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的常朝,金銮殿上。
尽管秦易凭借房玄龄的预判,早已料到南疆之事会被提及。
但当兵部侍郎出班,忧心忡忡地奏报南疆“黑水”、“芒砀”两部土司联合作乱,攻陷两座县城。
当地守军剿抚不力,请求朝廷速派大将征讨时。
朝堂上还是泛起了一阵不小的骚动。
雍和帝端坐龙椅,面色沉郁。
南疆不稳,牵一发而动全身,他自然忧心。
他的目光在下首垂眸肃立的秦易身上停留了一瞬,旋即扫向以忠顺亲王为首的旧勋集团。
果然,不等秦易一系的将领开口,忠顺亲王便率先出列,声音洪亮。
“陛下!南疆蛮夷小丑,竟敢犯我天威,必须予以严惩!臣以为,当速派大将,统率精锐,以雷霆之势犁庭扫穴,方能震慑不臣,扬我国威!”
他话音一落,身后立刻有数位勋贵附议。
言语间,隐隐将此次征讨视为一次攫取军功、巩固权势的良机。
甚至有人开始旁敲侧击,推荐与旧勋关系密切的将领。
秦易冷眼旁观,心中清明如镜。
房玄龄的智慧让他能轻易看透这些勋贵们冠冕堂皇话语下的私心算计。
他们推举的人选,或许有些勇力,但绝非平定南疆复杂局势的最佳人选。
他们求的是“速胜”,是“军功”,而非真正的“长治久安”。
雍和帝听着底下众说纷纭,眉头越皱越紧。
他何尝不知旧勋们在打什么算盘。
但眼下朝中能独当一面的大将。
要么镇守北疆等重要边镇不能轻动,要么就是秦易这等他既倚重又深深忌惮的“孤臣”。
他内心并不愿让秦易的势力进一步膨胀,尤其是涉及到实际的兵权。
争论持续了半晌,最终也未能定论。
雍和帝有些疲惫地揉了揉眉心,目光再次落到一直沉默的秦易身上
“秦爱卿,南疆之事,你有何见解?”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秦易身上。
秦易缓步出班,身姿挺拔如松,声音沉稳有力,瞬间压下了殿内的嘈杂。
“回陛下。南疆土司叛乱,其根源在于地方官吏抚驭失当,加之朝廷威德近年未深入其心所致。其地山高林密,蛮民彪悍,熟悉地理,若只知一味征剿,恐事倍功半,甚至激起更大祸乱。”
他顿了顿,无视了旧勋们投来的或审视或不满的目光,继续道。
“臣以为,此次平乱,首在选帅。主帅需得有勇有谋,熟知地理民情,更需有耐心,恩威并施,剿抚结合。首要目标,是迅速稳定局势,恢复秩序,而非贪功冒进。”
他没有直接举荐任何人,也没有自荐。
但这番切中肯綮的分析,已然彰显了他的态度与能力。
忠顺亲王冷哼一声:“镇国公此言,未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天朝大军一到,蛮夷自然望风披靡!何须如此麻烦?”
秦易淡淡瞥了他一眼,语气依旧平稳。
“王爷,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轻敌,乃取败之道。”
他言语间引用的虽是孙武之言,但那份笃定与从容,却让忠顺亲王一时语塞。
雍和帝听着秦易的分析,心中天平已然倾斜。
他知道秦易是对的。旧勋们推举的人,难当此任。
而秦易虽然他忌惮,但不得不承认,若论稳妥和必胜的把握,满朝文武,无出其右者。
只是……
最终,雍和帝并未当场决定主帅人选。
只是下令兵部与内阁尽快议定人选和方略,便宣布退朝。
退朝后,秦易回到府中书房。
周仓早早就等候在内,显然是有什么事情要汇报。
“爷,南疆最新密报。”
周仓呈上一封火漆密信。
“黑水、芒砀两部势力比预想的要强,而且似乎暗中得到了境外一些势力的支持。当地官军确实不堪用,若朝廷派去的真是……那位郡王,败局几乎注定。”
秦易快速浏览完密报,脸上并无意外之色。
他走到巨大的大夏疆域图前,目光落在南疆那片层峦叠嶂的区域。
“陛下犹豫,是怕我尾大不掉。”
秦易语气平静。
“但他更怕南疆局势彻底失控。旧勋推举的人若败了,烂摊子最终还是要有人去收拾。”
他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锐芒。
“我们不能等到败绩传来,生灵涂炭,再被动出手。那样损失太大,也会让朝廷更加被动。”
周仓精神一振:“爷的意思是?”
“提前准备。”秦易斩钉截铁。
“以演练、协防等名义,秘密调遣三千‘龙骧卫’精锐,由你亲自挑选可靠将领统领,分批秘密南下,抵达与南疆接壤的湖广行省待命。粮草、军械、药材,由萧何英魂统筹能力暗中调配,务必隐蔽、充足。”
龙骧卫是秦易掌控的龙禁卫中最核心的精锐,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且对他绝对忠诚。
“再传令给韩铮。”
秦易继续部署,语气带着一丝冷酷。
“让他的人,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帮助’一下那些土司,让他们更清晰地了解朝廷军队的弱点。但要把握好度,我们的目标是让旧勋推荐的人选惨败,从而获得亲自平乱的正当理由,而非让南疆真的脱离掌控。”
“是!”
周仓领命,心中热血澎湃。
爷这是要下一盘大棋,不仅要平定南疆,更要借此机会,将旧勋势力彻底逐出军权核心。
甚至……进一步改变朝堂格局!
秦易的目光再次投向地图上的南疆,眼神深邃。
南下,已不仅仅是平乱,更是一次关键的权力洗牌。他必须去,也必须赢。
喜欢红楼:开局吕布战力的我强夺金钗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红楼:开局吕布战力的我强夺金钗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