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浮海记

春景至若

首页 >> 考古浮海记 >> 考古浮海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少年陆鸣小说九星神龙诀绝世狂暴系统重生商纣,开局怒怼圣人女娲无尽武装万古神帝张若尘最新章节列表混在洪荒我苟成大佬至尊龙帝陆鸣从海贼开始燃烧世界神魔霸体
考古浮海记 春景至若 - 考古浮海记全文阅读 - 考古浮海记txt下载 - 考古浮海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

第130章 郑和使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浙东沿海的季风带着咸涩的凉意掠过宁波桃花渡,程远站在古码头遗址的青石板上,手里攥着一本泛黄的《日本一鉴》,书中郑舜功记载的“永乐甲申,郑和使日,自桃花渡扬帆”字样,与眼前浑浊的甬江水形成跨越六百年的呼应。根据资料记载,这里正是永乐二年郑和率领舟师东渡日本的起航点,也是解开“郑和使日”之谜的关键遗址。

“过去学界总认为郑和航海只限于西洋,”林珊走过来,手里展开一张明代宁波府的手绘海图,图上“桃花渡—对马岛”的航线用朱砂勾勒,旁边还标注着“永乐二年,内官监郑和率舟师由此赴日”的小字,“但《筹海图编》《四夷馆考》等文献都明确记载,永乐二年倭寇犯浙直,郑和奉敕率舟师往谕日本王源道义。我们这次来,就是要找当年船队留下的实物证据,证实这条使日航线的存在。”

郑海峰扛着摄像机,镜头扫过码头水下的淤泥层,突然停在一处泛着铁锈色的区域:“程队!你们快看!水下两米处有金属反射信号,形状像是锚链!”他立刻调来便携式声呐仪,屏幕上清晰显示出一段长约五米的链状结构,链节粗壮,符合明代官用舟师锚链的规格。

欧阳宗明和方美怿换上潜水服,带着水下钻机潜入水中。甬江的能见度不足三米,探照灯的光柱里,黑色的淤泥裹着一截锈迹斑斑的锚链渐渐显露。方美怿用软毛刷清理链节上的淤泥,一枚铸有“永乐二年造”的铜质链扣赫然出现——链扣边缘还残留着龙江船厂特有的“回纹”印记。

“是郑和使日船队的锚链!”方美怿的声音通过防水麦克风传来,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碳十四检测显示,锚链的年代是1404±3年,正好是永乐二年!链扣的铸造工艺和我们在泉州‘清和号’沉船发现的锚链完全一致,证明这里就是当年船队的起航点!”

欧阳宗明则在锚链旁发现了一块残损的木质船板,板面上还残留着桐油的痕迹,边缘的榫卯结构是明代官船独有的“鱼鳞式”拼接工艺:“这应该是当年舟师船只的甲板残件,船板的木材是福建松,和《明成祖实录》记载的‘永乐二年,京卫造海船五十艘’所用木材完全吻合!”

就在两人准备拍摄锚链全景时,一艘非法采砂船突然闯入遗址海域,螺旋桨搅动的淤泥瞬间让水下能见度降至零。“快上浮!别被螺旋桨伤到!”程远在对讲机里急喊,欧阳宗明立刻护住方美怿,奋力向水面游去。

采砂船主人见考古队阻拦,竟启动采砂设备朝锚链区域作业。幸好当地文物执法队及时赶到,暂扣了采砂船。“这些人眼里只有利益,根本不管文物保护,”郑海峰气愤地拍着摄像机,“要是锚链被破坏,我们就少了关键证据!”

