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二年三月十八 辰时
陆家旧宅庭院
晨露还凝在石阶的草芽上,福伯正弯腰给新栽的青菜浇水。竹制的水壶沿着菜畦淌出细流,水珠落在青石板上,溅起细碎的光斑, 这是归位后的第十五天,庭院里的荒芜早已被生机取代,东墙下种了新的竹苗,西廊下挂着福伯晒的梅干,连廊柱上那道当年被官差砍出的裂痕,都被陆珩真用木漆补得整齐。
“夫人,您看这菜苗,再过半月就能吃了!” 福伯直起身,指着绿油油的菜畦笑,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先生要是还在,见着这院子,肯定高兴。”
陆珩真抱着婴儿坐在廊下的竹椅上,手里翻着父亲那本泛黄的日记。婴儿趴在她膝头,小手指着日记里的航海图,嘴里发出 “咿呀” 的声音,偶尔伸手去抓书页上的墨痕,却总被陆珩真轻轻握住小手 ,这孩子似乎对针路图格外亲近,夜里睡觉都要把那卷缩成巴掌大的《郑和航海针路图》抱在怀里。
“宝宝乖,这是爷爷画的图,以后娘讲给你听。” 陆珩真低头吻了吻婴儿的额头,指尖触到他掌心时,突然感觉到一丝极淡的微光 ,不是之前的金色,而是像墨青芜青铜符那样的冷光。她心头一动,从怀中取出那半块青铜符(归位后从书房暗格找到的,与天启墨青芜的符纹路相合),符牌刚碰到婴儿的手心,便亮起一道细弱的光,与庭院竹苗上的晨露遥相呼应。
“是墨姐姐的气息……” 陆珩真轻声呢喃。她想起归位那天,青铜鼎共鸣时,符牌曾短暂发烫,想来是跨越时空的羁绊未断 ,墨青芜在天启年间守着磁塔,她在宣德年间护着日常,两处守护,终究连成了一线。
“夫人,要不要去巷口的茶馆坐坐?” 福伯收拾好水壶,“听说今日说书先生要讲‘郑和宝船遇奇境’的故事,好多街坊都去了,也让小少爷见见热闹。”
陆珩真点头,抱着婴儿起身。刚走到巷口,就听见茶馆里传来清脆的醒木声:“话说永乐十三年,郑和率船队行至印度洋,忽见海面泛着蓝光,水下竟有一座透明的城池,城中人影晃动,似是上古遗迹……”
茶馆里坐满了人,陆珩真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一壶龙井。婴儿趴在她怀里,好奇地看着台上的说书先生,小手指着先生手里的醒木,咯咯直笑。邻桌的老人听见笑声,转头看了过来,笑着递过一块桂花糕:“这娃娃长得真好,眼睛亮得像星星。”
“多谢老人家。” 陆珩真接过桂花糕,刚要喂给婴儿,却见老人突然皱起眉,低头看着自己的怀表, 那是一块黄铜怀表,表盘上的指针竟在倒转,表壳上还泛着极淡的蓝光。
“怪了,这表昨天还好好的,今日怎么就倒着走了?” 老人叹了口气,“这是我儿子从西洋带回来的,说是能定时辰,怎么就……”
陆珩真的目光落在怀表上,那蓝光与归位前时空裂隙的微光相似,是极微小的时空错位 ,许是归位时的余波未散,寻常人察觉不到,却会影响到带有时光印记的物件。她想起父亲日记里写的 “微隙需以墨晶引”,便从怀中取出那枚墨晶碎片(归位后从鼎身取下,留作纪念),轻轻放在怀表旁。
碎片刚碰到怀表,便亮起淡紫色微光,怀表的指针渐渐停下,随后恢复了正常转动,蓝光也随之消散。老人又惊又喜:“姑娘这是什么宝贝?竟能修好我的表!”
“只是一块普通的晶石,碰巧能镇住表的‘脾气’罢了。” 陆珩真收起碎片,笑着解释。她没说,这是墨门的秘术,是父亲从墨门故人那里学来的 ,从前陆家的守护,是对抗轮回的宿命;如今的守护,却是抚平这些微小的时空褶皱,让街坊们的日子安稳如常。
说书先生的故事讲到高潮,台下响起阵阵喝彩。婴儿被喝彩声吓了一跳,往陆珩真怀里缩了缩,小手紧紧抓住她的衣襟。陆珩真轻轻拍着他的背,目光望向窗外 ,巷口的小贩推着小车走过,车上的糖葫芦裹着晶莹的糖霜;卖花的姑娘提着篮子,篮子里的桃花还带着晨露;不远处的私塾传来孩童的读书声,“人之初,性本善” 的调子,温柔得像晨光。
这就是父亲毕生守护的 “安宁”,是前 79 次轮回的族人拼尽全力想要换来的日常。
回到旧宅时,已是午时。陆珩真抱着婴儿走进书房,将父亲的日记和《墨门秘录》整齐地放在书架上,旁边摆着那卷《郑和航海针路图》和青铜符。婴儿伸手去抓符牌,符牌再次亮起微光,映得他的小脸格外明亮。
“宝宝,以后我们也要像爷爷和墨姐姐一样,守护好这样的日子,好不好?” 陆珩真轻声说。
婴儿似懂非懂,伸出小手,在符牌上轻轻拍了拍,留下一个小小的手印。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手印上,像给这新的守护承诺,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光。
福伯在庭院里喊:“夫人,午饭做好了,有您爱吃的糖醋鱼!”
陆珩真抱着婴儿走出书房,庭院里的竹苗在风中轻轻摇晃,菜畦里的青菜泛着绿光,远处的天空湛蓝,没有一丝时空裂隙的阴霾。她知道,轮回的终结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陆家的使命,从 “打破宿命” 变成了 “守护日常”,而这份使命,会像庭院里的草芽一样,在晨光中,一代代生长下去。
喜欢时空基石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时空基石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