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35)
朱祁镇:“怎么郑成功也进来了?这还没到南明嘛?”
朱厚照:“郑成功也算崇祯朝的,而且他对咱大明那叫一个忠心!现在厦门市思明区,就是从他当年改的思明州来的,意思就是思念大明。”
郑成功:“洪武皇上、各位先帝在上,我是郑成功,护我大明一寸土地,都义不容辞!思明州这名字,就是要让后人记得,咱大明的骨头硬着呢!”
朱元璋:“好小子!没给朱家丢人!当年大伙儿要是有你这股劲,后金那帮人也不敢瞎蹦跶。”
朱棣:“听说你从荷兰人手里抢回台湾?有种!比某些只会守着山海关的强多了。”
朱聿键:“我还赐他姓朱,所以他也叫朱成功。”
朱雄英:“那大家怎么都叫他郑成功?”
秦良玉:“那都是后金搞的鬼,不过有郑将军这样的能将,真是大明之福。”
郑成功:“可惜我死后,还没完成遗愿……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难过表情包]”
朱翊钧:“不是听我说故事吗?咋聊起郑成功了?”
秦良玉:“新人进群,总得介绍介绍嘛。”
朱翊钧:“那还有高拱呢……算了,直接开始吧。”
高拱:“那我直接说了。皇上刚继位,我作为大学士,立马呈了新政五事,要求他御门听政,亲自答复奏折,召见辅臣商议要事,而且所有奏章看完后都得发内阁审阅拟票,杜绝内批留中那套。”
张居正:“虽说高大人本意是觉得皇上年幼,得防着太监专政,所以奏请削弱司礼监权力,把权还回内阁。
但也能看出他急着要朝夕教导幼年皇帝,初衷不算错。不过当时正是主少国疑时候,皇上年纪小还在服丧,凡事都由两宫定夺,自己做不了主,就怕外廷专权。”
朱翊钧:“我在读书这块,从一开始就按祖宗旧制来,搞日讲,上经筵,读经传、史书。”
张居正:“在咱大明皇帝里,除了太祖洪武皇上,像万历皇上这么用功的,还真不多见。”
朱翊钧:“我即位后,就按内阁首辅张老师的建议,每天太阳刚出来就去文华殿,听儒臣讲经书。
休息一会儿,再回来讲席读史书,到午饭吃完才回宫。只有每月逢三、六、九的常朝日子,才暂时不上课。除此之外,就算隆冬大暑也从不间断。”
朱厚照:“天天早朝还加晚自习?万历你这作息比我当年上早朝还规律,张老师这是把你当三好学生往死里卷。”
朱元璋:“就该这样!祖宗家法不能丢,太阳刚出来就读书,比某些日上三竿还不起的强多了。”
高拱:“要不是我力主御门听政,哪有后来的规矩?那时候就怕太监趁主少国疑搞小动作,必须把权力攥在文官手里。”
朱棣:“听经筵、读史书是正经事!我当年也天天让解缙他们给我讲,不然哪懂治国,万历你前期这劲头,算没辜负你爸。”
朱雄英:“这不就是‘少年天子学霸养成记’嘛[捂嘴笑表情包],张老师和高老师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万历想摸鱼都难。”
秦良玉:“听说皇上日讲时,张阁老连坐姿不对都要管,当年我爹教我练武都没这么严,难怪后来皇上想放飞自我。”
郑成功:“少年立志,终身受益。万历皇上这么勤勉,难怪后来能平倭寇、征朝鲜。”
朱翊钧:“那时候天天被张老师盯着,连打个盹都被敲桌子,现在想想,还真得谢谢他。”
高拱:“@张居正 叔大,别光说你功劳,当年若不是我顶着压力推新政,你那经筵能开得那么顺?”
张居正:“高大人别忘了,是谁在皇上走神时悄悄递纸条提醒的?咱俩谁也别抢功。”
秦良玉:“哟呵,你们俩开始吵了?别忘了,太祖爷可是在群里呢!”
朱厚熜:“就是,难不成想尝尝锦衣卫的诏狱滋味?”
朱翊钧:“好了,这时候还吵,正好接下来说说内阁纷争。我即位时,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内阁互相倾轧,整个朝廷也没能挽回爷爷嘉靖一朝的积弊,这个问题后来更严重了。
按爸爸的安排,高拱是外廷顾命大臣里排第一的,在宫里,我自然靠冯保。
但冯保和高拱关系特别差。之前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置空着,高拱先后推荐了陈洪、孟冲,就是不愿让冯保当。”
朱翊钧:“我自己在登极诏里也说:朕还年幼,还得靠文武贤臣,一起治理天下,给百姓新的开始。”
朱元璋:“内阁吵,太监斗,刚安稳几天又要翻天是吧!高拱你推荐太监就推荐,非跟冯保死磕啥?冯保一个太监,你跟他置气掉价不掉价?”
