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场

喜欢千瓣莲的龙君府

首页 >> 民间场 >> 民间场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凋零风暴的明日方舟之旅明日方舟:泰拉大革命从艾克斯开始的路基艾尔王重生团宠:我和王爷是冤家都市潜龙赵东帕克的木叶经济史地球游戏场重生年代大院娇媳美又飒王妃假哭,王爷直接提刀杀上金銮殿空间在手:捡个王爷来种田
民间场 喜欢千瓣莲的龙君府 - 民间场全文阅读 - 民间场txt下载 - 民间场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六十八话 :古窑新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上卷

长乐郡以北,毗邻边境,有一片绵延的赤土丘陵,名为“丹霞坳”。此地土质特殊,富含多种矿物,尤其适宜烧制陶器。坳中有一古窑,名曰“薪火窑”,相传已有数百年历史,其出产的陶器,釉色独特,质地坚密,声如磬鸣,在周边府县颇负盛名。

宁瑜与阿翎行至丹霞坳时,正值深秋。赤色的土地在夕阳映照下,如同燃烧的火焰,与远处层林尽染的山色交织成一幅浓烈而苍凉的画卷。然而,与这壮丽景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坳中弥漫的一种沉闷与萧条之气。

沿途可见不少废弃的窑口,窑身坍塌,杂草丛生,早已没了烟火。仅存的几座窑口,也多是冷冷清清,不见往日窑火熊熊、匠人忙碌的景象。空气中本该弥漫的陶土与窑火的气息,也被一股若有若无的焦糊和衰败味道所取代。

阿翎轻轻蹙着眉,她敏锐的灵觉能感受到这片土地深处传来的“哭泣”声,并非人语,而是泥土、火焰在某种不当的对待下发出的痛苦呻吟。她手中的纸鹤,也显得有些无精打采,翅羽上仿佛沾染了尘埃。

宁瑜目光扫过那些废弃的窑口,心中微沉。器物之衰,往往源于其魂之失。这丹霞坳的陶业,怕是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两人沿着一条被车轮压出深深辙印的小路,走向坳中看起来规模最大、也是唯一尚有烟火气的一座窑场——那便是“薪火窑”。窑场门口,几个窑工正垂头丧气地蹲在地上,对着几筐刚出窑的陶器唉声叹气。

那些陶器,器形倒是规整,但釉色灰暗呆滞,全无传说中的温润光泽,更有多数表面布满了细密的裂纹,或是扭曲变形,显然是烧制失败了。

“又废了一窑!这都第几次了?”

“唉,再这样下去,咱们薪火窑的招牌可就彻底砸了!”

“老窑主一病不起,少窑主他……他那样折腾,能成事才怪!”

“小声点!让人听见……”

窑工们见到宁瑜二人走近,停下了议论,警惕地看着他们。

宁瑜上前,拱手道:“诸位兄台,在下宁瑜,游历至此。见贵窑似乎有些困扰,不知可否告知一二?”

一个年纪稍长的窑工打量了宁瑜一番,见他气度不凡,不似歹人,便叹了口气道:“公子是外乡人,有所不知。我们薪火窑,祖祖辈辈都吃这碗饭,靠的就是这丹霞坳的土和祖传的手艺。可自从老窑主年前一病不起,少窑主接手后,这窑……就再没出过一窑好货!”

“哦?是何缘故?”宁瑜问道。

“缘故?”另一年轻窑工忍不住愤愤道,“还不是少窑主急功近利!他觉得祖传的法子太慢,产量低,非要搞什么‘新法’!胡乱改动釉料配方,缩短烧窑时间,还用了不知从哪里弄来的便宜石炭代替松木!火候、窑温都乱了套!这陶器是有灵性的,哪经得起这么折腾?土不服,火不驯,能烧出好东西才怪!”

正说着,窑场内传来一阵激烈的争吵声。

“我说了用这个新方子!掺入那‘荧光石粉’,烧出来的瓷器能夜明!定能卖上天价!”一个带着几分急躁与亢奋的年轻声音响起。

“少窑主!使不得啊!”一个苍老焦急的声音反驳道,“那荧光石粉性烈,与我们的胎土、釉料根本不和!强行掺入,不仅难以夜明,反而会破坏釉质,导致窑变失败,甚至炸窑啊!祖训有云,‘顺土之性,合火之韵’,不能乱来啊!”

“祖训祖训!老头子就是被这些祖训捆住了手脚,薪火窑才一直做不大!我不管!我是窑主,我说了算!立刻按新方子备料!”

