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装置艺术的构想如同一颗种子,在林晚星心中迅速生根发芽。她将其命名为《呼吸》,意图捕捉自然界中那些无处不在却又容易被忽略的生命韵律——风的穿梭、水的涟漪、植物的生长,甚至城市脉搏的跳动。这个想法宏大而抽象,需要极其复杂的技术支持才能实现,远非她一个人或者小打小闹的试验能够完成。
她将自己的初步构思整理成一份详尽的方案,包括概念阐述、想要达到的情感效果、以及粗略的技术需求清单。看着文档里那些“需要实时捕捉并处理环境微震动数据”、“构建动态粒子系统模拟有机生长”、“多通道音频与视觉的非线性映射”等要求,她自己都觉得有些头皮发麻。这几乎是在挑战当前交互艺术的技术边界。
带着一丝忐忑,她将方案发给了江辰。她不知道他的实验室是否有这样的技术储备,更不确定他是否愿意投入如此巨大的资源到一个看起来如此“不切实际”的艺术项目上。
邮件发送成功后,她盯着屏幕,心跳有些快。这不仅仅是一个项目提案,更像是对他们之间这种新型合作关系的一次重大考验。
江辰的回复比预想中来得快。不是邮件,而是直接打来了电话。
“方案我看了。”他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听不出什么情绪,“十分钟后,实验室会议室,项目启动会。”
没有质疑,没有犹豫,甚至没有寒暄,直接跳到了“启动会”。林晚星握着手机,有些懵。
“启动会?你觉得可行?”
“技术上存在挑战,但逻辑上成立,目标清晰。”江辰的语气依旧平稳,“可行性需要团队评估。十分钟,可以吗?”
“可、可以!”林晚星连忙应下。
十分钟后,当她赶到实验室会议室时,里面已经坐了好几个人。除了熟悉的陆衍,还有几位她见过但不甚熟悉的技术骨干,显然是江辰核心团队里的硬件、算法和软件工程师。气氛有些严肃,每个人面前都摊开着刚刚打印出来的、还带着打印机余温的《呼吸》方案。
江辰坐在主位,看到她进来,示意她坐在他旁边的空位。
“人到齐了。开始。”他言简意赅,“林晚星,你先用五分钟,向大家阐述你最核心的创作理念和想要达到的终极体验。忽略技术细节,只讲感受。”
林晚星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她看着台下那些专注于技术和逻辑的眼睛,开始描述她想象中的《呼吸》——那不是一个冰冷的装置,而是一个活着的、能与观者共存共振的生命体。它感知环境的细微变化,并将其转化为可视可听的“呼吸”,让人在喧嚣中感受到自然与城市内在的、宁静而强大的生命力。
她讲得有些投入,甚至用手势比划着那种“气息”流动的感觉。当她讲完,会议室里一片安静。几位工程师看着她的眼神,从最初的审视,慢慢变成了思索和……一丝兴趣?
“很有意思的构想。”一位负责算法的工程师推了推眼镜,“将不可见的物理信号转化为可感知的情感信号,这个映射模型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研究课题。”
“硬件上,高精度环境传感器的部署和信号去噪是个问题,但并非不能解决。”硬件负责人摸着下巴。
“实时渲染如此大规模的动态粒子系统,对算力要求很高,需要优化架构……”软件工程师已经开始思考实现路径。
讨论逐渐热烈起来,技术性的术语不断抛出,白板上很快写满了各种架构图和公式。林晚星有些插不上话,但她能感觉到,她的艺术构想,正在被这群顶尖的技术大脑认真地分解、消化,并尝试着用他们的语言去构建。
江辰大部分时间沉默地听着,只在关键节点插话,引导讨论方向,或者一针见血地指出某个技术路径的潜在风险。他的目光偶尔会扫过林晚星,看到她有些局促但又努力理解的样子,眼神会微微缓和。
会议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初步确定了几个关键的技术攻关方向和下一步的调研计划。散会后,工程师们带着兴奋和挑战感离开了会议室,只剩下林晚星和江辰。
“感觉怎么样?”江辰一边收拾着面前的资料,一边问她。
“像听了一场天书。”林晚星老实承认,但眼睛很亮,“但我觉得,他们好像真的理解了我想做什么,而且觉得能做到?”
“嗯。”江辰将一份整理好的会议纪要递给她,“团队认可了项目的价值。技术问题可以逐步解决。接下来,你需要配合他们,将你的‘感受’需求,细化成更具体的技术参数和交互逻辑。这会是一个漫长且反复的过程。”
他的肯定像一颗定心丸。林晚星接过纪要,用力点头:“我会努力的!”
