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边陲,有十万大山,其中有一处名为“瘴疠谷”的险恶之地,终年弥漫着五彩毒瘴,鸟兽绝迹,草木不生,乃是生人勿近的绝地。然而,据古籍记载,此谷深处却生长着一种能解百毒的奇花——“七窍避毒莲”。宁瑜为救治一位身中奇毒的朋友,需以此花为引,不得不与阿翎冒险踏入这片死亡之地。
尚未靠近山谷,空气中已然飘来一股甜腻中带着腐朽的怪异气味,令人闻之头晕目眩。远望山谷上空,笼罩着一层五彩斑斓的雾气,在日光下变幻不定,美丽却致命。
“公子,这瘴气……好生厉害!”阿翎以袖掩鼻,灵觉敏锐的她更能感受到那瘴气中蕴含的侵蚀生命力的恶毒能量,“而且,谷中的地气很混乱,像是……大地在生病,不断渗出毒脓。”
宁瑜取出一枚清心避瘴的灵丹服下,又递给阿翎一枚,神色凝重:“非是寻常山林瘴气。此乃‘地肺毒瘴’,源于地脉受损,阴阳失调,郁结千年污秽邪毒之气喷发而成。其性酷烈,不仅能腐肉蚀骨,更能污人神魂。那七窍避毒莲生于至毒之地,正是以毒攻毒,吸纳瘴气精华而生的灵物,必在毒源核心之处。”
两人服下灵丹,又施展护身法术,周身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清光,这才小心翼翼地向谷内行进。
踏入瘴疠谷,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脚下土地松软泥泞,泛着诡异的紫黑色,不断有气泡冒出,破裂后散发出更加浓烈的毒气。四周的岩石也被腐蚀得千疮百孔,形态狰狞。谷中寂静得可怕,没有任何虫鸣鸟叫,只有毒瘴流动时发出的细微嘶嘶声。
越往深处,瘴气越发浓郁,色彩也愈发斑斓艳丽,从最初的淡粉、幽绿,逐渐变为深紫、暗红,甚至开始凝聚成各种扭曲怪异的形态,时而如张牙舞爪的鬼怪,时而如流淌的毒液瀑布。护身清光在瘴气的侵蚀下,不断发出滋滋的声响,光芒逐渐黯淡。
“公子,这样下去,我们的护身法术支撑不了多久。”阿翎看着周围那几乎凝成实质的五彩瘴气,忧心忡忡。
宁瑜点头,目光扫视着四周,寻找着地脉毒气最为集中的方向。“跟紧我,尽量避开瘴气最浓的区域。”
他凭借对地气敏锐的感知,带领阿翎在复杂的地形和致命的毒瘴中艰难穿行。途中,他们看到了不少误入此地的动物乃至人类的骸骨,皆呈紫黑色,显然是被毒瘴侵蚀致死。
行至一处较为开阔的谷地,眼前出现了一片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一片巨大的、不断翻滚冒泡的毒沼!沼水呈现出一种无法形容的、混杂了所有污秽颜色的混沌色泽,散发出足以让金石腐朽的恶臭。而在毒沼中央,有一小片孤岛,岛上赫然生长着一株通体晶莹、生有七孔、散发着淡淡清辉的莲花!
正是七窍避毒莲!
然而,想要取得莲花,必须渡过这片恐怖的毒沼。沼水中不仅蕴含着极致的毒性,更隐隐有无数扭曲的、由纯粹瘴气与怨念构成的影子在蠕动,发出无声的咆哮。
“毒源核心,恐怕就在这沼底。”宁瑜凝视着那翻滚的沼水,沉声道,“这避毒莲扎根于此,吸收毒瘴精华,却也镇压着部分毒气。若贸然采摘,恐引动整个毒沼暴动。”
就在他思索对策之际,毒沼对岸的岩壁下,一个隐蔽的洞窟中,突然传来一阵微弱的、断断续续的咳嗽声和金属敲击石壁的声响!
有人?!
宁瑜与阿翎对视一眼,皆感诧异。这等绝地,竟还有活人?
两人绕到对岸,靠近那洞窟。只见洞口被乱石半掩,内有微光透出。进入洞中,发现里面空间不大,一个衣衫褴褛、面色青紫、奄奄一息的老者,正靠坐在岩壁下,手中握着一把药锄,艰难地敲击着地面。他身边散落着一些药篓、工具和几株已经枯萎的草药。
见到宁瑜二人,老者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希冀,嘶哑道:“你……你们……如何进来的?快……快走!此地……大凶!”
