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的烽火硝烟,随着于阗城下那场碾压式的终结之战,渐渐平息下来。
广袤的土地上,曾经林立的三十余国王旗尽数倒下,取而代之的,是象征着大秦帝国无上权威的玄鸟黑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项羽在安排赢礼、李敢等将领分兵驻守各战略要地,并配合黑冰台以及随后赶到的帝国文官队伍,初步搭建起郡县行政框架后,便移驾至曾经的楼兰国都——扦泥城。
选择此地,原因无他。楼兰乃西域最早归附大秦之国,其国主识时务,主动内迁,使得此地避免了战火直接摧残。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尤其是作为帝国西进的前沿基地,扦泥城的建设相对于其他西域城邦而言要好得多。
城墙得到了加固和扩建,城内规划井然有序,帝国官署、军营、仓库、乃至初步设立的市集和医馆都已投入使用,甚至已经开始铺设连接昭武新城的驰道路基。相较于刚刚经历血火洗礼、百废待兴的于阗、龟兹等地,这里无疑更适合作为项羽暂时坐镇、统筹西域全局的指挥中心。
站在修葺一新的原楼兰王宫,未来的楼兰县衙的高台上,项羽俯瞰着渐渐恢复生机的扦泥城。
街道上,既有巡逻的黑色秦军甲士,也有小心翼翼开始出门活动的原楼兰百姓,还有一些从中原迁徙而来的匠户和商贩。一种新的秩序正在强行取代旧的脉络。
持续月余的征战,对于渴望沙场搏杀的项羽而言,虽然后期大多是以一种他并不十分畅快的方式结束,但终究是奠定了帝国在西域的霸权。尤其是最后亲手阵斩十四国国王,总算让他胸中那口憋闷之气稍稍舒缓。
战事既靖,接下来便是依照惯例,向远在咸阳的皇帝陛下呈报捷讯。这一环节,项羽虽不喜文牍,却也不敢怠慢。他召来军中书记官,口述大意,令其润色成文。这份捷报,需得既彰显军威,又合乎帝国法度。
“臣,白虎军区副司令员、武威侯项羽,顿首百拜,谨奏皇帝陛下:
赖陛下天威浩荡,将士用命,西域战事已定,寰宇澄清。谨将战果禀报于陛下御前:
自臣奉命西征以来,陛下仁德广布,西域诸国望风归附。楼兰、且末、小宛三国,深明大义,其王族、贵族感念天恩,自愿内迁于帝国腹地,永为帝国治下。此三国之地,已率先设县治,民皆编户,欣然为陛下新秦民。
然,龟兹、姑墨等十五国,冥顽不灵,悖逆天常,竟纠合所谓‘抗秦神圣同盟’,聚兵达十数万,悍然进犯帝国疆界,屠戮已归附之新秦民,甚至伏杀我军西域籍士兵记137人,其行甚恶,人神共愤!臣于魔鬼山口,率帝国铁骑,破其联军先锋,斩首两千余众,贼众胆裂。
陛下天威不容挑衅,帝国威严不容亵渎,大秦子民不容欺辱。臣当即率兵西进,兵分十五路,直捣敌军核心!臣亲率一军破姑墨,姑墨王授首!
后,龟兹等十四国,畏我兵锋,竟弃其都城,裹挟财货,西窜为寇,转而攻伐曾向我示好之疏勒、莎车等十八国。此十八国,危急存亡之际,幡然醒悟,遣使乞降,愿举国归附,永世为大秦之地。
臣念其诚,允其所请,然贼寇势大,围攻甚急。臣虽星夜驰援,然终究迟了一步,贼寇已攻破于阗等城,十八国之王族、贵族、官员,竟……竟惨遭敌军屠戮,无一幸免!臣闻之,痛心疾首,当即挥师进剿,将于阗城外贼寇主力团团围困。
臣亲率铁骑,断其去路。贼首龟兹王绛宾等十四酋,困兽犹斗,率残部万余做垂死挣扎。臣依帝国军法,先以弓弩、霹雳火挫其锐气,后允其首领挑战,以彰帝国武德。
彼等十四酋齐上,臣单骑应之,尽数诛戮于阵前!余众丧胆,旋即为我大军尽歼。西域遂定!
