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府的灯笼在夜色中摇曳,淡暖的光晕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青石板铺就的庭院里,将来回忙碌的家丁身影拉得忽长忽短。马小丑刚送走苏老爷,正站在庭院中查看马车的捆扎情况,李忠就领着一位女子匆匆走来,脚步声清脆利落,没有半分拖沓。
“马队长,这位便是我家小姐,苏玉婷。”李忠侧身让出位置,语气中带着几分恭敬。
马小丑闻声转头,目光落在来人身上时,不由得微微一怔。
眼前的女子约莫二十出头,身着一身月白色的细布长裙,裙摆绣着几枝淡雅的兰草,没有过多繁复的装饰,却显得清雅端庄。她梳着简单的发髻,仅用一支银簪固定,几缕碎发垂在鬓边,被夜风吹得轻轻晃动。不同于寻常大家闺秀的柔弱娇怯,她的眼神明亮而锐利,带着一股同龄人少有的沉稳,脸上没有施粉黛,却肤色白皙,眉眼清秀,尤其是嘴角那一抹淡淡的弧度,既不失女子的温婉,又透着几分不容小觑的干练。
这便是苏老爷的独女,苏玉婷。马小丑之前虽听过苏老爷提及有个女儿,却从未想过竟是这般模样——没有娇生惯养的娇气,反而浑身透着一股利落劲儿,像出鞘的短剑,锋芒内敛却暗藏锋芒。
苏玉婷也在打量着马小丑。眼前的男子显然刚从战场上下来,身上还带着未散去的尘土与硝烟味,粗布衣裳上沾着泥点,脸上的锅灰虽已擦拭干净,却依旧能看出几分疲惫的痕迹。他身形挺拔,肩背宽阔,想来是常年习武的缘故,眉眼间带着一股军人特有的坚毅,尤其是那双眼睛,虽布满血丝,却亮得惊人,没有丝毫慌乱与怯懦,反而透着一种历经风浪后的沉稳与笃定。
这便是那个在临城危在旦夕之际,挺身而出收拢残部,又深夜乔装出城求援的马小丑?苏玉婷心中生出几分好奇。她听府里的家丁说过,这位马队长年纪不大,却作战勇猛,体恤士兵,甚至把自己的口粮分给百姓,是个难得的好军官。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这般年纪,便能在如此绝境中保持镇定,这份胆识与担当,实属难得。
“马队长,久仰大名。”苏玉婷率先开口,声音清脆如玉石相击,不卑不亢,“家父已将物资调配与运输之事托付于我,接下来,便由我协助马队长,将物资安全送进城内。”
她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说话时眼神直视着马小丑,没有半分女儿家的羞涩,反而像在商议一桩重要的生意,条理清晰,目标明确。
马小丑回过神来,连忙拱手行礼,语气中带着几分敬佩:“苏小姐客气了。此番多谢苏小姐出手相助,临城上下,感激不尽。”
“马队长不必多礼。”苏玉婷微微颔首,目光转向一旁的五辆马车,“时间紧迫,孙军的巡逻队每隔一个时辰便会巡查城西街道,我们需在子时之前出发,方能避开他们的主力巡逻队。马队长,可否先与我核对一下物资清单?”
说着,她从袖中取出一张折叠整齐的宣纸,展开后,上面用毛笔工整地写着各类物资的名称与数量:“大米八百石,面粉五百石,杂粮两百石,金疮药三十箱,消炎药十箱,退烧药五箱,甘草、柴胡等草药十五箱,另有干粮五百斤,净水囊两百个。马队长,您看看是否与城内所需相符?”
马小丑接过清单,借着灯笼的光仔细看了一遍。清单上的物资种类与数量,恰好能解城内的燃眉之急——大米面粉能让士兵和百姓吃上饱饭,金疮药和消炎药能救治伤兵,杂粮和干粮方便携带,适合守城时补充体力。他心中暗暗赞叹,苏玉婷不仅动作迅速,还考虑得如此周全,连净水囊都准备好了,可见其心思缜密。
“完全相符,苏小姐考虑得极为周全。”马小丑将清单递还给她,语气中满是赞赏,“城内伤兵众多,金疮药和消炎药正是急需之物;百姓们连日来只能喝生水,净水囊也能解不少麻烦。”
苏玉婷收回清单,脸上没有丝毫得意,只是平静地说道:“这些都是分内之事。马队长,我已挑选了二十名身强力壮、熟悉城外地形的家丁负责运输,他们都配有短刀和弓箭,遇到小股巡逻队足以自保。另外,我还让家丁们将粮食分装在不同的马车里,每辆马车只装两百石左右,这样即便遇到突发情况,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运输路线我也已经规划好了。我们从苏府后门出发,穿过城西的小巷,从落马坡的密道出城——那条密道是家父早年为防战乱所修,直通东门城外的庄稼地,鲜为人知,可避开孙军的岗哨。出了密道后,再沿着庄稼地的边缘前行,从之前马队长出城的城墙缺口进城。全程大约需要一个时辰,只要不出意外,丑时之前便能将物资全部送进城内。”
马小丑越听越敬佩。他原本还在担心运输路线的安全,没想到苏玉婷早已将一切安排妥当,从物资分装到人员挑选,再到路线规划,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滴水不漏,比他这个常年行军打仗的人还要周密。
“苏小姐的安排,滴水不漏,马某佩服。”马小丑真心实意地说道,“只是落马坡的密道,孙军是否会有所察觉?”
