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浮海记

春景至若

首页 >> 考古浮海记 >> 考古浮海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秦:这个皇位舍我其谁大神在休假我的妻子是大乘期大佬生生不灭九阳武神神魔霸体修罗武魂从丹炉爆炸开始无敌九龙归一诀女主噬帝重生
考古浮海记 春景至若 - 考古浮海记全文阅读 - 考古浮海记txt下载 - 考古浮海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

第110章 卢浮宫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程伟轻轻哼起泉州港的老歌谣,那是祖父教他的调子,唱的是古代水手出海三载,归来时妻子在码头举着栀子等候的故事。林珊跟着旋律轻轻晃着肩膀,发间的栀子花瓣落在程远的手背上,带着淡淡的香。

“你知道吗?”林珊在他怀里轻声说,“我小时候总偷翻爸爸的考古笔记,里面夹着一张泉州港的老照片,夕阳把海水染成金红,爸爸在照片背面写‘此处曾见郑和宝船残影’。那时候我就想,长大一定要来这里,看看能让爸爸记一辈子的地方。”

程远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后来你不仅来了,还找到了比‘残影’更真实的东西——‘清和号’的船首柱,战座船的铁炮,还有东非船员的手记。你爸爸要是看到这些,肯定会为你骄傲。”

林珊的爸爸是位老考古学家,十年前在南海考察时遭遇风暴,永远留在了他热爱的海域。这也是林珊执意要加入海洋考古队的原因——她想替爸爸完成未竟的事业,看看爸爸没能亲眼见到的沉船遗址。程远知道她的心事,所以每次发掘到重要文物,都会第一时间拍下照片,存进一个标注着“给林教授”的文件夹里。

“等宝船模型复原好了,我想在博物馆里设一个小小的纪念角,”林珊抬起头,眼里闪着光,“放爸爸的笔记和照片,再放我们发掘的文物复制品,告诉来参观的人,有很多人一辈子都在守护这些历史,爸爸只是其中一个。”

程远紧紧抱着她:“好,我们一起办。到时候请哈桑他们来,让他们也知道,中国有位老考古学家,一辈子都在惦记着郑和的故事。”

月光渐渐爬上床沿,与残烛的光交织成温柔的网。程远轻轻将林珊打横抱起,走向铺着海水江崖纹红被的床——那纹样是林珊母亲亲手绣的,每一针都藏着讲究:海浪里藏着“永乐通宝”的暗纹,江崖上立着一只衔着丝绸的白鹇,那是古代航海人眼中的“平安鸟”。

“小心点,”林珊轻轻环住他的脖子,脸颊贴在他的胸膛上,能听到他有力的心跳,“你肩膀上的旧伤还没好全,别用力。”

程远低头笑了笑,将她轻轻放在床上:“放心,抱我老婆的力气还是有的。”他俯身替她掖好被角,指尖划过她鬓角的栀子,“你今天真好看,比我们在斯里兰卡看到的蓝宝石还好看。”

林珊的脸瞬间红了,伸手推了他一下:“都什么时候了,还贫嘴。”可嘴角的笑意却藏不住,像院墙上悄悄绽开的三角梅。

程远在她身边躺下,侧身看着她的眼睛。月光落在她的脸上,将她的睫毛映出长长的影子,像蝴蝶停在眼睑上。“林珊,”他轻声说,“以前我总觉得,考古是在和死人打交道,那些沉船、文物,都是冰冷的过去。可遇到你之后,我才发现,历史是活的——它藏在船员手记里的‘吾已安矣’里,藏在李三刻在船首柱上的名字里,藏在你每次修复文物时认真的眼神里。”

林珊伸手抚摸他的脸颊,指尖划过他眉骨上的一道小疤——那是去年在马船遗址,为了抢在盗墓者前护住航海日志,被船板碎片划伤的。“你也是,”她轻声说,“你每次下潜前都会把我的照片放在潜水服内侧,每次发掘到文物都会先确认我有没有跟上,每次遇到危险都会把我护在身后……程远,你让我觉得,不管是深海里的黑暗,还是历史里的沉重,都有人陪着我一起扛。”

程远握住她的手,放在唇边轻轻吻了吻:“以后的日子,我们一起扛。我们要去南京宝船厂找李三的工匠作坊,去也门亚丁港看瓷器仓库的遗址,去索马里摩加迪沙找船员居住的村落……我们要把郑和下西洋的‘二十八年’,变成我们一辈子的故事。”

