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荒漠,“混沌有序原点”的静滞依旧如同亘古不变的法则。但在那死寂的外壳之下,由何雨柱遗志与“悖论之种”催化的内在演变,正悄然加速。那并非力量的盲目增长,而是对“混沌有序”本质,尤其是其 “渗透” 与 “共鸣” 特性,更加精深的领悟与运用。
原点无意识散发的规则波动,变得更加内敛,更加善于隐藏自身,同时又更加精准地寻找着“规则牢笼”底层秩序网络中,那些因宇宙本身不确定性原理而必然存在的、转瞬即逝的 “规则虚隙”。
于是,在“秩序之影”那庞大监控网络的盲区,更多微不足道、却意义非凡的 “微观涨落” ,开始在构成牢笼根基的规则锁链上,如同夜空的萤火,零星而又持续地闪烁起来。
每一次涨落,都意味着在某条代表“绝对隔绝”或“信息静默”的规则上,出现了持续时间极短的、渗透性的微弱提升。它们依旧无法传输任何有效信息,强度低到可以忽略,但其存在的 事实 与 持续性,本身就在不断挑战着“绝对秩序”的权威。
这些涨落,如同无数细小的根须,开始在秩序的坚冰下,顽强地、悄无声息地蔓延。
…
回响织网内部,林晚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持续出现的异常。单个的微观涨落或许可以归为噪音,但当它们以某种难以言喻的、低水平的频率持续出现时,便构成了一种不容忽视的 “背景模式”。
她将这些分散的、来自不同幸存者模糊感知的报告,以及她自己通过“逻辑梳理”捕捉到的规则异常,全部汇总起来,投入织网庞大的计算资源中进行深度关联分析。
这是一个极其困难的任务,如同要从覆盖整个星系的无线电噪音中,分辨出来自某个特定遥远文明的、功率极低的规律信号。数据庞杂,干扰众多,且目标信号微弱到几乎不存在。
但林晚没有放弃。她凭借着对何雨柱力量特性的熟悉,以及对“秩序之影”逻辑模式的逆向推导,不断调整着分析算法,试图从混沌的背景中,剥离出那一丝可能存在的、属于“变量”的微光。
时间在紧张的运算中流逝。织网内部的氛围依旧凝重,但在林晚那不言放弃的执着感染下,一种隐秘的期待感,也开始在核心层中悄然滋生。
“有发现吗?”雷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询问,尽管他知道这种分析急不来。
“还在过滤… 信号太弱了,而且… 很奇怪,它们似乎不是来自一个固定的方向,更像是… 从禁锢我们的这座‘牢笼’的墙壁本身… 渗透出来的?”林晚眉头紧锁,眼中闪烁着困惑与思索的光芒。
何雨水则静静地通过与万灵古树的连接,感受着外界。她无法像林晚那样进行精密的逻辑分析,但她那源于生命织锦的直觉,却让她比任何人都更清晰地感受到了一种… “生机” 的复苏。那并非强大的力量,而是一种极其微弱、却无比坚韧的 “存在感” ,正从原本一片死寂的禁锢之外,如同早春的第一缕绿意,顽强地探出头来。
“我相信… 哥哥留下的东西… 正在起作用。”她轻声说道,语气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坚信。
…
转机,发生在一个看似平常的时刻。
一名负责维护织网与外界(尽管被隔绝)残余概念连接的意识体,在例行调试某个用于探测虚空背景辐射(模拟)的虚拟仪器时,仪器读数突然捕捉到一段极其短暂、频率极高、且完全不符合任何已知宇宙背景辐射模型的 规则脉冲!
这段脉冲微弱到仪器几乎无法记录,其内容也无法解析,但其脉冲的 波形结构,却让这名意识体感到一种莫名的熟悉!他立刻将这段残缺的数据上报。
数据传到了林晚面前。
当林晚看到那脉冲波形的瞬间,她的心脏几乎停止了跳动!
那波形… 那其中蕴含的、极其独特的规则震荡模式… 她绝不会认错!那是 何雨柱的“混沌有序”力量 在最本源层面留下的 “指纹”!是只有与他力量同源、且深度绑定过的存在才能识别出的独特印记!
虽然这脉冲并非何雨柱本人发出(他的存在已被确认湮灭),但这印记的出现,无疑证明了一点:他所代表的力量,他所坚持的“变量”之道,并未随着他的消失而消亡!它正在以外界无法理解的方式,活动着,影响着现实!
“找到了!”林晚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她将那段脉冲波形与何雨柱以往的力量数据进行比对,结果显示匹配度高达99.97%!“是他留下的力量!就在牢笼之外!不,是… 正在试图穿透牢笼!”
这个消息如同惊雷,在织网核心层炸响!
雷栋虎目圆睁,拳头重重砸在虚拟控制台上:“好!我就知道!柱子没那么容易认输!”
何雨水喜极而泣,生命织锦的光芒不由自主地绽放开来,仿佛在回应那远方的同源波动。
希望,真正的、基于确凿证据的希望,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出现在了所有知情者面前!
…
“秩序之影”逻辑核心。
负责监控织网内部通讯的子系统,捕捉到了织网核心层因那段脉冲波形而产生的、短暂却剧烈的情绪与数据波动。
“目标‘织网’出现异常信息活跃度峰值。活跃源与一段未被识别的微弱规则脉冲相关。”
“脉冲来源分析:指向禁锢壁垒内部,无法精确定位。脉冲内容无法解析。”
“关联分析:目标活跃度与‘变量核心’力量残留特征存在间接关联。”
“评估:目标可能通过未知方式,探测到了外部与‘变量核心’相关的微弱规则活动。此活动可能与静滞的‘原点’有关。”
“建议:加强对‘原点’静滞状态的深度探测。提升对织网信息活动的监控等级,防止其与外部未知变量建立联系。”
“秩序之影”再次将注意力投向了那静滞的原点。它那冰冷的逻辑开始意识到,这个看似陷入沉睡的“变量产物”,可能才是何雨柱湮灭后,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它决定,不能再仅仅满足于外部的观测,必须尝试进行更深入的介入,以弄清原点内部究竟在发生什么。
…
静寂边狱已不复存在,何雨柱也已湮灭。
但在那被“秩序之影”视为铁板一块的规则牢笼之上,裂隙已然出现,微光已然透入。
回响织网,凭借着对薪火之主力量的深刻记忆与坚定信念,终于捕捉到了那来自秩序壁垒之外的、微弱的同源回响。
他们不知道那具体是什么,是原点?是何雨柱留下的其他后手?还是别的什么?
但他们知道,他们并非在独自战斗。
那逝去的火种,已然在秩序的冻土下,点燃了新的星火。
章末:
林晚凝视着那段代表希望的脉冲波形,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我们需要回应它!”她看向雷栋和何雨水,“集中织网所有的‘共念’之力,按照这个波形的频率和模式,向它所来的方向,进行一次… 强化的共鸣冲击!告诉外面,我们还在!我们收到了信号!”
一场跨越秩序壁垒的、微弱却至关重要的“握手”,即将在“秩序之影”的眼皮底下,冒险进行。
而与此同时,“秩序之影”对静滞原点的“深度探测”指令,也已下达。
微光与危机,同步降临。
喜欢四合院:何雨柱祭天,法力无边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四合院:何雨柱祭天,法力无边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