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驾离开了被高大土墙和严密守卫环绕的惊雷液研究所,在项少龙及其麾下龙卫的严密护卫下,转向咸阳城郊的另一侧。
那里,是帝国联合火器局的所在地,也是扶苏此次视察的最后一站,更是他即将发动的南征军事行动最为倚重的力量源泉。
车轮碾过新修的、以水泥混合碎石铺就的坚实路面,发出均匀的辘辘声。
越是靠近火器局所在的区域,空气中的味道便越发不同。
先前研究所那淡淡的、需要仔细分辨的化学气味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股越来越浓烈的、混合了煤炭燃烧、金属锻打、以及某种难以言喻的工业气息的复合味道。
扶苏掀开车帘一角,向外望去。此时天色已近黄昏,夕阳的余晖努力穿透一层灰蒙蒙的雾气,将天空染成一种奇异的、带着些许暗沉的橘红色。
远远地,一片巍峨的轮廓出现在地平线上。
那并非咸阳宫般的飞檐斗拱,而是一座座高耸、粗犷的烟囱,如同一片钢铁与砖石构筑的森林,森然林立。
无数烟囱口中,正源源不断地向外喷吐着或浓或淡的黑烟、白汽,这些烟柱在空中交织、缠绕,最终汇聚成那片笼罩在火器局上空的灰色“穹顶”。
外围,是高达丈余、以水泥浇筑的厚重围墙,墙上设有望楼,隐约可见持枪卫士的身影如雕塑般挺立。
围墙向两侧延伸,一眼望不到尽头,仿佛圈起了一个独立的、充满力量与躁动的王国。
望着这熟悉又陌生的景象,扶苏一时间有些恍惚。
这高耸的烟囱,这林立的厂房轮廓,这空气中弥漫的硫磺与金属混合的气息,还有那笼罩一切的烟雾……竟让他产生了一种置身于另一个时空,那个被称为“雾都”的工业革命早期城市的错觉。
“工业的脉搏……已然在此跳动。”扶苏心中默念,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
有自豪,有期待,也有着一丝隐忧。
他暗暗思忖:“以如今大秦的科技水平和发展阶段,谈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确实有些奢侈,甚至可以说是阻碍进步的迂腐之见。力量,才是当前最迫切的需求。没有这呛人的烟雾,就没有那足以开山裂石的炸药、秦魄重炮,没有那射杀敌酋于百步之外的‘秦魂’步枪。只是……长此以往,咸阳城的风貌,乃至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恐怕难免要受到影响。”
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或许,将来可以将一些污染特别严重、能耗巨大的初级加工环节,比如大规模的金属冶炼、焦炭生产等,迁移到远离人口稠密区的矿山附近或者河流下游。在那边设立分基地进行粗加工,然后将半成品通过水路或新建的轨道运输到咸阳,在这里进行精加工和最终组装。这样既能缓解核心区域的污染压力,也能利用资源产地的便利,降低运输成本……嗯,此策可行,待南征之后,可与陈平、程邈等人详细议一议。”
就在扶苏思绪纷飞之际,车驾已缓缓驶近联合火器局那巨大的、以厚重钢铁加固的大门。
门楣之上,是扶苏亲笔题写的“帝国联合火器局”七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在夕阳与远处炉火的映照下,闪烁着金属般的冷硬光泽。
此时,大门早已洞开。得到通知的火器局主要官员们,早已在此恭候圣驾多时。
为首三人,正是工部尚书程邈、帝国枪械研究所所长韩广奇,以及帝国火炮研究所所长杨慎行。
他们身后,则跟着一众联合火器局的属官和匠师中的佼佼者。
见到皇帝车驾稳稳停住,扶苏在项少龙和胥坤一左一右护卫下踏下车辇,程邈、韩广奇、杨慎行立即带领众人齐刷刷躬身行礼,声音洪亮而充满敬畏:
“臣等恭迎陛下圣驾!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扶苏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为首的三人身上。
程邈依旧是那副沉稳干练的模样,只是眉宇间多了几分长期统筹庞大军工生产的疲惫与专注。
韩广奇则显得精神焕发,眼神中透着一股急于表现的精明。
而杨慎行……扶苏注意到,这位一向专注于技术的帝国火炮专家,脸色似乎有些不太自然,甚至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焦虑。
“众卿平身。”扶苏虚扶一下,语气平和却自带威仪,“天色已晚,就不必拘泥于虚礼了。直接去议事厅吧,朕有些事要询问诸位。”
“臣等遵旨!”