林珊点点头,将脸埋在他的怀里,听着他的心跳渐渐与自己的重合。窗外的海风轻轻吹着窗棂,带着海水的咸腥味,混着屋里的栀子香,成了新婚夜里最特别的背景音。

夜渐渐深了,泉州港的灯火一盏盏熄灭,只有这座老宅院的窗户还透着暖黄的光。桌上的宝船复原图在月光下静静躺着,图纸上的线条仿佛活了过来,变成一艘巨大的宝船,扬起九桅风帆,在六百年前的印度洋上缓缓航行,船尾跟着无数艘马船、粮船、战座船,甲板上的船员们望着东北方向,那是故乡的方向。

第二天清晨,程远是被院外的鸟鸣吵醒的。他睁开眼,看到林珊正趴在床边,手里拿着一支铅笔,在宝船复原图上轻轻标注着什么。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的头发上,镀上一层金色的光晕。

“醒了?”林珊回头笑了笑,举起图纸,“你看,我根据《西洋记》里的记载,把船员的居住舱室调整了位置。之前我们推测舵手住在船尾,可书上说‘舵手居中层,近罗盘,便于夜观星象’,所以我把舵手舱移到了中层甲板,旁边留了个小房间当了望台,这样更合理。”

程远坐起来,从身后轻轻抱住她:“还是你细心,我昨天居然没注意到这个细节。等我们把图纸完善好,就交给博物馆的模型制作团队,争取年底就能把宝船模型放在新展厅里。”

两人正说着,门外传来郑海峰的声音:“程队!林珊!快出来看看,苏晓带了个好东西!”

程远和林珊对视一眼,笑着起身。走到院里,只见苏晓手里拿着一个木盒,里面装着一套青花瓷茶具,茶具上的纹饰是永乐缠枝莲纹,和他们在马林迪港发现的瓷片一模一样。

“这是我爷爷收藏的,”苏晓笑着说,“他以前是泉州港的船工,几十年前从一个老渔民手里收来的,说是在海边捡的。我昨天整理笔记时突然想到,这茶具的纹饰和我们发现的永乐瓷片很像,就拿来给你们看看。”

林珊拿起一个茶杯,仔细观察上面的纹饰:“没错!这是典型的永乐官窑青花,和‘清和号’、马船遗址出土的瓷器是同一批次!苏晓,你爷爷有没有说,这茶具是在哪个位置捡的?”

苏晓想了想:“好像是在泉州港东侧的滩涂上,具体位置他记不清了,只说当时还捡了一块刻着字的船板,后来船板烂了,就剩下这套茶具。”

程远的眼睛瞬间亮了:“泉州港东侧……《郑和航海图》里说,那里是当年宝船停靠的‘永乐码头’遗址!我们之前一直没找到确切的位置,说不定这套茶具能给我们线索!”

接下来的几天,程远、林珊、郑海峰和苏晓带着考古队,在泉州港东侧的滩涂上展开勘探。苏晓的爷爷也赶来帮忙,老人虽然年纪大了,但对港口的地形了如指掌,带着他们在滩涂上穿梭,不时指出哪里的泥沙下可能有遗迹。

第五天下午,郑海峰的洛阳铲突然碰到了坚硬的物体。众人立刻围过来,小心翼翼地清理周围的泥沙——一块青灰色的船板渐渐显露出来,船板上刻着“永乐六年,宝船厂造”的字样,与“清和号”的船板工艺完全一致!

“找到了!我们找到永乐码头的遗址了!”程远兴奋地大喊,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林珊蹲在船板旁,眼泪掉了下来——这是她爸爸生前一直在寻找的遗址,如今终于被他们找到了,她仿佛能看到爸爸在天上笑着,为她骄傲。

接下来的一个月,考古队对永乐码头遗址进行了系统性发掘。在遗址的中心区域,他们发现了一座巨大的船台,船台的尺寸与《明史·郑和传》里记载的宝船尺度完全吻合;在船台西侧,找到了一个瓷器仓库的遗址,里面散落着大量永乐官窑瓷片,与苏晓家的茶具、马林迪港的瓷片属于同一批次;在遗址的东北角,还发现了一座工匠居住的村落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造船工具,包括凿子、锯子、墨斗,还有一块刻着“李三”字样的木质印章——这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李三的个人用品!

