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涸泽怪闻
宁瑜与阿翎行至蜀中平原,此地素有天府之国美誉,水系发达,灌溉便利。然而,当他们靠近一座名为“龙泉”的古城时,却察觉到一丝异样。
时值盛夏,本该是雨水丰沛、江河盈满的季节,但流经古城外的“沱江”支流,水位却低得出奇,河床大面积裸露,龟裂的泥土在烈日下散发着焦渴的气息。沿岸的稻田也大多干涸,禾苗蔫黄,农夫们望着天空,脸上写满了焦虑与绝望。
更让宁瑜在意的是,这干旱并非全然天灾。他敏锐地感知到,地脉水汽并非枯竭,而是在流经古城上游某处时,被一股强大的、带着禁锢与怨愤意味的力量强行锁住、吸纳,导致下游无水可用。
“水脉滞涩,龙气郁结。前方有物,锁拿水灵,致使一方失衡。”阿翎指尖气纹流转,指向古城上游方向。她对水汽与地脉的感应极为敏锐,那上游之处,仿佛有一个巨大的漩涡,正在贪婪地吞噬着本该滋养大地的水之精华。
两人入得城中,只见市井萧条,百姓议论纷纷,皆与这诡异的干旱有关。
“真是邪了门了!往年这时节,沱江水能漫过堤岸,今年却快见底了!”
“听说上游的‘都江古堰’那边,更是滴水不漏!像是被什么东西把水给吞了!”
“可不是嘛!前几日李老栓不信邪,划船想去堰口看看,结果船翻了,人捞上来就疯了,整天嚷嚷着‘龙王爷发怒了’、‘堰下有鬼’!”
“唉,再这样下去,今年颗粒无收,可怎么活啊……”
都江古堰?宁瑜记下这个名字。此堰乃是前朝一位名叫李冰的水利大家主持修建,以其巧夺天工的设计,分水引流,灌溉沃野千里,造福一方,被奉为神迹。如今竟成了干旱之源?
他们寻了一位看似见识广博的老者打听。
老者须发皆白,闻言长叹一声,压低声音道:“二位是外乡人吧?此事说来蹊跷。那都江古堰,自李冰先贤修建以来,数百年风调雨顺。可就在三个月前,堰口突然就不再出水了!起初以为是淤泥堵塞,官府派人去疏浚,却怪事连连,不是工具莫名损坏,就是人无故落水,邪门得很!”
他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恐惧:“后来,有胆大的后生夜里去探,回来说看到堰口之下,有……有巨大的黑影游动,还有低沉的、像是龙吟又像是锁链拖动的声音!都说……是当年李冰先贤锁在堰下的‘孽龙’,挣脱了封印,要报复我们了!”
“孽龙?”宁瑜眉头微挑。李冰锁蛟龙的传说,他亦有耳闻,但多为民间附会。
“是啊!”老者笃定道,“祖辈相传,李冰先贤修建此堰时,曾降服一条在此地兴风作浪、引发水患的恶蛟,将其锁于堰底,以镇水势。如今怕不是那孽龙修行有成,要破封而出了?”
宁瑜与阿翎对视一眼,均觉得此事绝非传说那么简单。那锁拿水灵、充满怨愤的力量,确实带着一股浓郁的、非人的妖异气息。
“老丈,可知那都江古堰具体在何处?”宁瑜问道。
老者详细指了方向,又再三叮嘱:“二位若要去,千万小心!那地方如今邪性得很!”
中卷 堰底龙吟
都江古堰位于龙泉城西北三十里外的两山夹峙之处。尚未靠近,便能感到一股庞大的水汽被强行束缚、压缩在此地形成的沉重压力,以及那股挥之不去的怨愤龙气。
古堰主体由巨大的条石垒砌而成,形如鱼嘴,将江水一分为二,设计精巧,虽历经风雨,依旧巍然耸立。然而,此刻的鱼嘴堰口,本该奔涌而出的内江水道,却如同被一只无形巨手扼住咽喉,滴水不漏!堰体周围的空气都因浓郁的水灵之力而微微扭曲,散发出幽蓝色的光芒。
而在那滴水不漏的堰口之下,深不见底的幽暗水潭中,一股令人心悸的庞大妖气正潜伏着,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低沉的、饱含痛苦与愤怒的龙吟声,断断续续地从水底传来,伴随着沉重的锁链拖曳之声。
宁瑜立于堰首,灵识向下探去。只见那幽深水底,并非淤泥乱石,而是一座巨大的、由无数符文构成的古老水府禁制!禁制光芒黯淡,显然力量已流失大半。禁制中央,缠绕着一条庞然大物!