一行人簇拥着扶苏,穿过戒备森严的前院,并未走向那片传来阵阵机器轰鸣和锻打声的生产区域,而是径直来到了位于厂区东侧的一栋三层水泥楼房。这里,便是火器局的行政办公与研发中心所在。
步入二楼专为高层会议准备的议事厅,只见内部陈设简洁而实用。
巨大的咸阳周边沙盘占据了一侧,另一侧墙上悬挂着大幅的火器局平面图和生产流程图表。
中央则是一张长长的会议桌,周围摆放着高背木椅。
墙壁上开了几扇大窗,但此时窗外已是暮色四合,只有远处厂区的零星灯火和依旧在喷吐烟柱的熔炉,映照出模糊的轮廓。
早有侍从点亮了厅内的多盏鲸油灯和特制的“气灯”,将整个议事厅照得亮如白昼。
扶苏当仁不让地在主位坐下,项少龙与胥坤如同两尊门神,立于其身后两侧。
程邈、韩广奇、杨慎行等人则恭敬地在下方两侧依次落座。
没有过多的寒暄,扶苏直接切入主题,目光首先投向程邈:“程爱卿,朕最关心者,乃是新式‘秦魂’步枪生产线替换旧式燧发枪生产线之事。如今进展如何?可曾遇到困难?”
程邈显然早有准备,闻言立刻起身,躬身答道:“回禀陛下,生产线全面替换之事,已于七日前全部完成。所有旧有生产线或进行改造,或直接拆除,腾出的场地均已安装调试好新的‘秦魂’步枪专用机床与装配台。”
他顿了顿,继续详细禀报:“在生产线更换的同时,臣便已组织所有相关工人,分批次进行轮岗培训。得益于最新研制并下发的这批新式机床,其操作相较旧式设备,反而更为简便、直观,对匠人个人手艺的依赖大为降低。因此,工人们上手极快。截至目前,几乎所有分配到新生产线上的工人,都已能独立、准确地完成各自工序的操作。”
说到这里,程邈的语气中也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当然,陛下,准确操作只是基础。若要达到如臂使指般的熟练,保证生产速度与良品率稳定提升,仍需要大量的实践与时间磨合。目前,各条生产线均处于产能爬升阶段,预计再有一旬左右,效率当可再上一个台阶。”
扶苏仔细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敲击。
程邈的汇报条理清晰,情况也在预期之中。
从依赖老师傅手艺的作坊式生产,转向标准化、流程化的工业化生产,必然会经历一个阵痛期和熟练度积累的过程,好在有燧发枪生产珠玉在前,如今秦魂的生产也能更加顺利。
程邈能做到在更换生产线的同时完成人员培训,并且让工人们快速掌握新设备,已属不易。
“嗯,程爱卿统筹得当,进展顺利,朕心甚慰。”扶苏点了点头,肯定了程邈的工作,随即又将话题引向另一个重点,“那么,‘秦魄’火炮的生产线建设与产能情况又如何?”
提到“秦魄”火炮,程邈的表情明显凝重了几分。
他再次躬身,声音也低沉了些许:“陛下,‘秦魄’重炮,技术要求的精密度远非步枪及飞雷神炮可比。其构件繁多,结构复杂,尤其是炮管的镗削、炮闩的加工、以及各部件的契合,精度要求极高。此前用于生产‘飞雷神炮’的简易生产线,几乎无法进行改造利用。”
他抬起头,眼中带着严谨与一丝无奈:“目前,‘秦魄’的生产,完全依赖于工学系最新研发的高精度重型镗床、铣床等专用设备。这些设备操作复杂,对工人的识图能力、测量水平和操作精细度要求都极为苛刻。目前,联合火器局已安装、调试完成五条‘秦魄’火炮生产线……”
扶苏听到这里,眉头微微舒展,五条生产线,若能全力开动,产能应当可观。
然而程邈接下来的话,却让他的心又沉了下去:“……然而,最大的瓶颈在于人手。能够熟练操作这些精密机床,加工出合格炮管与核心部件的熟练工匠,数量实在有限。目前,我局将所有符合要求的匠师集中使用,也只能勉强保证其中两条生产线维持全速运转,另外三条……则因缺乏足够的熟练工,只能进行一些辅助工序的生产,或是作为新晋工匠的培训线,产能……远未达到设计预期。”
程邈的声音带着沉重:“臣与杨慎行所长已竭尽全力,从各处抽调有潜力的学徒,日夜不停地组织紧急培训,但培养一名合格的炮械工匠,非一日之功。臣等……有负陛下重托!”