“马队长放心。”苏玉婷从容答道,“那条密道的入口隐蔽在一处废弃的山神庙内,外面长满了杂草,平日里很少有人涉足。家父这些年也一直派人维护,确保密道畅通,且无人知晓。孙军虽然合围了临城,但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城门和主要官道上,不会留意这样偏僻的地方。”
她转头对身后的家丁吩咐道:“李虎,你带五个人先行探路,确认密道入口和沿途没有孙军的巡逻队,半个时辰后在密道入口等候,用三声布谷鸟叫作为信号。”
“是,小姐!”一个身材高大的家丁应声而出,带着四个人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苏玉婷又转向另外几名家丁:“剩下的人,立刻将物资重新检查一遍,粮食要用油布盖好,防止受潮;药品要小心搬运,避免碰撞破损;每辆马车都要挂上伪装用的柴草,若是遇到孙军盘问,就说是进山砍柴的农户。”
“明白!”家丁们齐声应道,立刻行动起来。他们显然对苏玉婷的指令早已习惯,动作麻利,分工明确,没有丝毫拖沓。有的检查马车的车轮和缰绳,有的用柴草覆盖粮食,有的小心翼翼地搬运药品箱,整个庭院里虽然忙碌,却井然有序,没有一丝混乱。
马小丑站在一旁,看着苏玉婷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家丁们忙碌,心中不由得生出几分异样的感觉。他见过的女子,要么是乡间的农妇,勤劳朴实却不懂谋略;要么是达官贵人的家眷,娇生惯养而缺乏主见。像苏玉婷这样,既有大家闺秀的端庄,又有男儿般的胆识与谋略,还能如此干练地处理事务,实在是少见。
尤其是她指挥家丁时的样子,眼神坚定,指令清晰,没有丝毫犹豫,那份从容不迫,丝毫不逊色于战场上的指挥官。马小丑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心中的敬佩又多了几分,同时也生出了一丝好奇——这样一位聪慧干练的女子,在深闺之中,究竟是如何练就这般本领的?
苏玉婷似乎察觉到了他的目光,转头看了他一眼,眼神中带着几分询问:“马队长,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没有了。”马小丑连忙收回目光,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苏小姐考虑得极为周全,马某没有任何补充。只是辛苦苏小姐了,深夜还要亲自操劳。”
“马队长说笑了。”苏玉婷淡淡一笑,这笑容像是春雪初融,让她原本略显锐利的眼神柔和了许多,“临城安危,关乎百姓福祉,也关乎苏府存亡,我不过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倒是马队长,连日来坚守城池,不眠不休,才是真正的辛苦。”
她的话真诚而得体,既没有过分的客套,也没有刻意的讨好,让马小丑心中颇为受用。他正想再说些什么,李忠匆匆跑了过来:“小姐,马队长,一切准备就绪,马车都已检查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苏玉婷点了点头,看了一眼天上的月色:“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出发吧。”
她率先迈步走向苏府后门,步伐轻快而稳健。马小丑和王强、刘勇跟在后面,二十名家丁分成两队,分别护在马车的前后两侧,一行人悄无声息地走出了苏府后门。
后门外面是一条狭窄的小巷,两旁的房屋漆黑一片,只有偶尔从门缝里透出一丝微弱的光。小巷里静得出奇,只能听到马车车轮滚动的“轱辘”声和众人的脚步声,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
苏玉婷走在最前面,手中提着一盏小巧的灯笼,灯光微弱却足够照亮前方的路。她对这条小巷显然极为熟悉,脚步没有丝毫停顿,很快就带领众人走出了小巷,来到了落马坡下。
落马坡是一处低矮的山丘,上面长满了茂密的灌木丛,山神庙就坐落在山坡的半山腰。众人沿着陡峭的小路往上走,灌木丛划过衣裳,发出“沙沙”的声响。苏玉婷走在前面,熟练地拨开挡路的枝条,动作利落,没有丝毫娇弱之态。
