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的傍晚,金九爷的消息来了。很隐晦,是通过茶馆伙计送来的一个茶叶罐,罐底压着一张薄薄的纸条。陈默回到书房,关好门,才取出纸条查看。
上面用铅笔写着简短的暗语:明晚子时,三号码头,徽帮接“海鲜罐头”,走陆路,经闸北青云巷。
信息很明确:明天晚上十一点,安徽帮会在三号码头接一批货(海鲜罐头是药品的黑话),然后用汽车运输,会经过闸北区的青云巷。
陈默将纸条烧掉,灰烬冲入下水道。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渐沉的夜色,大脑飞速运转。青云巷那条路他知道,比较窄,晚上行人稀少,确实是个下手的好地方。但如何下手,才能既拿到货,又不暴露自己,还能顺便教训一下安徽帮?
硬抢是最下策,容易留下活口和线索。制造交通事故?如何确保药品不损坏?而且事后调查起来,车辆来源等都是问题。
一个更大胆的计划在他脑中逐渐成型。既然安徽帮仗着76号李奎的势,那为什么不借一把更大的“势”呢?
他再次出门,这次去了一个离陈家较远的邮局,用假名给特高课的举报信箱投了一封匿名信。信的内容很简单,是用从报纸上剪下来的字拼贴而成的:“明晚子时,闸北青云巷,有抗日报纸《沪江日报》大批印刷品秘密转运。”
《沪江日报》是沪上地下党控制的一份秘密报纸,专门揭露日寇暴行,鼓舞抗日士气,是特高课的重点查缴对象。用这个做诱饵,分量足够重,足以引起特高课的重视。选择拼贴信,是为了避免笔迹鉴定。
做完这件事,他回到家中,安静等待。第二天,他像往常一样,看不出任何异常。但他暗中让老周准备了一辆没有明显标识、但性能不错的黑色汽车,停放在一个离青云巷不远不近的租用车库里。
子夜将近,沪上渐渐安静下来。陈默换上一身深色衣服,悄悄从后门离开陈公馆,步行前往那个车库。他没有直接去青云巷,而是在距离巷口几百米外的一栋废弃小楼的二楼窗口潜伏下来。这里视野很好,能观察到青云巷一头的情况。
夜色深沉,只有远处零星的路灯散发着昏黄的光。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接近子时,青云巷依旧寂静。陈默的心跳平稳,呼吸缓慢,如同一个最有耐心的猎人。
忽然,巷口传来汽车发动机的声音。两辆黑色的轿车没有开大灯,悄无声息地滑入青云巷,停在了巷子中段一个仓库的后门附近。车上下来七八个穿着黑衣的壮汉,动作麻利,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看他们的做派,正是安徽帮的人。
几乎就在同时,青云巷的另一头,突然出现了几道雪亮的车灯!引擎轰鸣声打破了夜的寂静,三辆卡车风驰电掣般地冲进巷子,堵住了去路!卡车上跳下来大批荷枪实弹的日本宪兵和特高课特务!
“八嘎!不许动!”
“包围起来!”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安徽帮的人彻底懵了!他们以为是黑吃黑,下意识地就想掏枪反抗。
“砰砰砰!”日本宪兵毫不客气,对着天空鸣枪示警。“放下武器!抵抗者格杀勿论!”
安徽帮的人吓傻了,面对数量远超自己、装备精良的日本兵,他们哪里敢反抗,纷纷抱头蹲下。
特高课的一个头目走上前,厉声问道:“货呢?藏在哪里?”
安徽帮的头目哭丧着脸,指着仓库后门:“在……在车里……太君,误会啊!我们就是运点普通货……”
日本兵冲上前,打开轿车的后备箱和车厢,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几十个印着外文的木箱。撬开一看,哪里是什么《沪江日报》,全是珍贵的盘尼西林和磺胺!
特高课头目脸色铁青,一把揪住安徽帮头目的衣领:“八嘎!这就是普通货?私运违禁药品,还是军管药品!统统带走!”
安徽帮的人百口莫辩,被如狼似虎的日本兵铐起来塞进卡车。那两辆轿车和车上的药品,自然也被作为罪证扣押。
整个过程,陈默在远处看得清清楚楚。一切都在按照他的计划进行。他看日本兵开始清理现场,准备撤离,便悄无声息地离开废弃小楼,快速走向那个租用的车库。
接下来,才是计划最关键的一步。特高课缴获了药品,肯定会运回他们的仓库或者宪兵队。但那么一大批货,他们不可能立刻全部搬进室内,大概率会暂时停在院子里,等天亮再处理。
而这,就是他的机会。
他启动汽车,却没有开往青云巷方向,而是绕了一个大圈,朝着日本宪兵队附近驶去。他选择了一条特高课卡车返回的必经之路,在一个转弯处的阴影里停下,熄火关灯,静静等待。
果然,没过多久,那三辆卡车押解着人和货,浩浩荡荡地开了过来。陈默屏住呼吸,计算着卡车经过的时间。
就在最后一辆卡车(通常装载物资的车辆会殿后)经过他面前的瞬间,他集中精神,锁定了车厢里那些药品木箱!
“收!”
意念一动,车厢里将近一半的药品木箱,凭空消失,瞬间出现在他的随身空间里!由于空间大小有限,他只能带走一部分,但这已经远超预期了!
卡车毫无察觉,继续前行,很快就消失在夜色中。
陈默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刚才的操作极其冒险,距离、时机、精神力的控制,稍有差池就可能被发现。但幸运的是,他成功了。
他没有停留,立刻开车离开,将汽车还回车库,然后步行回家。整个过程神不知鬼不觉。
第二天,沪上传出两个重磅消息。
一是盘踞三号码头的安徽帮,因私运大批军管药品,被特高课连夜端掉,头目全部落网,估计凶多吉少。
二是特高课在清点缴获药品时,发现数量与安徽帮运输车辆容量严重不符,怀疑有部分药品在运输途中就被转移,但查无线索,成了一桩无头公案。
听雨轩茶馆雅室,金九爷亲自给陈默倒上热茶,脸上是掩饰不住的佩服和畅快:“陈少,好手段!真是一箭双雕!不,是三雕!拿到了药,除掉了对头,还让日本人吃了个哑巴亏!老金我服了!”
陈默微微一笑,抿了口茶:“九爷过奖了,运气好而已。以后三号码头,还得仰仗九爷多费心。”
“放心!”金九爷拍着胸脯,“以后码头上的事,就是我老金的事,也就是你陈少的事!”
当天深夜,陈默将空间里的药品,通过一个绝对安全的渠道,秘密转移给了组织。他特意留下了几盒盘尼西林和磺胺,准备找机会交给秦雪宁,用于医院里的急症。这既能帮助一些无辜的病人,也能为他和秦雪宁之间,创造一个更“合理”的接触机会。
看着药品被安全取走,陈默站在黑暗的街角,感觉肩上的担子轻了一些。这次行动,不仅解决了组织的燃眉之急,更让他验证了自己布局的能力,巩固了与金九爷的联盟,还在日伪内部制造了一点小混乱。
他抬头看了看灰蒙蒙的夜空。沪上这盘棋,他渐渐开始从一枚被动挨打的棋子,向执棋者转变了。虽然距离真正掌控棋局还很远,但至少,他已经找到了落子的方向和方法。
风,似乎没那么冷了。
喜欢谍报代号我是烛影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谍报代号我是烛影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