说完,程邈深深一揖。
议事厅内的气氛,因程邈的汇报而略显沉闷。
明亮的灯光下,仿佛能听到那远未达标的火炮产能带来的无形压力。
扶苏沉默了片刻,他理解技术扩散的难度。
有些东西,可以靠他跨越时代的见识点明方向,但具体的实现,尤其是将蓝图转化为大规模、标准化、高质量的产品,需要的是无数基层工匠技能的提升和经验的积累,这需要时间,急不来。
他没有责怪程邈,而是将目光转向了韩广奇。
“韩爱卿,”扶苏开口,声音平稳,听不出喜怒,“告诉朕,截至目前,‘秦魂’步枪,已交付数量,以及火器局库房内封存待交付的数量,具体几何?”
韩广奇早已等待多时,闻声立刻精神抖擞地跨步出列,动作幅度比程邈大了不少,声音也洪亮得多,带着一股邀功般的急切:
“回陛下!‘秦魂’步枪生产极为顺利,远超预期!”他先是定下一个积极的基调,然后才报出具体数字,“遵照陛下旨意,需在五月十五日前,向南征部队交付一万支‘秦魂’。截至目前,已分批交付共计八千支整!此外,联合火器局内部库房之中,尚有已检验合格、完成保养、随时可以调拨的‘秦魂’步枪三千支!”
韩广奇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光芒,声音不自觉地又拔高了几分:“依目前产能攀升之速,臣可立下军令状!在陛下预定亲征之期前,联合火器局,必可向陛下交付不少于一万五千支‘秦魂’步枪!超额完成陛下交付之重任!”
一万五千支!
这个数字报出来,连一旁心情沉重的程邈和杨慎行都忍不住侧目。就连扶苏,眼中也瞬间爆发出惊喜的神采!
他原本的底线是在亲征前能有一万支新式步枪装备部队,形成初步的战斗力便可。
如今韩广奇竟然保证能拿出一万五千支!
这意味着,他可以为更多的精锐部队换装,甚至可以考虑组建一支完全由“秦魂”步枪武装起来的、用于执行关键任务的纯自动火器兵团!
这对于即将面对的、可能充满未知与诡异的南疆战事,无疑是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好!好!好!”扶苏抚掌大笑,连说了三个好字,毫不掩饰自己的赞赏之情,“韩爱卿,尔与火器局上下,此番立下大功了!朕心甚悦!”
得到皇帝如此直接的夸赞,韩广奇激动得脸色通红,连忙躬身道:“臣不敢居功!此乃陛下天威指引,工学系诸位同僚匠心独运,提供精良机械之结果!更是联合火器局上下数千工匠、学徒,感念陛下天恩,知晓此批武器关乎帝国南疆安危、将士性命,故而自发自愿,日夜轮班,废寝忘食,拼命赶工之成果!”
他语气激昂,带着真情实感:“许多工匠都说,他们读了《大秦日报》上那篇社论,深感振奋!他们无法亲自上阵杀敌,便要将这满腔热血,倾注于手中工件之上!多打磨一个零件,多组装一支‘秦魂’,前线的将士们便能多一分安全,多一分胜算!陛下,工人们这是怀着‘不能让帝国的英雄们因为武器不足而流血’的信念在劳作啊!”
