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漫过城墙,城西的校场就热闹起来。百商大会的擂台搭在校场中央,铺着红绸的长桌上摆满了各家商铺的招牌货,从胭脂水粉到丝绸布匹,琳琅满目。苏月跟着周夫人走到擂台边时,已有不少商户围在那里,柳夫人正站在人群中央,手里举着个描金瓷盒,笑得眉眼弯弯。
“各位瞧瞧我这‘玉露膏’!”柳夫人的声音清亮,特意拔高了几分,“这里面加了天山雪莲汁,还有西域进贡的珍珠粉,抹在脸上,又润又亮,比那什么秋露凝香膏强百倍!”她说话时,眼神有意无意地瞟向苏月,带着几分挑衅。
苏月没理会她,只跟着周夫人走到指定的位置。沈砚早已提着木匣等在那里,见她来了,连忙把木匣放在桌上,又拿出装着药材的小篮子:“都准备好了,人参汁是今早刚热过的,珍珠粉也挑好了。”
苏月点点头,刚要打开木匣,就见人群一阵骚动,知府大人和知府夫人在随从的簇拥下走了过来。众人纷纷行礼,柳夫人更是快步上前,笑着把手里的“玉露膏”递过去:“知府夫人,您快尝尝我的新膏子,保管您用了满意!”
知府夫人接过瓷盒,打开闻了闻,眉头微蹙,却没说什么,只笑着点了点头,便走到苏月的摊位前。“这位就是苏老板吧?”知府夫人的声音温和,目光落在苏月的木匣上,“我听周夫人说,你的秋露凝香膏很特别,今日倒要好好看看。”
苏月心中一稳,打开木匣,里面整齐摆放着十盒秋露凝香膏。她拿起一盒,轻轻打开盒盖——莹润的米白色膏体在阳光下泛着柔光,清甜的人参香混着淡淡的薄荷凉味,立刻散开。“夫人,这凝香膏是用凌晨接的秋露调的,加了东珠磨的粉和老山参汁,还有薄荷和金银花,不仅滋润,还能清热解毒,最适合秋日使用。”
说着,她从篮子里拿出一小罐秋露、一小包珍珠粉和装着人参汁的小砂锅,“我可以现场给夫人演示一下调配过程。”
知府夫人眼睛一亮:“好啊,我倒要看看这膏子是怎么调出来的。”
苏月先将珍珠粉倒进瓷碗,用银勺轻轻搅拌,又慢慢加入秋露,边加边搅,直到珍珠粉完全融化。接着,她舀了一勺浓稠的人参汁,混着蜂蜜和羊脂,继续搅拌了百余下,直到膏体变得细腻柔滑。最后,她撒了一点薄荷金银花粉,瞬间,清凉的香气弥漫开来。
“这手法倒是细致。”知府大人也凑过来看了看,拿起银勺蘸了一点膏体,放在指尖捻了捻,“质地细腻,没有颗粒,确实是好东西。”
周围的商户也纷纷围过来,有人忍不住拿起苏月事先准备好的试用品抹在手上,立刻惊叹道:“这膏子真润!比柳夫人的‘玉露膏’舒服多了,还带着点清凉味,一点都不腻。”
柳夫人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连忙道:“苏老板这是故意在众人面前显摆!谁知道她这秋露是不是真的,人参汁是不是用的老山参?”
“柳夫人这话就不对了。”沈砚上前一步,手里拿着一根人参须,“这是熬制人参汁剩下的参须,老山参的参须偏黄,质地坚韧,和普通人参截然不同,各位可以看看。”他把参须递给身边的商户,又道,“至于秋露,前几日我和苏老板一起去城外竹林接的,不少街坊都看见了,柳夫人若是不信,可以去问问。”
柳夫人一时语塞,眼神闪烁,显然是没料到苏月会把材料和过程都摆出来。她咬了咬牙,又道:“就算你的材料是真的,可你的膏子价格比我的贵那么多,肯定是想坑害百姓!”
“一分钱一分货。”苏月平静地说,“我的凝香膏用的都是真材实料,每一盒都要经过挑拣、研磨、调配、搅拌等十几道工序,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柳夫人的‘玉露膏’价格便宜,怕是用了劣质材料吧?”
说着,她看向知府夫人:“夫人,我听说柳夫人的‘玉露膏’和我的凝香膏样式相似,不如请夫人对比一下?”
知府夫人点点头,让随从去柳夫人的摊位上拿了一盒“玉露膏”。打开一看,膏体颜色偏黄,质地粗糙,闻起来只有淡淡的油脂味,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刺鼻气味。知府夫人蘸了一点抹在手上,立刻皱起了眉:“这膏子怎么有些发黏?还有点刺鼻?”
“这……这是因为加了西域的香料,所以味道特别。”柳夫人慌忙解释,却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柳夫人,西域香料我也见过,可没见过这么刺鼻的。”周夫人开口道,“前几日我家丫鬟买了一盒你的‘玉露膏’,用了两天就起了疹子,现在还没好呢!我看你这膏子,怕是加了劣质铅粉吧?”
周围的商户顿时议论纷纷,有人想起自己买过柳夫人的脂粉,用了后皮肤发红,立刻附和道:“是啊!我上次买了她的胭脂,用了后嘴唇又干又痒,原来是加了不好的东西!”
柳夫人的脸彻底白了,想要辩解,却被众人的议论声淹没。知府大人脸色一沉,对随从道:“把柳夫人的‘玉露膏’拿回去检验,若是真的加了劣质材料,立刻查封她的脂粉铺!”
柳夫人吓得腿一软,差点摔倒,连忙求饶:“知府大人饶命!我再也不敢了!”可随从已经上前,把她摊位上的“玉露膏”都收了起来。
众人见状,纷纷称赞苏月的凝香膏好,还有不少商户表示要和苏月合作,把她的脂粉卖到外地去。苏月一一谢过,心里满是欢喜。
比试结束后,知府大人亲自给苏月颁发了“百商之首”的匾额,还笑着说:“苏老板的手艺和人品都值得称赞,以后悦容坊就是咱们城里的招牌商铺了!”
苏月接过匾额,心里百感交集。她看着身边的沈砚,看着不远处笑着点头的周夫人,又想起街坊邻居的支持,眼眶微微发热。这匾额不仅是对她手艺的认可,更是对她在这大靖朝努力生活的肯定。
离开校场时,夕阳已经西下。沈砚帮苏月提着匾额,笑着说:“这下柳夫人再也不敢找你麻烦了,悦容坊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
苏月点点头,抬头看向天边的晚霞,嘴角扬起一抹灿烂的笑容。她知道,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以后她会继续用心做脂粉,让悦容坊的名声传遍大靖朝,让更多的人知道,有一个叫苏月的女子,在古代开了一家不一样的美容店,用自己的手艺,给大家带来美丽和快乐。
回到悦容坊,苏月把匾额挂在门口,红色的匾额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耀眼。街坊邻居都围过来道贺,张婶笑着说:“苏老板,我就知道你能行!以后咱们悦容坊就是城里最有名的铺子了!”
苏月笑着应着,心里暖暖的。她知道,有这么多人的支持,她的悦容坊,会像这匾额一样,永远闪耀着光芒。
喜欢我在古代开美容店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我在古代开美容店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