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场

喜欢千瓣莲的龙君府

首页 >> 民间场 >> 民间场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嫌弃宇智波?我宇智波不玩了唐业楚芸萱吞天仙根侯门主母读我心后,把养子全养废仙路争锋(精修版)恃宠而骄的他每天都在作死边缘混天鼎明日方舟:今天也是叛变的一天寒门仙帝陆沉周若雪全文免费
民间场 喜欢千瓣莲的龙君府 - 民间场全文阅读 - 民间场txt下载 - 民间场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一百六十二话 :烽火弦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上阙:绝响

1944年的桂林,硝烟与山水奇景诡异地交织在一起。这座以山水甲天下闻名的城市,此刻正面临着日军的猛烈进攻。漓江上不再有游船画舫,只有运送物资和难民的木船,江面上漂浮着燃烧的木板和油污,昔日的碧波如今泛着浑浊的灰黄。

宁瑜与阿翎走在满是瓦砾的街道上,空气中弥漫着硝烟与消毒水的气味。路旁的桂花树被炮火熏得焦黑,却依然顽强地绽放着细小的花朵,散发出与战火格格不入的幽香。阿翎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阴丹士林布旗袍,外罩一件粗布外套,这是战时最常见的装束。她的发髻有些散乱,但眼神依然清澈。

宁哥哥,我听到这座城市在哭泣。阿翎轻声说,她的目光掠过被炸毁的房屋,落在远处依然青翠的独秀峰上,那些山水的精魂都在哀鸣。

转过一个街角,一阵悠扬的琴声突然传入耳中。在这枪炮声中,这琴音显得格外突兀而悲怆,像是绝望中开出的最后一朵花。

循着琴声,他们来到一座半毁的文庙。大成殿的屋顶已经被炸开一个大洞,阳光透过破洞照在布满灰尘的孔子像上,给肃穆的殿堂增添了几分凄美。殿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在抚琴,他身上的长衫已经洗得发白,袖口处打着补丁,但抚琴的姿态依然从容优雅,每一个指法都精准到位。

琴声苍凉悲壮,正是古曲《广陵散》。那琴音时而如金戈铁马,时而如壮士悲歌,在这废墟之中更显得荡气回肠。

是梅先生!一个路过的小学生惊喜地叫道,梅先生还在弹琴!

老者一曲终了,抬头看见宁瑜二人,微微颔首:乱世之中,还有知音来访,幸甚。

他自称梅清臣,是桂林有名的古琴大师。战火逼近,所有人都劝他离开,但他坚持要留守文庙。

焦尾琴是唐代古物,不能让它落入敌手。梅先生轻抚琴身,眼神温柔如同看待自己的孩子,况且,只要琴音不绝,文脉就不会断。你们听——

他轻拨琴弦,琴音在废墟间回荡:这琴音里,有盛唐的气象,有宋元的风骨,有明清的雅致。若是琴音断了,这些就都断了。

突然,一阵尖锐的空袭警报响起,远处传来飞机的轰鸣声。梅先生却纹丝不动,继续抚琴,这次弹的是《幽兰操》,琴音清越,仿佛在污浊的空气中开辟出一方净土。

梅先生,快进防空洞!几个学生跑来催促,他们的校服上沾满了灰尘,脸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成熟。

梅先生摇头:你们快去避难。我要让敌人知道,中国人的精神是炸不垮的。

宁瑜凝神望去,发现梅先生周身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白光,那是以毕生修为凝聚的文气。这文气与整座文庙的气息相连,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屏障。更神奇的是,在文庙的断壁残垣间,隐约可见历代先贤的虚影,他们或坐或立,都在静静聆听这战火中的琴音。

敌机呼啸而过,投下数枚炸弹。奇怪的是,那些炸弹在接近文庙上空时,竟然偏离了方向,落在远处的空地上,只激起一片尘土。

这是...阿翎惊讶地看着这一幕。

文气护体。宁瑜肃然起敬,梅先生是以自己的生命为祭,守护这座文庙。你看那些先贤虚影,他们都是被梅先生的琴音唤醒的文魂。

空袭过后,文庙奇迹般地完好无损。消息传开,市民们纷纷前来朝拜,将文庙视为战火中的精神寄托。有人在殿前焚香,有人默默叩拜,更有人带来家中珍藏的典籍,供奉在孔子像前。