韩广奇这番话,并非完全是刻意表功,其中也确实反映了部分实际情况。
扶苏推行新政,提高工匠地位,又通过《大秦日报》不断进行舆论引导,宣扬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底层民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对帝国的认同感。
扶苏闻言,心中亦是触动。
他没想到,自己授意发表的那么一篇社论,竟然还能产生如此正向的激励效果,无形中给火器局的生产加了一个“士气昂扬”的增益状态。
“朕,深知匠人之辛劳,亦感念其忠君爱国之心!”扶苏站起身,走到韩广奇面前,郑重道,“传朕旨意:联合火器局所有参与‘秦魂’、‘秦魄’及一应军械生产的工匠、学徒、杂役,本月俸禄,一律按三倍发放!以酬其功,以慰其劳!”
“陛下圣明!”韩广奇激动地再次躬身行礼。程邈等人也连忙起身躬身。
扶苏抬手让他们平身,又对程邈补充道:“程爱卿,除了赏银,工人的身体亦是根本。朕要求你,立刻提高火器局所有食堂的伙食标准!肉食、禽蛋、菜蔬,务必保证足量供应,要让工人们吃得好,吃得饱!所需银钱,找郑国,由国库直接拨付!绝不可克扣分毫!”
“臣,遵旨!定当严格遵照陛下吩咐,改善伙食,保障工匠身体!”程邈肃然领命。他深知,皇帝此举,看似花费不少,但若能换来工人更高的积极性和更稳定的出勤率,长远来看,绝对是利大于弊。陛下之思虑,确非常人可及。
处理完“秦魂”的喜讯和工匠的犒赏问题,议事厅内的气氛明显轻松热烈了许多。
然而,扶苏心中始终还记挂着那决定攻坚能力的重器——火炮。
他的目光,终于落在了自从进门后就几乎没怎么抬头,脸色始终如同苦瓜一般的杨慎行身上。
杨慎行感受到皇帝的目光,身体不易察觉地颤抖了一下,头垂得更低了。
扶苏心中已然有了几分猜测,但还是放缓了语气,带着一丝鼓励,开口问道:“慎行啊。”
他用了比较亲切的称呼,试图缓解对方的紧张。“‘秦魂’给了朕一个大大的惊喜。那么,你呢?你专司负责的‘秦魄’火炮,可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朕?朕,可是很期待你的‘惊喜’啊。”
然而,扶苏这试图缓和气氛的话语,听在杨慎行耳中,却如同催命的符咒。
他浑身一僵,随即猛地从座位上滑跪在地,以头触地,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和哭腔:
“陛……陛下!臣……臣万死!臣……有负圣恩!罪该万死啊!”
这突如其来的请罪,让刚刚轻松些许的气氛瞬间再次冻结。
扶苏眉头微蹙,沉声道:“抬起头来,好好回话!究竟情况如何?朕,恕你无罪,但需如实禀报!”
杨慎行闻言,这才敢稍稍抬起一点头,但脸色已是惨白如纸,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冷汗。
他哆哆嗦嗦地回道:“谢……谢陛下隆恩。陛……陛下,‘秦魄’火炮,目前……目前已完工并交付的……仅……仅九门!”
“九门?”扶苏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平静之下蕴藏着风暴。
“是……是九门。”杨慎行硬着头皮确认,声音越来越小,“而且,以目前熟练工匠的成长速度,以及核心部件的加工良品率……臣等日夜推算,预计……预计在陛下亲征之前,最多……最多只能再交付五门合格的火炮。总计……总计可达十四门之数……”
十四门!
这个数字,与“秦魂”步枪一万五千支的辉煌战绩相比,简直寒酸得可怜!
与扶苏内心期望的,至少能装备一个完整炮兵团的数量,相去甚远!
杨慎行说完,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力气,再次重重地将头磕在坚硬的地板上,带着绝望的泣音道:“臣……臣无能!无法完成陛下交代的二十门要求!延误军国大事!臣罪无可赦!请……请陛下治罪!”
