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办修理厂的时候,李昌海成了那些老同事的笑话,可是李昌海这个人,虽说手上的技术确实不怎么样,可是胆子大,不仅如此,他还是个特别有想法并且敢于付诸实践的人。而且,别看他外表大大咧咧的,其实心思非常细腻。平日里就喜欢读读书、看看报什么的,这使得他了解到不少外面世界的新鲜事儿。
这人还有个特点,就是脸皮贼拉厚。甭管旁人咋说他、损他,甚至当面嘲笑他,他都是微微一笑,根本不当回事儿,更不会跟人家去计较什么。他对老秦父亲说:“别管他是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只要能让我过上舒坦滋润的小日子,就算他们往我脸上吐唾沫星子,我都当是猫在洗脸。”
他已这份敏锐冷静的政治头脑以及众人嘴里所说的那种,“不要脸的精神”,没几年李昌海就摇身一变,成了全县头一批先富裕起来的人,虽然中间也经历了各种变数和挫折,但李昌海坚持不懈的精神还是值得表扬和学习。这下子,那些曾经瞧不起他、笑话他的人全都傻了眼,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风光无限。
当李昌海最初决定开办修理厂的时候,他不仅看重老秦父亲的手艺和人品,原本也计划邀请老秦父亲一起出钱投资。然而,他也听说老秦父亲当时正忙于筹备自家盖房的事情,手头上资金紧张,根本没有多余的钱用于投资。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李昌海最终不得不放弃了让老秦父亲出钱参股的想法。
话说回来,这个李昌海还真是有些能耐,不知通过什么神秘手段,竟然成功地筹集到了开设店铺所需的全部资金。但问题随之而来,当时整个修理厂里只有他一个人,一旦有活儿找上门来,他不管三七二十一、毫不犹豫地统统接下。对于那些凭借自身能力能够修理的活,他就自己修;而遇到超出自身技能范围没法自己修的,他就只能耐心等待老秦父亲下班后赶过来协助修理。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李昌海已经算是个生意人了,但却始终保持着一份难得的义气。哪怕有时候自己可能赚不到多少钱,甚至有可能亏本,但他绝不会亏待那些前来帮助他的人。这种重情重义的行事风格,着实令人对他另眼相看。
老秦父亲有一段时间每天下了班就去李昌海的修理厂帮忙,凭借精湛的技艺和李昌海与他的关系,也收获了额外的一份收入。在老秦家盖新房的时候,老秦父亲实在难以做到每天下班都去修理厂帮忙。尽管心中十分不舍,但现实情况让他不得不做出一些调整。
考虑过后老秦父亲决定将自己手下一名叫王小强手艺还算过得去的徒弟推荐给李昌海。这名徒弟在他们原来的单位只是个临时工,来学习了也有一年多了。当这位徒弟来到李昌海的修理厂后,仅仅工作了一个多月,便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农机站的工作,全心全意地跟随李昌海一起打拼事业,后来王小强也确实为李昌海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李昌海和王小强也有一些修不了的活,这种活还是要等老秦父亲来干。
就这样老秦的父亲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白天在单位上班,下了班以后去昌海修理厂帮忙。家里的大大小小所有的事情全都落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看着父亲每个月拿回来的钱越来越多,母亲也从来没有抱怨过。
这一年,黑白电视机开始在农村流行。这个看似普通的小小铁盒子,却蕴含着无尽的新奇和魅力,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
当夜幕降临,劳作一天的村民们纷纷围坐在那台黑白电视机前,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随着电源开关被轻轻按下,屏幕上逐渐显现出模糊而又神奇的影像,仿佛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窗户缓缓打开。
人们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小小的铁盒子,心中充满了惊叹和疑惑。画面中的人物、场景,虽然只有简单的黑白色调,但却栩栩如生,仿佛能够跳出屏幕与他们互动一般。孩子们兴奋得手舞足蹈,大人们则面带微笑,沉浸在这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之中。
虽然电视里播放的频道并不多,节目也不多,只有一些电视剧、新闻报道、偶然会有一些有趣的综艺节目,有时候还会停播。但每一个节目都像是一场奇妙的冒险,引领着观众走进一个个不同的故事和情境。
然而,对于大多数农村人来说,这台黑白电视机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工具,更是了解外界、开阔眼界的重要途径。通过它,人们看到了城市的繁华景象、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原本封闭的乡村生活因为这小小的铁盒子而变得多姿多彩起来。
老秦家是村里最早买电视机的,当时老秦父亲是和李昌海还有李昌海的一位朋友一起都买了电视机。
自这台电视机被买回来开始,老秦家就成为了整个村庄瞩目的焦点。每到晚上,家家户户吃完晚饭后,人们便如同受到某种神秘召唤一般,纷纷涌向老秦家崭新的院子里。
大家伙齐心协力地帮着把电视机小心翼翼地搬到门前的台阶之上放好,然后或坐或站,满满当当地围聚在一起。大人们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一边家长里短地闲聊着;孩子打打闹闹,在人群中东奔西跑、嬉笑玩闹个不停,整个院子里充满了欢笑。
父母不辞辛劳地忙碌着,家中的摆设逐渐丰富起来。他们先是添置了一个高大而气派的大立柜,那柜子通体呈深褐色,柜门打磨得光滑明亮,中间的大镜子仿佛能映照出岁月的痕迹;接着又购置了一个造型别致的高低柜,高的部分用于摆放书籍和装饰品,低的则可收纳杂物,让房间显得更加整洁有序。不仅如此,就连炕上那张破旧不堪、早已磨损的席子,也被崭新的替换掉了,柔软的材质让人一躺上去就感到无比舒适。
与此同时,厨房也焕然一新。一套精致的橱柜悄然入驻,上面摆满了各种炊具和餐具,锅碗瓢盆一应俱全。母亲精心挑选的这些物件,无疑给这个小小的家增添了许多温馨与烟火气。一切都在母亲的操持下一点一点的向前推进着,日子眼看着好了起来。
喜欢古城过客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古城过客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