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罐子村还笼罩在一层薄薄的雾气里,各家窑顶的烟囱才开始慢悠悠地冒出青烟。王满银趿拉着布鞋,披着那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挑起水桶出了院门,吱呀吱呀地朝村口的井台走去。
等他吭哧吭哧地把旧窑那只大水瓮都挑得满满当当,额角也见了汗。刚把扁担挂回墙角的木楔子上,就看见兰花挺着肚子,手里提着竹篮,里面玉米糁混着些草籽,走到院坝南头鸡圈边,“咕咕”地唤着那四只母鸡。
鸡们围着鸡窝边,不时啄食着撒在地上的饲料。兰花走进鸡圈,小心翼翼地从鸡窝里摸出两个还带着温热的鸡蛋,脸上带着满足的笑意。
“今儿这俩蛋不小,晌午给你卧碗蛋花汤。”她对着满银说,声音里透着轻快。
就在这时,院坝底下传来脚步声。王满银探头一看,是苏成,身后还跟着钟悦。两人正沿着坡道走上来。
“王哥,挑水呢?”苏成几步跨上院坝,一眼就瞅见墙边还带着水珠的扁担和水瓮,语气带着几分不由分说的热络,
“这活儿以后您言语一声,我们来就行!嫂子身子重,您又得操心队里的大事,你家里这些粗活我们来就行。”说着,他就要去拿扁担。
王满银哈哈一笑,用毛巾擦了把脖子上的汗,拦住他:“行了,就两担水,还累不着我。进屋说,进屋说。”
钟悦小跑着走到兰花跟前,笑了笑:“嫂子,我来帮你。”不等兰花推辞,他已经接过竹筐,学着兰花的样子撒起饲料,动作熟练,完全没有了城里姑娘的娇气。
喂完鸡,又拿起墙角的竹扫帚,把院坝里的尘土、落叶扫得干干净净,连窑门口的土坎都用脚踩实了。
兰花看着她忙活,心里暖烘烘的,这些知青真不错,城里娃,有文化,懂礼貌,还不矫情。
王满银和苏成进了旧窑,兰花要给他们倒水,被苏成连忙劝住了。苏成也没多绕弯子,直接对王满银说了新知青们现在的状况和想法。
“王哥,”苏成语气认真起来,“昨晚上我跟新来的八个知青都聊了,他们现在跟刚来时不一样了,傲气磨得差不多了,知道陕北的日子不好混。”
他顿了顿,又说,“赵大虎、王猛那几个,都说以前是自己不懂事,想跟着您学本事,去瓦罐窑干活,再苦再累都愿意。”
王满银点点头,手指在炕沿上轻轻敲着:“能收心就好,知青有文化,学东西快,本来我就打算让他们进瓦罐窑工作,你们知青,下地干农活是有些浪费了。”
他抬头看向苏成,“不过这事儿急不得,今儿得先跟支书、大队长他们商量,正规程序还得走一走,不急于一时”
苏成连忙点头:“是是是,王哥考虑得周到。程序不能少,我就是先跟您通个气,让您心里有个数。”
院坝里,钟悦已经利索地把鸡舍周边打扫干净,又拿起大扫帚,“唰唰”地扫起了院坝坡坎上的尘土土。
兰花站在窑门口,看着她忙碌的背影,又看看窑里谈事的男人,心里觉得踏实了不少。
上午的阳光把大队部院子照得亮堂。支书王满仓蹲在门槛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
大队长王满江刚扯着嗓子把各小队的活计安排下去,包括那八个知青,依旧被分去东沟那片坡地继续补苗锄草。
他回到办公室,端起搪瓷缸子“咕咚咕咚”灌了几大口凉白开。
王满银这时踱步进了办公室,办公室里会计陈江华正低着头记账,王满仓支书叼着烟袋,眯着眼听王满江说话。
“满银来了?”王满仓抬眼看见他,笑着招呼,“坐,刚要找你呢,新瓦罐窑的进度咋样了?”
“满仓哥,满江哥,陈会计,”他在炕边坐下,开口说话,声音不高不低,“支书,进度没问题,窑体都建的差不多了,现在就等公社帮咱们从县机械厂订的那几样机械设备。安装调试最多一个月,新窑就能点火了。”
“好!”王满江一拍大腿,嗓门洪亮,“这可是咱村的大事,开了新窑,往后收入就能再提一截!”
王满银接着说:“新窑一开,可得不少人,苏成他们估算着,这隧道窑一开火,是不能停火的,怕得三班倒,白班组就得十一二人。夜班组也得七八人。总共得近三十号人。
我的意思是,新来的那八个知青,是不是可以提前调过去,先跟着学起来了?打好基础,到时跟学装设备,到时上手也快。”
他话音刚落,会计陈江华扶了扶眼镜,插话道:“满银,这是个好事。不过……村里不少社员也有想法,都觉着窑上的活计工分高,又比地里轻省,也都想往窑上挤。咱是不是先得考虑一下社员们的意愿?毕竟,这瓦罐窑是咱罐子村的集体副业,好处得先紧着自家人。”
王满江也点点头:“是啊,好些个后生婆姨都来问过。都想去瓦罐厂上工……。”
王满银似乎早就料到会有此一问,他不紧不慢地将手里的烟塞到嘴边,划火柴点上。
“江华哥,满江哥,村民的心思我懂。咱办窑厂,最终目的就是让罐子村的老少爷们都能得实惠。”他话锋一转,“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村民的文化程度低,干些辅助粗活没问题,但关键技术岗位,还是得知青们挑大梁。
咱眼光得放长远点。让知青都去,不是偏心,是因为他们身上有些东西,眼下对窑厂的发展更紧要。”
他掰着手指头说:“首先,这帮娃娃都有文化,识文断字,脑子活络。窑厂往后要记账、算成本、写个报告申请啥的,他们拿起来就能干。咱们的社员,有几个能立马把账本算明白的?”
“其次,学技术快,不死板。烧窑这活儿,不光靠力气,更靠琢磨。泥料配比、火候把握,这里头有学问。他们有文化底子,理解得快,说不定还能琢磨出点改进的门道。咱们的村民,老实肯干,但有时候容易认死理,创新不足。”
“再者,他们从城里来,见过些世面,脑子里的想法不一样。往后咱的瓦罐不光要在石圪节卖,还得往黄原、往省城销。怎么跟外面人打交道,怎么把东西卖得更好,他们可能比咱们更能想出点子。”
“还有,他们知青身份摆在那儿,有时候去公社跑个手续,申请点物资,由他们出面,可能比咱们更方便。在窑厂内部,也能帮着立立规矩,分分工,让管理更顺畅。”
喜欢平凡的世界之王满银的躺平人生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平凡的世界之王满银的躺平人生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