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那最后几个字
“证明你并非蠢材、或许真有点用处的机会”
如同惊雷般在大殿中回荡,每一个音节都重重砸在林霄几乎停止跳动的心脏上。希望,如同一株在严寒冻土中挣扎的嫩芽,颤巍巍地探出头来,却又瞬间被更大的恐惧所笼罩。
机会?什么样的机会?需要他用什么去交换?
皇帝的目光依旧如同深不见底的寒潭,没有任何波澜,只是平静地、带着一种近乎残酷的审视看着他,仿佛在打量一件工具是否还有使用的价值。
那目光让林霄刚刚升起的一丝热气迅速冷却下去,他屏住呼吸,将头埋得更低,等待着那决定命运的“机会”被宣判。
“今岁春闱,就在眼前。”朱元璋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千钧重锤,狠狠地砸落在林霄的心上,震得他神魂都在颤抖,耳中嗡鸣不止。
“你去考。给咱堂堂正正地考进贡院,写出你的真才实学。让咱看看,你这满腹的‘忧国忧民’、‘洞察时弊’,到底有几分是落在实处的墨水,有几分是虚浮狂躁的空气,又有几分…是包藏的祸心。”
春闱?会试?让他去参加这场决定无数读书人命运、天下英才汇聚的最高级别科举考试?这…这简直比直接赦免他更让人意想不到,也更让人心惊胆战!
这并非恩典,这分明是另一场更加凶险、更加苛刻的审判!考场如战场,甚至比战场更加残酷,那里没有刀光剑影,却同样能杀人于无形!
朱元璋的目光深邃如同万年寒潭,幽深不见底,看不出丝毫情绪波动,只有一种洞悉一切的冷漠和绝对掌控的威严。
“你若能金榜题名,考中进士,朕便恕你冲撞宫禁、妄言朝政之罪。不仅恕你无罪,朕或许…真会考虑,给你一个‘为朕查证’你所奏之事的机会,看看你这把刀,是否真如你自己所言,能斩得了蠹虫,而非伤及自身。”
巨大的希望如同炽热的岩浆,猛地从绝望的冰封之下喷涌而出,瞬间席卷了林霄的全身,带来一阵剧烈的战栗和眩晕,让他几乎要瘫软在地。
活着…不仅有机会活着,甚至…甚至可能真的触碰到那一丝实现抱负的可能?
然而,就在这狂喜如同潮水般即将淹没理智的刹那,朱元璋接下来的话,便如同九天之上倾泻而下的玄冰,将他瞬间打回原型,彻底冻僵,连血液都仿佛凝固了。
“但是,”
皇帝的语调骤然变得森寒无比,每一个字都带着冰冷的杀气和无尽的威严,那威压如同实质的山岳,轰然压下,
“若是你名落孙山,或者文章写得狗屁不通,徒有虚名,证明你今日所言所奏,不过是哗众取宠的狂言妄语,毫无真才实学…”
朱元璋说到这里,刻意停顿了一下。那短暂的沉默,比任何咆哮和威胁都更加令人恐惧,仿佛有无形的刀锋已经架在了脖颈之上,冰凉的触感清晰可辨。
他微微向前倾身,那巨大的、无形的压迫感几乎让林霄窒息。
“…那便说明,你不仅狂悖无能,更是欺君罔上,罪加一等!”皇帝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雷炸响,“届时,两罪并罚,朕会让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求死不能。”
那未尽的语意,那冰冷的杀气,比任何明确的、血淋淋的威胁都更加令人恐惧。那沉默中蕴含的意味,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息。
金榜题名,生;
名落孙山,死。
而且会是极其痛苦的死亡。
这是一场简单、直接、残酷到极致的交易。
皇帝的所谓“恩典”背后,是毫不掩饰的、冷冰冰的实用主义和极致功利——你要先证明你拥有被利用的价值,才配得到活下去的资格。
你的生命,你的价值,完全由一场考试的结果来定义。
林霄瞬间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他从巨大的情绪波动中强行挣扎出来,将所有的惊惧、狂喜、巨大的压力都转化为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他知道,自己没有选择,更没有退路。任何犹豫、迟疑或者讨价还价,都是自取其辱,自寻死路。
他再次重重叩首,前额撞击在金砖上,发出清晰而沉闷的响声,仿佛是他投入这场生死赌局的投名状。他的声音因为极度的激动、紧张和一种豁出去的嘶哑而显得有些破音,但其中的决绝之意却清晰可辨,如同金石交击,在这空旷而压抑的大殿中孤绝地回荡:
“学生林霄,领旨!谢陛下天恩!学生定当竭尽驽钝,呕心沥血,不负陛下再造之恩!必以文章报陛下!”
“嗯。”
朱元璋似乎终于满意了他这毫不犹豫的态度和表现出来的决心,不再多言,只是随意地挥了挥手,仿佛处理完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带他下去。给他找个清净的地方,让他好好读书。没有朕的旨意,不许任何人打扰。”
“是!”