当晚,考古队在锚链附近设置了水下防护网,程远看着夜色中的桃花渡,感慨道:“这里不仅是航线起点,更是郑和外交智慧的见证——他带着舟师却以‘谕’代‘伐’,既震慑了倭寇,又促成了中日勘合贸易,这份胸襟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离开桃花渡,考古队沿着郑和使日航线北上,前往舟山群岛的穿山半岛——根据《筹海图编》记载,永乐二年四月,倭寇曾在此登陆,百户马兴战死,这也是郑和奉敕使日的直接原因。程远站在穿山古战场遗址的礁石上,手里捧着一本明代的《皇明驭倭录》,书中“永乐甲申,倭寇穿山、苏松,掠民财,害官吏”的记载,与眼前海浪拍打的礁石形成悲壮的呼应。

“郑和使日不是偶然,而是明成祖为解决海防危机的战略决策,”林珊指着平板电脑上的倭寇活动地图,“永乐初年,倭寇频繁袭扰浙直沿海,甚至威胁漕运通道。《明成祖实录》记载,永乐二年五月,成祖命清远伯王友率舟师巡海剿倭,但治标不治本,最终才决定派郑和出使日本,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郑海峰的声呐设备在穿山半岛外海发现了一艘小型沉船的残骸:“这艘沉船长约15米,宽5米,是典型的日本倭寇船形制。船上还发现了日本刀、铁炮等武器,以及劫掠的中国瓷器残片!”

欧阳宗明和方美怿潜入水下,沉船的船体虽已腐朽,但船尾的“倭纹”标识依然清晰。方美怿在船舱里发现了一枚日本铜镜,镜背上刻着“应永十一年”(1404年)的字样——这正是永乐二年,与倭寇犯浙直的时间完全吻合。

“这就是当年袭扰穿山的倭寇船!”方美怿激动地说,“铜镜的年代、武器的形制,都和《筹海图编》的记载一致。这艘沉船的发现,为郑和使日的历史背景提供了实物证据,证明当时倭寇问题确实严重到需要朝廷派重臣解决!”

欧阳宗明则在沉船的货舱里发现了一块刻有“马”字的明代军牌——经过考证,这正是战死百户马兴的遗物。“马兴是永乐二年抗倭牺牲的军官,”他对着麦克风说,“军牌的发现,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当年倭寇的残暴,也更理解郑和使日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在清理沉船时,考古队发现了一具倭寇的骸骨,骸骨旁还压着一块中国百姓的棉布残片,上面绣着“平安”二字。“这具骸骨的年龄约25岁,骨骼上有明显的战斗伤痕,”林珊看着法医报告,感慨道,“他既是侵略者,也是战争的牺牲品。而郑和使日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没有选择简单的军事打击,而是通过外交手段,让日本国王源道义主动擒献倭寇,实现了‘海隅绝警’的和平局面。”

当晚,考古队在穿山半岛立了一块“永乐抗倭纪念石”,程远亲自题字:“以战止战非上策,以和化戈方为智”,以此纪念当年的抗倭英雄,也致敬郑和的外交智慧。

“海探七号”穿越东海,抵达日本对马岛的严原港——根据《善邻国宝记》记载,这里是郑和使日时与日本国王源道义会面的地点,也是中日勘合贸易的起始地。程远站在严原港的古码头遗址前,手里捧着一本明代的《明成祖实录》抄本,书中“永乐二年,郑和谕日本王,源道义献倭寇渠魁,许十年一贡”的记载,与眼前的遗址布局完全吻合。

“郑和使日的核心成果,就是促成了中日勘合贸易,”林珊展开一张明代勘合的复制品,“勘合是中日官方贸易的凭证,分为‘日’字号和‘本’字号,日本使团持勘合来华,中国官府验证无误后才允许贸易。《四夷馆考》记载,永乐二年郑和使日后,成祖赐日本勘合百道,这标志着中日官方贸易的正式开启。”

郑海峰的考古队在严原港的神社遗址旁发现了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中文和日文的对照铭文,中文部分写着“永乐二年,大明内官监郑和至,谕王擒倭,定十年一贡之约”,日文部分则记载了源道义献俘、接受勘合的过程。

“是勘合碑!”郑海峰激动地大喊,“碳十四检测显示,石碑的年代是1405±3年,正好是永乐三年,与源道义遣使献俘的时间一致!这是郑和使日外交成果的直接实物证据!”

