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小年。空气里开始飘起若有若无的硝烟味,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零星的鞭炮响。阿桂两岁了,对“过年”有了实实在在的期待,因为“过年”意味着“新衣服、好吃的、好多好多人”。
小院儿里早早忙碌起来。老周送来了新磨的糯米粉和炒得喷香的芝麻花生馅儿,张罗着做年糕和汤圆。苏晚晴系上围裙,在厨房里摆开阵仗,阿桂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前跟后,踮着脚要看,小脸上蹭了好几块白面。
“妈妈,做白白?”阿桂指着面团问。
“对,做年糕,吃了年糕,年年高。”苏晚晴揉着面团,耐心解释。
“阿桂高!”阿桂立刻挺起小胸脯,用手比划着,“这么高!”
林凡下班回来,看到的就是这面粉飞扬的一幕。儿子成了小花猫,妻子鼻尖上也沾着面粉,厨房里蒸汽氤氲,满是甜香。他笑着卷起袖子加入:“来,爸爸也帮忙。”
阿桂分到一小块面团,坐在小凳子上,学着妈妈的样子,笨拙地搓呀搓,搓出个四不像的“年糕”,举到林凡面前:“爸爸看!阿桂做的!给奶奶吃!”
“好,奶奶一定喜欢。”林凡接过那歪歪扭扭的面团,郑重其事地放在蒸笼里。
楚月风风火火地来了,手里提着大红灯笼和中国结。“贴窗花、挂灯笼咯!”她一声令下,院里院外顿时热闹起来。阿桂兴奋地跑来跑去,递个胶带,指个位置,忙得不亦乐乎。楚月把他扛在肩上,让他亲手把一个小灯笼挂到桂花树枝上。阿桂紧紧抓着灯笼穗子,小脸激动得通红,挂好了,低头对楚月喊:“干妈!高高!亮亮!”
秦雪见和叶清音结伴而来,一个抱着几盆开得正盛的水仙,一个提着新写的春联。秦雪见把水仙摆在阳光房,满室清香。叶清音带来的春联墨迹未干,笔力遒劲,写的是“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横批“春满乾坤”,既应景又暗合了阿桂的名字和小院特色。阿桂不认识字,但觉得红纸黑字好看,指着说:“红红!好看!”
阿杰和小雅送来了给阿桂做的新年衣服,一套红绸缎的小唐装,绣着福字和小老虎,虎头鞋虎头帽一应俱全。阿桂迫不及待地穿上,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像个滚动的红福袋,逗得大家直乐。
最让阿桂着迷的是“灶糖”。老周熬糖的时候,满院子都是甜香。阿桂扒在厨房门口,眼巴巴地看着,口水都快流出来了。糖浆熬好,老周用筷子蘸了一点,吹凉了,递到阿桂嘴边。阿桂小心翼翼地舔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甜甜!好吃!” 从此,他成了老周的忠实跟班,就为了那一点点甜头。
年三十这天,小院张灯结彩,焕然一新。阳光房里,林母穿着崭新的暗红色锦缎袄子,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坐在轮椅上,气色很好。阿桂穿着红唐装,戴着虎头帽,像年画里的娃娃,趴在奶奶腿边,剥开一颗灶糖,踮着脚要喂奶奶:“奶奶,吃糖糖,甜甜!”
林母微微低头,就着孙儿的小手,轻轻抿了一下糖,嘴角弯起清晰的弧度。阿桂开心了,自己也吃了一颗,然后开始给奶奶“汇报”:“奶奶,看!红灯笼!福字!水仙花,香香!”
傍晚,团圆饭开始了。大圆桌摆得满满当当,老周使出了看家本领。大家举杯,说着吉祥话。阿桂也学样,举起自己的小杯子(里面是温水),奶声奶气地说:“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新年好!吃好喝好!” 漏词掉字,却诚意十足,逗得全场大笑。
饭后,大家围坐看电视里的春晚,其实也没人认真看,主要是聊天、守岁。阿桂兴奋得不肯睡,在大人中间穿梭,收了一圈红包,小唐装口袋塞得鼓鼓囊囊。快到零点时,他实在撑不住了,窝在林凡怀里,小脑袋一点一点,手里还紧紧攥着一个红包。
窗外,鞭炮声骤然密集起来,夜空被烟花照亮。阿桂被惊醒,揉着眼睛看向窗外,瞬间清醒了:“烟花!花花!砰砰砰!好看!” 林凡抱着他走到窗边,苏晚晴也走过来,一起看着绚烂的夜空。
“阿桂,新年到了。”林凡在儿子耳边轻声说。
阿桂看着满天绽放的烟花,突然转过头,在林凡和苏晚晴脸上各亲了一口,大声说:“爸爸新年好!妈妈新年好!阿桂爱你们!” 然后又跑到奶奶轮椅前,轻轻亲了奶奶的脸颊:“奶奶新年好!阿桂爱奶奶!”
林母的眼眶微微湿润,手轻轻抬起,摸了摸孙儿的脸。
零点钟声敲响,鞭炮声震耳欲聋。院子里,桂花树上挂着的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曳,映着一地红纸屑,年味儿十足。
林凡和苏晚晴相拥着,看着怀中的儿子,看着轮椅上的母亲,看着满屋子的挚友,心中被巨大的幸福和满足填满。新的一年,就在这喧闹、温暖、充满希望的夜晚,开始了。阿桂在鞭炮声中,在爸爸怀里,再次沉沉睡去,嘴角带着甜甜的笑,仿佛梦见了更美好的明天。
喜欢林凡的都市传奇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林凡的都市传奇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