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衙署的灯火,从暮色初上便已亮起,一直持续到月挂中天。
仪制司的烛台上,积了半寸烛泪。
李谦依旧对着问名礼的文书皱眉,案上摊着夏氏的生辰八字,旁边是朱厚照的八字庚帖。
几个白发老儒围着,指尖在《三命通会》上划来划去,推算着什么。
“李郎中,合婚文书这么写可行?”
一个老儒指着纸页上的字句说道。
“‘乾造丙寅年壬辰月癸巳日,坤造丁卯年甲辰月丙午日,乾坤相配,水火既济,宜室宜家’,既合命理,又显吉兆。”
李谦凑过去细看,笔尖点在 “水火既济” 四字上。
“妥当。”
“只是问名礼的祝文得再改改,要突出陛下‘选贤为后’的心意,别光说天命,得加几句‘淑慎持家,勤谨恤民’的话,陛下听了才高兴。”
隔壁精膳司喧闹声传来,赵全正指挥着吏员清点纳征的聘礼清单,声音洪亮。
“黄金二百两,要十两一锭的马蹄金,成色必须足赤。”
“白银千两,铸成长条银铤,刻上‘内库供用’。”
“绸缎一百匹,江南云锦二十匹,蜀锦三十匹,剩下的用苏绸,颜色要按‘青、赤、黄、白、黑’五行来备!”
吏员拿着算盘噼里啪啦地算。
“大人,还有茶叶、马匹、漆器没算呢。”
“茶叶要武夷岩茶、西湖龙井各十斤,马匹要八匹枣红马,漆器得三十件,全是宣德年间的样式。”
“都记清楚!”
赵全拍了拍清单。
“明天一早送内库核验,少一件都不行。”
“陛下特意吩咐,聘礼要厚重但不奢靡,每一样都得用在实处,别弄些中看不中用的摆设。”
而在礼部西侧的厢房里,尚宫局掌事太监正和文选司郎中周明商议秀女册封的事宜。
桌上摆着九个秀女的名册,每个名字旁都写着拟好的封号。
“懂蚕桑的李氏,拟封‘桑妃’,既贴合专长,又显农本之意。”
周明指着名册说道。
“懂记账的张氏,拟封‘慧妃’,突出聪慧干练。”
“懂织锦的王氏,拟封‘锦妃’,简单明了。”
掌事太监点头附和。
“这些封号都好,不浮夸。”
“只是册封仪式得跟皇后大典错开,陛下说先封妃,后封后,免得喧宾夺主。”
“奴婢看定在纳征礼之后、请期礼之前最合适,仪式从简,却也不能失了体面。”
“就按这个来。”
周明提笔在名册上圈定封号。
“礼服就用二等诰命的规制,绣缠枝莲纹,不用绣龙凤,既合妃位身份,又不僭越。”
“明天把拟好的仪式流程和封号清单一起报给张尚书,让他过目后再呈陛下。”
整个礼部衙署里,司官们抱着文书奔走,吏员们搬着礼器往来,连伙房都在连夜准备次日的膳食。
为了赶进度,不少人都要在衙署过夜。
张升穿着朝服在各房巡查,见人人各司其职,才松了口气。
他对身边的侍郎道。
“封后六礼,纳采、问名已毕,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四礼得紧凑些。”
“陛下盼着皇后早日入宫主持后宫,咱们不能拖。”
侍郎连忙应道。
“大人放心,纳吉礼定在后天,纳征礼大后天,请期礼选在下月初五,亲迎礼定在下月十五,都跟钦天监核对过了,都是吉日。”
“秀女册封仪式定在下月初一,正好卡在中间,不耽误事。”
张升点点头,目光落在墙上的《大明会典?嘉礼》上,指尖划过 “皇后册宝” 的条目。
“册宝得赶紧让内府监制,金册要刻‘皇后之宝’,玉印要用和田玉,刻工得找最好的匠人,绝不能出半点瑕疵。”
就在礼部忙得脚不沾地时,京郊的四合院里已是一片热闹。
夏儒正领着妻子和小儿子夏臣参观院子。
夏妻摸着正房的炕褥,笑得合不拢嘴。
“这褥子真软和,比家里的棉花褥子强十倍。”
夏臣则围着桑树苗转圈,眼睛里满是好奇。
“爹,这桑树苗跟家里的一样,以后我也能喂蚕缫丝吗?”