“不是努力,”江辰看着她,语气带着一丝极淡的调侃,“是合作。”
林晚星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对,合作。”
两人并肩走出实验室,外面已是华灯初上。
“为了庆祝项目启动,”江辰忽然开口,语气略显生硬,像是背诵预案,“我订了一家餐厅。”
林晚星有些意外地看着他。他居然会主动安排这种“纯私人”性质的约会?
“好啊。”她压下心中的讶异和一丝甜意,点了点头。
餐厅位于一栋高楼的顶层,视野极佳,可以俯瞰大半个城市的璀璨灯火。环境优雅安静,每张桌子之间都有足够的距离,保证了私密性。江辰显然是精心挑选过的地方。
点完餐,等待的间隙,气氛有些微妙的安静。不同于在实验室或画室,那里总有明确的话题和工作可以聚焦。此刻,脱离了共同的目标,两人第一次真正以“情侣”的身份,处在这样一个纯粹的社交环境中。
林晚星小口喝着水,目光偶尔瞟向窗外,偶尔偷偷看向对面。江辰坐姿依旧端正,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水杯的杯壁,似乎也在寻找合适的话题。
“今天的会议”他尝试开启话题。
“嗯,我觉得那个硬件工程师说的信号过滤方法很有意思”林晚星立刻接上。
两人就着项目又讨论了几句,但都意识到在这个环境下继续谈工作有些奇怪,于是又陷入了沉默。
餐点陆续上来,精致可口。江辰似乎暗暗松了口气,将注意力暂时转移到了食物上。他吃东西的样子依旧斯文克制,几乎不发出任何声音。
林晚星看着他,忽然觉得有些好笑。这个在技术和商业领域挥斥方遒的男人,在普通的约会里,竟然会显得如此笨拙和紧张。这种反差,莫名地戳中了她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她放下刀叉,决定主动打破这层尴尬。
“江辰。”
“嗯?”他立刻抬头,眼神专注。
“你不用这么紧张的。”林晚星看着他,唇角弯起温柔的弧度,“我们就像平时在画室或者实验室那样相处,就很好。”
江辰微微一怔,看着她带笑的眼睛,紧绷的肩膀几不可察地放松了一些。“我只是不希望你觉得无聊。”
“和你在一起,不会无聊。”林晚星轻声说,语气真诚。
这句话仿佛有魔力,瞬间驱散了江辰眉宇间最后一丝不自在。他看着她,眼底有光芒慢慢亮起,像是夜空中渐次点亮的星辰。
“我记得,”他忽然开口,语气自然了许多,“你之前提过,喜欢看科幻电影里那些构建异星生态的镜头。”
林晚星眼睛一亮:“对啊!你觉得《呼吸》能不能也营造出一点点那种,置身于一个陌生但又充满生命力的世界的感觉?”
“理论上可以。可以通过控制光色、粒子运动轨迹和环境音效的协同……”他又回到了熟悉的领域,语速平稳,眼神笃定。
这一次,关于工作的讨论不再显得突兀,反而成了两人之间最自然、最舒适的交流纽带。他们一边享用美食,一边探讨着《呼吸》的各种可能性,从技术细节偶尔会跳跃到某部电影的观后感,或者校园里的某件趣事。
气氛变得轻松而愉快。窗外的城市星光与餐厅内柔和的灯光交织,映照着两人逐渐靠近的身影和心灵。
晚餐结束后,江辰送她回学校。车子停在宿舍楼下,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道别。
“今天,”他侧过头看着她,车窗外的路灯在他眼底投下温暖的光晕,“很开心。”
林晚星的心跳漏了一拍,脸颊微热:“我也是。”
“下周,”他顿了顿,似乎在下定决心,“有个关于量子计算的小型讲座,主讲人是我很尊敬的一位前辈。如果你有兴趣……”
“好啊。”林晚星几乎是立刻答应。她愿意去了解他的世界,就像他努力融入她的世界一样。
看着她爽快的答应,江辰的唇角终于牵起了一个清晰而愉悦的弧度。
“那,晚安。”
“晚安。”
林晚星下车,看着他的车子驶远,才转身走进宿舍楼。她的脚步轻快,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塞得满满的,温暖而充实。
《呼吸》项目的启动,像一条新的星轨,将他们两人的未来更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而这条星轨,正因为彼此的包容、理解与共同成长,而变得越来越明亮,越来越不可分割。
喜欢予你星光万丈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予你星光万丈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