来到山神庙前,只见庙宇破旧不堪,门楣上的“山神庙”三个字早已模糊不清,门前长满了齐腰高的杂草,看起来确实废弃了许久。李虎早已带着人在门口等候,看到众人到来,压低声音发出了三声“布谷、布谷、布谷”的叫声。
“小姐,马队长,沿途没有发现孙军的巡逻队,密道入口一切正常。”李虎上前禀报。
苏玉婷点了点头:“好,打开密道入口。”
李虎和几名家丁走上前,拨开山神庙内供桌下的杂草,露出了一块方形的青石板。他们合力将青石板搬开,下面出现了一个黑漆漆的洞口,一股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就是密道的入口,里面有台阶,宽度刚好能容一辆马车通过。”苏玉婷解释道,“马队长,你先带两辆马车进去,我带着剩下的人在外面接应,以防万一。”
“好。”马小丑没有异议,他让王强带领两名家丁,赶着两辆马车率先进入密道。马车的车轮压在台阶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但在空旷的山神庙内,并没有显得过于突兀。
苏玉婷站在洞口,眼神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手中紧紧握着一把小巧的短刀——那是她为了应对突发情况特意准备的。马小丑看着她紧绷的侧脸,月光洒在她的脸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却也让她眼中的警惕与坚定更加清晰。
他心中不由得生出一丝保护欲。眼前的女子虽然干练坚强,但终究是个女子,却要在这样的深夜,冒着生命危险护送物资。马小丑默默走到她身边,低声说道:“苏小姐,这里有我看着,你先休息一下。”
苏玉婷转头看了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摇了摇头:“多谢马队长关心,我无碍。现在还不是休息的时候,等物资全部进入密道,我们才能松口气。”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了一阵马蹄声,伴随着士兵的吆喝声,显然是孙军的巡逻队路过。众人心中一紧,连忙屏住呼吸,躲到了山神庙的角落里。
苏玉婷迅速吹灭了手中的灯笼,黑暗瞬间笼罩了整个山神庙。她压低声音,对众人说道:“不要出声,他们只是路过,不会进来。”
马蹄声越来越近,从山神庙前的小路上经过,士兵们的交谈声清晰地传来:“这鬼地方,荒无人烟,哪有什么游击队员,将军真是多此一举。”
“就是,还不如在营里喝酒暖和,在这里吹冷风,简直受罪。”
“小声点,要是被长官听到,有你好果子吃!赶紧巡查完这一片,回去交差。”
马蹄声渐渐远去,直到彻底消失在夜色中,众人才松了一口气。
“好险。”刘勇压低声音说道,脸上带着几分后怕。
苏玉婷重新点燃灯笼,眼神依旧平静:“孙军的巡逻队只是例行公事,不会轻易进入这种偏僻的地方。我们继续抓紧时间,尽快将物资送进密道。”
接下来的过程十分顺利,剩下的三辆马车也陆续进入了密道。苏玉婷让李虎带着几名家丁在最后面断后,自己则和马小丑、王强等人一起,跟着马车进入了密道。
密道内果然如苏玉婷所说,宽度刚好能容一辆马车通过,两侧的墙壁上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壁龛,里面放着油灯。家丁们点燃油灯,昏黄的灯光照亮了密道,勉强能看清前方的路。密道内有些潮湿,墙壁上布满了水珠,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泥土的腥味。
马小丑走在苏玉婷身边,看着她从容地在密道中行走,时不时提醒家丁们小心马车的车轮,避免陷入凹陷的地方。她的脚步轻盈而稳健,显然不是第一次来这里。
“苏小姐,这条密道,您经常来吗?”马小丑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小时候常来。”苏玉婷随口答道,“家父担心战乱,修了这条密道后,便经常带我来熟悉路线,说是万一遇到危险,也好有个退路。没想到今日,倒是派上了大用场。”
她顿了顿,转头看向马小丑:“马队长,城内的百姓,现在都还好吗?我听府里的家丁说,很多人都在吃树皮和观音土,是不是真的?”