只要文庙还在,桂林就还没有沦陷。一个老书生颤巍巍地说,他手中紧紧抱着一套《论语》。

然而,危机才刚刚开始。日军已经兵临城下,炮火越来越密集,文庙周围的建筑大多已成废墟。更令人担忧的是,梅先生的脸色日渐苍白,每一次抚琴后都要休息更长时间。

文气护体消耗的是他的生命力。宁瑜忧心忡忡地对阿翎说,再这样下去,他撑不了多久。

中阙:知音

这天夜里,文庙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一个穿着日本军服的年轻人,腰间佩着军刀,却背着一个古琴盒。他的步伐沉稳,眼神中带着与普通日军不同的书卷气。

梅先生,久仰大名。年轻人用流利的中文说道,递上一张名片:京都帝国大学音乐系,竹下清源。

梅先生冷冷地看着他:阁下是来听琴,还是来炸庙的?

竹下清源深深鞠躬,动作标准得如同教科书:我是来求教的。家祖竹下义明曾是唐代遣唐使,带回了一把唐琴九霄环佩。可惜在日本无人能弹出其神韵,特来向先生请教。

他打开琴盒,里面果然是一把保存完好的唐代古琴。琴身漆色温润,断纹如梅花,琴腹内可见大唐贞观三年制的题款,确实是难得的珍品。

梅先生原本冷漠的表情微微动容。他轻抚琴身,指尖在琴弦上轻轻划过,眼中闪过复杂的神色:确实是好琴。可惜...

可惜什么?竹下清源急切地问。

可惜琴魂已死。梅先生叹息,这把琴在中国时,琴魂犹在。东渡日本后,失去了知音,琴魂便沉睡了。你听——

他轻拨琴弦,琴音干涩,果然毫无灵气:琴为心声,这把琴已经很久没有遇到懂它的人了。

竹下清源沉默片刻,突然解下军刀,脱下军服,露出里面的白色和服:请先生教我。在音乐面前,我只是一个求道的学子。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竹下清源每天都来文庙学琴。令人惊讶的是,他对中国古琴的研究确实很深,许多失传的指法都能准确还原。有时两人会为了一段指法讨论到深夜,烛光下,两个身影投在残破的墙壁上,竟有几分和谐。

你是个难得的知音。梅先生在某次授课后感叹,可惜...

可惜我是日本人?竹下清源苦笑,音乐无国界,知音难寻觅。在我心中,先生是老师,更是知音。可是...他望向窗外的硝烟,可是现实总是如此残酷。

这天,竹下清源在学琴时,突然泪流满面。他弹的是《阳关三叠》,琴音哽咽,难以成调。

你想家了。梅先生轻声道。

竹下清源点头:这首曲子让我想起了京都的樱花,想起了在哲学之道上散步的日子。可是现在...他的手指重重按在琴弦上,现在我的双手沾满了鲜血。

他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出身音乐世家,从小学习古琴,却被征召入伍。原本以为可以在军队中继续研究音乐,却发现现实与理想相去甚远。

我以为音乐可以化解仇恨,可是我错了。竹下清源痛苦地说,在战场上,我亲眼目睹了太多暴行。有时候我在想,我还有什么资格弹琴?

梅先生沉默良久,重新调音,开始弹奏《普庵咒》。庄严肃穆的琴音在殿中回荡,仿佛能净化一切污浊。

琴音可以洗涤心灵。梅先生说,重要的是你此刻的选择。

然而,战局日益紧张。日军已经完成对桂林的合围,总攻在即。

这天,竹下清源接到命令,要他随部队进攻桂林城。临行前,他来到文庙与梅先生告别,手中提着那个古琴盒。

先生,明日我就要上战场了。竹下清源神色痛苦,或许我们会兵戎相见。

梅先生沉默良久,忽然道:你可知道《广陵散》的真意?