随着话音,一个约莫二十出头、衣着华贵却沾染了不少泥灰、眼神中带着一股执拗与焦躁的年轻人,怒气冲冲地从窑场内走了出来,身后跟着一位满面愁容、不住跺脚的老匠人。

那年轻人,想必就是薪火窑的少窑主,名叫火铭。而那位老匠人,则是窑场里的老师傅,姓孙。

火铭看到门口的宁瑜和阿翎,以及那些垂头丧气的窑工,脸色更加难看,斥道:“都围在这里干什么?不用干活吗?废了一窑就垂头丧气,没出息!赶紧去准备下一窑的料,按我新给的方子!”

窑工们噤若寒蝉,唯唯诺诺地应了声,却没人动弹,目光都看向孙师傅。

孙师傅痛心疾首道:“少窑主!您就听老朽一句劝吧!这新方子真的不行!前几次失败,就是明证啊!再这样下去,不仅窑要毁,咱们薪火窑数百年的名声,也要毁于一旦了!”

“名声?名声能当饭吃吗?”火铭不耐烦地挥手,“现在外面时兴的是新奇、是炫巧!咱们那些老掉牙的瓶瓶罐罐,谁还稀罕?不创新,就是死路一条!孙老头,你再敢阻挠,就给我滚出薪火窑!”

孙师傅气得浑身发抖,老泪在眼眶里打转。

宁瑜在一旁静静听着,已然明白了症结所在。这位少窑主,有心振兴家业,却走入了歧途,将“创新”理解为对根本的背离与对浮华外表的追逐,忽视了制陶最核心的“土性”与“火候”。他过于急功近利,试图以投机取巧的方式速成,反而破坏了器物生成的天然规律。

他能感受到,这片丹霞坳的土地,那古老的薪火窑,其灵韵正在因为这粗暴的“新法”而变得紊乱、痛苦。土灵在排斥那不合的添加物,火灵在抗拒那劣质的燃料与失控的温度。

宁瑜上前一步,对那少窑主火铭拱了拱手,平和地说道:“少窑主,在下宁瑜,略通物性。适才听闻二位争执,心有所感。创新固然重要,然万物有其本性,制器之道,尤重‘因材施教’,顺其自然。强行以人力扭曲物性,恐如揠苗助长,非但不能成事,反而会伤其根本。”

火铭正在气头上,见又一个陌生人来指手画脚,更是恼火,冷哼道:“你又是谁?懂得什么制陶之道?也配来教训我?”

宁瑜不以为意,目光转向那些烧坏的陶器,随手拿起一件布满裂纹的陶罐,指尖轻轻拂过裂纹处,一股微不可察的灵力探入其中。他能清晰地“听”到陶器内部结构的哀鸣,那是土釉不合、火候失衡导致的灵韵崩散。

“此器,”宁瑜缓缓道,“胎土本为阳刚厚重之性,却被掺入了阴寒刺烈的荧光石粉,如同壮汉服了虎狼之药,外表看似凶猛,内里早已虚耗殆尽。加之火候急促,未能给予其充分融合、沉淀的时间,故而内应力无法释放,最终龟裂变形。非是土不行,非是火不旺,而是驾驭土火之人,未解其性,未顺其韵。”

他话语清晰,剖析入理,不仅孙师傅和窑工们听得连连点头,连火铭也愣了一下,他虽固执,却并非完全不懂行,宁瑜所言,竟与他观察到的失败现象隐隐吻合。

但火铭嘴上仍不服软:“说得轻巧!顺其自然?那要等到猴年马月?市场不等人!”

“市场追逐潮流,然真正的经典,却能超越潮流,历久弥新。”宁瑜道,“薪火窑能传承数百年,靠的绝非侥幸,乃是前辈匠人掌握了与这片土地、这方窑火和谐共处的智慧。这智慧,便是‘道’。失了道,徒具其形,即便一时侥幸得利,终难长久。少窑主欲光大祖业,其志可嘉,然方向若错,则南辕北辙,走得越快,离目标越远。”

阿翎也走到那堆废器旁,蹲下身,将手掌轻轻按在赤色的土地上,闭上双眼。她周身散发出纯净的灵性气息,尝试着与这片痛苦的土地、这躁动的窑火进行沟通,传递安抚与理解的意念。

火铭看着宁瑜平静却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那举止奇异、却让人心生宁静的少女,再回想连日来的屡屡失败,以及孙师傅和窑工们的消极抵抗,心中那团焦躁的火焰,似乎被浇上了一丝冷水。他并非毫无感觉,只是被急于证明自己的念头冲昏了头脑。

孙师傅见状,连忙趁热打铁道:“少窑主!这位公子所言极是啊!咱们薪火窑的根本,在于丹霞土和薪火窑的独特窑火!老窑主常说,‘土是骨,釉是肉,火是魂’!三者相合,方能成就佳器!那些花哨的东西,不是咱们的根本啊!”

