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馆接头后的几天,陈默的生活看似波澜不惊。他去了几次俱乐部,打了几场牌,输赢不大,完全符合一个家底丰厚又无所事事的少爷形象。但他暗中一直在等待,等待组织的反馈,或者说,等待秦雪宁的反馈。
那天他给出的药品是实实在在的,但这还不足以完全证明他的价值和对组织的忠诚。他需要一份更有分量的“投名状”。
机会很快来了。
在一次由日本商会举办的晚宴上,他“无意中”听到两个喝得有点高的日本军官在吹嘘。其中一个抱怨说最近调防到城西吴淞口附近的一个旧仓库,条件艰苦,晚上还要看守一堆“铁疙瘩”,睡不好觉。
另一个则嘲笑他,说守着个小军火库算什么苦差事,总比去前线强。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陈默立刻捕捉到了关键信息:城西,吴淞口附近,旧仓库,小型军火库。他不动声色地凑过去,又敬了几杯酒,用流利的日语和恭维话套出了更具体的位置——那个旧仓库以前是个纺纱厂的仓库,门口有棵大槐树。
晚宴结束后,陈默回到书房,仔细回忆并核实了这个信息。吴淞口一带确实有几个废弃的工厂仓库,符合描述。如果这个消息属实,端掉这个军火库,不仅能打击日军,还能获取一批急需的武器弹药。
但他不能直接告诉组织具体坐标。他需要用一个更符合他目前身份的方式传递这个情报。
第二天,他让老周开车,去城西“兜风”。他故意让车在吴淞口附近转悠,最后停在了距离那个疑似仓库几百米外的地方。他下车,假装欣赏江景,实则用锐利的目光仔细观察。果然,一个看似废弃的仓库门口有棵大槐树,而且仓库周围有铁丝网,门口有日本兵站岗,虽然戒备不算特别森严,但确实验证了晚宴上听到的消息。
心中有数后,他回到家,开始构思如何传递情报。他不能写纸条,风险太大。他想起之前与秦雪宁约定的另一种紧急联络方式:通过沪上广播电台某个特定时段点播歌曲的点歌人留言。
当天晚上黄金时段,沪上广播电台的点歌节目里,出现了一条看似普通的点歌信息:“一位陈先生为秦女士点播一首《夜来香》,祝您心情愉快,并提醒您别忘了下周去‘城西纱厂旧址’看看,听说那里的‘旧机器’很有意思。”
这条信息混杂在无数点歌信息中,毫不起眼。但秦雪宁如果听到,一定能明白其中的含义:“陈先生”是陈默,“城西纱厂旧址”是地点,“旧机器”暗指军火。
信息已经发出,剩下的就是等待和验证。陈默知道,组织一定会派人去核实。这个过程需要时间,也充满风险。
接下来的两天,陈默表面上一切如常,内心却难免有些焦灼。这步棋很关键。如果情报准确,他在组织内部的信任度将大大提升。如果情报有误,甚至是个陷阱,那他将万劫不复。
第三天下午,陈默接到一个电话,是秦雪宁打来的。她的声音听起来比上次在咖啡馆时平静了一些,但依然带着职业性的疏离。
“陈先生吗?我是秦雪宁。”
“秦医生?哎呀,真难得您给我打电话。”陈默立刻换上轻快的语调。
“关于您上次送的……‘补品’,效果很好。”秦雪宁斟酌着用词,“家里人都很感谢您。另外,您上次提到的那个看‘旧机器’的地方,我托朋友去问过了,确实……很有价值。谢谢您的推荐。”
陈默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瞬间落了地!情报被验证了!组织已经确认了军火库的存在!
他强压住内心的激动,语气依旧轻松:“哈哈,秦医生太客气了。一点小建议而已,能帮上忙就好。以后有什么需要打听的‘新奇’地方,尽管问我,我这个人别的不行,就是朋友多,消息灵通。”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似乎秦雪宁在消化他这句话隐含的意思——愿意提供更多情报。然后,她的声音传来,比之前少了几分冰冷,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郑重:“好的,陈先生,我会的。那就……再联系。”
“再见,秦医生。”
挂断电话,陈默长长地呼出一口气,靠在椅背上,感觉前所未有的轻松。这次成功的情报验证,意义重大。它不仅证明了他的能力和价值,更关键的是,开始瓦解秦雪宁,乃至她背后组织对他的怀疑。
他不再是那个仅仅靠提供药品显示财力的“赞助者”,而是一个能够获取核心军事情报的宝贵情报源。这种地位的转变,将为他后续更深层次的潜伏和行动,打开大门。
与此同时,在医院办公室的秦雪宁,放下电话后,也久久无法平静。当她收到上级指令,要求核实那条看似荒谬的点歌信息时,她是不抱太大希望的。甚至担心这是敌人的圈套。
但外围侦察同志带回来的消息让她震惊:吴淞口废弃纱厂仓库,确为日军一个秘密小型军火库,存放有相当数量的步枪、机枪和弹药。由于位置相对偏僻,戒备等级不高,正是适合突袭的目标。
组织上已经根据这个情报,开始制定周密的行动计划。
这一切,竟然都来自于那个她一直心存疑虑、甚至有些厌恶的纨绔少爷——陈默。
他到底是怎么得到如此精准的情报的?是在那些纸醉金迷的场合中无意听来的?还是他有着不为人知的信息渠道?联想到之前那批药品,以及“烛影”的传闻,秦雪宁发现,自己完全看不透这个男人。
但无论如何,事实胜于雄辩。他提供的情报是真实且有巨大价值的。作为一位坚定的地下工作者,她必须抛开个人好恶,以组织的利益为重。也许,上级的判断是对的,这位看似不着调的陈大少,确实是一位隐藏在敌人心脏深处的、极其重要的同志。
她拿起笔,在一张处方笺上看似随意地写写画画,实则是在加密记录这次通话内容和情报验证结果。她的字迹依旧工整,但心情却与之前截然不同。对陈默,她依然充满好奇和警惕,但那份根深蒂固的怀疑,已经开始松动。
一种新的、更加复杂的关系,在他们之间悄然建立。信任的种子,在精准的情报浇灌下,终于开始萌芽。而沪上的暗战,也因为这颗种子的萌发,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更加危险的阶段。陈默的下一个目标,会是什么?秦雪宁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心中第一次对这位“同志”的未来行动,产生了一丝期待。
喜欢谍报代号我是烛影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谍报代号我是烛影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