提到城内的百姓,马小丑的眼神黯淡了下来:“确实如此。孙军合围后,城内物资耗尽,百姓们只能靠挖野菜、剥树皮、啃草根度日,有的实在饿极了,就只能吃观音土……昨天我还看到一个孩子,因为吃了太多观音土,腹胀而死,他的母亲哭得撕心裂肺,实在让人不忍。”
苏玉婷的脸色也变得沉重起来,眼中闪过一丝不忍:“这些百姓,实在太苦了。希望我们这次送来的粮食,能让他们少吃点苦。”
“一定会的。”马小丑坚定地说道,“有了这些粮食和药品,士兵们就能吃饱饭,伤兵们就能得到救治,百姓们也能暂时摆脱饥饿的困扰。苏小姐,此番恩情,临城的百姓和士兵们,永远不会忘记。”
苏玉婷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往前走。她虽然生长在富贵之家,但并非不食人间烟火。这些日子,她经常让家丁偷偷出去打探城内的情况,得知百姓们的惨状,心中也十分不忍。这也是她为何如此积极地协助马小丑运输物资的原因——她不想看到临城的百姓,在战乱中流离失所,遭受苦难。
密道的尽头,是一扇隐蔽的石门。家丁们合力推开石门,外面正是东门城外的庄稼地,与马小丑之前出城的地方相距不远。
此时,夜色正浓,庄稼地里一片漆黑,只能隐约看到远处孙军营地的灯火。马小丑让家丁们先将马车藏在庄稼地深处,然后派刘勇去城墙缺口处探查情况,确认没有孙军的巡逻队后,再将物资运进城内。
刘勇很快就回来了,带来了好消息:“长官,城墙缺口处没有孙军的巡逻队,城楼上的弟兄们也都在坚守岗位,看到我的信号后,会立刻下来接应。”
“好!”马小丑点了点头,“立刻行动,将物资运进城内!”
众人合力,将五辆马车一一推出庄稼地,朝着城墙缺口的方向走去。庄稼地里的泥土松软,马车行走得十分缓慢,众人只能齐心协力,推着马车前进。苏玉婷也加入了推车的行列,她虽然力气不大,但动作麻利,丝毫没有退缩。
马小丑看着她额头上渗出的细密汗珠,心中不由得生出几分感动。他走上前,说道:“苏小姐,你歇会儿吧,这里有我们就好。”
“不用了,多一个人多一份力。”苏玉婷擦了擦额头的汗,微微一笑,“早点把物资运进城内,大家也能早点安心。”
马小丑没有再坚持,只是在她身边默默帮忙,尽量减轻她的负担。
经过半个时辰的艰难跋涉,众人终于来到了城墙缺口处。城楼上的士兵看到了他们,立刻放下绳索,下来接应。当士兵们看到马车上装满了粮食和药品时,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喜悦,一个个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是粮食!真的是粮食!”
“还有药品!伤兵们有救了!”
士兵们欢呼着,纷纷上前帮忙,将马车通过缺口拉进了城内。
城内的士兵和百姓们听到消息,也纷纷赶来。当他们看到一辆辆装满粮食和药品的马车时,整个东门附近都沸腾了。百姓们激动得热泪盈眶,有的甚至对着马小丑和苏玉婷跪了下来,嘴里不停地喊着“恩人”。
“大家快起来!”马小丑连忙扶起跪在最前面的一位老人,声音哽咽,“这些都是苏老爷和苏小姐的功劳,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给我们送来了救命的物资!”
苏玉婷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也充满了触动。她从未见过如此多的人对自己如此感激,也从未如此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做的事情,竟然能给这么多人带来希望。看着百姓们脸上久违的笑容,她觉得,所有的辛苦和危险,都是值得的。
张大壮也匆匆赶了过来,看到马小丑和满车的物资,激动得哈哈大笑:“长官,你真的做到了!你真的把物资带回来了!”
“这多亏了苏老爷和苏小姐的帮忙。”马小丑说道,将苏玉婷介绍给张大壮,“这位是苏玉婷小姐,是她精心安排,才将物资安全送进城内的。”
张大壮连忙对着苏玉婷拱手行礼:“多谢苏小姐!苏小姐的大恩大德,我张大壮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苏玉婷微微颔首,语气平静:“张营长客气了,守护临城,是我们共同的责任。现在时间不早了,我们还是尽快将物资分发下去吧,士兵们和百姓们都还在等着呢。”
“说得对!说得对!”张大壮连忙应道,“我这就去安排人手,将粮食和药品分到各个营地和伤兵营!”
