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忙小分队紧锣密鼓的忙到星期六,麦子差不多就抢收完了。大人们都商量着等麦穗晾干一些,人都休息两天,再开始打麦籽。
玉芳的农忙假也快结束了,她想去看看爸爸的伤好得怎么样了。
吃晚饭的时候,玉芳就说:“姐,你们明天上课不?我想去医院看看爸爸好了没有。”
玉秀说:“我们明天不上课,正好我也想去!”
玉凤听说要去看爸爸妈妈,兴奋的挥舞着小勺子说:“我也要去!我也要去!”
玉秀玉芳异口同声:“小五肯定去!咱们还能少了小五吗?”
姐妹几个正商量着要带些什么东西去医院,鲁明华就过来了,她笑问:“玉秀,你明天上课吗?我和你林表叔打算明天到医院看看你们爸爸去,你们去不去啊?”
玉秀说:“婶婶,我们也要去,顺带着给我爸妈带几件单薄点的衣服去!还在想要带点什么吃的去呢。”
鲁明华说:“你们不要准备带什么炒菜,炖菜就行了。我们那里炖了点猪脚,打算给他带去!要是带多了,怕吃不完不就坏了吗?”
玉秀连忙道谢:“那我们准备别的,就是太让婶婶费心了!”自从鲁明华帮助玉秀渡过了初潮的恐惧心理,在没有其他外人在场的时候,玉秀也和玉凤一样,都喜欢对鲁明华直接叫婶婶了,她感觉这样更亲近些。
鲁明华说:“那我就先走了,你们慢慢准备吧。我们这会儿要把昊昊送到他爷爷奶奶那里去,明晚连春晓一同接回来。”
玉芳赶忙问:“婶婶,明天几点出门啊?”
鲁明华笑说:“看我都忘了!七点钟吧,不要太晚了!”
第二天不到七点,林国喜夫妻连同苏家姐妹仨就出了门。
苏建国恢复的不错,因为牵挂着家里,老想着要出院,自己怕医生反对,就让冯巧去问。
冯巧劝了几次不管用,只得去找叶医生,叶续扬说:“他这伤口表面看着是好了,但出院还是不行的。我以前不就说过了吗?固定的脊椎还没完全愈合,若是稍有移位,就会导致畸形,人可就成残疾了。你们没往心里去啊?你要劝他安心养好身体,可不要因为一时心急,后悔终身啊!”
冯巧听了这话,吓得连连保证:自己一定劝着苏建国安心住院,决不让脊椎移了位。
苏建国听了冯巧的转述,总怀疑她是不是夸大其词了。看冯巧都快要急哭了,恨不得指天发誓,苏建国才不得不放弃出院的想法。
其间钱玲又来了一趟,说是给她公公拿药,顺便来看看苏建国。来的时候拎了个保温桶,钱玲说:“ 我公公受了腿伤后,家里就常给熬骨头汤。我来的时候,远志让我给苏大哥也送些过来,你们可别嫌弃啊!”
苏建国连声道谢说:““这怎么会嫌弃呢,太感谢你们了,李县长那么忙,还能想着我!”
钱玲笑着摆了摆手,“苏大哥,你就别跟我们客气了,你好好养伤,争取早日康复。”
苏建国跟冯巧说:“李县长说:我们农村要改革了,要是真的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话。我还真有些想法。等见到国喜我跟他好好谈谈,问问他的意见!”
冯巧说:“你先养好身体吧,别操那些心!农村有什么变化,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你着什么急呀?”
苏建国说:“你这话说得就不对!什么叫‘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有些事情你比别人早一步,结果就不一样!”
当林国喜走进病房,苏建国的眼睛都亮了。林国喜很疑惑:苏建国在医院里受人欺负了?这是盼着我来给他出头的?
林国喜根本没时间问出口,刚打了招呼,几个孩子就把苏建国夫妻给围住了。只得跟放下饭盒的鲁明华先出了病房,说去上个厕所,待会儿再进来说话。
玉凤姐妹仨看到爸爸妈妈都很开心,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眼里蕴着泪花,看看爸爸、又看看妈妈。 苏建国跟冯巧满脸慈爱的看着三个女儿,心里一片柔软。
玉凤趴在床沿上,抓着苏建国的手,声音软软的问:“爸爸,你好了没有啊? 小五好想你跟妈妈快点回家!”
苏建国握住玉凤的小手,好想把她抱起来,可他现在却做不到,瞬间觉得鼻子发酸:这次住院,真委屈了孩子们。尤其是小五,从没离开过大人的照顾。这么想着,苏建国说:“爸爸快要好了,小五乖!再过一个星期,我和妈妈就回去了,以后再也不和小五分开了!”
冯巧带着玉秀玉芳在旁边病床的床沿上坐下。冯巧问:“我们这两天不在家里,你们是怎么过的?有没有好好上学呀?”
玉秀和玉芳这才打开话匣子,说起了家里发生的事儿。
玉秀玉芳大一些,怕爸妈担心,报喜不报忧,只说:家里都好,几家叔叔婶婶们帮忙把麦子都收了,现在编辫在家里好好晾着呢!
玉凤可不懂这些,像竹筒倒豆子一般的说:“大姐、二姐摸黑收麦子,大姐的腰都闪了,疼得直哭。二姐喊了婶婶来看的。
大姐还说她想退学, 后来她们老师来了,还跟着几个表叔婶婶一起帮我们割麦子。二姐在放农忙假,天天都在割麦子。
我跟着昊昊哥哥去挖了好多猪鼻孔,还摘了桑果子。 我们还看到一条长了好多刺的虫,婶婶说那叫‘火辣子’好吓人的!”