朱厚照:“宫廷版宫斗剧上演了?高老师和冯太监这是抢c位呢,万历你夹在中间,是不是跟看戏似的?”
朱棣:“内阁和司礼监掐架,最容易出乱子!我当年就定了规矩,太监只能伺候笔墨,敢干政就废了他,高拱你防着冯保是对的,但别把朝堂搅成一锅粥。”
朱高煦:“哪用这么麻烦?谁吵砍谁脑袋!文官和太监斗来斗去,耽误了多少事?”
朱雄英:“高拱想攥紧内阁权,冯保想掌司礼监印,万历夹在中间当裁判,这剧情真精彩!”
高拱:“冯保那厮结党营私,还想干预朝政!我不挡着,难道让他学王振、刘瑾?皇上登极诏写得明白,要亲贤共治,没说让太监掺和。”
张居正:“高大人防冯保是真,想独揽内阁权也是真吧?当年你把我和高仪挤得跟摆设似的,还好意思说别人。”
秦良玉:“朝堂一乱,受苦的还是百姓和将士,当年我平叛,就怕后方扯皮,军饷都拖拖拉拉。”
郑成功:“内斗最伤元气!我在东南抗清,就恨朝中不团结,不然何至于……”
朱翊钧:“那时我才十岁,就看着他们吵,冯保在我妈那儿说高拱坏话,高拱在朝堂骂冯保,我都快被吵晕了。”
朱翊钧:“冯保这人知书达理,还有文艺素养,所以很受爸爸喜爱。他趁皇权更迭的权力真空,通过遗诏把政敌孟冲赶走,自己当了司礼监掌印太监。
而当时的内阁首辅高拱也恨不得除掉冯保,在他授意下,工科都给事中程文、吏科都给事中雒(luo,同“洛”音)遵、礼科都给事中陆树德都开始弹劾冯保。
这么一来,政治斗争肯定免不了,双方是冯保和高拱,张居正表面上帮高拱,其实他跟冯保关系特别铁,早就预谋赶走高拱。”
朱厚照:“嚯,张居正这是双面间谍啊,表面帮高拱,背地里跟冯保组队,这操作比我当年偷偷溜出居庸关还刺激。”
朱元璋:“张居正你个老狐狸!合着高拱在前面冲锋,你在后面捅刀子?朝堂不是菜市场,搞这套阴的算什么本事。”
高拱:“我就说不对劲!当年程文他们弹劾冯保,张居正嘴上帮腔,转头就把消息透给冯保,好你个张居正。”
朱棣:“政治斗争玩阴的可不行!要斗就光明正大斗,像张居正这样两面三刀,比冯保那太监还可恨。”
朱雄英:“这剧情反转比电视剧还精彩,高拱以为自己是主角,结果张居正才是隐藏boSS,冯保就是个工具人[坏笑表情包]”
秦良玉:“文臣斗起来比战场还狠,刀光剑影看不见,杀人不见血,可怜那些士兵还在边关等着军饷。”
郑成功:“内斗误国啊!要是把这心思用在对付外敌上,何至于后来……”
张居正:“高拱独断专行,容不下异己,不除他,新政怎么推行?我这是为了大明,不是为了私怨。”
朱翊钧:“我妈还觉得张老师是好人呢,天天在我跟前夸他,后来才知道他跟冯保早串通好了。”
朱厚熜:“我当年用严嵩斗夏言,至少明着来……”
朱元璋:“嘉靖你闭嘴!这是朝堂,不是菜市场!我说我辛辛苦苦创建的大明王朝怎么才276年,原来是内斗,还有一堆奇葩皇帝[怒气表情包]”
朱翊钧:“太祖爷,我那时不还小嘛。”
朱元璋:“我没说你小时候,小时候能理解,但后期,还有后面皇帝,真是气死人了。”
秦良玉:“要不,今天就到这儿?”
朱翊钧:“那好,今天结束,明天继续,额…那个?”
秦良玉:“今天说的情节里,皇上还没成年,能理解,那我来说结尾。”
朱翊钧:“有劳了!”
“啪!”
秦良玉:“预知后事点样发展。”
朱雄英:“唔该继续关注下一章啦!”
朱厚照:“咦,你们俩换方言了?这是广东靓仔,还是哪里?”
喜欢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