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把玉米地晒得冒白烟时,三秒正蹲在玉米堆里挑种子。她专拣那些穗子大、籽粒密的玉米,胳膊上挎着的竹篮已经堆得冒尖,金黄的穗子垂下来,像挂着串小灯笼。“这个!这个准能当种!”她举起个尺来长的玉米穗,籽粒饱满得能映出自己的影子,“明年种下去,保准比今年还丰收。”
爷爷背着半袋土豆从地窖出来,蓝布褂子被汗浸得发深。老人往竹篮里瞥了眼,眉头轻轻皱了皱:“放下吧,这些不能留种。”
“为啥?”三秒把玉米穗往怀里搂了搂,像护着宝贝,“这可是最壮实的,单穗就有一斤多!”
“丰收年的种不算啥。”爷爷蹲下来,粗糙的手指拨开玉米堆,专挑那些穗子中等、甚至带着点虫眼的,“能扛灾的才金贵。”他捏起个不起眼的玉米穗,穗轴上的须子有点发黑,“你看这根系,在土里扎得比谁都深,上个月那场暴雨,就数它立得最稳。”
三秒的嘴噘得能挂油壶。她蹲在旁边看爷爷挑,那些被选中的玉米穗个个看着普通,有的甚至歪歪扭扭,籽粒也不如她挑的饱满。“这样的能长出好庄稼?”她伸手戳了戳个带着虫眼的玉米,“虫子都嫌弃它。”
“虫子咬过还能长这么结实,才说明它皮实。”爷爷把挑好的玉米穗摆成一排,在阳光下晒着,“去年春天倒春寒,好多玉米苗都冻蔫了,就这品种,愣从土里钻出来了。”他往远处的山坳瞅了瞅,陈老五正扛着锄头往这边走,“种地就像养娃,光长得俊不行,得经得住摔打。”
陈老五的锄头往墙根一靠,凑过来看热闹。“留种呢?”他往手心里吐了口唾沫,抓起个被三秒淘汰的大玉米穗,“这么壮实的咋不留?我家的羊都爱吃这种饱满的。”
“给羊吃行,当种子不行。”爷爷把那个大玉米穗放回堆里,“这种子娇气,风调雨顺时长得欢,遇上点灾就歇菜。前年东头老王家就用这种,一场旱灾全枯死了,哭都来不及。”
三秒突然想起春耕时的事。爷爷把这些“普通种子”埋得比别的深半寸,当时她还笑老人“太偏心”,现在才明白,那是在给它们“练筋骨”。暴雨过后,她看见这些玉米的根须在泥里盘得最密,像无数只手牢牢抓住土地,而那些她看好的大穗玉米,有好几株都被水泡得发了霉。
“土豆也得这么挑?”三秒指着堆成小山的土豆,那些圆滚滚、没疤痕的早就被她挑出来放一边了。
“那是自然。”爷爷弯腰从土豆堆底下翻出个带着裂纹的,薯皮上还沾着块硬泥,“你看这裂纹,不是病,是长太满撑的。”他把土豆往地上轻轻一磕,泥块掉下来,露出里面瓷实的白,“这种子在石头缝里都能扎根,比那些光溜的经活。”
陈老五蹲在旁边,跟着爷爷的样子挑土豆。他专拣那些带着小坑、甚至有点畸形的,手指在薯皮上摸来摸去,像在给自家羊群选种羊。“我家那片坡地,石头多,这种子正合适。”他把挑好的土豆往兜里揣,“明儿我也学着挂屋檐下,让风吹吹。”
“不光要吹,还得让太阳晒。”爷爷抱着挑好的玉米穗往屋檐下走,麻绳在手里绕了三圈,“得让它们尝尝苦头,淋点雨,经点霜,明年种下去才懂事。”他把玉米穗挂在房梁下,离灶烟远远的,却能晒着正午的太阳,“去年留的种,让雪埋了三天,开春种下去,长得比谁都旺。”
三秒踩着板凳看那些挂在屋檐下的玉米穗,在风里轻轻摇晃,像串沉默的风铃。阳光透过穗子的缝隙,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籽粒上的绒毛闪着金红色的光,倒比她挑的那些更有精神。
“这就叫‘逆境选种’。”爷爷站在她身后说,声音里带着点自豪,“你太爷爷那时候,遇上灾年,就专挑那些从石头缝里钻出来的庄稼留种,说它们‘骨头硬’。”他往灶房的方向指了指,“你看那口老缸,里面还存着十年前的土豆种,那年大旱,就靠它才没断了收成。”
陈老五拎着半袋挑好的种子要走,出门时又回头看了眼屋檐下的玉米穗。“明儿我也把种子挂这儿?”他挠了挠头,“我家那屋檐遮得严实,怕晒不透。”
“挂吧,正好做个伴。”爷爷往他手里塞了根麻绳,“多让它们见见风,比藏在屋里金贵。”
傍晚的风带着凉意掠过屋檐,玉米穗在风里轻轻碰撞,发出细碎的响声。三秒蹲在门槛上,数着那些挂着的种子,突然觉得它们像群站军姿的士兵,在阳光下、风雨里锤炼筋骨,等着明年春天,给土地一个最结实的回答。
爷爷在院里翻晒草木灰,灰白的粉末在风里扬起,落在玉米穗上,像给它们披了层铠甲。“这些种子,”老人拍了拍三秒的头,“就像咱庄稼人,看着普通,却经得住折腾。土地不欺负实在东西,你对它掏真心,它就给你长希望。”
三秒抬头望向屋檐,夕阳把玉米穗染成金红色,每颗籽粒都闪着光。她突然明白,留种的讲究,不只是选几粒好种子,是把土地的记忆、抗灾的智慧、庄稼人的韧性,都藏进那饱满的籽粒里,一代一代传下去——就像屋檐下那些沉默的玉米穗,在风雨里站成了永恒的模样。
喜欢三秒种大田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三秒种大田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