那是一条青黑色的蛟龙!身长数十丈,鳞甲森然,头生独角,腹下四爪锋利。然而,此刻的它却显得无比狼狈与痛苦。数条粗如成人手臂、闪烁着冰冷金属光泽的黑色锁链,穿透了它的琵琶骨与尾椎,将它牢牢锁在禁制核心。锁链之上,刻满了镇压与汲取的符文,正不断抽取着它的龙元与控水之能!
这些被抽取的力量,并未消散,而是通过禁制,汇入了古堰的结构之中,强化着其分水、固堰的功效!这李冰修建的古堰,竟是以囚禁、抽取这条蛟龙的力量为核心来运转的!
而那蛟龙,经过数百年的囚禁与抽取,早已元气大伤,妖力枯竭。它的怨念与不甘,积累了数百年,如今已到了爆发的边缘。它不再甘于被抽取,开始疯狂挣扎,以其残存的本能,强行吸纳周围所有的水灵之气,试图冲破封印,这才导致了上游水脉被锁,下游干旱的异象!
“原来如此……”宁瑜心中了然。这并非孽龙破封作恶,而是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囚禁与反抗。李冰当年或许是为了根治水患,手段却过于酷烈,以活生生的蛟龙为堰基,取其龙元维系堰体。如今时过境迁,禁制松动,蛟龙将亡,其垂死反扑,反而酿成了新的灾祸。
“嘶——吼!”
水底的蛟龙似乎感应到了宁瑜的探查,发出一声更加暴怒的龙吟!它猛地挣扎起来,带动着穿透躯体的锁链哗啦作响!整个古堰都随之震动!堰口那被强行锁住的水流,更是剧烈翻腾,仿佛下一刻就要冲破束缚,化作滔天洪水!
一股庞大的、混合了龙威与水灵之力的冲击波,从水底直冲而上,轰向宁瑜!
宁瑜早有准备,周身清光流转,化作屏障,将那冲击波稳稳挡住。但他眉头却皱得更紧。这蛟龙虽被囚禁削弱,但其本源毕竟是龙属,垂死一击,威力不容小觑。若强行镇压,只怕会激起它更剧烈的反抗,甚至可能导致禁制彻底崩溃,堰毁龙亡,洪水滔天。
必须化解其怨气,平息其反抗,再图解决这囚龙之局。
宁瑜尝试以神念沟通:“蛟龙,我知你被囚数百载,怨气深重。然锁拿水灵,致使下游干旱,生灵涂炭,岂是你龙族所为?若能平息怒火,放开对水脉的禁锢,或可寻得两全之法。”
“两全?”蛟龙的神念充满了痛苦与讥讽,如同雷霆在宁瑜脑海中炸响,“李冰老儿囚我于此,抽取龙元,维系此堰数百年!如今我油尽灯枯,只想破开这牢笼,寻一解脱!下游生灵?与我何干!我之苦,谁人曾怜?”
它怨念极深,根本听不进劝解,反而更加疯狂地吸纳水灵,挣扎锁链!堰体震动加剧,甚至开始有碎石滚落!
