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荀义在北地郡的官署里,对着空空如也的仓廪账册和窗外面有菜色的百姓,为北方那条吞噬无尽的“巨龙”(长城与戍军)筹措着越来越捉襟见肘的粮草,内心充满了对民力透支的深切忧虑之时,在帝国那高高在上的决策中心,一股新的、指向南方的扩张热望,已经如同南岭闷热的季风般,不可抑制地升腾起来。
北方,蒙恬的捷报和长城稳步推进的消息,让嬴政暂时松了一口气。匈奴这头恶狼被打断了脊梁,至少短时间内难以再构成致命威胁。帝国的北疆,似乎可以期待一段时间的安宁了。
然而,对于嬴政这样一位雄才大略、永远渴望开疆拓土、将“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视为人生信条的帝王来说,“安宁”从来不是终点,而是下一个征服的起点。他的目光,如同盘旋在帝国疆域图上的苍鹰,在北方稍作停留后,便锐利地转向了那片更加广袤、更加神秘、也似乎更加“原始”的南方——**百越之地**。
如果说北伐匈奴是驱逐恶邻,那么南征百越,则更像是探索并占领一片充满未知与诱惑的“新大陆”。
咸阳宫,御书房。气氛与讨论北疆时那种带着肃杀寒意的凝重不同,多了几分探索未知的兴奋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敌?
嬴政再次站在那幅巨大的疆域图前,他的手指从北方阴山缓缓下移,越过黄河、长江,最终落在了帝国版图最南端那片用淡墨粗略勾勒、标注着“百越”的广袤区域。那里,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地图上大片大片的空白,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中原王朝对那里的无知。
“李斯,”嬴政开口,声音中带着一种开拓者的热切,“北疆暂安,蒙恬足以镇守。然,朕观天下舆图,南方之地,何其广袤!东至海,南至极,此等疆域,岂能不为秦土?”
**李斯**立刻领会了皇帝的意图,他躬身道:“陛下圣虑深远!百越之地,虽号称为‘百’,部落林立,互不统属,文明未开,实乃散沙一盘,较之统一之匈奴,易与耳!” 他先给皇帝吃了颗定心丸,强调了敌人(如果那些部落算敌人的话)的弱小。
他接着阐述南征的战略价值,语气充满诱惑:
“陛下,百越之地,绝非不毛!其地气候温润,物产丰饶!臣闻其地有犀角、象牙、珍珠、翠羽之珍,有丹砂、铜锡之利!其民善耕,稻可再熟,若能得其地,实乃帝国又一巨大粮仓宝库!”
“更重要的是,”李斯的手指指向地图上南方的海岸线,“其地濒临**南海**!若帝国疆域推至南海,则我大秦,便不再是内陆之国,而是拥有万里海疆的天下之主!此乃通往更遥远世界之门户,其意义,不下于通西域!”
(注:此时秦人对海洋的战略价值认知可能没那么深,但出海口和南方珍宝的诱惑是实实在在的。)
嬴政听着,眼中光芒越来越盛。珍宝、土地、粮食、出海口……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极具吸引力的蓝图。更重要的是,将帝国的疆域推至古人认知中的“南海”,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南尽北户”,这功业,足以超越三皇五帝!
“然,朕亦闻,”嬴政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一丝审慎,“南疆多崇山峻岭,林莽密布,气候炎热,更有‘瘴疠’之气,中人辄死。其地情况,我所知甚少啊。”
这正是南征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未知的环境**。
对于此时的中原人来说,岭南百越之地,简直就像是另一个世界。关于那里的信息,支离破碎,大多来自于商人、探险者(或许有)的道听途说,以及一些更加荒诞不经的传说。
朝堂之上,或许会有一些来自南方的降臣或者博闻之士,能提供些许信息,但无疑都笼罩在一层神秘的迷雾中:
“陛下,臣闻百越之地,山高林密,藤萝纠缠,瘴气弥漫。这‘瘴气’,非云非雾,乃山林湿热之气郁结所化,颜色各异,有桃花瘴、青草瘴、蛇瘴……人吸入则头晕目眩,呕吐不止,乃至不治身亡!”
“其地多毒虫巨蟒,有飞蛊能钻入人耳,有蚂蟥能吸干人血,更有见血封喉的奇毒草木,防不胜防!”
“越人断发文身,习性悍勇,不通王化。他们藏身山林,善于利用地形,神出鬼没,惯用毒箭,不易征剿……”
“其地卑湿,北方士卒至此,多患脚气(可能是维生素缺乏或真菌感染)、腹泻等疾,非战斗减员恐甚于战损……”
这些描述,将百越之地渲染成了一个充满死亡威胁的“绿色地狱”。但对于志在必得的嬴政和急于建功立业的将领们而言,这些困难,更像是需要被征服的“自然敌人”,反而更激起了他们的征服欲。
“魑魅魍魉,岂能阻朕堂堂王师?!”嬴政豪气干云,“越人倚仗者,不过山林瘴疠耳!朕以数十万锐士,堂堂之阵,碾压过去,何愁不克?”
决心已定,接下来就是选将点兵。
嬴政的目光扫过群臣,最终定格在两位将领身上。
“**屠睢**!”一位以勇猛善战、作风强硬着称的将领应声出列。
“朕命你为南征主将,总领征越军事!”
“**赵佗**!”另一位较为年轻,但心思缜密、稳健有谋的将领也站了出来。他出身军旅世家,在灭楚等战役中已有表现。
“命你为副将,辅佐屠睢将军!”
这是一个颇具意味的组合。屠睢如同锋利的矛头,负责攻坚破锐;赵佗则像是稳固的盾牌和大脑,负责稳住阵脚,处理复杂的占领区事务。
“朕予你二人五十万大军!”嬴政的声音回荡在殿中。这个数字(无论是否有夸张)本身就表明了其志在必得的决心,也意味着这将是继灭楚之后,帝国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之一。“分多路并进,一路出江西,一路出湖南,一路出……务必扫平百越,将帝国之疆域,推至南海之滨!”
“臣等领旨!必竭尽全力,扬陛下天威于南海!” 屠睢和赵佗齐声应命,心中充满了建功立业的激动,但也隐隐感受到了那南方迷雾之后可能隐藏的巨大挑战。
五十万大军!这背后,是五十万张需要吃饭的嘴,是五十万个需要被服、军械、医药保障的士兵,是一条比北伐更加漫长、更加艰险的后勤补给线!刚刚经历北伐和长城工程巨大消耗的帝国,能否支撑起这又一场豪赌?
大军出发前的准备紧锣密鼓而又带着一丝茫然。他们对南方的地理认知极其有限,地图粗陋,只能知道个大概方向。对于所谓的“瘴气”、“毒虫”,除了多带些随军医师和草药(效果存疑)外,并无太好的应对之策。他们更多的是依赖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一股开拓未知的勇气(或者说蛮勇)。
这是一场充满雄心,但也同样充满未知与风险的远征。帝国的战车,在北方稍作休整后,又轰鸣着驶向了南方的迷雾之中。等待这五十万大军的,将不是预想中摧枯拉朽的胜利,而是一场比北方战场更加诡异、更加残酷的丛林噩梦。
喜欢天下一帝秦始皇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天下一帝秦始皇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