火铭沉默了片刻,脸上的戾气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迷茫与挣扎。他看了看宁瑜,又看了看那片生他养他的赤色土地,以及那矗立了数百年的古老窑口,终于,有些颓然地叹了口气。

“那……那你说,该怎么办?窑场已经快撑不下去了……”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脆弱。

中卷

宁瑜见火铭态度有所松动,知他心中防线已现裂痕,便缓声道:“少窑主若信得过,不妨让在下观摩一番贵窑的制陶流程,从取土、练泥、制坯、上釉,到入窑烧制。或许能寻得问题更深层的原因。”

火铭此刻已是六神无主,又见宁瑜言之有物,不似妄言,犹豫了一下,便点头应允。

孙师傅和窑工们见少窑主终于肯听人劝,皆是精神一振,连忙引着宁瑜与阿翎进入窑场内部。

窑场规模颇大,分为采土区、练泥池、制坯坊、釉料房以及那座最为重要的、如同巨兽般匍匐的“薪火窑”。只是如今各处都显得有些凌乱衰败,练泥池中的泥料色泽不均,制坯坊里半成品粗糙毛躁,釉料房更是堆满了各种尝试失败后废弃的古怪配料。

宁瑜仔细地观察着每一个环节。在采土区,他抓起一把丹霞坳特有的赤土,以灵识感知,发现这土质果然灵韵充沛,阳和中正,但其中似乎掺杂了一些不属于此地的、阴寒杂乱的气息,想必是火铭尝试新方子时混入的其他矿土所致。

在练泥池旁,他看到窑工们机械地搅拌着泥料,缺乏了往日那种与泥土沟通、感受其呼吸节奏的专注。泥料练得不到家,内含气泡与杂质。

制坯坊中,匠人们心思浮动,手法粗糙,制成的泥坯徒具其形,缺乏神韵。

而在釉料房,问题最为严重。原本祖传的釉料配方,是以几种本地矿物和植物灰精心调配而成,与胎土性质相合,能在窑火中自然交融,形成独特的釉色。但如今,釉料房中堆满了火铭不知从何处搜罗来的各种奇异石粉、化学物,将原本和谐的釉方搅得一团糟。

宁瑜甚至看到了一些带有微弱邪异气息的矿物,若是用之,不仅毁器,恐还会对人体有害。

“问题根源,已见端倪。”宁瑜对跟随在旁的火铭和孙师傅道,“土性被杂气所污,泥料未经用心锤炼,坯体缺乏神魂,釉料更是背离根本,杂乱无章。以此状态入窑,再好的窑火,也难为无米之炊。”

他走到那座古老的薪火窑前,将手掌贴在尚有余温的窑壁上,闭目凝神。灵识深入窑体,他仿佛能“听”到窑火那疲惫而愤怒的咆哮,以及窑壁本身那积累了数百年、如今却因不当烧制而变得紊乱的灵韵场。

“窑亦有灵。”宁瑜睁开眼,肃然道,“此窑历经数百年,其内已自成天地,有着独特的‘火路’与‘气场’。强行改变燃料,打乱烧制节奏,如同扰乱了一个生态平衡的系统。火不归经,气不畅达,窑变自然失控。”

火铭听着宁瑜的剖析,额角冷汗涔涔。他之前只以为是某个环节的技术问题,从未想过,从土到火,从人到器,整个系统都已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那……那该如何补救?”火铭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返璞归真。”宁瑜斩钉截铁道,“首先,停止一切胡乱添加,清理釉料房,恢复祖传釉方。其次,取土需选灵韵纯净之处,摒弃杂土。练泥、制坯,需匠人沉心静气,以手观心,以心驭泥,赋予泥料生命。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尊重这座古窑。”

他看向火铭:“少窑主,你可知‘薪火’二字真意?”

火铭茫然。

“薪尽火传,非指燃料的接续,而是精神的传承,是与天地、与材料、与火焰那份默契与敬畏之心的传承。”宁瑜目光深邃,“你需要重新认识这片土地,认识这座窑,认识火焰的脾性。不是你去驾驭它们,而是与它们合作,共同成就一件器物。这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放下急功近利之心。”

孙师傅激动地老泪纵横:“公子说的,正是老窑主常挂在嘴边的话啊!少窑主,您就听劝吧!”

