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王教授摇了摇头,语气里满是不屑。
“这些都是中医的空话,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我们西医讲究的是精准用药,针对病因治疗,而不是像中医这样,用一些模糊的概念来糊弄人。”
“而且你说的这些方法,有没有经过临床试验?有没有数据支持?万一出了问题,谁负责?”
“临床试验和数据支持,确实是中医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萧不易坦然承认。
说到这,萧不易已经不想再浪费时间下去了,转头看向粟卫东:“东叔,我要见一见患儿。”
萧不易看着会议室里僵持的局面,心里再清楚不过,这些西医专家对中医的轻视,不是三言两语能扭转的。
他们浸淫西医体系几十年,习惯了靠数据、靠仪器、靠明确的致病源说话,对中医“辨证施治”的模糊感天然排斥。
更何况面对的是新生儿这种娇弱的生命,没人敢轻易赌一把。
“东叔,说再多不如亲眼看看,我要见患儿。”萧不易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粟卫东立刻点头,转身看向主位的老专家,语气干脆:“老将军,现在不是争论的时候,让萧不易去病房看看,有没有用,看了就知道。”
老将军还没开口,旁边一个穿着白大褂、约莫四十岁的西医专家先站了出来,是留洋回来的西医专家,最是看不起中医。
他脸色紧绷,语气带着几分急切:“不行,绝对不行!”
“他一个搞中医的,连病毒都没搞清楚,就敢上手?万一治坏了,孩子没了,这个责任谁来担?是你粟先生,还是我们医院?”
这话像一块巨石砸在会议室中央,瞬间让原本就凝重的空气凝固了。
在场的专家们纷纷低下头,没人敢接话,关乎自己几十年的行医声誉,谁都不敢担责
老军医皱着眉,看向粟卫东,眼神里带着询问。
粟卫东深吸一口气,往前走了一步,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掷地有声:“责任我来担!”
“出任何问题,跟医院无关,跟各位专家无关,所有后果我粟卫东一力承担,包括法律责任和家属的赔偿!”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彻底安静了。
老军医沉吟片刻,终于点头:“好,那就按粟先生说的办,咱们现在就去隔离病房,注意做好防护措施。”
新生儿科的张主任连忙应声,起身拿过三套防护服,递给萧不易和粟卫东。
又叮嘱道:“患儿都在负压隔离病房,目前情况最危急的是3床的男婴,出生刚6天,已经昏迷两个小时了,血氧饱和度一直在往下掉。”
萧不易接过防护服,动作利落地穿上,口罩、护目镜一一戴好,只露出一双清明的眼睛。
负压病房外,几个家长正扒着玻璃往里看,眼眶通红,嘴唇哆嗦着,看到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经过,连忙上前追问:“医生,我家孩子怎么样了?能不能让我们再看看?”
张主任只能低声安抚:“放心,我们正在找最好的医生,一定会尽力的。”
说着,他打开病房门,做了个“请”的手势。
萧不易走进病房,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排保温箱,每个保温箱里都躺着一个小小的婴儿,身上插着各种管子,连接着监护仪。
监护仪上跳动的数字,有的平稳,有的却在不断闪烁着红色警报。
“这就是3床的患儿。”张主任指着最里面的一个保温箱。
萧不易走过去,弯腰看向保温箱里的婴儿。
孩子皮肤泛着不正常的青紫色,尤其是嘴唇和指甲,像蒙了一层灰,胸口微弱地起伏着,每一次呼吸都带着艰难的喘息。
监护仪上,血氧饱和度显示82%,还在缓慢下降,心率却快得惊人,已经超过了180次\/分。
“已经用了最高浓度的氧,还是没办法稳住血氧,刚才又抽搐了一次,现在才勉强平静下来。”张主任在旁边低声介绍,语气里满是无奈。
萧不易没有说话,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银针包,银针细得像头发丝,针尾还刻着细微的花纹。
他先伸出手,隔着保温箱的玻璃,轻轻贴近婴儿的额头。
感受着异常的高温,又仔细观察着婴儿的面色、呼吸节奏,手指无意识地在掌心比划着穴位。
“张主任,麻烦把保温箱的盖子打开,我需要施针。”萧不易突然开口。
张主任愣了一下,连忙提醒:“萧医师,孩子现在很脆弱,稍微一点温差都可能引发危险,而且你这银针……”
“放心,施针时间不会超过一分钟。”萧不易的语气很平静,却让张主任莫名地放心。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保温箱的盖子,只留出能伸进一只手的空隙。
萧不易拿出三根银针,指尖捏着针尾,手腕轻轻一捻,银针瞬间变得温热。
他深吸一口气,手臂悬在保温箱上方,目光紧紧盯着婴儿的穴位——人中穴、合谷穴、太冲穴。
这三个穴位是中医急救的常用穴,尤其是人中穴,被称为“鬼门关”的入口,关键时刻能开窍醒神。
但新生儿的穴位比成人小太多,皮肤又薄,稍微偏一点就可能伤到脏腑。
萧不易的手稳得像定住了一样,银针缓缓落下,精准地刺入人中穴,深度只有半分,几乎看不见针身。
紧接着,合谷穴、太冲穴也各刺入一根银针,手法又快又轻,像是在摆弄一件易碎的珍宝。
施针完成后,萧不易没有立刻拔针,而是用指尖轻轻捻动针尾,动作极其轻柔。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盯着保温箱里的婴儿,连监护仪的“滴滴”声都显得格外清晰。
十秒,二十秒,三十秒……
突然,监护仪上的数字动了,原本一直在下降的血氧饱和度,竟然慢慢往上跳了——83%,84%,85%!
心率也开始缓慢下降,最终平衡在120~140次每分。
更让人惊喜的是,婴儿脸上的青紫色竟然在慢慢消退。
嘴唇边缘先透出一点淡淡的粉色,然后逐渐蔓延到脸颊,胸口的起伏也变得平稳了些,不再像之前那样急促。
“这...紫色退下去了!”张主任突然激动地喊道。
众人循声看去,只见婴儿的小手指轻轻动了一下,并且不再哭喊。
紧接着,他的眼睛慢慢睁开了一条缝,虽然还很模糊,却不再是之前那种毫无反应的昏迷状态。
就在这时,九号隔离场发出警报,患儿心脏骤停,情况十分危急。
......
喜欢开局就离婚,我在乐坛杀疯了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开局就离婚,我在乐坛杀疯了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