蛋,每个人煮了一碗面条,玉芳和玉凤都吃得很香。饭后收拾好,三姐妹坐床上,玉芳说:“姐,明天星期五了,我们大后天去医院看爸爸去吧!”那时星期六也是正常上课的。
玉凤赶紧跟上:“我也要去,大姐、二姐,带上我!”
玉秀在玉凤的头上揉了揉,顺便把头花取下来笑问:“小五这头花可真漂亮,你送给我们,我们就带你去,你看行不行?”
玉凤大方的说:“可以呀!大姐、二姐正好一人一朵!就是这个是陈云阿姨为我做的,我们去医院回来我再给你们好不好?还有你们可不能把它弄坏了!”
玉芳笑说:“谁要你这些小孩子东西呀?大姐逗你呢!我们俩轮换着背也能把你带去!”
玉凤听了高兴得不行,往坐在两边的姐姐们脸上,各自‘吧唧’了一口,姐妹三个笑成一团,玉秀玉芳故作嫌弃,异口同声的吼:“小五,你吐得我满脸都是口水!”“小五,你的口水涂我脸上了!”
等笑声停下来,玉秀一本正经的说:“我们星期天不能去看爸爸妈妈。”
对着两个急于抗议的妹妹,玉秀认真又艰难的说:“地里的小麦都黄得差不多了,爸爸妈妈半个月才能回来,麦粒儿不掉地里了吗?”
玉芳问:“姐姐是说我们去收吗?也行,我们下个星期好像就要放农忙假了!”
玉秀说:“昨天我们班主任通知说,我们不放农忙假,还要求我们住校呢。”
玉芳大吃一惊:“啊!以前没有住校的呀!住哪儿呀?吃饭呢?”
玉秀又好气又好笑:“腾两间教室,学生自己从家里抬床去,吃饭就自己带米找人帮着一块蒸。”
玉凤眨巴着大眼睛问:“吃饭有菜吗?”
玉秀无奈答:“学生自己从家里带呀!”玉秀不想继续被两妹妹的问题左右,她严肃的说:“我想不去上学了,……”
“啥?”
“不上学了?”
两个妹妹都拔高了声音,发出同样的疑问。
玉芳说:“姐,你不去上学,半个月后爸爸妈妈回来,肯定会生气的!”
玉凤跟着疯狂点头。
玉秀认真分析说:“我要住校了,麦子谁收回来?”
玉凤说:“明华婶婶说她们都会帮我们的!”
玉秀摸着玉凤的头发说:“傻孩子,人家那是跟我们客气呢!你想啊:谁家放着自己的麦子不收,先给别人家收啊!就算先帮我们收了,她们再回去收她们的,可万一又突然下个雨,她们的麦子坏地里了,我们拿什么去给她们赔啊?”
玉芳说:“那你也不用不上学啊!你请假,我放农忙假,我们俩把麦子收回来,爸爸妈妈也回来了,你就还继续上学呀!”
玉凤说:“二姐说得对!”
玉秀叹了口气说:“反正也不可能上高中了,多读几天少读几天又有什么区别?”
玉芳问:“姐,你是怕考不上高中吗?”
玉秀想了想,说出了自己的担忧:“我们都不知道爸爸这次手术花了多少钱,但想想也不会少。手术以后,需要休息很久的。
到那时候爸爸的身体也不如以前了,好多活都不能干的,就凭妈妈一个人怎么养活我们几个?又拿什么供我们几个上学?我不念书了,可以在家给妈妈帮把手!”
玉芳玉凤都不说话了。
玉芳突然开口,语气坚定:“我也不上学了!我们一起帮妈妈干活!”
玉凤看看大姐又看看二姐,抿着小嘴一脸严肃,眼睫毛快速的忽闪忽闪。
玉秀看着她马上就要哭了,以为她就是想去医院看爸爸妈妈了,便哄着说:“小五,爸爸妈妈很快就回来了,你可别哭啊!”
玉凤推开玉秀的手说:“你们不上学,爸爸妈妈回来肯定会生气的!爸爸说不读书,长大就要吃很多苦,我不想看你们都吃苦!”
说完就哇哇大哭起来。她这会儿特别难受,听大姐这么一说,家里这次遇到了很大很大的困难,而她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玉凤从小可以说就没有过大哭的经历。家里的人都知道她的身体情况,为了让她情绪稳定,对她的诉求没有不应的。幸好这孩子品性好,倒也没被惯出什么坏毛病。
昨天一场惊吓让玉凤大哭了一场,晚上就发起了高烧。玉秀玉芳对当时在场众人,那提心吊胆的神情,还没忘呢!这会儿见玉凤又哭了,顿时急得无所适从。
最后玉秀说:“小五,小五你先别哭啊!你看这样:我先去跟老师请个假,跟二姐收了麦子,等爸爸妈妈回来,我就又去上学!好不好?”
玉芳也赶紧表态:“小五乖乖,别哭了,我上学,我上学!我假都不用请的,我们本来就要放农忙假的。”
姐妹俩费了好一番口舌,玉凤终于不哭了。两人长舒一口气,哄着玉凤躺下,许是哭累了,很快便睡着了。
玉秀和玉芳也躺下来,商量着,玉秀怎么跟老师说请假的事。又说明天放学就去地里看看,看到有黄的就一点点往家里收。要等到大面积黄就忙不过来了。
说了一会儿话俩人也要睡了,玉秀又爬了起来。
玉芳问:“姐,你干啥?上厕所?我和你一起去吧!”说着抓起衣服开始往身上穿。
玉秀边穿衣服边说:“上个厕所也行。我是想去爸爸妈妈屋里,把体温计拿过来,给小五测下体温!”
玉芳心想:真不愧是我姐姐,什么都比我想得周到些!
喜欢活在这温情人间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活在这温情人间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