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迁后的 “奇美拉号” 正悬浮在一片靛蓝色的星云边缘,舷窗外的星点不再是疾驰的光带,而是化作镶嵌在天鹅绒上的碎钻,安静地闪烁着。舰桥中央的全息星图还残留着跃迁时的能量涟漪,雷诺的手掌按在冰凉的控制台边缘,目光扫过围拢的众人 —— 每个人眼底还带着未褪的疲惫,却都紧紧盯着星图上那三个由 “先锋号” AI 标记的光点。
“先从最要紧的事说起。” 雷诺的声音打破了舱内的寂静,他抬手在星图上圈出一片被标注为 “迷雾星带” 的区域,“‘希望方舟’的幸存者线索,就藏在这里。”
凯立刻调出绑定在舰灵核心的量子存储盘,星图旁弹出一串加密数据流,其中一段破损的音频格外醒目。“这是‘先锋号’AI 在星际档案馆截获的最后信号,来自‘希望方舟’的三号逃生舱。” 他滑动指尖解析音频,刺耳的电流声中夹杂着模糊的人声,“反复出现‘星髓矿脉’‘灵能信标’‘坐标 73.4N,19.2E’这几个关键词。”
蒂姆抱着记录仪凑过来,屏幕上同步调出 “希望方舟” 的失事档案:“根据三年前的残片记录,三号逃生舱搭载的是方舟的灵能通讯组,他们的任务是在失事时建立临时信标。但信号只持续了 17 分钟就消失了,当时普遍认为是被陨石带摧毁。”
“没有被摧毁。” 星璃突然开口,额间晶体泛起淡青色微光,她的指尖轻触星图上的迷雾星带,灵能流如同探针般刺入虚拟星云,“这里的灵能场很‘嘈杂’,但有一处的波动频率和‘希望方舟’的应急信标完全吻合 —— 就像在一堆杂音里听到了熟悉的心跳。”
星图上立刻浮现出一道绿色的灵能轨迹,终点落在星带深处的一颗褐矮星旁。凯眼神一亮,迅速计算坐标参数:“从这里出发,以亚光速航行需要四天。我可以提前用远程探测器扫描矿脉分布,灵能信标通常会和高纯度星髓矿绑定,这能帮我们缩小搜索范围。”
雷诺在星图上标注出第一个红色箭头:“目标一:迷雾星带寻找逃生舱信号源。凯负责探测器部署和信号解码,星璃全程监测灵能波动,蒂姆整理方舟乘员档案 —— 我们需要知道要找的是谁,他们掌握着什么。”
老周突然敲了敲控制台,指着星图边缘一片未被标记的星域:“找着人也好,找到据点也罢,总得有个能落脚的地方。‘先锋号’给的三个资源点里,这个‘暗岩小行星群’看着靠谱。”
星图立刻放大小行星群的细节:数以千计的岩石天体围绕着一颗死寂的恒星旋转,其中最大的一颗直径超过两百公里,表面布满天然溶洞。凯调出地质扫描数据,瞳孔微微收缩:“小行星核心有稳定的地下冰川,表面覆盖着 12 米厚的星髓矿层 —— 既能提供水源和能源,天然矿层还能抵挡‘追猎者’的常规扫描,比任何人工掩体都安全。”
“更妙的是这里的轨道倾角。” 老周调出工程蓝图,在小行星上画出几个圈,“主星的引力场能屏蔽 90% 的星际辐射,溶洞可以直接改造成船坞和种植舱。我算了下,用船上的备用钢材加固出入口,再装几台引力屏障发生器,就算‘追猎者’的侦察舰从旁边过,也未必能发现这里。”
小林抱着平板电脑补充:“溶洞里的地热资源刚好能支撑立体水培系统,我带的‘星尘草’种子在矿脉辐射下长得更快,既能当食物,又能提炼灵能稳定剂。只要找到合适的土壤样本,我们能在三个月内实现食物自给。”
雷诺在小行星群上打下第二个标记:“目标二:暗岩小行星群建立前哨站。老周牵头溶洞改造和防御工事,小林负责生态系统搭建,凯把舰船的备用能源系统拆一套过去 —— 先建临时据点,再逐步扩建成永久基地。”
莉娜一直靠在观测窗旁擦拭狙击枪,此时突然抬手指向星图另一侧的 “翡翠星系”:“昨天扫描到的求救信号就来自这里。一个以采矿为生的小型文明,被‘追猎者’的掠夺舰盯上了,他们的防御护盾撑不过一周。”
屏幕上弹出该文明的简易资料:总人口不足五万,科技水平仅能实现亚光速航行,主要产出用于飞船燃料的晶体矿。凯调出 “追猎者” 掠夺舰的战术数据:“这类小型掠夺舰通常搭载两台离子炮,护盾薄弱,但机动性极强,擅长突袭民用设施。”
“直接交火会暴露我们的位置。” 雷诺的手指在战术面板上滑动,“但见死不救不是我们的风格。莉娜,你带蒂姆乘登陆舱伪装成陨石碎片潜入,摸清掠夺舰的巡逻路线和能源核心位置。”
