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的青岛,海风里带着点凉飕飕的咸味,可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一下车,那股兴奋劲儿就把寒气全赶跑了。海洋馆停车场里,馆长和老师们早就举着“欢迎小演员回家”的横幅等在那儿,横幅上印的小海豚“希望”正咧着嘴笑呢。
小雨整张脸都快贴到车窗上了,一眼就锁定了海豚馆的方向,使劲晃着林晓的胳膊:“快看!我们又来啦!这次要和小海豚一起拍电影哦!”林晓用力点头,把怀里的新画本抱得更紧了——她这回特意带了最厚的本子,要把小海豚长大的样子画个够。陆星衍和苏念跟在孩子们身后,一边核对拍摄日程一边和导演沟通:“上午先拍孩子们和小海豚的互动,下午转场观测台,趁着天光好,得把日落前的戏份搞定。”
一进海豚馆,小海豚“希望”就像认出了老朋友,在池子里撒欢似的游来游去,时不时跃出水面,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亮晶晶的。科普老师笑着打趣:“‘希望’今天一早就不安分,就知道你们要来,还特意练了新动作献宝呢!”孩子们呼啦啦围到池边,伸出小手和小海豚打招呼。小雨掏出偷偷藏的小鱼干,小心翼翼地递过去:“‘希望’,你长大啦!这次咱们要一起当明星咯!”
上午九点,拍摄正式开机。第一个镜头是孩子们围着小海豚说笑,小雨和朵朵站在最前面,阳光透过玻璃顶洒在她们灿烂的笑脸上,那画面温暖得不像话。导演盯着监视器直点头:“对,就是这个感觉!又自然又生动,把孩子们和小海豚的感情全拍出来了。”
拍着拍着,小海豚突然游到小雨面前,用湿漉漉的脑袋轻轻蹭了蹭她的手心。这个意外的小插曲让现场沸腾了,摄影师眼疾手快地记录下来——后来这成了电影里最催泪的镜头之一。小雨激动地跑到苏念身边:“老师!它记得我!小海豚真的记得我!”苏念赶紧举起相机,把这暖心的一刻定格下来,盘算着回去要贴在学校的“电影记忆墙”上。
下午转场到露天观测台时,设备早就架好了。孩子们排着队,轮流通过望远镜观察太阳表面的光斑。朵朵看着镜子里那个“长着雀斑”的太阳,小声对编剧说:“原来太阳不是个光滑的蛋黄啊……我要把这个写进日记里!”编剧笑着记下这个发现:“太棒了,这个细节要写进剧本,让更多小朋友知道太阳的小秘密。”
日落时分,拍了最后一场戏——孩子们坐在台阶上,望着天边的晚霞聊梦想。小雨说要当海洋学家,研究小海豚怎么说话;朵朵想当宇航员,去星星上做客;其他孩子也叽叽喳喳地说着自己的心愿。导演没喊卡,让镜头一直跟着:“这些真心话比什么台词都动人。”
收工后,馆长带大家参观了专门为希望小学设的展区。看着夏令营的照片、自己画的海洋生物,还有那本《希望小学的星空》,孩子们都挪不动步了。小雨在留言本上工工整整地写:“我是小雨,和小海豚‘希望’拍了电影。请大家都来爱护海洋,做小海豚的好朋友。”
第二天去了天文台。在球幕影院里,孩子们躺在椅子上,看着流星从头顶划过,银河在眼前旋转,一个个张大了嘴巴。天文老师讲起星座传说时,朵朵埋着头猛记笔记:“这些都要带回去,教同学们认星星!”
这时候的希望小学也没闲着。“乡村教育互助计划”迎来了第一批客人——三所乡村学校的校长和老师。陆振明带着他们参观新校舍、图书馆和实验室,有位校长摸着书架感慨:“你们这儿比城里学校都不差,孩子们太有福气了!”
陆振明笑着递过准备好的手册:“我们把建校经验、课程方案都整理出来了,大家带回去参考。以后常来往,咱们一起把乡村教育办好。”
城里小学的王校长也带着“结对子”方案来了:“我们安排了每周两节的‘隔空课堂’,让城里老师给孩子们上美术音乐;还要组织孩子们交笔友,写信分享生活。”
留在学校的苏念和王校长一起排好了课表,还在图书馆辟了个“书信角”。“下周一就开第一堂美术课,”苏念眼睛弯弯的,“等孩子们画好星空,就寄给城里的小伙伴看看。”
从青岛回来时,校门口早就挤满了人。小雨举着她和小海豚的合影,声音清脆:“小海豚记得我!它还蹭我手心呢!”老木匠笑呵呵地接过行李:“给你们雕了‘青岛纪念’木雕,每人一个,算是杀青礼物!”
晚上的欢迎会简单却热闹。孩子们啃着烤红薯,七嘴八舌说着拍摄趣事;苏念给大家介绍“结对子”进展,听到下周就能和城里小伙伴写信,孩子们立刻炸开了锅,争着说要分享观测台看星星的故事。
这之后,校园里添了不少新气象。“隔空课堂”开课时,孩子们跟着屏幕里的城里老师学画星空,画完还要在背面写悄悄话;“书信角”渐渐堆满了明信片和小手工,每件小礼物都牵着两颗童真的心。
导演偶尔发来的剪辑片段,总让陆星衍和苏念看得眼眶发热——那些和小海豚的自然互动,观测台上的专注侧脸,比精心设计的剧情更打动人心。
这天下午,陈砚的电话又带来好消息:“电影定档明年春天,首映礼就在咱们学校办!到时候所有帮过咱们的人都要请来。还有,‘互助计划’获得基金会重点支持,以后要组织‘城乡研学’,让山里娃进城开眼界,城里娃来山里接地气!”
孩子们听说要在学校办首映礼,高兴得直蹦。小雨扯着苏念的衣角问:“那小海豚能来吗?我们能在电影里看到自己吗?”“都能,”苏念柔声答应,“我们要把学校打扮得最漂亮,迎接所有客人。”
傍晚的观测台渐渐安静下来。陆星衍和苏念望着天边最后一抹暖光,听着教室里孩子们写信的欢笑声。“真没想到,”苏念轻声说,“从一个学校的梦,变成这么多学校一起走的路。”陆星衍笑着掏出手机,教育专家校友发来消息:“‘乡村教育研究基地’一月挂牌,到时候带最新设备和课程来,帮咱们打造特色教育品牌。”
“真好,”苏念望向渐暗的天空,“孩子们的路,越走越宽了。”
此刻,书信角里工整的字迹还带着孩子的体温,天文望远镜静静指向苍穹,老槐树上的心愿风铃被晚风拂过,叮叮当当的,像在轻声续写着,这个关于星星与大海的、永不完结的故事。
喜欢他的温柔藏在晚风中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他的温柔藏在晚风中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