宁瑜上前,渡入一丝温和的灵力护住老者心脉,又取出解毒灵丹喂他服下,温言道:“老丈莫慌,我等为寻药而来。您为何会在此地?”
老者服下丹药,气色稍缓,断断续续道出原委。他原是山外有名的采药人,人称“药叟”,一生钻研药理,尤善解毒。听闻瘴疠谷中有稀世毒草,可配制解万毒之方,便不顾危险前来探寻。月前他找到此处,发现毒沼与避毒莲,深知其价值,欲设法采摘。不料在探查沼边时,惊动了沼中邪物,身受重创,逃至此洞,依靠随身携带的一些解毒药吊命至今。
“那沼中……有……有活物!”药叟眼中露出恐惧,“非鱼非兽,乃是由至毒瘴气与地底阴煞孕育的……‘瘴魅’!无形无质,却能侵蚀万物,更能操控毒瘴……老夫……便是被其所伤……”
正说着,洞外毒沼突然剧烈翻腾起来!五彩瘴气如同受到召唤,疯狂向沼中心汇聚!沼水中那些扭曲的影子发出尖锐的嘶鸣,凝聚成一个巨大的、没有固定形态的、由流动的毒瘴构成的恐怖存在——正是药叟所说的瘴魅!
它那变幻不定的“面孔”上,两点猩红的光芒死死盯住了洞窟方向,显然发现了新的猎物!
“它……它来了!”药叟惊恐道。
宁瑜将药叟护在身后,与阿翎并肩立于洞口。只见那瘴魅发出一声无声的咆哮,整个毒沼的瘴气随之沸腾,化作无数五彩的触手、利刃、毒箭,如同狂风暴雨般向洞窟倾泻而来!攻击未至,那蕴含的剧毒与精神侵蚀已让洞口的岩石迅速变黑、剥落!
“金光护体!”
宁瑜低喝,将金光咒催发到极致,璀璨金光形成坚固屏障,将洞口牢牢护住。毒瘴攻击撞在金光上,发出密集的嗤嗤声,不断消磨着金光的力量。阿翎也全力施展灵鹤清辉,辅助净化靠近的毒气。
然而,这瘴魅乃是此地毒瘴千年所聚,力量几乎无穷无尽。它操控着整个毒沼的力量,攻击一波强过一波。金光屏障剧烈波动,眼看就要支撑不住。
“不能一味防守!”宁瑜心知久守必失,必须主动出击,毁掉这瘴魅,或者至少重创它,才能取得避毒莲并安全离开。
他观察着那瘴魅的核心,发现其能量虽然庞大,但似乎并非浑然一体,在那变幻的形态中心,有一团相对稳定、颜色最深、能量最为凝聚的核心!
“阿翎,护好老丈!我去会会它!”
宁瑜交代一句,身形一闪,竟主动冲出了金光屏障,杀入那漫天毒瘴之中!
纯阳真火自他体内爆发,桃木剑(虽非常用,但宁瑜随身携带的法器)上烈焰熊熊,将他周身笼罩,暂时逼开了毒瘴。他脚踏玄奥步法,如同火中精灵,在五彩毒瘴的狂潮中逆流而上,直刺那瘴魅的核心!
瘴魅似乎被宁瑜的举动激怒,发出更加尖锐的嘶鸣,无数毒瘴触手舍了洞口,全力向宁瑜缠绕、穿刺而来!同时,它那核心处,射出一道凝练到极致、色彩混沌的毒煞光束,直取宁瑜!
宁瑜挥剑格挡,毒煞光束与纯阳真火激烈碰撞,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毒性与火力相互湮灭,产生剧烈的爆炸,将周围的毒瘴都清空了一片!
但宁瑜也被爆炸的冲击力震得气血翻腾,护体真火一阵摇曳。而更多的毒瘴触手已经趁机缠绕上来,那恐怖的毒性立刻开始侵蚀他的护体灵光和肉身!
“公子小心!”洞内的阿翎看得心惊胆战,忍不住惊呼。
宁瑜感到一阵头晕目眩,四肢传来麻痹之感,知道毒性已然入侵。他猛咬舌尖,借助剧痛保持清醒,体内灵力疯狂运转,强行将侵入的毒性逼出,但速度远比不上侵蚀的速度。
这样下去,他迟早会被这无尽的毒瘴吞噬!
必须速战速决!
他不再保留,将残存的大部分灵力,连同一种激发潜能的秘法,尽数灌注于桃木剑中!剑身承受不住这股力量,发出悲鸣,裂纹蔓延,但光芒却炽烈到了极致!
“三昧真火,焚天灭地!邪毒瘴魅,化为飞灰!敕!”