他转向凯:“你负责远程技术支援 —— 用‘奇美拉号’的电子战系统伪造陨石雨预警,再黑进掠夺舰的传感器,让他们误以为星系里有联邦舰队巡逻。记住,只瘫痪设备,不伤人,绝不能留下灵能武器的痕迹。”
莉娜将狙击枪背在肩上,眼底闪过一丝兴奋:“明白。我会在他们的引擎喷口附近安装微型干扰器,只要他们启动跃迁,系统就会自动报错 —— 足够给这个文明争取撤离时间了。”
第三个绿色标记落在翡翠星系:“目标三:建立‘匿名援助’机制。莉娜和蒂姆组成侦察小组,凯负责技术干扰,星璃用灵能屏蔽我们的行踪。每完成一次援助,就留下一个‘方舟信标’的碎片 —— 既能帮别人,也能让其他幸存者知道我们还在。”
讨论到最后一个目标时,凯主动调出 “奇美拉号” 的系统自检报告,红色警告项在屏幕上格外醒目:“舰船的弱点很明显。主炮充能效率只有 68%,面对‘追猎者’的主力舰撑不过三轮齐射;灵能谐振频率不稳定,跃迁时容易被探测到;还有我们的战术库,只针对过小型侦察舰,缺乏应对舰队作战的方案。”
“那就在实战里补。” 雷诺拍了拍他的肩膀,调出模拟训练界面,“每天进行两次战术推演,一次模拟伏击战,一次模拟突围战 —— 就用蒂姆收集的‘追猎者’舰队数据。莉娜,你负责训练大家的跨舱协同防御,上次‘炼狱号’战役的教训不能忘。”
星璃走到主控台前,灵能流与舰体纹路同步亮起:“我可以试着提升灵能与舰船的同步率。现在只能覆盖核心舱,要是能扩展到全舰,护盾响应速度能提升 30%,跃迁隐蔽性也会增强。” 她调出训练计划,“每天早晚各两小时冥想,凯帮我监测谐振数据。”
小林举起平板电脑,屏幕上是 “星尘草” 的新培育方案:“我发现星尘草的根茎能提炼出新型燃料添加剂,能让引擎效率提升 12%。接下来我要优化配方,还要培育抗辐射的蔬菜品种 —— 毕竟总吃压缩食品不是办法。”
老周晃了晃手里的旧扳手:“我负责舰船日常维护和备件改造。上次剩下的星髓合金还能做几发穿甲弹,再把逃生舱的推进器改造成小型鱼雷 —— 关键时刻能当奇兵用。”
蒂姆将所有人的计划录入数据库,生成一张彩色的行动时间表:“我来做进度追踪,每天晚饭后汇总各项目进展。另外,我打算建立‘追猎者’舰船数据库,把他们的武器参数、战术习惯都整理出来,方便大家针对性训练。”
雷诺看着屏幕上逐渐成型的目标清单,四个核心目标下延伸出数十条具体任务,每条都标注着负责人和时间节点。舰桥内的气氛悄然变化,之前的疲惫被一种笃定的兴奋取代 —— 就像在茫茫星海中标定了坐标,每一步都有了明确的方向。
凯突然笑了,推了推眼镜:“没想到第一次全员规划,居然没吵架。”
“吵不起来了。” 老周拍了拍他的后背,“以前是走一步看一步,现在知道要去哪、要干嘛,心里踏实。”
星璃的额间晶体与舰灵的银色光斑轻轻共鸣,屏幕上突然弹出一行新的文字:“已将目标同步至各舱室终端~暗岩小行星群方向,前进!”
雷诺深吸一口气,按下通讯器的全员广播键:“各位,‘先锋号’给了我们重生的机会,现在轮到我们自己走下去了。四个目标,一步一个脚印 —— 先找幸存者,再建家,然后帮更多人,最后变得足够强,强到能把‘追猎者’赶出去。”
他的手指落在启航按钮上,星图上的四个标记同时亮起,如同指引前路的灯塔。“奇美拉号” 的引擎再次发出低吼,灵能纹路在舰体表面流转,如同苏醒的巨龙舒展筋骨。舷窗外的靛蓝色星云缓缓后退,舰船正朝着第一个目标 —— 迷雾星带疾驰而去。
蒂姆举着记录仪,镜头扫过每个人的脸庞:凯盯着参数屏,指尖飞快地调试探测器程序;莉娜在清洁狙击镜,镜片反射出坚定的目光;小林小心翼翼地检查培育箱里的星尘草,叶片上的露珠折射着灯光;老周摩挲着旧扳手,嘴角带着笑意;星璃望着窗外的星海,额间晶体闪烁着柔和的光;雷诺则紧握着操纵杆,目光如炬地盯着前方的航线。
“记录完毕。” 蒂姆轻声说道,“星海新章,目标明确,全员就绪。”
舰灵的光斑在屏幕上跳跃,留下一行欢快的文字:“出发!去找朋友,建新家~”
“奇美拉号” 化作一道流光,冲破星云的束缚,向着充满未知却目标清晰的星海深处驶去。舱内没有了启航时的沉默,取而代之的是键盘敲击声、工具碰撞声、低声讨论声,交织成一首属于团队的、充满希望的乐章。他们知道前路或许布满荆棘,但只要这四个目标在前方指引,就永远不会迷失方向 —— 星海新章,自此落笔。
喜欢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