欧阳宗明和方美怿在石碑旁的泥土里发现了一枚明代铜钱“永乐通宝”,铜钱的边缘还残留着日本特有的“砂金”痕迹——这是日本商人用砂金兑换铜钱时留下的。“这枚铜钱的铸造年代是永乐元年,”方美怿用光谱仪检测,“与郑和使日的时间吻合,证明勘合贸易开启后,中国铜钱迅速成为中日贸易的主要货币,进一步印证了郑和使日的深远影响。”

日本考古学家山田裕司带着一本祖传的《郑和使日手帖》来到考古队,手帖是用汉文写的,记载了他的祖先——当年源道义的侍从,亲眼目睹郑和与源道义会面的场景:“郑和衣绯袍,持国书,立于码头,王率群臣迎之。和言:‘天子念两国生灵,愿罢兵戈,通贸易。’王颔首称是,遂命献倭俘。”

“这本手帖太珍贵了!”程远小心翼翼地翻阅,“它生动地还原了郑和使日的外交场景,证明郑和不仅是航海家,更是卓越的外交家。他用和平方式解决了倭寇问题,开启了中日友好交往的新篇章。”

山田裕司笑着说:“过去日本学界对郑和使日的记载存在争议,现在有了勘合碑、永乐通宝和这本手帖,所有疑问都解开了。我们应该共同研究这段历史,让和平友好的精神传承下去。”

四、日本京都的“寿安镇国山碑”与使日的深远影响

离开对马岛,考古队前往日本京都的北山遗址——根据《明成祖实录》记载,永乐四年,成祖遣使俞士吉赴日,封日本国山为“寿安镇国山”,并亲制碑文,这是郑和使日外交成果的延续。程远站在“寿安镇国山碑”的复制品前,手里捧着碑文拓本,上面“朕惟日本国王源道义,天性忠孝,敬天事上,……殄寇盗于海岛,安黎庶于边隅”的字句,字字彰显着郑和使日带来的和平局面。

“‘寿安镇国山碑’是中日友好的重要象征,”林珊解释道,“碑文虽由俞士吉送达,但根源在于郑和使日奠定的基础。《日本一鉴》记载,源道义因为郑和的劝说,不仅擒献倭寇,还主动约束对马、壹岐诸岛,禁止海盗活动,成祖为表彰其功绩,才封山立碑。”

郑海峰的摄像机在北山遗址的寺庙里发现了一幅明代壁画,画中描绘了俞士吉向源道义颁赠碑文的场景,背景里还能看到几艘中国海船的身影——船型与郑和使日舟师的船只形制完全一致。

“这幅壁画是永乐四年的作品,”郑海峰兴奋地说,“画中的海船证明,郑和使日后,中日之间的海上往来更加频繁,不仅有官方使节,还有民间贸易。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明史纪事本末》说‘日本首先归附,诏厚赍之’,因为郑和已经为两国友好打下了坚实基础。”

欧阳宗明和方美怿在遗址的泥土里发现了一块明代青花瓷片,瓷片上画着“山水楼阁”图案,底部刻着“永乐年制”款识——这是成祖赏赐给源道义的礼物,与《四夷馆考》记载的“赐王冠服、文绮、金银、古器、书画”完全吻合。

“这枚瓷片是景德镇官窑产品,”方美怿用光谱仪检测,“青花料是苏麻离青,胎土成分与‘清和号’沉船出土的瓷器一致。它证明郑和使日后,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中国瓷器、书画等艺术品开始传入日本,影响了日本的文化发展。”

就在考古队准备拍摄壁画时,两名盗墓者试图盗取遗址旁的一块明代石构件——构件上刻着“寿安镇国山”字样,是碑的残件。欧阳宗明立刻上前阻拦,与盗墓者扭打在一起,方美怿趁机报警。

日本警方很快赶到,将盗墓者抓获。“这些盗墓者想把石构件走私到海外,”程远看着被追回的残件,气愤地说,“‘寿安镇国山碑’是中日共同的文化遗产,不是他们牟取暴利的工具!我们必须加强保护,不让这些珍贵文物遭到破坏。”

“郑和使日——跨越六百年的和平之旅”特展在宁波博物馆开幕。展厅内,宁波桃花渡的锚链残件、舟山的倭寇沉船武器、日本对马岛的勘合碑拓本、京都的青花瓷片等文物一字排开,清晰地展现了郑和使日的全过程及其深远影响。