他使出了压箱底的手段之一——三昧真火!此火并非凡火,乃是精气神炼成,专克世间一切阴邪污秽!
桃木剑携带着焚尽万物的三昧真火,化作一道撕裂一切色彩与黑暗的白金长虹,无视了周围缠绕的毒瘴触手,以无可阻挡之势,再次刺向那瘴魅的核心!
瘴魅感受到了致命的威胁,发出了恐惧的尖啸,调动所有毒瘴在核心前凝聚成一面厚实无比的五彩盾牌!
“轰——!!!!!”
白金长虹与五彩盾牌悍然碰撞!这一次的爆炸,远超之前!整个山谷都在剧烈震动,毒沼被掀起滔天巨浪!刺目的白光与混乱的五彩瘴气交织、湮灭!
洞窟内的阿翎和药叟被强光刺得睁不开眼,只感到一股毁灭性的冲击波席卷而来,幸好有金光屏障抵挡,才未被波及。
当光芒与尘埃(毒瘴)稍稍散去,只见那瘴魅庞大的身躯已然消失大半,核心处变得黯淡无光,显然受到了重创。但它并未被彻底消灭,残存的躯体发出怨毒的嘶鸣,开始疯狂地汲取整个毒沼和山谷的瘴气,试图重组和恢复!
而宁瑜,则从半空中坠落,重重摔在毒沼边缘。他面色焦黑,气息萎靡到了极点,身上多处被毒瘴侵蚀,冒着黑气,桃木剑也彻底碎裂,显然为了发出那一击,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公子!”阿翎再也顾不得其他,冲出洞窟,来到宁瑜身边,看着他的惨状,泪水夺眶而出。她拼命将灵鹤清辉渡入宁瑜体内,试图驱散毒性,稳住他的伤势。
然而,那瘴魅的恢复速度极快,眼看就要再次凝聚成形!
就在这时,一直靠在洞内观察的药叟,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他挣扎着爬起,拿起身边的药篓,踉踉跄跄地走到洞口,对着那正在恢复的瘴魅核心,用尽最后的力气喊道:“孽障!老夫……老夫与你同归于尽!”
说罢,他竟将药篓中那些枯萎的草药,连同自己毕生研制的、几种性质极端猛烈的解毒(或者说,以毒攻毒)药粉,全部抛向了瘴魅的核心!
这些药粉与瘴魅的至毒之气相遇,并未被轻易同化,反而产生了剧烈的、不可预测的药性冲突和能量爆炸!
“嘭!嘭!嘭!”
一连串的爆炸在瘴魅核心处响起!那本就受创不轻的核心,在这突如其来的、源自“药”之法则的冲击下,终于承受不住,发出了最后一声凄厉的哀嚎,彻底崩散开来,化为精纯的( albeit 有毒的)天地能量,回归山谷。
瘴魅,消散了。
随着瘴魅的消失,山谷中浓郁的五彩毒瘴仿佛失去了主心骨,开始缓缓变得稀薄、平复,虽然依旧有毒,但那股主动攻击、侵蚀的恶意却大大减弱。
药叟做完这一切,也耗尽了最后一丝生命力,面带解脱的笑容,缓缓倒了下去。
“老丈!”阿翎惊呼,却已来不及相救。
宁瑜在阿翎的搀扶下,挣扎着坐起,看着药叟的遗体,又望向那株在逐渐平息的毒沼中静静绽放的七窍避毒莲,心中百感交集。
他让阿翎采下避毒莲,又合力将药叟的遗体妥善安葬在洞窟旁。
“毒之一道,用之善可活人,用之恶可杀人。药叟前辈一生钻研,最终为破毒瘴而牺牲,其心可敬,其行可叹。”宁瑜虚弱地说道,“而这地肺毒瘴,虽是天地生成,却也因阴阳失衡。堵不如疏,灭不如化。或许……以此避毒莲为引,辅以阵法,可逐渐疏导净化此地瘴气,使其重归平衡……”
在离开之前,宁瑜强撑着伤势,以七窍避毒莲的部分花瓣和根须为核心,结合周围地势,布下了一个小型的“化毒生春阵”。此阵能缓慢吸收、转化毒瘴之气,假以时日,或能改善此谷环境。
做完这一切,两人才带着剩余的避毒莲和一身伤痛,以及一份对生命与自然更深的感悟,艰难地离开了瘴疠谷。
身后,那五彩的毒瘴依旧弥漫,但在那阵法的作用下,似乎少了几分暴戾,多了一丝转化的可能。而药叟与宁瑜的故事,也随着山风,悄然流传开来……
(本故事完)
喜欢民间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民间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