苏建国和冯巧听了玉凤的话,心里五味杂陈。苏建国对玉秀说:“老大,你可是马上就要参加中考了,家里的事你不用操心,你只管好好读书。 爸爸的伤好了就没事了,供你们几个读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冯巧拉起两个大女儿的手一看,心疼的眼眶都红了:玉秀的手上,水泡消了都成了硬茧了;玉芳满手都是磨出的水泡,有的都破了,往外渗着水,看着触目惊心。
冯巧的心犹如被人狠狠的攥了一把,疼得她差点晕厥过去,瞬间有了身在噩梦中的感觉。
冯巧喉咙阵阵发紧,她说:“你们两个孩子太懂事了!尤其老二这手…”
冯巧都说不下去了,顿了一下又说:“麦子收了就别管它了,放在那里,过几天我跟你爸就回去了,我们知道收拾。你们就好好读书,照顾好小五就行了!”
苏建国看着母子几人的气氛这么伤感,想要缓和一下笑着说:“孩子们都别害怕,爸爸这么一个小小的腰伤而已,过几天就出院了。
爸爸正想着怎么发家致富,带着你们过好日子。你们呢,都好好读书,读到哪里,爸爸就供你们到哪里!”
病房里的气氛真的好起来了,玉凤晃得头上的铃铛直响,苏建国抬手轻轻的抚着玉凤的小鬏鬏。父女俩都笑得无比灿烂。
玉秀说起了老师来家里帮忙割麦子,说了自己上早自习,在学校吃饭,和同学如何相处,如何开心。
玉芳就讲了跟叔叔婶婶们在一起,大家怎么教她干活的技巧,因为怕她累着了又怎么照顾她,谁谁还讲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林国喜和鲁明华回到病房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家庭和乐的景象。
苏建国给冯巧使了个眼色说:“巧儿,你和明华妹子带孩子们出去转转,我和林老表说几句话!”
孩子们听说要出去逛,都挺开心的。鲁明华虽然心有疑惑,还是跟着冯巧走出了病房。
待人都走出了病房,林国喜急忙问:“苏老表是出了什么事吗?”
苏建国让林国喜坐下说:“林老表,家里多亏了你们两夫妻费心照顾。,我这会儿就不说感谢的话了。我要说的是另外的事情。那年在这里生玉凤的时候跟我们同一个病房的知青李远志,现在就是我们县的副县长。”
林国喜有些迷糊的问:“哦?这跟你要说的事有什么关系吗?”
苏建国笑着点头说:“你说巧不巧,前一段时间又在医院遇到了他,他跟我说了一些话,我想跟你说说!”
林国喜好奇地坐直了身体,“苏老表,你快说,李县长跟你说了啥?”
苏建国眉开眼笑地说:“他跟我讲了农村现在开始改革了,说现在农村可以想干啥就干啥,还鼓励大家自己创业呢!”
林国喜眼睛一亮,“这可是好事啊。我们开会的时候,乡里也有这个意思,但他们没有说得这么直白,恐怕大家心里还都有些拿不准。我们底下就更不敢随便动啊!”
林国喜不由得一时心情激荡,想了想又问:“那你有啥想法没?”
苏建国一拍大腿,“我琢磨着,咱农村有粮食有土地,随便是搞个养殖还是种植的项目,应该都没有问题,对吧?”
林国喜摸着下巴思索起来,“养殖种植是不错,不过风险也大。那资金方面,还有技术这些,能不能找李县长出出主意啊?”
苏建国微笑着问:“以前,我们都没怎么关注过农村信用社吧?”
林国喜嫌弃的说:“大家都穷的叮当响,谁有钱去存啊?没钱也不敢去随便借贷呀,借了拿什么还?利息肯定也高得很!”
苏建国说:“不会很高!李县长说: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鼓励农民开展农业活动。国家让信用社适当的在基准利率上进行了一定幅度的调整。所以我们可以考虑贷款。关于技术他也说了:现在有农技站, 关于农业技术方面的问题都可以问他们!”
林国喜说:“那这么说肯定行啊!这就等于解决了大部份的问题,咱们要是抓住了这个机会,说不定大家伙儿真能过上好日子了。”
两人越聊越兴奋,仿佛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最后两个说好:都先想想做什么项目最合适,等苏建国的身体好了,就去找李县长申请贷款,然后大展拳脚,好好大干一番!
冯巧和鲁明华带着孩子们出了医院,先 逛了百货大楼, 孩子们都挺懂事的,问想要什么?都说什么都不要!最后冯巧抢着付钱给孩子们买了一些糖果。
冯巧叮嘱玉秀:带一半回去给春晓和林昊。大家又去小饭店吃饭, 冯巧点了酸菜鱼、麻辣豆腐、红烧茄子和西红柿鸡蛋汤。走时又用饭盒带了两份。
鲁明华想付钱,冯巧哪里肯。她已经知道孩子们中午在鲁明华家里吃饭,说什么都不让鲁明华再掏钱。两人一阵撕扒,最后还是玉秀从冯巧手里接过钱把账给结了。
众人回到医院,苏建国和林国喜也把事儿谈完了。大家又聊了一会儿家常,时间不早了,苏家姐妹和林国喜夫妻准备回去了。玉凤紧紧抓住苏建国的手,满眼不舍地说:“爸爸,你一定要快点好啊!小五在家天天都想爸爸妈妈!”
苏建国满眼疼爱:“小五乖,爸爸一好马上就跟妈妈回家,好不好!”
玉凤轻轻点头,认真的说:“爸爸、妈妈你们别担心我和姐姐们,我们在家都很好!”
冯巧抱着玉凤和鲁明华夫妻边走边说着话,依依不舍的把几个人送出了医院大门。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冯巧心里满是温暖与期待。
喜欢活在这温情人间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活在这温情人间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