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青涩懵懂的十八岁年华,父亲毅然决然地与几位自幼一同成长的伙伴投身军旅生涯。初入部队时,他们或许还带着些许稚嫩与迷茫,但随着时光的悄然流逝,五年的军旅生活如同一把神奇的刻刀,慢慢地雕琢着父亲的身心。
在这漫长而充实的五年里,每日严格的军事训练让父亲原本瘦弱的身躯逐渐变得壮硕有力。每一次负重奔跑、俯卧撑、引体向上等高强度体能锻炼,不仅锤炼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更塑造出了一副强健体魄。与此同时,军队中的文化学习氛围也十分浓厚,在战友们相互鼓励、共同进步的环境下,父亲开始努力认字读书,并逐渐掌握了越来越多的文字知识。
除了身体素质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外,父亲还有幸学到了实用的技能——驾驶汽车以及维修车辆。每当有车辆出现故障时,父亲总是能够凭借自己所学迅速找出问题所在并加以解决。这种学以致用的成就感让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当然,部队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其中的艰辛困苦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然而,即便如此,对于曾经生长在农村的吃不饱,穿不暖的父亲来说,这里已然如同天堂一般美好。相比起村子里繁重的农活、艰苦的劳作条件以及相对匮乏的资源,部队给予了父亲更多发展自我、实现梦想的机会。在这里,他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纪律的严明以及个人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的喜悦。
从部队复员归来之后,最让父亲悲伤的是,自己母亲的坟墓不见了。那个时候已经结束了生产队统一安排生产的时代,农村已经包产到户。母亲的坟墓划在了别人的地里,对方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母亲的坟给平了。这让父亲非常生气,和那家人大吵了一架,差点打出人命,可是他的那两个所谓的兄弟没有一个站出来帮自己说话的。
父亲被分配到了县农机站,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农机维修员。他那宽阔的肩膀、坚毅的眼神以及沉稳的步伐,仿佛还带着部队里训练时留下的痕迹。
父亲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出了自己在部队所学的专业知识,无论是复杂的机械构造还是精密的零件组装,都难不倒他那双巧手。而且,他身上那种勤劳能干的精神更是让人钦佩不已。每天清晨,父亲早早地来到了农机站,开始认真检查和维护每一台农业机械设备。
由于父亲出色的表现,他常常会得到领导们的高度赞扬。每当有新的任务或者难题出现时,领导们总是第一个想到父亲,并对他寄予厚望。而父亲也从未让大家失望过,总能以高效且优质的工作成果回报给单位。
不仅如此,因为工作成绩突出,父亲还经常获得各种奖励。那些奖品虽然并不贵重,但对于父亲来说却意义非凡。有时候是一支牙膏,可以让家人在早晚刷牙时感受到父亲努力工作带来的温馨;有时候是一个精美的搪瓷杯子,上面印着表彰的字样,这成了家里最引人注目的装饰品之一;还有时候则是一条柔软的洗脸毛巾,它见证了父亲辛勤付出后的收获与喜悦。
全家人对父亲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开始主动接近父亲。很多时候父亲刚下班回来,妹妹就跑过来叫他吃饭。两个弟弟也热情了很多,老秦的爷爷笑着把白面馍馍递给父亲,特别是后妈,还时不时的给父亲做些不一样的饭菜。慢慢的父亲又融入了这个曾经让他讨厌,但也时常心心念念的大家庭。他把自己的奖品都给了弟弟妹妹们,看着他们拿着奖品时开心的样子,父亲也特别高兴。
在那个岁月悠悠、民风淳朴的小村庄里,父亲与母亲的相识相知并没有浪漫的邂逅或偶然的巧合,而是通过村里热心肠的媒人牵线搭桥走到一起的。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尽管父亲的户口本上仍然标注着“农民”二字,但实际上他早已成功地脱离了黄土地的束缚,摇身一变成为了令很多人羡慕的工人。这一身份的转变,使得父亲在当时的村庄里宛如一颗耀眼的明星,备受村民们的艳羡与瞩目。
那时的父亲正值青春年华,年仅二十四岁;而母亲则恰似初绽的花朵,芳龄二十一。当他们初次相见时,目光交汇的瞬间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将两颗心紧紧相连。彼此眼中流露出的欣赏与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无需过多言语便已深知对方正是自己寻觅已久的那个人。就在那一年,他们喜结连理,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结婚对于每个人来说本应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但对于老秦家而言,却充满了艰辛与无奈。当时,家中经济条件十分困难,以至于连结婚所需的基本物资都是通过四处借来拼凑而成的。
粮食方面,父亲不得不向朋友们和战友们开口求助,一家一点地凑齐了婚礼所需;而钱财则是从单位里的同事那儿东拼西凑而来。就这样,好不容易才筹备到了这场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婚礼。
整个婚礼现场,最引人注目的恐怕就是那一床崭新的被子和一个全新的洗脸盆了。除此之外,父亲还给母亲精心准备了一身新衣服,这已经算是他能做到最大的程度了。尽管如此拮据,他们还是咬着牙办了五桌酒席来招待亲朋好友。然而,当这一切结束之后,家里便再也拿不出任何多余的东西了。
更让人感到心寒的是,老秦的爷爷和后奶奶虽然口头上说要来帮衬父亲操持婚事,但实际上他们却没有掏出哪怕一分钱。不过,善良宽厚的父亲对此倒也表示能够理解,毕竟家庭状况摆在眼前,大家都不容易。
婚后的日子里,父亲平日里需要前往县城农机站工作,为了上班方便买了一辆自行车,这成为了家里唯一的大件。而母亲则留在家中辛勤耕耘那片赖以生存的土地。自己家中虽仅有一间烂窑,但夫妻二人之间的感情却是如胶似漆、恩恩爱爱。无论生活多么艰辛,环境如何简陋,他们始终相互扶持、相濡以沫,共同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
喜欢古城过客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古城过客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