“这枚印章太重要了!”林珊拿着印章,手都在发抖,“它直接证明了李三不仅督造宝船,还亲自在永乐码头参与造船工作!结合南京宝船厂的资料,我们现在可以确定,李三是郑和船队核心船只的总设计师和总工匠!”

程远看着印章上的“李三”二字,心里满是感慨。从“清和号”的船首柱,到战座船的建造图谱,再到水船的铜瓢、马船的马镫,如今又找到了李三的印章,这个六百年前的工匠,终于从历史的尘埃里走了出来,有了清晰的轮廓。

永乐码头遗址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的轰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意发来贺电,称这是“郑和下西洋研究的里程碑式发现”,并表示将全力支持“郑和航线全球联合考古项目”的后续工作。

陈馆长更是激动得睡不着觉,每天都泡在遗址现场,指挥着考古队进行发掘。“有了永乐码头遗址,我们就能完整还原郑和船队的建造、出发、航行、补给全过程!”陈馆长握着程远的手,“等发掘工作结束,我们就举办‘郑和下西洋全历程特展’,让全世界都看看,中国古代的航海文明有多辉煌!”

在永乐码头遗址发掘的间隙,程远和林珊忙着筹备去巴黎参展的事宜。他们将“清和号”的宝船尺、东非船员的航海手记复制品、李三的木质印章,还有永乐码头遗址出土的船板残片,一一整理好,装进特制的文物箱里。

出发去巴黎的前一天,程远带着林珊来到泉州港的海边。夕阳下,永乐码头遗址的船台在海水中若隐若现,像一艘沉睡的宝船。“你看,”程远指着船台的方向,“六百年前,郑和就是从这里率领船队出发,带着丝绸瓷器,带着和平的愿望,驶向远方。六百年后,我们从这里带着他们的故事,走向世界。”

林珊靠在他的肩膀上,轻声说:“爸爸以前说,考古的意义不是挖出发黄的文物,而是让那些被遗忘的人、被遗忘的故事,重新被世界记住。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我们做的这件事,真的很有意义。”

程远握住她的手,指尖划过她无名指上的戒指:“等从巴黎回来,我们就去登记领证。然后一起去南京宝船厂,找李三的工匠作坊;一起去也门亚丁港,找瓷器仓库的完整遗址;一起去索马里摩加迪沙,找船员居住的村落……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林珊点点头,眼里满是期待。海风拂过,带着海水的咸腥味,混着远处永乐码头遗址传来的泥土香,成了他们爱情与事业的最好见证。

几天后,程远和林珊登上了飞往巴黎的飞机。飞机穿越云层时,林珊靠在程远的肩膀上,看着窗外的蓝天,突然说:“你说,郑和当年在宝船上,会不会也像我们这样,看着蓝天,想着故乡?”

程远笑着说:“肯定会的。不过他比我们更勇敢,更伟大。他用二十八年的时间,走出了一条和平交流的航线,让中国的丝绸瓷器、文化技术,传遍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沿着他的航线,把这段伟大的历史,讲给更多人听。”

飞机降落在巴黎戴高乐机场时,阳光正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人员早已在机场等候,看到程远和林珊带着文物箱走来,立刻热情地迎了上去。

“欢迎你们,来自中国的朋友!”工作人员握着程远的手,“‘世界航海文明’展览已经准备好了,你们的展品被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很多专家都在等着看呢!”

程远和林珊相视一笑,眼里满是自信。他们知道,这次巴黎之行,不仅是展示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的机会,更是传递和平交流理念的机会。他们要让世界知道,六百年前,中国的郑和船队带着和平与友谊驶向世界;六百年后,中国的考古团队带着这些故事回来,继续传递着和平与友谊的种子。

“世界航海文明”展览开展那天,巴黎的展览中心人头攒动。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市民,纷纷驻足在中国展区前,看着那些来自六百年前的文物,听着程远和林珊的讲解。

“这是‘清和号’的宝船尺,长四十四丈四尺,与《明史·郑和传》的记载完全一致,”程远指着展柜里的宝船尺,“它证明了六百年前的中国,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造船技术。”

林珊则拿着航海手记的复制品,向观众们讲述着东非船员的故事:“这本手记的主人叫李阿福,是‘清和号’的水手。他在永乐九年随船抵达东非,染病去世后被安葬在马林迪港。他在手记里写道‘愿葬于此,望同伴归告家人,吾已安矣’,这简单的一句话,藏着一个普通水手对故乡的思念,也藏着郑和船队与东非人民的友好情谊。”

观众们听得入了迷,不少人拿出手机拍照,还有人围着程远和林珊提问,想要了解更多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一位来自法国的历史学家说:“以前我只知道哥伦布、麦哲伦,今天才知道,中国的郑和比他们早了近百年就完成了环球航行的雏形,而且他的船队是为了和平交流,不是为了征服和掠夺。这段历史太伟大了,应该被更多人知道!”