一直如同影子般侍立在侧的太监立刻躬身领命,声音尖细而恭顺,没有一丝多余的情感。
两名锦衣卫上前,动作算不上温柔地一左一右将林霄从地上架了起来。
跪得时间太久,他的双腿早已麻木不堪,失去了一切知觉,如同两根不属于自己的木头,根本无法站立,只能半拖半架着,踉踉跄跄地被带出那令人窒息、充满天威压迫的武英殿。
殿外清冷潮湿的夜空气猛地涌入肺中,带着早春特有的寒意和草木泥土的气息,让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剧烈的寒颤,却也让他那混沌灼热、几乎要炸开的头脑瞬间清醒了几分。
他下意识地回头望去,武英殿那巍峨的殿宇在沉沉的夜色中如同蛰伏的巨兽,殿内透出的烛光在窗纸上映出模糊晃动的人影,显得神秘、威严而又无比危险,仿佛一张巨口,刚刚将他吐出,却又随时可能再次将他吞噬。
他没有被送回那座阴森恐怖、充斥着绝望气息的诏狱,而是被拖着穿过几条僻静的宫道,来到了一处紧挨着皇城城墙、极其简陋僻静的小院落。
院子很小,只有一间孤零零的矮房。房间狭小而低矮,陈设简单到近乎粗糙,一床、一桌、一椅而已,四壁空空,地面是冰冷的夯土,与皇宫的金碧辉煌形成了天壤之别。但这里至少干净,没有诏狱那令人作呕的霉臭和血腥味,也没有其他囚犯绝望的呻吟。
然而,门外屋檐下,那两名如同门神般伫立着的、腰佩绣春刀的锦衣卫身影,以及他们冰冷扫视过来的目光,清晰地提醒着他——这并非自由,只是换了一个稍微宽敞些的囚笼。他们不仅是看守,更是一种无声的、时刻存在的警告:你的一举一动,都在监视之下。
一名面无表情、仿佛戴着一张人皮面具的小太监随后端来一摞书——《四书章句集注》、《五经大全》、几本前科进士的程文集,以及一些最普通的笔墨纸砚。东西被默默地放在那张粗糙的木桌上,发出轻微的响声。
“陛下恩典,让你于此安心温书备考。缺什么,跟外面的人说。”
小太监的声音尖细而冷淡,如同冰冷的溪水流过鹅卵石,没有任何起伏,放下东西后,便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仿佛从未出现过。
房门被轻轻从外面带上,发出“咔哒”一声轻响,像是最终落下的锁铐。房间里,终于只剩下林霄一人。
死一般的寂静瞬间包裹了他。
与刚才大殿中那令人窒息的威压不同,这是一种绝对的、被遗弃般的孤寂。
他拖着依旧麻木酸痛、如同灌了铅的双腿,一步一步挪到那张粗糙的木桌前,手指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着,抚过那些冰凉的、散发着墨香和旧纸气息的书籍封面。那冰冷的触感,仿佛还能勾连起刚才面圣时那足以令人灵魂战栗的煌煌天威。
活下来了…暂时活下来了。
一种极度不真实的虚幻感和巨大的疲惫感如同潮水般席卷而来,几乎要将他淹没。他腿一软,险些瘫倒在地,连忙用手撑住桌沿,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此刻一片冰凉。
但下一刻,一个更加冰冷、更加残酷的现实狠狠地砸在他的面前,将他从短暂的虚脱中惊醒。
接下来的,是一场或许更为凶险的考验。
春闱会试,天下英才汇聚京师,高手如云,竞争残酷至极。
他,
林霄,
一个早已将四书五经忘得七七八八、全靠前世记忆和急智撑到现在的寒门秀才,一个刚刚从鬼门关捡回半条命的囚徒,真的能在短短时间内脱颖而出,杀出重围吗?
他对明朝的八股文格式、对考官的偏好、对当前的文风,几乎一无所知!
这简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果失败…等待他的,将是比诏狱更加冰冷、更加无可挽回的结局。
皇帝不会给他第二次机会。
那“求死不能”四个字,如同噩梦般在他耳边回荡。
绝望如同毒蛇,再次缠绕上他的心脏。
然而,就在这无边的黑暗几乎要将他吞噬之时,一股极其强烈的、不甘心的火焰猛地从心底窜起!
穿越而来,受尽磨难,历经生死,难道就为了在这里悄无声息地失败、屈辱地死去吗?
不!绝不!
他猛地站直身体,深吸一口气,用力闭上双眼,将所有的后怕、恐惧、迷茫都强行压下,碾碎!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眼中已只剩下孤注一掷的、近乎疯狂的坚定和燃烧的斗志。
没有退路了。
唯有向前,从这绝境中,杀出一条生路!
哪怕是啃,也要把这些东西啃下来!
喜欢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