马小丑看着苏玉婷,眼神中满是敬佩与感激:“苏小姐,此番辛苦你了。现在物资已经安全进城,你也累了一天了,我让人给你安排休息的地方,等天亮后,再送你回苏府。”
苏玉婷摇了摇头:“不必了,马队长。现在物资刚到,分发工作还需要有人协调,我留下来帮忙吧。等物资分发完毕,天也快亮了,到时候我再悄悄回苏府,以免被孙军发现。”
马小丑心中一动,他没想到苏玉婷不仅送来了物资,还愿意留下来帮忙。他看着苏玉婷坚定的眼神,知道她不是在客套,而是真心想帮忙。
“那就有劳苏小姐了。”马小丑拱手说道,“我让王强和刘勇跟着你,协助你处理物资分发的事宜,有任何需要,随时告诉我。”
“好。”苏玉婷点了点头,转身对着围拢过来的家丁们吩咐道,“大家也都辛苦了,现在跟着王强兄弟,去协助士兵们分发物资,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确保每个士兵和百姓都能分到应得的份额。”
“是,小姐!”家丁们齐声应道,立刻跟着王强和刘勇,投入到物资分发的工作中。
苏玉婷则走到物资堆放的地方,开始有条不紊地指挥起来:“先将药品单独堆放,派专人送到伤兵营,优先救治重伤的士兵;粮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送到各个营地,给士兵们做晚饭,另一部分按户分给百姓,每户大米十斤,面粉五斤,杂粮三斤,确保大家能先吃上饱饭;干粮和净水囊送到城楼上,分给守城的士兵们,方便他们随时补充体力。”
她的指令清晰明确,分工合理,众人听了都纷纷行动起来。原本有些混乱的分发现场,在她的指挥下,很快就变得井然有序。
马小丑站在一旁,看着苏玉婷忙碌的身影,心中的敬佩之情越来越深。他发现,苏玉婷不仅聪慧干练,还极具组织能力和领导力,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能保持镇定,从容应对。这样的女子,实在是难得一见。
他想起了林婉清,婉清温柔善良,善解人意,像一朵温室里的花朵,需要人呵护;而苏玉婷,则像一株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兰草,坚韧不拔,独自芬芳,有着自己的风骨与力量。
夜色渐渐褪去,东方天际泛起了一丝鱼肚白。在苏玉婷的精心指挥下,物资分发工作顺利完成。士兵们吃上了热气腾腾的米饭和菜肴,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伤兵们用上了金疮药和消炎药,伤口的疼痛得到了缓解,惨叫声也渐渐平息;百姓们捧着分到的粮食,一个个热泪盈眶,对着苏玉婷和马小丑不停地道谢。
苏玉婷看着眼前这一幕,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她走到马小丑身边,语气平静地说道:“马队长,物资已经分发完毕,我也该回苏府了。”
马小丑点了点头,心中有些不舍,却也知道,苏玉婷不能在城内久留,否则一旦被孙军发现,苏府将会面临灭顶之灾。
“我让刘勇送你回去,路上务必小心。”马小丑说道。
“不必了,马队长。”苏玉婷摇了摇头,“李虎他们还在城外等着我,我们熟悉路线,自己回去就好。马队长,你留在这里坚守城池,保护好百姓们。”
她顿了顿,看着马小丑,眼神中带着几分期许:“我相信你,一定能守住临城,击退孙军。”
“苏小姐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马小丑坚定地说道,“等击退孙军,我一定亲自登门道谢!”
苏玉婷微微颔首,没有再多说什么,转身带着家丁们,朝着城墙缺口的方向走去。她的步伐依旧轻快而稳健,身影很快消失在城墙缺口处,融入了城外的晨曦之中。
马小丑站在城楼上,望着苏玉婷离去的方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他知道,这次苏玉婷送来的不仅仅是粮食和药品,更是临城的希望,是士兵们和百姓们的士气。有了这些物资,他们就能撑下去,就能等到击退孙军的那一天。
而苏玉婷这个名字,这个干练聪慧、善良勇敢的女子,也像一颗种子,在他的心中悄然生根发芽。他期待着,等到战争结束的那一天,能再次见到她,能好好地感谢她,能有机会,多了解她一些。
晨曦渐渐升高,阳光驱散了夜色,照亮了临城的街道。城内的百姓们开始忙碌起来,有的生火做饭,有的修缮房屋,有的帮忙搬运物资,脸上都带着久违的笑容和希望。城楼上的士兵们也精神抖擞,眼神中充满了斗志,紧紧握着手中的武器,警惕地盯着城外孙军的营地。
临城的危机,暂时得到了缓解。但马小丑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孙军的进攻随时可能再次发起。他转过身,看着城内渐渐恢复生机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他一定会守住临城,击退孙军,不仅是为了兑现对苏老爷和苏玉婷的承诺,更是为了守护这座城池,守护这里的百姓,守护心中那一份悄然萌生的期许。
新的一天开始了,临城的坚守,还在继续。但这一次,他们不再是孤立无援,不再是缺粮缺药,他们有了物资,有了士气,有了百姓的支持,更有了战胜敌人的信心与勇气。
喜欢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