此战,计收西域大小城邦三十余座,得户籍近七十万,尽为陛下子民。缴获各国王室历年所藏珍宝、金玉、良马、皮革无算,已悉数登记造册,押送回国,充盈府库。
仰陛下洪福,帝国王师所向披靡。白虎军区秦籍将士阵亡者三十有七,皆厚加抚恤;轻伤不足百,重伤一十八人,已妥善救治。将士用命至此,实乃陛下圣明所致。
现今,西域各地已初步设立郡县,委派官吏。工部匠人正全力修缮城池、拓宽驰道,并勘测铺设铁轨之线路。假以时日,西域必为帝国西陲之坚固壁垒、通达西方之繁华通衢。
臣项羽,谨代表北路军全体将士,遥祝陛下圣安!西域平定,此乃陛下文治武功之显赫证明,帝国万年之基业,自此愈发稳固!
臣不胜激动,谨奉捷报以闻。
始平三年十二月初 臣项羽谨奏”
书记官笔走龙蛇,将项羽之意加以文饰,形成了一份格式规整、战果辉煌、且巧妙地将“坐视十八国被屠”转化为“驰援不及痛心疾首”的捷报。
项羽过目后,觉得大体符合心意,便用了印,命快马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直送咸阳。
他并不知道,就在他口述捷报要点之时,一份来自白虎军区黑冰台副丞的密报,已经通过黑冰台独立的秘密渠道,先一步送往咸阳。
那份密报,客观记录了项羽如何有意延缓进军,坐视联军与十八国互相消耗,最终导致十八国王族贵族被屠戮一空的详细经过。这是黑冰台的职责所在,监察文武,直达天听,即便对方是战功赫赫的武威侯。
……
相较于项羽的“轻松”,此刻西域最忙碌、压力最大的人,非张良莫属。
他被扶苏委以重任,全面负责西域战后的民政梳理与同化工作。
虽然帝国最新颁布的《新地治理通则》提供了清晰的框架,但真正执行起来,困难远超想象。最大的障碍,便是语言不通,文化迥异。
扦泥城的楼兰县衙内,烛火常常彻夜不熄。张良面对着一摞摞各地送来的文书,眉头紧锁。需要登记造册的数十万人口,需要重新分配的土地、水源,需要安抚的惊恐民众,需要镇压的潜在叛乱,需要调派的官吏、教师、匠人……千头万绪,纷繁复杂。
“大人,且末县来报,当地老者聚集,对强制学习秦语颇有微词,虽未敢明面反抗,但消极应对。”一名属官禀报道。
“大人,龟兹县发现暗中串联,疑似原贵族余孽,已被黑冰台控制,按律当如何处置?是杀是囚?”
“大人,从中原迁徙来的匠户与当地民众因用水次序发生争执,几乎械斗……”
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张良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有时脑海中甚至会闪过一丝极其大逆不道的念头:若是像昭武城那般……或许就没这么多麻烦了。人都没了,自然无需担心语言、文化的冲突。
但这念头只是一闪而过,随即被他强行压下。
他深知皇帝陛下推行《新地治理通则》的深意——绝非简单的军事征服和土地扩张,而是要将这些新占之地的土地、资源、尤其是人口,彻底消化吸收,转化为帝国实实在在的养分和力量。
人口,是帝国赋税、兵源、劳役的基础,是国力的根本。
“陛下要的不是一片白地,而是一个能不断为帝国输血的新疆域啊。”张良喃喃自语。他必须绞尽脑汁,既要快速稳定局势,推行秦法秦制,又要尽量减少当地人的抵触情绪,引导他们逐步认同帝国,最终融为一体。
他的策略是双管齐下:一方面,强硬推行帝国律法和语言教育,设立蒙学院,强制适龄孩童入学,对成年人则通过市集交易、徭役派发等方式潜移默化;另一方面,加大移民力度。不仅仅是鼓励更多秦人西迁,充实边疆,更重要的是,有计划地将这些西域“新秦人”迁往帝国其他需要劳动力的新拓之地,如西羌、月氏故地。
“将他们打散安置,给予田宅,安排修路、筑城等力所能及的工作,同时给予足以糊口的钱粮。”张良对下属吩咐道,“要让他们在劳动中,亲眼看到帝国的强大组织能力,亲身感受到成为帝国子民后,只要安分守己,便能获得比过去更安稳的生活。这才是最快的同化之道。”
这项工作繁琐而漫长,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智慧。张良几乎事必躬亲,协调军队、黑冰台、工部、户部等各方力量,整个人都清瘦了不少。