展览期间,程远和林珊还受邀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航海文明与世界和平”论坛。在论坛上,程远发表了题为《从郑和下西洋看中国古代的和平外交理念》的演讲,他说:“郑和下西洋的二十八年,是和平交流的二十八年。船队每到一地,都会以丝绸瓷器馈赠当地国王,与当地居民交换货物,从未进行过一次掠夺,从未发动过一次战争。这种和平外交的理念,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的演讲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在总结发言时说:“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考古团队的发现,不仅填补了历史空白,更为当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让更多人了解郑和的故事,让和平交流的理念,在新时代继续传承下去。”

展览结束后,程远和林珊在巴黎停留了几天。他们去了卢浮宫,看到了那里收藏的中国明代瓷器,其中一件永乐青花碗,与他们在“清和号”遗址发现的瓷片完全一致;他们去了法国国家图书馆,查阅了十七世纪法国传教士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记载,里面提到“中国的大船曾抵达欧洲海域,带来了丝绸和瓷器,与当地人民友好相处”;他们还去了巴黎的中国文化中心,为当地的华人华侨讲述了他们的考古经历,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离开巴黎那天,程远和林珊在机场收到了一封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邮件,邮件里说,“郑和航线全球联合考古项目”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计划”,将在全球范围内招募考古团队,共同开展发掘工作。

“我们做到了,”林珊靠在程远的肩膀上,眼里满是泪水,“爸爸做到了,李三做到了,郑和做到了,我们也做到了。”

程远紧紧抱着她:“不,我们还没做到。这只是开始,未来还有很多遗址等着我们去发掘,很多故事等着我们去讲述。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就没有做不到的事。”

飞机缓缓升空,朝着中国的方向飞去。程远看着窗外的蓝天,手里握着那枚刻着“珊”字的铜船钉,心里满是期待。他知道,回到中国后,等待他们的是永乐码头遗址的后续发掘,是“郑和下西洋全历程特展”的筹备,是“郑和航线全球联合考古项目”的启动,还有他们迟来的婚礼登记。

喜欢考古浮海记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考古浮海记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欲行都市天绝魔刀天庭典狱长征天战途成仙食妖奇谭鬼眼道长娶个村官大小姐傻妻种田:山里汉子放肆亲别笑哥抓鬼呢重生年代不做贤妻名柯:毒唯恋爱手册老子是条龙离婚后大佬前夫赖上我绝世战祖一世豪婿叶凡秋沐橙魔兽世界之吉尔尼斯王子灵气复苏,从承包山头开始宿主她甜入心扉异世小邪君
经典收藏诸天:开局破防李莫愁遮天之万古称尊银河奥特曼之闪耀苍穹男主他不按套路来大明:我,开国王爷,带头反对分封制逍遥仙医人间道玄幻:这个剑修有点狠鹿草鹤林救宋冷月无声寒入骨我的玄幻你不懂桃生传记小不点的新书灵荒纪元邪道速通,但我真是正道修士啊穿越万界的欺诈者万古最强斗神重生之捡到族长当徒弟惊悚校园异种逆天争天帝战
最近更新碎月接骨修仙吗?社死那种当众灭杀?反手编辑大帝人生盗墓:我在老家挖出了通天地宫一念起万劫生双穿:甩我?修仙后会来杀你的哦无题岁岁仙君,您的坟我挖错了!剑傲川灵分身互相传功,我只管破境!收徒,我,咸鱼师尊,徒弟皆逆天从一人开始闯荡诸天以身为狱:炼化万物,镇压诸天逆生修仙:从白头翁到少年郎贴地武夫,谁教他炼剑起飞的?少女到女皇的养成手册修仙:从肝熟练度开始证道长生萧凛:禹洲问道纪小家奴咸鱼翻身记希望城主
考古浮海记 春景至若 - 考古浮海记txt下载 - 考古浮海记最新章节 - 考古浮海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