议事厅内,落针可闻。
只有杨慎行压抑的、带着恐惧的抽泣声,以及远处厂区隐约传来的、永不停歇的机器轰鸣。
韩广奇脸上之前的得意早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兔死狐悲的紧张。
程邈也是面露难色,嘴唇动了动,想为杨慎行分辩几句,但看着皇帝那看不出表情的侧脸,终究没能说出口。
项少龙和胥坤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他们深知火炮在陛下心中的重要性。
只有十四门炮,对于广阔的南疆战场而言,实在是杯水车薪。
扶苏沉默了。
他没有立刻发作,也没有立刻让杨慎行起来。
他只是用手指,有节奏地、一下下地敲击着桌面。
“咚……咚……咚……”
这声音不大,却像重锤一样,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他在思考,在权衡。
他知道杨慎行说的是实话。
火炮的技术门槛远高于步枪,这不是靠热情和加班就能迅速解决的。
核心的炮管镗削技术、钢材质量、闭锁机构的精密加工,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卡住产能。
杨慎行是个技术官,不是魔术师。
治他的罪?
容易!
杀了他,或许能平息自己的一时之怒,但对解决火炮产能问题,毫无益处,甚至将因为失去一个顶尖的技术负责人而让情况更糟。
不治罪?军令状虽非正式立下,但任务未能完成是事实。
若不加以惩戒,何以维护法度威严?日后他人效仿,又当如何?
时间,在沉默中一点点流逝。
压力,在寂静中不断累积。
终于,就在杨慎行几乎要晕厥过去的时候,扶苏开口了。他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杨慎行。”
“臣……臣在!”杨慎行一个激灵。
“朕,记得当初研制‘飞雷神炮’时,也是困难重重,但最终徐福带着你们做到了,为我大秦立下功勋。”扶苏没有直接说火炮的事,反而提起了旧事。
杨慎行愣住了,不明所以,只能哽咽道:“此……此乃臣之本分,更赖于师尊指引,臣不敢言功。”
“如今,‘秦魄’火炮,技术更艰,难度更大。”扶苏继续道,“你言道亲征前可交付十四门。朕,问你,若朕再给你两个月时间,不计较眼前这十四门之数,你可否能给朕交出三十门合格的‘秦魄’?并且,建立起一条至少能月产十门火炮的、稳定可靠的生产体系?”
杨慎行猛地抬头,难以置信地看着皇帝。陛下……陛下不治罪?还要……还要给他更多时间?
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和巨大的压力同时涌上心头。
他大脑飞速运转,计算着人员培训进度、设备磨合情况、供应链改善可能性……
片刻后,他眼中重新燃起一丝属于技术人员的执着与光芒,再次重重叩首,声音虽然沙哑,却坚定了几分:
“陛下!若……若给臣两个月时间!臣……臣杨慎行,愿立军令状!必交付三十门合格‘秦魄’于陛下面前!并初步建成稳定生产线!若不能完成,臣……臣甘愿提头来见!”
“好!”扶苏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朕,就再信你一次!记住你今日之言!这两月,火器局一切资源,优先保障‘秦魄’生产!程邈,你安排下去务必全力配合!”
“臣遵旨!”程邈连忙应道。
“杨慎行,你的脑袋,朕先给你记下。待你完成军令状之日,便是你戴罪立功,朕不吝封赏之时!若是不能……”扶苏目光如电,扫过杨慎行,“两罪并罚,你应该知道后果!”
“臣……叩谢陛下天恩!臣……必竭尽心力,肝脑涂地,以报陛下之恩!”杨慎行涕泪交加,这一次,不再是恐惧,而是劫后余生般的激动与誓死效命的决心。
扶苏走上前,亲手将杨慎行扶起,看着他通红的双眼和憔悴的面容,语气缓和下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勉励:“慎行,技术之路,从来布满荆棘。朕知你不易。但记住,你手中锻造的,是帝国之爪牙,是将士之胆魄,是社稷之基石!望你,勿负朕望,勿负帝国!”