请先生指教。

《广陵散》不仅是琴曲,更是一种精神。梅先生拨动琴弦,琴音铿锵如剑鸣,它讲述的是聂政刺韩王的故事,表达的是士为知己者死的勇气。但更重要的是,它告诉我们,有些东西比生命更珍贵。

琴音在殿中回荡,仿佛有千军万马奔腾而过。

竹下清源泪流满面:我明白了。明日战场,我若见到先生,定当退避三舍。这把九霄环佩...就留给先生吧。

他深深叩首,将古琴盒推至梅先生面前,转身离去时,和服的衣角在晚风中飘动,像一只折翼的白鹤。

宁瑜从暗处走出:梅先生,此人可信吗?

梅先生轻抚着九霄环佩琴,琴身微温,仿佛还带着主人的体温:琴音不会骗人。他的琴音纯净,是个真性情的年轻人。可惜生在乱世...

他忽然剧烈咳嗽起来,帕子上染了点点鲜红。

当夜,炮火更加猛烈。文庙虽然受文气保护,但周围的民房都在燃烧,整座桂林城陷入火海,漓江的水面倒映着冲天的火光,宛如地狱图景。

阿翎化作白鹤,在夜空中盘旋,羽翼洒下清光缓解火势。宁瑜则协助救护队转移伤员,在断壁残垣间寻找生还者。

凌晨时分,最坏的消息传来:守军决定撤退,桂林即将沦陷。

梅先生,跟我们走吧。宁瑜劝道,留得青山在...

梅先生摇头,抚摸着焦尾琴:我要留下来,为这座城弹最后一曲。这把九霄环佩,就拜托二位带走了。

他将两个古琴盒郑重地交给宁瑜,眼中闪着决然的光。

下阙:绝响新生

1944年11月10日,桂林沦陷。

日军进城的那天,梅先生端坐在文庙大成殿中,面前摆放着焦尾琴。他换上了一件干净的青色长衫,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仿佛要去参加一场重要的雅集。

日军士兵冲进文庙,看到这一幕都愣住了。阳光从屋顶的破洞照下,正好落在梅先生身上,给他镀上了一层金光。

梅先生不理睬他们,开始抚琴。这次他弹的是《流水》,琴音清澈悠扬,仿佛在诉说着漓江千年的故事。奇妙的是,随着琴音的流淌,殿中的灰尘似乎都安静下来,连空气都变得澄澈。

为首的日军军官大怒,举刀欲劈,却被匆匆赶来的竹下清源拦住。

大佐,这是中国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毁不得。竹下清源急切地说,请允许我与他完成最后一次琴艺交流。

在竹下清源的周旋下,梅先生得以继续弹琴。更令人惊讶的是,竹下清源也取来九霄环佩琴——他终究还是舍不得这把祖传的唐琴,与梅先生合奏。

两把唐琴,一中一日,在战火废墟中发出和谐的琴音。焦尾琴音色苍古,九霄环佩清越悠扬,两音相和,竟演绎出一曲前所未有的《阳关三叠》。

你终于唤醒了这把琴的琴魂。梅先生微笑道,手指在琴弦上轻拢慢捻,听,它在哭泣,也在欢笑。

竹下清源眼中含泪:是先生教会我,琴为心声。可是...他望向殿外列队的日军,可是我们却要让这心声染上鲜血。

就在这时,异变突生。一枚流弹击中文庙的梁柱,大殿开始坍塌,瓦砾如雨落下。

小心!竹下清源扑向梅先生,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他和古琴。

一声,梁柱砸在竹下清源背上,他当场吐血倒地,鲜血染红了白色的和服。

为什么...梅先生扶住他,老泪纵横,你不该...

士为知己者死...竹下清源微弱地笑着,手指还搭在琴弦上,这是我...最后的《广陵散》...请先生...继续弹下去...