阿翎见状,立刻显化灵鹤清影,试图以清灵之气安抚蛟龙暴戾的情绪。鹤影清鸣,带着净化与平和之意,如同清泉流入燥热的土地。
起初,蛟龙对此极为排斥,龙吟更加狂暴。但阿翎的灵鹤之气本质纯净,且蕴含着一丝上古仙禽的祥和道韵,对于同样属于灵兽的蛟龙,有着一种天然的吸引力与安抚效果。
在灵鹤清鸣的持续作用下,蛟龙那狂暴的挣扎,似乎微弱了一丝。它那充满痛苦与怨恨的龙目,看向阿翎时,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茫然。
宁瑜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将自身一道温和而坚定的意念,顺着阿翎营造的平和氛围,传递过去。这一次,他并非讲道理,而是直接映照出下游干涸的田地、农夫绝望的脸庞、以及那些因缺水而奄奄一息的生灵景象。
“看看因你之故,正在承受苦难的生灵。它们与你一般,皆是天地所生。你之痛苦,源于囚禁;它们之苦难,源于干渴。同是受苦,何忍相加?”
那景象如同镜子,映照在蛟龙狂暴的心神之中。它那积累了数百年的、只关注自身痛苦的怨念,似乎被这外界的惨状触动,出现了一丝裂痕。
就在这时,宁瑜肩头的纸鹤,无声无息地飞起。它并未散发强光,而是如同一个沉默的见证者,翅尖轻点虚空,荡起一圈圈蕴含着“理解”与“共鸣”的灵犀波纹。
灵犀珠,沟通万灵,映照心象!
这灵犀波纹,并非强行安抚,而是如同最温柔的手,轻轻拂过蛟龙那布满伤痕与怨念的灵魂。它让蛟龙感受到,它的痛苦被“看见”,被“理解”,而不仅仅是它自己在孤独地承受。
就是这看似微不足道的“理解”,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蛟龙那持续了数百年的、坚硬的怨念外壳,终于出现了一道巨大的裂缝。它发出一声悠长而悲凉的龙吟,不再充满暴戾,而是充满了无尽的疲惫、委屈与……一丝释然。
它停止了疯狂的挣扎与对水灵的吸纳。
“罢了……罢了……”蛟龙的神念变得微弱而苍凉,“数百年囚禁……我也倦了……李冰为苍生计,囚我于此……我恨了他数百年……如今看来,苍生何辜……”
它抬起头,望向宁瑜与阿翎,龙目中的怨恨已然褪去,只剩下深深的疲惫与一丝恳求:“我命不久矣……只求……解脱……莫要让这残躯……再酿灾祸……”
下卷 解缚归渊
蛟龙放弃抵抗,愿意寻求解脱,事情便有了转机。
宁瑜仔细观察那囚龙禁制与锁链。此乃上古流传的“缚龙镇水阵”,以蛟龙为阵眼,锁链为脉络,抽取龙元维系大阵,稳固水脉。阵法精妙霸道,与古堰乃至整个沱江水系紧密相连,牵一发而动全身。
若强行破坏锁链或禁制,且不说能否成功,即便成功,蛟龙瞬间脱困,其积压数百年的龙元与怨气很可能失控爆发,加之古堰结构受损,必然引发一场毁灭性的洪灾。
唯一的办法,是先行疏导、净化蛟龙体内积压的狂暴龙元与怨气,使其力量平复,再以温和的手段,逐步瓦解禁制,让蛟龙在力量可控的情况下,缓缓脱离,最终兵解归天,或寻一处隐秘水府寂灭。
这需要极其精细的操作与强大的力量支撑。
宁瑜对阿翎道:“阿翎,你以灵鹤清气温养其魂,稳住它的心神,莫让残存怨气反噬。我来处理这禁制与龙元。”
阿翎点头,将灵鹤本源之力催动到极致,纯净祥和的清辉如同月华般洒向水底,将蛟龙庞大的身躯笼罩。蛟龙发出一声舒适的叹息,闭上了龙目,配合着阿翎的安抚。
宁瑜则盘膝坐于堰首,双手结印,引动天地间的浩然正气与水利法则。他并非要强行破阵,而是要——疏导与转化!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
他口诵《道德经》中关于水利万物、处下不争的经文,声音不大,却蕴含着天地至理,与这古堰水利之工的本意隐隐相合。一道道柔和而宏大的金色符文,自他手中飞出,如同涓涓细流,渗入那古老的缚龙镇水阵之中。
这些金色符文,并非破坏,而是如同润滑剂般,融入禁制的运转脉络,开始缓慢地中和、转化那些镇压与汲取的符文力量,将其引导向更加温和、滋养的方向。同时,宁瑜分出一缕神念,沿着锁链,进入蛟龙体内,引导其体内那狂暴杂乱、濒临崩溃的龙元,按照水之本性,缓缓梳理、平复。
这是一个极其缓慢而耗神的过程。宁瑜额头渐渐渗出细密的汗珠,脸色也变得苍白。那缚龙镇水阵毕竟非同小可,又与整个水系相连,稍有不慎,便可能前功尽弃,甚至引动水脉反噬。
阿翎全力维持着对蛟龙的安抚,亦是消耗巨大。
时间一点点过去,从日上三竿到夕阳西下。
终于,在夜幕降临之时,那贯穿蛟龙躯体的黑色锁链,其上的符文率先黯淡、崩解!锁链本身也开始变得虚幻、透明!