火铭看着眼前古老的窑口,看着那些期盼的窑工,再回想父亲往日教诲与自己近日的作为,心中百感交集,最终,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对着宁瑜深深一揖:“宁先生金玉良言,如雷贯耳!火铭知错了!从今日起,薪火窑一切事务,皆按祖训古法,恢复旧制!还望先生能多留几日,指点我等!”

宁瑜扶起他:“迷途知返,善莫大焉。宁某愿尽绵薄之力。”

接下来的几日,薪火窑在宁瑜的指点与孙师傅的主持下,开始了彻底的整顿。清理了杂土异物,恢复了古法釉方。宁瑜更是以自身灵力,帮助净化被污染的土料,安抚躁动的窑火灵韵。他还让阿翎以她纯净的灵性,引导匠人们沉静心神,在制坯时注入更多的专注与情感。

火铭也仿佛变了一个人,他脱下华服,换上粗布短打,亲自参与到取土、练泥的每一个环节,虚心向孙师傅和老窑工请教,感受着泥土在手中的变化,体会着那份久违的、与自然造物连接的踏实感。

他不再焦躁,不再空想,而是沉下心来,学习、体会、感悟。他发现,当自己真正静下来,去倾听泥土的声音,去观察火焰的舞蹈时,那些祖辈传下来的、他曾认为“过时”的规矩和技巧,竟然蕴含着如此深刻的道理。

宁瑜也向他讲解了“五行生克”、“阴阳平衡”在制陶中的体现,如何根据土性选择釉料,如何根据窑火特性控制温度曲线,如何利用窑变的不确定性创造出独一无二的美。火铭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些知识,眼界大开。

整个薪火窑的气氛,为之一新。虽然依旧忙碌,但那份焦灼与绝望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充满希望的、井然有序的专注。

下卷

七日之后,一切准备就绪。薪火窑要开窑了。

这一次,使用的完全是古法:纯净的丹霞土,精心锤炼的泥料,神韵饱满的坯体,古方配制的釉料,以及专用的、燃烧稳定、带着松香的松木。

火铭亲自点燃了窑火。这一次,他不再像以往那样急切地催动火力,而是严格按照古法,控制着投柴的频率与数量,细心观察着窑温的变化,感受着窑火那平稳而有力的“呼吸”。

宁瑜与阿翎站在窑外,能清晰地感觉到,这一次的窑火,不再是之前那种狂暴紊乱的状态,而是变得温顺而充满活力,与窑体、与其中的陶坯产生着和谐的共鸣。那古窑的灵韵,也仿佛从沉睡中苏醒,散发出愉悦的波动。

烧制持续了三天三夜。火铭几乎未曾合眼,守在窑口,与孙师傅一同掌控着火候。他的眼中布满了血丝,脸上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静与期待。

熄火,封窑,再经过两日的自然冷却。

开窑的日子终于到了。窑工们,连同火铭、孙师傅,以及宁瑜、阿翎,都聚集在窑口前,气氛紧张而又充满期盼。

窑门被缓缓打开,一股混合着陶土清香与松烟气息的热浪扑面而来。待热气稍散,众人迫不及待地向窑内望去。

只见窑内,一件件陶器整齐地排列着,在从窑口透入的光线下,闪烁着温润而内敛的光泽!

那釉色,不再是灰暗呆滞,而是呈现出一种深邃的、如同晚霞般的赤赭色,其间又隐隐有青蓝、紫金等色彩自然流淌、交融,形成变幻莫测的窑变效果,瑰丽无比!器形饱满端正,胎骨坚实,叩之声音清越悠长,如同古磬。

“成了!成了!”孙师傅激动得热泪盈眶,颤抖着抚摸着一件出窑的梅瓶,“就是这个!这才是我们薪火窑真正的‘丹霞流云釉’!几十年了!老朽终于又见到了!”

窑工们也是欢呼雀跃,相互拥抱,如同过节一般。

火铭怔怔地看着那一窑完美无瑕的陶器,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拿起一件茶盏,触手温润,釉色流光溢彩,美得惊心动魄。这比他之前追求的任何“新奇”之物,都要美上千百倍!这是一种源自本质、历经烈火考验的、沉静而永恒的美。

他转身,对着宁瑜,再次深深一揖,这一次,是发自内心的感激与敬服:“宁先生!大恩不言谢!若非先生点醒,火铭至今仍在歧路上狂奔,险些毁了祖辈基业!从今往后,火铭定当恪守祖训,潜心钻研,将这‘薪火’真正传承下去!”