“陛下……”杨慎行声音哽咽,已是说不出完整的话来,只能用力点头。
处理完这最棘手的问题,扶苏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高压与怀柔并用,既维护了制度的严肃性,又给了技术人员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这是目前他能想到的最佳处理方式。
他重新坐回主位,目光扫过程邈、韩广奇以及刚刚站起,依旧有些踉跄的杨慎行。
“好了,产能之事,朕已明了。‘秦魂’超额完成,朕心甚喜,当重赏。‘秦魄’虽有波折,但朕相信,有杨卿之决心,有诸位之协力,必能快速提升。”
他的语气变得深沉而富有感染力:“诸位爱卿,你们可知,你们在此地日夜辛劳,所铸就的,不仅仅是冰冷的枪炮?”
他站起身,走到那巨大的咸阳沙盘前,手指缓缓地向着南方的区域指去。
“你们铸造的,是帝国边疆的安宁!是千万秦人百姓的安居乐业!是朕,扫清寰宇,奠定万世太平之基的倚仗!”
“南疆瘴疠之地,山高林密,天气多变,蛮族凶悍,更有那装神弄鬼、以邪术蛊惑人心之‘山鬼’为祸!若无‘秦魂’之利,朕之将士,需以血肉之躯,与熟悉地形之敌搏杀,伤亡必重!若无‘秦魄’之威,朕之大军,攻坚拔寨,不知要填上多少性命!”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与豪情:“但如今,有了你们!有了这‘秦魂’‘秦魄’!朕便有了信心!朕要让那南疆群山,响彻大秦的雷霆!朕要让我大秦的黑水龙旗,插遍每一处烟瘴之地!朕要让我大秦的律法与文明,泽被那方水土!”
扶苏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向厅内众人:“而这一切的起点,便在你们手中!在这联合火器局的每一座熔炉里!在每一台机床的轰鸣中!在每一位工匠流淌的汗水里!”
“朕,在此谢过诸位了!”
说着,扶苏竟然对着程邈、韩广奇、杨慎行等人,微微拱手一礼。
“陛下!臣等万不敢当!” 程邈等人吓得魂飞魄散,慌忙再次跪倒,连连叩首,“此乃臣等本分!能为陛下,为帝国效力,乃臣等三世修来之福分!”
“起来吧。”扶苏抬手,“记住今日朕之所言。帝国的未来,与这联合火器局,与在座的每一位,息息相关!”
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最后的指示:“程邈,韩广奇,已交付的八千支‘秦魂’,以及库房中的三千支,即刻起,按计划优先装备项羽所部。后续生产之四千支,亦需加紧,确保在朕亲征前,全部到位!”
“杨慎行,那九门已验收的‘秦魄’,立刻全部移交项羽的炮兵教导队,进行适应性训练。后续生产,朕等着你的好消息!”
“臣等领旨!必不负陛下重托!” 三人齐声应道,声音中充满了被激励后的昂扬斗志。
视察结束,当扶苏的车驾在龙卫的护卫下,缓缓驶离那片被烟雾和灯火笼罩的联合火器局时,夜色已深。
坐在微微摇晃的车厢内,扶苏透过车窗,回望那一片在黑暗中依旧闪烁着无数光点、喷吐着不息烟柱的庞大厂区。
那里,就像一头被唤醒的钢铁巨兽,正按照他的意志,以前所未有的效率,疯狂地吞噬着矿石与燃料,吐出一件件足以改变战争形态、决定帝国命运的杀伐利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更是第一战斗力啊。”扶苏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丝冷峻而又充满期待的弧度。
南征的脚步日益临近,战争的阴云正在积聚。但他手中,已经握住了来自另一个时代的利刃与坚盾。
山鬼?邪神?
在即将到来的、由钢铁、火药和划时代战术构成的洪流面前,你们那原始的、蒙昧的力量,又能支撑多久呢?
扶苏闭上双眼,脑海中已然开始勾勒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黑压压的秦军方阵,手持秦魂步枪稳步推进;巨大的“秦魄”火炮发出震天怒吼,将看似坚固的蛮族寨墙化为齑粉;甚至……在不久的将来,巨大的热气球翱翔于南疆密林上空,向那些隐藏在深山老林中的祭祀之地,投下名为“撼地雷”的天罚之火!
帝国的战车,已然加装了名为“科技”的引擎,正沿着他扶苏设定的轨迹,轰然前行,无可阻挡!
喜欢朕的大秦!万邦臣服!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朕的大秦!万邦臣服!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