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考试共有三天,第三日傍晚时分交卷,林璟宣第一天上午就只把这一道四书题写在了答题纸上。
午时的锣声响起,开始发放饭食了,为了避免在食物中夹带东西,乡试都是统一发放饭食的,当然考生得在府衙交三两银子。
林璟宣由于处在这一排号房的前面,所以午食拿到手里还是热乎的,是一碗热水,外加三个肉包子,一碟青菜,林璟宣咬了一口包子,嗯,只能说可以吃,但是味道嘛,就不可恭维了。
吃了午食,又在衙役的监督下去了一趟茅厕,这个时候天气还热,那个味道真的是一言难尽,偷偷瞟了一眼臭号旁的仁兄,那是一脸的菜色。可惜这才是第一天,到后面林璟宣都不敢想那是什么味道。
到水缸旁洗了手,林璟宣回到自己的号房,号房太低,林璟宣不能完全站直身子,想活动一下的心思也就歇了,活动了一下自己的头颈部还有拉伸了一下背部,拿下作考桌的木板拼了起来,林璟宣躺在那里蜷缩着身子开始小憩。
约莫半个时辰后,林璟宣这才转醒,没想到自己居然睡着了,还以为在这种环境下睡不着呢。
拍拍自己的脸清醒一下,林璟宣又把木板放在前面,开始看起了第二道四书题。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
林璟宣早已将四书五经背的滚瓜烂熟,很快就想起了这道题目的出处。
这出自中庸第二十七“大哉圣人之道”章,朱熹《章句》强调此句“言君子之学,不为则已,为则必要其成”。
“德性者天命之正,问学者人道之勤。君子合内外之道,而圣功于是乎全矣。中庸言君子之学,必统本末精粗而一之,非偏守一隅之谓也……是知德性之尊,非问学则德性空悬而无薄;问学之勤,非德性则问学泛滥而靡归”
林璟宣写着写着就忘了时间,等在草纸上反复修改定稿之后,就到了晚饭时候。晚餐是一碗红烧肉,一碟青菜,一碗粟米饭。林璟宣不爱吃太肥的肉,这是前世养成的习惯,即使到了这也没有改掉,林奶奶还笑着说他都是富贵病。
吃了一点上面连着的瘦肉,其余两种林璟宣倒是全吃完了。这个时节天黑的晚,估计离看不见还得有一个时辰,林璟宣活动了下身子,就开始誊写第一道四书题。
做这活得凝神屏气,丝毫不能出错,要是把哪个字写错了,那考官会对你的印象大打折扣,认定你是治学不严谨之人,那可就问题大了。
等誊抄完,又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望了望外面的天色,确实不早了,林璟宣不打算第一天就秉烛做题,于是早早的就睡下了。
外面时不时有路过巡考的考官,这搅的林璟宣心里有点烦躁。
迷迷糊糊的终于是睡了过去。这一觉就到了第一天早上,外面天还蒙蒙亮的时候林璟宣就醒了,趁着此时人少赶紧去了一趟茅厕,等走到自己这边的时候林璟宣才敢大口呼吸,实在是太臭了。
早饭是一碗热水再加两个菜包子,林璟宣感觉这菜包子比昨天的肉包子好吃多了。
今日的任务就是写完这最后一道四书题,然后把答案誊抄到正式的答题纸上。
到第三日时,林璟宣只剩下了一道试帖诗需要作答,不慌不忙吃过早食之后,林璟宣开始看起了题目。
赋得“君子坦荡荡”,得“心”字者五言八韵。
此题出自《论语 述而》,并限“心”字韵。
“至德昭今古,君子契道心。襟怀同霁月,器宇拟乔林。……海阔千川纳,天空万籁沉。圣朝多俊才,寰宇沐仁霖”
林璟宣自觉这道诗自己答得还算可以,就是不知道考官们会怎么评判了。
第三日下午林璟宣交了卷子,这时候贡院的门还是紧闭的,不过考生们可以出来透风,也可以跟别人交谈,当然仅限于这一排前面的地方,不可到处乱逛。
今日是个阴天,所幸看着不像是会下雨,众人也就放心了,这要是下雨,有的考房会漏雨,万一自己倒霉着凉了那可就白来这一次了。
林璟宣找了个人少的地方安静的待着,周围的人自己也不认识,看来自己这一排没有熟悉的人,他也就没了搭话的心思,众人这会也就聊些考场环境之类的话题,对于考试那都是闭口不谈,万一影响了自己的心态可怎么办。
在外面待了会,衙役就开始放饭了,众人也就在外面吃了起来,有的人边吃边聊,有的则是和林璟宣一样沉默着的吃饭。
饭后,林璟宣慢慢踱步消消食,这会天还亮着,这就不想回到自己那狭窄的号房里面,就继续散步,直到天擦黑了这才回去。
第二场是五经题,林璟宣所治本经为春秋,在号房前面挂上自己的牌子后,衙役会将相应的卷子发放下来。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林璟宣总觉得自己目前为止答得非常顺利,后面的杂文那自然也不在话下,等到第二场结束时林璟宣觉得自己的状态还行,总算是熬过了六天。
照例是休息了一晚,第三场就是策问题,这也是乡试中重要的一场。
“制曰:古人有言:得天下为难,保天下为尤难。自古持盈守成之君,莫盛于三代……子大夫通今学古,其永启之所以敬承,六七君之所以称圣贤,其道安在?文景之所以不及三代,其故何由?”
以往乡试的题目,有一部分是主副考官亲自出的题,有的则是由朝廷出题,甚至皇上心血来潮了也会出题,看来这道是当今出的题啊,林璟宣心中有点苦涩,自己这运气啊。
这时,隔壁的号房也传来了叹气声,看来大家的想法都一样啊。
林璟宣振作精神,这题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学生听闻: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持盈守成之道,远稽三代,近祖宗,皆非愚臣所能及也……学生闻治天下莫大于仁政,而仁政莫先于教化……人之所欲者安也,吾为行仁政以安之;人之所欲者富也,吾为节俭以安之;人之所欲者寿也,吾以隆教化兴礼让,使之趋善远罪以寿之。学生愚钝,不足以奉大对,惟陛下裁择,学生谨对”
等到林璟宣苦思冥想,再反复修改誊抄完两道策问题后,已经到了最后一日的午后。林璟宣吃了已经发凉的包子,又仔细检查了一遍,这才交了卷,收拾自己的东西往外走去。
贡院的门已经打开,这已经是出去两波人了,他们这一波凑齐了五十人之后也就可以出去了。林璟宣看着从树荫里透过的阳光,一时间有些恍惚,感觉疲惫一下子就席卷了全身,仿佛下一刻就能睡过去。
终于,在又等到几个人后,他们总算是可以出去了。
喜欢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