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风雪越发凛冽,李砚的营地却越发兴旺。新征服的秃鹫部帐篷被重新排布,与原有营地连成一片,炊烟袅袅,人声鼎沸,竟有了几分小城池的气象。李砚坐在新搭建的议事帐内,看着案上铺开的简陋地图——上面用炭笔标注着已征服的部落和待征伐的目标,密密麻麻,像一张正在扩张的网。
“照这个势头,开春前,就能统一东部草原了。”李砚指尖划过地图上的“狼居胥山”,那是草原东部的象征,也是他下一步的目标。
他能进展如此之快,军功制功不可没。
这制度说穿了就是“抄作业”——抄秦朝的“军功爵制”,再结合草原部落的习性稍作修改。杀敌一人,赏粮食十石;斩将一首,赏牛羊百头;攻破部落,参与者按战功分战利品,最勇猛者可获“百夫长”“千夫长”之位,管辖俘获的部众。
“点数官,报今日战功。”李砚对着帐外喊道。
两个精瘦的汉子应声而入,手里捧着用兽皮制成的“战功簿”,上面用炭笔歪歪扭扭地记着名字和杀敌数。这两人是从大周俘虏里挑出的识字者,专门负责记录战功,确保公平。
“回神使,昨日攻伐‘黄羊部’,神卫营共斩敌三百二十七人,俘敌五百一十三人,缴获牛羊两千头。其中,千夫长巴特尔斩敌十一人,获首将首级;百夫长阿古拉率部先登,攻破营门……”
点数官高声念着,帐内的将领们个个屏息凝神,眼神里闪烁着渴望的光芒。这些战功,意味着实实在在的赏赐和地位,是草原汉子最看重的荣耀。
“巴特尔,赏牛羊两百头,赐‘射雕手’称号,部众扩编五十人!”
“阿古拉,赏粮食五十石,升为千夫长!”
“其余将士,按战功分赏,今日午时发放!”
李砚的声音清晰有力,每念到一个名字,对应的将领便单膝跪地,高声领命,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红光。这种“付出即有回报”的制度,像一剂强心针,让整个神卫营的战斗力飙升。
“还是这招管用。”李砚心里暗笑。他没学过什么复杂的治军之道,却明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道理。草原人直肠子,你给够好处,他们就敢为你拼命。空间里的粮食、物资堆积如山,正好用来做这个“饵”。
分发赏赐时,营地广场上排起了长队。战士们拿着点数官开具的“战功票”,兑换粮食、布匹、牛羊,脸上的笑容比冬日的阳光还要灿烂。老人们看着自家儿子、孙子领回的赏赐,对着李砚的帐篷连连叩拜;孩子们则围着满载而归的战士,兴奋地呼喊着。
“跟着神使,有肉吃,有荣耀!”这样的话语,在营地四处流传,比任何教义都更能凝聚人心。
除了军功制,李砚还开始模仿匈奴的“分封制”,只是暂时未敢用“左右贤王”这样的名号,而是先设“东、西、南、北”四营,各由一名得力的千夫长统领,分管不同方向的征伐和防御。
“木合亚,你领东营,镇守黑风山方向,防止大周边军异动。”
“巴特尔,你领西营,继续向西推进,目标‘野狼部’。”
“阿古拉,你领南营,收拢散落在南部的小部落,扩充兵力。”
“蒙克,你领北营,警戒草原深处的‘金帐部’,不可轻易开战。”
四名校尉领命而去,个个精神抖擞。这种“分封”虽然权力有限,却让他们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责任感,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李砚知道,现在还不是真正分封的时候。他的势力还不够稳固,一旦给予过大的权力,很容易滋生野心。他要做的,是先让这些人在征战中证明自己,也让他们明白,他们的一切都来自于他的恩赐。
议事结束后,李砚没有回帐休息,而是翻身上马,带着玄风,去工匠营查看新打造的兵器。
工匠营如今已有上百人,一半是大周工匠,一半是草原铁匠,在充足的铁料和粮食供应下,效率极高。此时,广场上正摆放着一排排新打造的长矛、弯刀和皮甲,甚至还有几架简易的投石机——这是李砚根据前世记忆,让工匠们尝试制作的。
“神使,您看这杆长矛。”一个头发花白的大周工匠捧着一杆长矛上前,脸上带着邀功的笑容。这杆长矛比之前的更粗更长,枪头用百炼精钢打造,闪着寒光,枪杆缠了麻绳,握着更稳。
