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侍点了点头,眼中露出赞许:“庄县男倒是心怀天下百姓,好多地方,流民都是直接赶走的。这个分区分治,倒颇有些内城、外城的门道。外来人口本就难管,这般划分确实妥当。”
正说着,远处传来孩童的歌声:“春天在哪里啊,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循声望去,只见一队孩童排着整齐的队伍,背着小布包往学堂方向走,歌声清亮又活泼。
“哟,庄县男这里倒有意思,连孩童唱的歌谣都这般与众不同。” 内侍被歌声逗笑,语气里满是新鲜。
“大人说得是。” 县令附和道,“如今外面兵荒马乱,唯独这西岭村一片安稳,倒像极了东晋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两人说着走到村口围墙的大门处,门口还在施工,临时搭了个草棚,两个乡民团的汉子正坐在棚下值守。
他们见来了一队官差,连忙起身上前拜见:“见过县令大人。”
“速去通报庄县男,就说京城内侍大人到访。” 县令来过西岭村几次,知道这里有人值守,说话时特意提高了些声音。
“是!见过内侍大人!” 两人又对着内侍躬身行礼,其中一人转身就往村里跑,脚步飞快,生怕耽误了正事。
内侍与县令并未停下脚步,继续往里漫步。
越往里走,景象越热闹 —— 道路两旁不仅有民居,还开了不少商铺,“悦来酒楼?西岭分店”“五星铁具销售部”“五星零食批发部” 的招牌挂在门楣上,格外醒目。
“这还是当年那个西岭村吗?” 内侍指着商铺,诧异道,“看来庄县男除了开作坊,还做了不少买卖?”
“大人有所不知,这些铺子不全是庄县男的。” 县令连忙解释,“悦来酒楼是慕容家开的分号,那两家‘五星’铺子是庄县男的产业;那边还有家‘云娟胭脂铺?西岭分铺’,是县城胭脂铺的掌柜过来开的。如今村里算下来,已有七八家铺子了。”
“人来人往,房屋密集,这规模都快赶上一个镇子了。” 内侍看着街上往来的村民,笑着说,“不枉我千里迢迢,避着蓝月来此这一趟,倒真长了见识。”
“可不是嘛。” 县令也跟着赞叹,“短短两年,一个破落小村子能被庄县男管成这般模样,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两人路过悦来酒楼时,一股浓郁的香气从楼里飘出来,勾得人食指大动。内侍停下脚步,忍不住夸道:“这味道倒是香得很。”
县令见状,连忙说道:“内侍大人,下官知道规矩,您一会宣旨后,不便在庄县男家中做客。但您远道而来,途中总要休息。”
内侍回头看了眼身后的官兵,点头道:“也好,一会宣完旨,就先在这家酒楼歇下吧。”
“是!” 身后的官兵们纷纷应下。
他们心里清楚,远道而来,宣旨后总要返程,中途在酒楼客栈歇脚,并不算违反 “不在官员家中留宿留食” 的规矩。
有些事要避嫌,免得落下官宦勾结的话柄。
“家丰见过内侍大人。”
两年时光,家丰的身形早已褪去少年的青涩 —— 从最初的一米五五长到了一米七二,肩宽腰窄,面容英逸俊朗,已然是个挺拔的小伙子。
为见内侍,他特意换上了长袍,如今既已行过冠礼,腰间便别着一枚慕容炜彤送的羊脂玉佩,配着静竹参照贵人样式缝制的鎏金腰带,更显端庄。
家丰也懂了如今的规矩:自己已是朝廷册封的县男,见内侍无需跪拜,只需在宣旨时对着圣旨行礼即可。
“庄县男安好。” 内侍笑着打量他,“两年不见,你倒成了风度翩翩的公子了。快请,随我到府上接旨吧。”
“多谢内侍大人夸赞,大人这边请。” 家丰侧身引路,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 看内侍笑眯眯的模样,想来不是申屠家从中作梗的坏消息,反倒像是好事。
回到庄府,家丰先引内侍去北屋歇息,自己则去沐浴更衣。静竹和阿亥在旁帮忙整理衣袍,这一次,他已没有上次接旨时的紧张,动作从容了不少。
一切准备妥当,家丰带着家人跪倒在院中。内侍整理好仪容,捧着圣旨从北屋走出,立于台阶之上宣旨:
“门下:敕封白涌县西岭村县男庄家丰。国之根本,在于农桑。县男庄家丰身处郊远,躬耕陇亩,心系苍生,居北创‘一岁两获’之术,兼得壅肥培土之法。依其所授,则田畴倍增其利,仓廪充盈可期。若举国推行,足养黎庶百万,实乃济世安邦之大计也。
观其体恤流离,散粮赈困,招抚孤弱,善德昭然。今特赐爵‘开国县子’,食邑三百户,旌表其功,以励天下。望尔克己奉公,永效社稷!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宣旨完毕,内侍乐呵呵地看向院中:“庄县子,接旨吧?”