程远站在展台前,向参观者介绍:“永乐二年的郑和使日,是中国航海史上的重要一页。它不仅解决了当时的倭寇问题,开启了中日勘合贸易,更开创了‘以和外交’的典范——郑和带着舟师却不轻易动武,通过对话协商实现和平,这对当今世界仍有重要启示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在开幕式上,为考古队颁发了“东亚文化遗产保护杰出贡献奖”:“中国考古人用严谨的工作,还原了郑和使日的历史真相,填补了中日关系史研究的空白。这些文物是东亚和平友好的见证,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展览期间,中日两国联合举办了“郑和使日与东亚海上秩序”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等国的学者,围绕郑和使日的历史意义展开深入讨论。日本学者山田裕司说:“过去我们对郑和的认识只限于西洋,现在才知道他还为中日友好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应该以史为鉴,共同维护东亚的和平稳定。”

展览结束后,欧阳宗明和方美怿带着他们六岁的儿子欧阳海禾,在宁波桃花渡的“郑和使日起航纪念石”前合影。海禾手里拿着一个迷你版的明代海船模型,奶声奶气地说:“爸爸,妈妈,郑和爷爷好厉害,用大船就能让大家不打仗!”

方美怿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对呀,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这些文物,把郑和爷爷的和平精神传下去。”

程远和林珊站在不远处,看着这温馨的一幕,相视而笑。“你看,”林珊靠在程远肩上,“我们的考古不仅还原了历史,还在孩子心里种下了和平的种子。这就是考古的意义,让历史照亮未来。”

程远握住她的手,望向远方的甬江:“郑和使日的探索还没有结束,未来我们还要去日本的壹岐岛、平户港,寻找更多当年船队的遗迹。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能让更多人知道,中国古代的航海文明,不仅是探索未知的勇气,更是追求和平的智慧。”

夕阳下,宁波桃花渡的江水泛着金色的光芒,“郑和使日起航纪念石”在余晖中熠熠生辉,仿佛一艘无形的宝船,正沿着六百年前的航线,再次驶向未来。而程远和他的伙伴们,也将继续在考古的道路上前行,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也是属于中国海洋文明的新篇章。

喜欢考古浮海记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考古浮海记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二少爷的宠妻日常神秘复苏之诡闻记食妖奇谭豪门巨星之悍妻养成鬼眼道长将明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悠闲直播:开局国宝赖上我战婿归来爱在东南枝爹地你老婆又拉仇恨了欲行都市斗战魔帝错爱首席我的美女总裁万古神帝起点笔趣阁无上炼体名门婚爱,高冷老公太任性盛世宠婚:帝少的心尖萌妻侯门福妻
经典收藏刚成一流,结果你说这是修仙世界一世不够再来三生可好斗罗之永恒之火你刚好15度甜总裁,你家娘子又跑了重生回到2012年君倾世:冷面鬼医全球黑科技无敌:从修真界种田开始男主他不按套路来异种逆天我真是赛亚人万古最强斗神救宋逆徒,我让你炼器,不是RPG天穹域离婚后我成了老婆的事业粉开局让系统滚,系统黑化为破解版玄幻:开局入瑶池仙宫白环斗罗
最近更新极武神荒凡尘神只废柴女婿竟是绝世神医变身猫娘,被萝莉控领主收养【凤临墨庭】我的灵根是混沌!少女到女皇的养成手册从一人开始闯荡诸天百世劫满,刚继承奇境就坠世了?半藏神小家奴咸鱼翻身记山海少年遥当众灭杀?反手编辑大帝人生考古浮海记亵渎之鳞开局丧尸狗,从拿下金丹女修开始将臣真祖:血源破道全家皆大佬,团宠小凤凰撩遍绝色一刀破万障,我命由我不由天!从F是ma开始修仙收徒万倍返还师傅我超厉害
考古浮海记 春景至若 - 考古浮海记txt下载 - 考古浮海记最新章节 - 考古浮海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