“当然能。”
夏儒笑着摸了摸他的头。
“陛下让你去国子监读书,你要好好学,以后既能读书,也能帮爹打理纺织业。”
“对了,明天爹带你去见陛下,见到陛下要行三跪九叩礼,别紧张。”
夏臣用力点头。
“我记住了!先生教过我礼仪,绝不会出错。”
院子里的蔷薇花在月光下轻轻晃动。
李校尉端来刚做好的饭菜。
“千户大人,夫人,公子,快吃饭吧。”
“厨房备了您爱吃的韭菜炒鸡蛋、炖豆腐,还有京郊的新米熬的粥。”
夏儒连忙道谢,一家人围坐在石桌旁吃饭,聊着京城的新鲜事,聊着以后的日子,笑声洒满了整个院子。
夏妻想起还在行宫的女儿阿绾,忍不住问。
“阿绾啥时候能回家看看?我怪想她的。”
“等封后大典结束,阿绾就能入宫了,到时候咱们就能见着她了。”
夏儒安慰道。
“陛下说阿绾懂事,在行宫适应得很好,咱们别担心。”
夜深了,夏家三口各自歇息,院子里渐渐安静下来,只有老槐树的叶子在风中沙沙作响。
夏儒躺在床上,想着白天在皇庄考察的情况,想着明天要见陛下禀报作坊改造的细节,想着家人团聚的温馨,心里满是踏实。
这京城的日子,比他想象中还要暖。
第二天一早,夏儒带着夏臣去皇宫谢恩,刚走到午门,就见张升领着几个司官匆匆走来,朝服上还沾着露水。
“夏千户,早啊。”
张升拱手笑道。
“这是令郎吧?果然一表人才,要去国子监读书了?”
“正是犬子夏臣。”
夏儒连忙回礼。
“张尚书这么早进宫,是有要事禀报陛下?”
“可不是嘛。”
张升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急切。
“封后和秀女册封的流程、花费都拟好了,得赶紧呈给陛下过目,要是有不合适的,还得赶紧改。”
“后天就是纳吉礼,耽误不得。”
说话间,张永正好从宫里出来,见张升来了,连忙道。
“张尚书,陛下正在坤宁宫等着呢,快进去吧。”
张升眼睛一亮,连忙整理了一下朝服,捧着厚厚的文书,快步往宫里走。
文书最上面是《皇后册封六礼后续流程》,详细写了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每一步礼仪,从正副使的人选到礼品的摆放,从祝文的内容到仪仗的规模,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下面则是《封后及秀女册封花费清单》,黄金、白银、绸缎、礼器的数量和价格一一列明,旁边还附了 “节俭考量” 的备注,比如礼服复用内库旧料、仪仗精简人数等。
走到坤宁宫暖阁门口,张升深吸一口气,理了理衣襟,对着殿内高声道。
“臣礼部尚书张升,有事启奏陛下,恳请陛下召见!”
殿内很快传来朱厚照的声音,温和却带着威严。
“进来吧。”
张升推门走进暖阁,见朱厚照正坐在龙椅上翻看皇庄纺织作坊的图纸,夏儒和夏臣则站在一旁,连忙躬身行礼。
“臣张升,参见陛下!”
朱厚照抬眼看向他,笑着摆手。
“坐吧。”
“看你这模样,是封后的流程和花费拟好了?”
张升连忙将文书举过头顶,语气恭敬。
“回陛下,臣已会同仪制司、精膳司等各司,拟好了封后六礼后续流程及花费清单,特来呈请陛下御览。”
“另外,秀女册封的仪式和封号也已拟定,一并呈给陛下。”
张永上前接过文书,递到朱厚照面前。
朱厚照放下图纸,拿起最上面的流程表,指尖轻轻划过 “纳吉礼祝文” 的条目,眼神里满是期待。
暖阁里的春风带着海棠花香飘进来,张升站在殿中,紧张地攥着袍角。
他知道,这些流程和花费若是能过陛下的眼,封后大典就能顺利推进;若是有不妥,还得连夜修改,时间紧迫得很。
喜欢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