李砚接过长矛,试着挥舞了几下,分量十足,却也趁手。“不错,就按这个标准打造,给神卫营的精锐都配上。”
“谢神使!”老工匠喜滋滋地退下。他原本是青平城的铁匠,被草原部落掳掠而来,受尽折磨,是李砚给了他安稳的生活和充足的材料,让他重拾手艺,如今早已对李砚死心塌地。
李砚看着广场上忙碌的工匠,心里很是欣慰。这些人是他未来发展的基石——没有足够的兵器和物资,再勇猛的战士也打不了硬仗。他甚至开始让工匠们尝试打造马镫——这东西看似简单,却能极大地提升骑兵的稳定性和战斗力,是他从电视剧里学来的“杀手锏”。
“等马镫做出来,神卫营的战斗力还能再上一个台阶。”李砚暗暗盘算。
傍晚时分,巴特尔派人传回消息:西营已攻破野狼部,斩杀首领,俘获部众三千余人,缴获了大量过冬的牧草和粮食。
“好!”李砚猛地一拍案几,“让巴特尔休整一日,明日回师,准备攻打狼居胥山!”
狼居胥山是东部草原的圣山,也是几个大部落联盟的据点。拿下那里,就意味着他真正成为了东部草原的主人。
消息传开,整个营地沸腾了。战士们摩拳擦掌,期待着新的战功和赏赐;老人们在祭坛前祈祷,祈求腾格里保佑神使旗开得胜;圣女营的少女们则开始准备庆功的歌舞,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李砚站在帐外,望着漫天风雪,心里却燃烧着熊熊烈火。他知道,自己正在走一条前人走过的路——像成吉思汗那样,用铁与血统一草原;像秦朝那样,用军功制激发战力;像匈奴那样,用分封制掌控广袤的疆域。
这条路注定染满鲜血,注定充满杀戮,但他别无选择。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想要生存,想要保护身边的人,想要实现自己的野心,就必须握紧屠刀,一路向前。
“项羽能凭勇战称霸,我为何不能?”李砚握紧了手中的长矛,矛尖直指狼居胥山的方向。
他没有高深的兵法,没有过人的智谋,却有一往无前的勇气,有能横扫一切的兽群,有嗷嗷待哺、渴望战功的战士,有取之不尽的物资。这些,或许就是他最锋利的“兵法”。
玄风走到他身边,用脑袋蹭了蹭他的手臂,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咆哮,像是在回应他的决心。
李砚翻身上马,“踏雪”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战意,兴奋地刨着蹄子。
“走,去看看我们的勇士!”
他骑着马,在风雪中巡视营地。神卫营的战士们看到他,纷纷举起兵器,发出震天的呐喊,声音穿透风雪,在草原上回荡。
这呐喊声里,有对神使的敬畏,有对胜利的渴望,更有一股即将席卷整个草原的磅礴气势。
李砚知道,决战的时刻不远了。狼居胥山一战,将是他统一东部草原的关键。胜,则势如破竹,直逼草原腹地;败,则前功尽弃,甚至可能身死族灭。
但他毫不畏惧。
因为他的身后,是日益壮大的部落,是嗷嗷待哺的部众,是渴望战功的战士,是不离不弃的伙伴。
更重要的是,他的心里,燃烧着一股名为“霸业”的火焰。
风雪依旧,却挡不住那股正在草原上崛起的锋芒。李砚勒住缰绳,望着狼居胥山的方向,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笑容。
“等着我。”
夜色渐深,营地的篝火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明亮。战士们围着篝火,擦拭着兵器,讲述着过往的战功,憧憬着未来的荣耀。他们知道,跟着神使,他们将创造一段属于草原的传奇。
而这段传奇的主角,正坐在篝火旁,看着跳动的火焰,手里摩挲着那杆新打造的长矛,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当第一缕阳光刺破风雪,照亮狼居胥山的轮廓时,便是他挥师出征的时刻。
喜欢逃荒是不可能的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逃荒是不可能的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