蛟龙体内那狂暴的龙元,在宁瑜的引导与阿翎的安抚下,也渐渐归于平静,虽然依旧虚弱,却不再有失控的风险。
“就是现在!”宁瑜猛然睁开双眼,低喝一声,“解!”
他双手向前虚推,最后一道蕴含着解脱与祝福意味的金色符印,打入禁制核心!
“嗡——!”
整个古堰发出一阵低沉的嗡鸣,那囚禁了蛟龙数百年的缚龙镇水阵,光芒彻底熄灭,化作无数光点消散!那几条穿透蛟龙躯体的锁链,也随之寸寸断裂,化为虚无!
束缚尽去!
蛟龙发出一声充满了复杂情绪的悠长龙吟,有解脱的欢愉,有重获自由的激动,更有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对宁瑜二人的感激。
它那庞大的身躯在水中缓缓舒展,虽然依旧伤痕累累,气息虚弱,但那股沉甸甸的死气与怨气已然散去。
它抬起头,巨大的龙目看向宁瑜和阿翎,传递来最后一道神念:“多谢……二位……解脱之恩……我残元将散……愿以此身最后龙元,反哺此堰,稳固水脉百年……以赎前愆……亦算……不负李冰当年镇水之初衷……”
说完,它那庞大的身躯开始散发出柔和的蓝色光点,如同无数萤火,融入古堰结构与周围的江水之中。它的身形渐渐变得透明,最终彻底消散,回归于天地水脉。
在它消散的瞬间,那被锁住已久的堰口,发出一声欢快的轰鸣,清澈的江水如同挣脱束缚的巨龙,奔腾而出,沿着内江水道,欢快地流向干渴已久的下游田地!
尾声
数日之后,龙泉古城内外,一片欢腾。沱江水复流,干涸的土地得到滋润,枯萎的禾苗重现生机。人们感念“龙王爷”最终息怒,亦感念不知名的过客(宁瑜二人并未留名)可能做出的贡献。
都江古堰恢复了往日的运转,甚至因为蛟龙最后龙元的反哺,堰体更加稳固,水势更加温顺。
宁瑜与阿翎站在远处山巅,望着脚下奔流的江水和重现生机的沃野。
“数百年囚禁,一朝解脱。以德报怨,反哺苍生。此龙,终未失其灵性。”阿翎指尖气纹,带着一丝敬意。
“刚不可久,柔能克刚。”宁瑜悠然道,“李冰以刚强之术锁龙镇水,虽保数百年平安,却埋下隐患。今日以柔和之道化解怨结,导其向善,反得圆满。这古堰锁龙,昭示世间,解决问题,并非只有镇压一途。理解与疏导,往往能达至更善之境。”
他肩头的纸鹤,在江风中轻灵飞舞,似乎也因参与了这场解脱与新生而欢欣。经历此次沟通龙魂、疏导禁制,灵犀珠对于宏大能量与复杂情绪的引导调和,有了更深的造诣。
两人转身,步入苍茫暮色之中。龙泉古堰的故事结束了,但人与自然的相处,刚与柔的权衡,仍将是这片土地上永恒的智慧。
(第四十二话 《古堰锁龙》 完)
喜欢民间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民间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