他永远闭上了眼睛,面容安详如同睡着。

梅先生抱着竹下清源的尸体,仰天长啸。啸声中,两把古琴突然发出耀眼的光芒,琴音自动响起,如泣如诉。更神奇的是,在琴音中,文庙的破损之处开始自动修复,连院中的古树都重新焕发生机,焦黑的枝干上竟长出了新芽。

这是...日军士兵惊恐后退,有些人甚至跪地祈祷。

宁瑜和阿翎及时赶到。看到这一幕,宁瑜肃然道:这是知音之魂与文庙文气共鸣,产生了神迹。你们看——

在文庙上空,出现了两个巨大的虚影:一个是宽袍大袖的中国文人,一个是穿着和服的日本雅士,两人正在抚琴对饮,相视而笑。

梅先生轻轻放下竹下清源,对宁瑜说:请二位帮我一个忙。

在他的请求下,宁瑜和阿翎将两把古琴带出桂林城。梅先生则留在文庙,继续守护这座精神圣地。

战后,宁瑜和阿翎在漓江边建了一座知音亭,将两把古琴供奉其中。令人惊奇的是,每当月明之夜,亭中就会自动响起琴音,仿佛两位知音仍在合奏。更神奇的是,亭边的桂树四季开花,香气袭人。

更让人感动的是,竹下清源的日记后来被发现。他在日记中写道:在桂林,我找到了音乐的真谛。音乐无国界,但音乐家有祖国。我为自己国家的行为感到羞愧...若有一日战事结束,我愿用余生来弥补这些罪孽...

1950年,梅先生安详离世。临终前,他将毕生琴艺传授给当地的孩子,其中有不少是战争孤儿。

记住,他对孩子们说,声音已经微弱但依然清晰,琴音可以停止,但精神永远不会消逝。只要还有人记得《广陵散》的故事,中国人的脊梁就不会弯。音乐是通往心灵的桥梁,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时代,也要相信知音的存在。

他去世的那天,知音亭中的两把古琴自动鸣响,整整三日不绝。漓江上的渔夫都说,那几天夜里,常能看到两个身影在亭中对饮弹琴,一个青衣长衫,一个白袍宽袖。

如今,知音亭已成为桂林一景。亭前的石碑上刻着梅先生最后的诗句:

烽火连三月,知音世所稀。

琴魂今犹在,夜夜绕漓水。

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前来朝圣,其中不乏日本琴人。他们会在亭前合奏,用音乐延续那段跨越国界的知音之情。

而那段战火中的弦歌不绝的故事,也随着漓江的流水,永远流传下去,提醒着后人: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艺术与人性之光也永远不会熄灭。

喜欢民间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民间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丹崖仙途开局继承仙门,师妹全员女帝斗罗之野猪凶猛巅峰宝鉴我们村的阴阳两界总裁强势爱:染指,小甜妻!波矮子的开挂人生诸天武侠大穿梭宿主她甜入心扉侯门福妻斗战魔帝肤浅者成仙午后香茶新书英雄联盟之最强重生战皇鬼眼道长名门婚爱,高冷老公太任性比蒙传奇重生之我要冲浪
经典收藏南娇宠港片:大佬的全球帝国夜月之暗将军,夫人出价一万两和离快穿:钓系宿主疯癫,但过分美艳簪星绑定系统后,宿主又不想花钱了主母换嫁!美强惨夫君追妻火葬场反派乖乖!我是来生崽的【快穿】龙族:开局就A级的路明非恐怖街回到二十年前,我成了阿飘原神:在钟离面前,冒充岩王帝君爱你如旧修仙:从感受杀气开始婚然心动,总裁的独家盛爱精灵之黄金牧场豪门恩宠:总裁求爱记暗黑向日葵穿成最惨炮灰?她退婚摆烂杀疯了
最近更新万界之倒霉蛋爱情公寓:我的爱情从这里开始男主请自重,狐狸尾巴是不能咬的绝区零:开局一条骑士腰带!火影:我弹指破须佐,单手虐尾兽开局绝症,转身狂赚百亿成白富美生死簿这次换我来划炮灰重生,当皇太女也行凡俗隐仙录快穿成炮灰?明明是在敛财囤货偷养罪臣之子后,她暴富了综影视:何欲问千秋我那强大而迷人的星际太子殿下胎穿锦鲤对照组我靠篡改心声无敌逃离圣地后,疯批师父追上门重生之嫡女行江湖武林榜奥特曼:打个怪兽,被诺亚看中了出发,新的人生路红楼一梦之环玉声声
民间场 喜欢千瓣莲的龙君府 - 民间场txt下载 - 民间场最新章节 - 民间场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