所幸,西域各地并未出现大规模的有组织抵抗。在帝国绝对武力的震慑下,以及黑冰台无孔不入的监视下,任何试图反抗的火苗都被迅速扑灭。只有一些不甘心失去特权的原贵族余孽或死硬分子,试图隐藏身份进行破坏,但大多很快就被揪出,按律严惩,或公开处决,或发配苦役。铁与血的手段,确保了表面上的平静。
始平三年十二月初,随着 项羽的捷报发出。年关将至的气息,开始在中原弥漫,但在这片刚刚经历剧变的西域大地上,节日的气氛却十分淡薄。
除了楼兰、且末、小宛这三个归附最早、受战争影响最小的县城,因为帝国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建设安抚,显露出些许生机外,大部分地区仍被一种劫后余生的压抑感所笼罩。建设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夯土筑墙的号子声、工匠敲打的叮当声不绝于耳,但百姓的脸上,更多的是茫然和顺从,而非喜悦。
……
咸阳宫,暖阁。
皇帝扶苏正在批阅奏章,贴身宦官悄无声息地送来一份密封的铜管。扶苏瞥了一眼上面的特殊标记,知道是黑冰台的密报。他放下朱笔,打开铜管,取出里面的绢帛,仔细阅读。
内容正是关于项羽在西域“坐观虎斗”的详细记录。扶苏的眉头微微蹙起,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片刻之后,他却是摇头失笑,低声笑骂了一句:“这个项羽……行事还是这般酷烈激进,半点亏不肯吃。那些首鼠两端的墙头草,杀了也就杀了,倒也干净,省了日后许多麻烦。结果嘛,倒是甚合朕意。”
他深知项羽的脾气,也明白在西域那种复杂环境下,有时快刀斩乱麻比怀柔绥靖更有效。只要最终目标达成,过程有些瑕疵,在他这位务实的天子看来,并非不可接受。更何况,项羽此举,客观上为帝国彻底清除西域旧有统治阶层扫清了障碍,大大降低了后续治理的难度和潜在风险。
“蒙毅。”扶苏唤来侍立在旁的黑冰台指挥使蒙毅。
“臣在。”
“这份东西,”扶苏将绢帛递过去,“列为绝密,存档于黑冰台秘库,非朕手谕,任何人不得调阅。”
“臣遵旨。”蒙毅心领神会,双手接过绢帛,小心收好。
他明白,陛下这是要保护项羽,避免朝中那些恪守礼法教条、讲究“仁义”的文官,尤其是礼部的某些顽固大臣,借此机会弹劾攻讦,在年关将近时徒惹纷扰。
处理完密报,不到一个时辰,宫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而兴奋的脚步声,伴随着兵部尚书蒙恬那洪亮的声音由远及近:
“大捷!西域大捷!陛下!武威侯八百里加急捷报!”
暖阁内的侍从们精神一振,扶苏也抬起了头,脸上露出一丝早有预料却又恰到好处的“惊喜”。
只见蒙恬手持一份插着羽毛的紧急军报,大步流星走入暖阁,脸上洋溢着激动之色,顾不上全礼,便高举捷报朗声道:“陛下!武威侯项羽自西域楼兰县城发来捷报!西域全境已定!三十余国尽数归附!斩获无算!扬我大秦天威!”
扶苏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朱笔,身体微微后靠,显得从容而欣慰:“哦?项爱卿果然不负朕望。蒙卿,念来与朕听听。”
“臣遵旨!”蒙恬深吸一口气,展开那份凝结着西域数月征战结果的捷报,用他那中气十足的声音,清晰地诵读起来:
“臣,白虎军区副司令员、武威侯项羽,顿首百拜,谨奏皇帝陛下:赖陛下天威浩荡,将士用命,西域战事已定,寰宇澄清……”
捷报的内容,随着蒙恬的声音,回荡在温暖的咸阳宫暖阁之中。那字里行间洋溢的胜利喜悦,那辉煌的战果,那对帝国未来的展望,与一个多时辰前那份冰冷的密报,形成了微妙而有趣的对照。
扶苏面带笑容,静静地听着,手指偶尔随着捷报中提到的斩获数字轻轻点动,仿佛在欣赏一曲激昂的凯歌。只有他那深邃的眼眸最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了然和掌控一切的从容。
喜欢朕的大秦!万邦臣服!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朕的大秦!万邦臣服!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