“庄家丰接旨,谢主龙恩!” 家丰起身,双手接过圣旨,随后递上一个小包 —— 里面是四块银锭,比上次接旨时多了些。
内侍微微一笑,自然地收了起来。这是规矩,若是不收,千里迢迢跑来宣旨反倒亏了,连身后的官兵也能跟着分些。
“庄县子,如今你可是子爵了。” 内侍笑着道贺,“还望日后继续努力,为社稷多尽心力。对了,兔符得换一下。”
“多谢内侍大人,大人一路辛苦。” 家丰从腰间解下县男的兔符,与内侍递来的子爵兔符交换。
就在这时,内侍忽然凑近一步,压低声音问道:“庄县子,那位,便是你府上‘小妾身份’的‘二夫人’吧?” 说着眼角扫向跪在院外围的静竹。
家丰心头一沉,顿感不妙:“内侍大人,这……”
“庄县子莫慌。” 内侍打断他,依旧笑着,语气却带着几分隐晦的提醒,“小官只是略有耳闻,好心提点一句 —— 人往高处走了,朝堂上自会有人盯着。”
他意有所指地补充,“不过是个女子,好好处置便是。礼部那边倒好糊弄,别让这点事污了你的前途。”
“多谢内侍大人提醒,家丰记下了。” 家丰只能躬身一拜,心里却不太平静。
“行了,庄县子好好庆祝吧,小官也该回去复命了。” 内侍不再多言,带着几个官兵转身离开。
他们没有立刻离开西岭村,按之前的打算,径直去了悦来酒楼 —— 此时刚过正午,正好能歇脚用饭。
“恭送内侍大人。” 家丰目送他们远去,眉头渐渐皱起。
谁会在朝堂盯着自己?家丰想不到别人,所以自然而然想到了申屠家。他们没有直接上门找麻烦,反倒绕到朝堂上动了手脚?这背后的心思,比当面作对更让人警惕。
送走内侍后,家丰没多陪县令寒暄,只吩咐家人准备庆功宴席,便径直回了自己的望江楼。
他从书架上取出一张泛黄的陈年纸张,铺在桌案上,指尖摩挲着纸面,慢慢梳理起近期的规划。
农业上,西岭村的产量已翻了两三倍,在这个时代已是难得的成绩,但和后世比起来仍有不小差距。
家丰琢磨着,下一步要重点推进筛种保优,筛选出更优质的粮种;同时推广多作物种植,让田间作物搭配更合理,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
蔬菜水果方面,新作物的种子已储备了不少,接下来要逐步在村里推广种植,既能丰富村民餐桌,将来还能作为特色物产对外售卖。
至于大棚技术,这两年虽做了些小规模试验,效果最好的是培育丝绸作物,可成本太高;若用粗布做棚膜,又无法透光,单靠炉子升温,大部分蔬菜难以正常生长。
家丰想着,这事得等研究出合适的透光材料再说了。
畜牧业的产出早已十分可观。乐君负责的养殖场里,原来的鸡鸭鹅养殖圈早就满了,他如今已开始对外售卖部分家禽,不然养殖密度太高,容易引发疫病;若是想进一步扩大规模,只能继续扩建场地。
除了常见的猪、牛、羊、驴、马、骡,养殖场还养了兔子和小鹿。家丰也是这两年才知道,在这个时代的野外打猎,鹿是最常见的猎物,尤其是小麂和狍子,数量甚至比兔子还多。
不过兔子最让乐君头疼 —— 为了防止它们逃跑,乐君做了不少防护措施,砌了围墙、装了栅栏,还在圈外挖了水坑,可还是时不时有兔子挖洞逃出去,让他颇为无奈。
生活上,家丰早已学会了骑马。之前独眼朱特意给他挑了一匹最壮实的黑马,他新鲜了好一阵子,后来却骑得少了 —— 骑马坐久了,屁股实在疼。
家里的狗子也养了十好几只,乡民团的人领走了不少用来巡逻警戒,乐君那边也养了几只看管牲畜,只有大小二黄待遇最好,一直留在他的院子里。
武器研发上,家丰没敢放松。他秘密囤积了一批火药,分别存放在库房和地窖里;又去林子里采集了马屁勃,混合辣椒粉等材料,改良出了烟雾弹,以备不时之需。
陌刀的锻造工艺已十分成熟,可家丰没让多造 —— 日常使用不便,大部分乡民团成员还是以长矛为主要武器。
复合弓则研发出了好几个版本,反曲弓、类似后世滑轮弓的样式都做过尝试。
反曲弓用的是牛筋做弓弦,滑轮弓已开始尝试用铁丝;李工的冷拔丝技术越来越熟练,能做出多种细铁丝,家丰甚至尝试用细铁丝缠绕制作弓弦,连扭力式投石车也用上了这种铁丝。
铁丝的用途不止于此,家丰还让李工试着用它炼钢。可现代炼钢的 “三脱” 工艺,在当下的条件下太难实现:没有现成的脱硅剂,家丰只能尝试用氧化铁皮粉末、赤铁矿粉当氧化剂,用石灰当渣剂,用萤石当助熔剂,可每次试验的效果都千差万别 —— 这些材料的纯度根本无法测量,全靠经验摸索。
脱硫时,家丰让李工试过撒石灰、反复搅拌等方法,效果依旧时好时坏;脱磷用石灰当脱磷剂,可没有专业设备反应条件,最后出来的钢料质量惨不忍睹。
所以,那些被李工视作 “宝贝” 的各种 “钢丝” 实验品,在家丰眼里都只是铁丝,算不上成功。偶尔有几件效果稍好的,也只是机缘巧合,勉强能用罢了。
武力方面,乡民团的规模已接近百人 —— 除了本村村民,还吸纳了不少这两年表现突出的流民。经轩辕柏舟悉心训练,不少人已练就了不错的武艺和力气,有几个甚至快达到武者水平。
家丰心里清楚,西岭村的自保能力已基本具备,下一步要做的,是增加在朝堂上的影响力 —— 这就需要拿出更亮眼的成绩来。
他在纸上写写画画,琢磨着各种可能的方向:剿匪立功、协助朝廷对敌、为前线提供物资、向官府推广新技术、为地方发展提供规划……
最后,他把纸上之前的字迹划掉,写下四个字:
皑腹计划。
喜欢蓝月闪烁之时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蓝月闪烁之时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