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桂上幼儿园满一个月了,小家伙已经完全适应了集体生活,甚至开始有了自己的“社交圈”。每天放学回家,他的小嘴就像打开了闸门,叭叭叭地讲述着幼儿园的新鲜事,主角总是那几个固定的名字。
“今天,磊磊抢我的小汽车!”阿桂鼓着腮帮子,气呼呼地向苏晚晴告状,“我推他了!老师批评我们了!”
苏晚晴蹲下来,擦掉他脸上的灰,耐心引导:“推人不对哦。下次磊磊再抢你的玩具,你要怎么说?”
阿桂歪着头想了想,大声说:“说‘不行!这是我的!轮流玩!’”这是老师教的话。
“对啦!阿桂真棒!”苏晚晴亲了亲他。
过了两天,阿桂又兴奋地汇报:“妈妈!磊磊给我吃饼干了!我们好朋友了!”小孩子的友谊,来得快去得也快,一场分享就能化敌为友。
“朵朵今天摔跤了,哭得好大声。”阿桂模仿着哭腔,小脸皱成一团,“我帮她吹吹手,老师表扬我是好孩子!”语气里满是骄傲。
林凡下班回来,阿桂立刻冲过去抱住他的腿:“爸爸!朵朵是女生!头发长长的,香香的!” 童言无忌,逗得林凡哈哈大笑。
除了磊磊和朵朵,阿桂嘴里还经常冒出“小宇”、“妞妞”、“壮壮”等名字。他开始记住小伙伴的喜好:“小宇喜欢奥特曼!”“妞妞有好多漂亮裙子!”“壮壮吃饭最快!”
周末,幼儿园组织第一次亲子活动——去市郊的农场采摘草莓。林凡和苏晚晴都请假陪阿桂去了。
大巴车上,阿桂兴奋得坐不住,扒着车窗指指点点。到了农场,他看到同班的小朋友,立刻挣脱妈妈的手跑过去,大声喊着名字:“磊磊!朵朵!我来啦!” 几个小家伙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像一群快乐的小麻雀。
采摘时,阿桂小心翼翼地摘下一颗红彤彤的草莓,举到朵朵面前:“朵朵,给你!最大的!” 小男孩笨拙的示好方式,让大人们忍俊不禁。磊磊则像个跟屁虫,一直跟在阿桂后面,学着他的动作。
吃午饭时,几个家庭围坐一桌。阿桂把自己碗里的鸡腿夹给磊磊:“磊磊,你吃,你胖胖,饿得快!” 童言童语让磊磊妈妈笑得前仰后合。朵朵妈妈则笑着对苏晚晴说:“你家阿桂真可爱,像个小小男子汉,还会照顾人呢。”
回程的车上,玩累了的阿桂靠在林凡怀里睡着了,手里还紧紧攥着一颗没舍得吃的草莓。阳光透过车窗洒在他红扑扑的小脸上,睫毛长长的,像个安静的天使。
苏晚晴看着儿子熟睡的侧脸,轻声对林凡说:“看他有自己的朋友了,真好。”
林凡点点头,心中感慨。那个整天黏着爸爸妈妈的小不点,正在一点点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建立属于自己的联系。这既是成长,也是分离的开始。欣慰中,夹杂着一丝淡淡的失落。
晚上,楚月来家里蹭饭,听说了采摘的趣事,故意逗阿桂:“阿桂,你喜欢朵朵还是喜欢干妈?”
阿桂正啃着玉米,闻言抬起头,眨巴着大眼睛,认真思考了一下,然后响亮地回答:“都喜欢!干妈香香的!朵朵也香香的!” 端水大师的潜质初现,逗得满桌大笑。
秦雪见送来新做的健脾消食山楂糕,阿桂立刻拿出今天摘的草莓分享:“秦姨姨,吃!甜!” 他已经懂得了分享的快乐。
叶清音来访时,阿桂正和视频里的磊磊炫耀新玩具,两个小家伙隔着屏幕叽里呱啦,语言不通却聊得火热。叶清音推推眼镜,若有所思:“幼儿期的社交模式,对语言发展和情绪认知有显着影响。阿桂的互动很健康。”
阿桂的“社交生活”也影响到了林母。每天,苏晚晴都会推着林母在院子里晒太阳,阿桂放学回来,就会趴在奶奶腿边,叽叽咕咕地讲幼儿园的事:“奶奶,今天磊磊摔跤了,没哭!”“朵朵给我贴纸了!”“老师夸阿桂棒!” 林母安静地听着,眼神柔和,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有时,她会极其缓慢地抬起手,摸摸孙儿跑得汗湿的头发。
这种无声的交流,成了祖孙俩最温暖的日常。阿桂的世界变大了,但他最原始的依恋和分享欲,依然留给最亲的家人。
夜深了,阿桂抱着他的小兔子玩偶睡着了,床头柜上放着他和小朋友们的合影——照片上,几个小家伙笑得见牙不见眼,背后是蓝天白云和草莓地。
林凡轻轻关上门,对苏晚晴说:“这小子,朋友比我还多了。”
苏晚晴笑道:“吃醋了?”
“有点。”林凡揽住她的肩,“但更多的是高兴。他能快乐健康地长大,交到好朋友,比什么都强。”
窗外,月朗星稀。阿桂的梦里,或许正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广阔的草莓地里奔跑欢笑。他的世界,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丰富多彩。而守护这份简单的快乐,是林凡所有奋斗中,最柔软也最坚定的部分。
喜欢林凡的都市传奇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林凡的都市传奇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