宁瑜欣慰地扶起他:“恭喜少窑主重获新生。经此一役,想必你已明白,何为根本,何为枝叶。守住根本,方能枝繁叶茂;不忘传承,方能真正创新。这窑中之火,不仅是烧陶之火,更是你心中那盏不灭的匠心之火。”

阿翎也对着火铭和那些焕发着新生的陶器,露出了纯净的笑容。她肩头的纸鹤,也欢快地振了振翅膀,仿佛在分享这份喜悦。

薪火窑重焕生机的消息,迅速传遍了丹霞坳,甚至引来了周边的客商。那一窑“丹霞流云釉”的陶器,被争相抢购,价格远超以往。更重要的是,薪火窑那沉静内敛、返璞归真的风格,重新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与认可。

宁瑜与阿翎在薪火窑又盘桓了数日,见证了窑场步入正轨,方才辞别。

离开丹霞坳那日,赤土依旧如火,但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衰败,而是泥土的芬芳与窑火的温暖。火铭与孙师傅带着众窑工,一直将二人送至坳口。

“宁先生,阿翎姑娘,日后但凡经过,定要再来!”火铭诚恳道。

宁瑜拱手告别:“一定。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二人身影,消失在蜿蜒的山道上。

回望丹霞坳,那座古老的薪火窑正冒出袅袅青烟,与天边的晚霞融为一体,构成一幅和谐而充满希望的画面。

“万物有灵,匠心贵真。”宁瑜对阿翎轻声道,“制器如此,做人亦然。唯有尊重规律,顺应本性,沉心静气,方能成就真实而长久的价值。若心浮气躁,舍本逐末,终将如那劣质陶器,外表或许炫目,内里却早已崩坏。这古窑新生的故事,或许能提醒世人,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更需守护好那份不变的‘匠心’与‘根本’。”

阿翎赞同地点了点头。她看着手中那仿佛也经历了这番感悟而更加灵动的纸鹤,又望向远方那片孕育了无数精美陶器的赤色土地,心中对“创造”与“传承”有了更深的理解。

他们的旅程仍在继续,而丹霞坳的故事,关于泥土、火焰与匠心的哲理,必将随着那温润的陶器,流传到更远的地方。

喜欢民间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民间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魂断桃花村百鬼夜行不装了,抱上太子大腿后我真香了开局操作蝙蝠侠足坛幸运星女配是重生的惊!小可怜竟是玄学大师快穿之我真的不是渣天庭典狱长名门枭宠:老婆,乖一点最仙遊悠闲直播:开局国宝赖上我比蒙传奇重生年代不做贤妻将明征天战途午后香茶新书我的美女总裁让你选召唤兽,你却在选老婆?豪门巨星之悍妻养成扉页空间
经典收藏父母双亡弟妹多,不当皇婶谁护我夜月之暗豪门恩宠:总裁求爱记我在侯府当调解员,被全家宠了贺景黎的小青梅可盐可甜汝本明珠人在疗养院,全靠病人逢凶化吉龙图案卷集夏天的星星在微笑重新攻略病娇男主【快穿】山海九圣录重回五岁意外开挂小姑娘她杀疯了穿入蔚蓝档案的我,带着多重身份绑定系统后,宿主又不想花钱了回到二十年前,我成了阿飘婚然心动,总裁的独家盛爱崩铁:重生成虚数之树管理员我的宿主有点傻夙花集主母换嫁!美强惨夫君追妻火葬场
最近更新争霸九天逆命归墟,轮回天命四合院:我的旁白不正经炮灰重生,当皇太女也行恶毒女配下乡后,被绝嗣糙汉娇宠精灵:开局绑定神级系统重生之我为家族改写命运前夫哥你病得不轻啊!星途:总裁的影后娇妻又A又飒生死簿这次换我来划万界之倒霉蛋竹马太爱贴贴,修真界没眼看逃离圣地后,疯批师父追上门重生之嫡女行和那个瘸子从生产队到个体户穿越凡人修仙怎么办在线急真急!网游:我用战士在玛法大陆当天尊都重生了,肯定是搞钱最重要废柴才女靠种田香飘整个后宫综影视:邱莹莹的人生
民间场 喜欢千瓣莲的龙君府 - 民间场txt下载 - 民间场最新章节 - 民间场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