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寒风裹着雪粒子,刮在脸上生疼,可望海坡村的村口小卖部前,却围着一圈人——老王搬了个小马扎坐在中间,手里攥着个皱巴巴的假种子袋,正给村民们讲去年买假种子的经历,唾沫星子随着说话的节奏溅出来,连冻红的鼻尖都透着认真。
“你们看这袋子,当时我就被‘超级高产’四个字蒙了眼,一斤才三块五,比合作社的便宜近一半,我还以为捡着宝了!”老王举起假种子袋,指了指上面模糊的字迹,“结果呢?五亩玉米地,苗长得比麻杆还细,最后收的玉米,磨成面连喂猪都不够,还让三秒掏自己的积蓄给我补损失,现在想起来都脸红!”
围在旁边的村民们听得唏嘘不已。刚加入合作社的小吴挠了挠头,小声问:“王叔,那时候你就没怀疑过这种子有问题吗?比如看包装、问厂家啥的?”
“哪懂这些啊!”老王叹了口气,声音里满是懊悔,“当时就想着省钱,觉得种子都差不多,只要能发芽就行。哪知道这假种子,发芽率看着还行,长着长着就不行了——叶片发黄、不结穗,张技术员来看了才说,这是用淘汰的劣质种子混了碎土做的,根本没啥肥力,能长到收成就不错了。”
他顿了顿,又从口袋里掏出个崭新的正规种子袋——是合作社刚发的小麦种,上面印着清晰的厂家信息和二维码:“你们再看这个,合作社统一买的种子,啥信息都齐全,扫码就能看质检报告,发芽率、水分含量、病虫害检测结果,一目了然。我今年种的‘豫麦49’,刚出苗就比去年的壮实,年前浇了次冻水,现在看着绿油油的,开春肯定能长好。”
小卖部老板李婶递过来一杯热水:“老王,你现在可是咱们村的‘种子专家’了,天天在这儿给大伙讲经验,比合作社的公告栏还管用!我家那口子之前还说想从镇上小贩那买便宜化肥,被我一顿说,现在也乖乖等着合作社统一采购了。”
“可不是嘛!”旁边的赵大爷也跟着说,“上次我去邻村走亲戚,看见他们村有人买路边摊的玉米种,我赶紧把老王你的经历跟他们说了,还让他们看合作社的种子袋,现在他们村也有人想加入咱们合作社,跟着一起买正规种子呢!”
老王接过热水,喝了一口,心里暖烘烘的:“我这不算啥‘专家’,就是吃过亏,不想让大伙再走我的老路。三秒当初二话不说就给我补了损失,陈叔天天盯着种子质量,合作社这么帮我,我也得为合作社出点力。只要能让大伙别再被假种子坑,我天天在这儿讲都乐意!”
其实,老王当“义务宣传员”,还是从去年冬天开始的。那天他去合作社领小麦种,看见有新社员在纠结要不要自己去镇上买便宜种子,他想起自己的经历,忍不住上前劝了几句,没想到效果还挺好——那户新社员最后跟着合作社买了种子,还跟他说“多亏王叔提醒,不然我也差点上当”。
从那以后,老王就主动当起了“宣传员”。每天吃完早饭,他就揣着假种子袋和正规种子袋,要么在村口小卖部前,要么在合作社院坝里,遇到村民讨论农资,就凑过去分享自己的教训。有时候遇到固执的老人,觉得“自己买种自由、便宜”,他就拉着人家去看受损玉米地的照片,再算一笔“便宜种子亏本钱”的账,直到人家点头说“以后跟着合作社买”才罢休。
有一次,邻村清溪村的农户老郑来望海坡买农具,听说老王在讲假种子的事,特意绕过来听。老郑说自己村里也有小贩在卖便宜玉米种,他正犹豫要不要买,听完老王的经历,又看了正规种子袋的信息,当场就决定“跟着望海坡合作社一起买,哪怕多花点钱,也买个放心”。后来,老郑还介绍了好几个清溪村的农户,加入了望海坡合作社的统一购种计划。
这天下午,三秒路过村口,看见老王正拿着种子袋给几个村民讲解,冻得耳朵通红,却依旧说得眉飞色舞。三秒走过去,递上一副耳罩:“王叔,天这么冷,别冻着了。您这宣传员当得比咱们合作社还积极,真是太谢谢您了。”
“谢啥!”老王接过耳罩,笑了笑,“我这也是为了大伙好。再说了,要是没有合作社,我去年那坎儿还过不去呢。现在能帮合作社多劝劝人,让更多人知道正规种子的好,我心里也踏实。”
旁边的村民们也跟着附和:“是啊三秒,多亏了王叔天天讲,咱们现在都知道假种子的危害了!以后不管是种子还是化肥,都跟着合作社买,再也不贪小便宜了!”
三秒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满是感动。他知道,老王的宣传,比合作社的公告栏更有说服力——因为这是从“吃亏人”嘴里说出来的真心话,是实实在在的教训,能让村民们真正记在心里。
夕阳西下时,村民们渐渐散去,老王收拾好种子袋,准备回家。三秒陪着他往家走,路上,老王突然说:“三秒,明年春耕前,咱们能不能搞个‘假农资识别会’?我把自己的经历再好好讲讲,再让陈叔把台账和质检报告带来,让大伙看得更明白。要是能请张技术员也来,讲讲怎么选种子、怎么种,那就更好了。”
“这个主意好!”三秒立刻点头,“我回去就跟陈叔商量,把识别会办起来。有您带头讲经验,再加上张技术员的专业指导,大伙肯定能更清楚地分辨假农资,以后再也不会上当了。”
寒风依旧刮着,可两人的心里却格外温暖。老王看着路边的麦田,心里满是期待——他知道,只要大伙都跟着合作社买正规种子,好好种地,明年肯定能有个好收成,而他这个“义务宣传员”,也会一直做下去,为合作社、为村里的农户,多尽一份力。
后来,老王的“义务宣传”还传到了镇里的农技站。张技术员特意找到他,笑着说:“老王,你这经验比我们的宣传手册还管用,以后镇里搞农资科普活动,能不能请你去讲讲?让更多村镇的农户都听听你的教训,避开假农资的坑。”
老王爽快地答应了:“没问题!只要能帮到大伙,我去哪儿讲都行!”
就这样,老王的“义务宣传员”身份,从望海坡村传到了周边村镇,他手里的假种子袋和正规种子袋,也成了最直观的“科普道具”。而他常说的那句“别信便宜的流动商贩,跟着合作社买才靠谱”,也成了周边农户口中流传最广的“种地口诀”。
喜欢三秒种大田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三秒种大田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