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想高烧被室友弃之不顾的事件,在辅导员和系里的介入下,很快有了处理结果。
校方对此事高度重视,认为这不仅反映了学生个人道德的缺失,更破坏了宿舍集体应有的互助精神。
经过详细调查和讨论,最终给出了处理决定:
孙薇薇作为主要责任人,行为恶劣,给予记过处分,并调离原宿舍。
赵小红、李梅未能履行室友基本关怀义务,予以通报批评,取消本年度评优资格。
同时,对及时发现并救助同学的徐菲同学予以通报表扬。
处理公告贴在系楼公告栏里,引起了不小议论。
大多数人都对孙薇薇几人的行为表示谴责,也对苏想抱以同情。
而关于苏想的新宿舍安排,辅导员充分考虑了实际情况。
她找到苏想,温和地征求她的意见:
“苏想同学,系里考虑到你之前宿舍的情况,决定给你调整一下。
徐菲同学那个宿舍正好有个空床位,她们宿舍风气挺不错的,也都是比较直爽热心的同学,你看愿不愿意搬过去?”
徐菲?
那个在她最无助时伸出援手的女生?
苏想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点了点头。
搬家过程很简单,她的东西本就不多。
徐菲和另外两个室友王丹、张晓都热情地过来帮忙。
新宿舍同样是四人间,但氛围却截然不同。
东西摆放得不算特别整齐,却充满了生活气息。
墙上贴着明星海报和课程表,桌上有可爱的小摆件,阳台还养着几盆绿萝,显得生机勃勃。
“欢迎欢迎!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徐菲大大咧咧地拍了拍苏想的肩膀,
“喏,这个床位是你的!靠窗,通风好!”
“苏想你好,我是王丹,以后多多关照!”
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文静秀气的女生微笑着打招呼。
“我是张晓!喜欢养花和八卦!以后有啥事尽管说!”
另一个活泼开朗的女生笑嘻嘻地递过来一包零食。
没有打量,没有算计,没有冷漠的隔离。只有真诚的欢迎和略带好奇的友善。
苏想抱着自己单薄的行李,站在这个陌生的、却充满暖意的空间里,鼻子微微发酸!
她努力露出一个真诚的笑容:
“谢谢你们……我叫苏想,以后……麻烦大家了。”
搬进新宿舍的第一天晚上,苏想还有些拘谨和不适应。
她习惯了在宿舍里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习惯了一个人默默做事。
但徐菲她们显然不是这种风格。
王丹看她一个人安静地整理书桌,便主动过来和她聊起历史系的趣事;
张晓分享着生物实验室里发生的糗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徐菲则一边吐槽着体育训练的辛苦,一边豪气地说明天带大家去食堂抢最好吃的酱排骨。
她们也会好奇地问起数学系的课程难不难?语气里是纯粹的好奇和敬佩,没有丝毫的嫉妒或打探。
当苏想简单提及之前生病的事,并表示感谢时,徐菲大手一挥:
“嗐!那算啥!谁还没个头疼脑热的时候?
咱们出门在外,不互相照应着点,难道还指望宿管阿姨天天来嘘寒问暖啊?”
王丹也推了推眼镜,认真地说:
“是啊苏想,以后有什么事千万别自己硬扛,说出来大家能帮一定帮。”
张晓猛点头:
“就是就是!咱们宿舍可是友爱大家庭!”
听着她们七嘴八舌的话语,看着她们真诚热情的脸庞。
苏想冰封已久的心湖,仿佛被投入了几颗温暖的石子,漾开了一圈圈细微的涟漪。
她第一次,在宿舍这个本该是“家”的地方,感受到了一丝久违的松弛和安全。
晚上熄灯后,大家躺在床上进行“卧谈会”。
聊着各自的家乡,聊着喜欢的明星,聊着对未来的憧憬。
黑暗中,女孩们的声音叽叽喳喳,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简单的快乐。
苏想静静地听着,偶尔也会被问到,她便小声地说上几句。
没有压力,没有审视,不需要伪装。她甚至忍不住轻轻笑出了声。
虽然心底依旧压着沉重的秘密和负担,但至少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在这个夜晚!
她可以暂时卸下一点点坚硬的外壳,喘一口气。
原来,正常的、温暖的宿舍生活,是这样的。
苏想病好回到团队没多久,新的麻烦就找上门了。
这天,他们刚从刘教授的实验室出来,就被数学系的系主任,也是国内应用数学领域的泰斗张教授给堵在了门口。
张教授是个精神矍铄的小老头,目光锐利,说话中气十足。
他先是扫了一眼四人,然后把目光重点落在了陈知行身上。
“知行啊,听说你们几个,最近在计算机系刘老头那边搞得风生水起?”
张教授的语气听不出喜怒。
陈知行恭敬地回答:
“张教授,我们是在参与刘教授的一个项目,学习并行计算的相关知识。”
“学习是好事!”
张教授点点头,随即话锋一转,
“但不能厚此薄彼嘛!
咱们数学系自己的项目,也需要你们这样的新鲜血液!
尤其是你,知行,你的数学功底和建模能力,不去解决点更有挑战性的问题,窝在计算机房搞实现,太大材小用了!”
周炽一听就急了:
“张教授,我们没窝着!
我们是在做跨学科融合!
数学和计算机结合才能解决大问题!”
“融合没错!”
张教授眼睛一瞪,“但根不能忘!咱们数学才是基础科学里的皇冠!”
他顿了顿,抛出一个重磅炸弹:
“我这边刚接了一个合作项目,和航天研究院那边合作的!
涉及飞行器轨道优化和控制系统中的核心算法问题,里面有很多非线性、高维、强约束的数学难题需要攻克。
怎么样?有没有兴趣?”
航天研究院!轨道优化!
这几个字瞬间点燃了周炽的眼睛!这正是他梦想的方向!
陈知行的眼神也微微亮了起来,这显然比单纯的计算机算法更吸引他。
李泽川也挑了挑眉,似乎对“航天”这种高大上的名词有了点兴趣。
张教授看着他们的反应,满意地摸摸下巴:
“项目很重要,时间也紧。
我知道你们在刘老头那边也有任务。
这样,我也不要求你们全身心过来,但这个项目,你们团队必须挂名参与,尤其是核心算法部分,知行,你得牵头。
这也算是为我们数学系争光嘛!”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又是国家级的重点项目,根本不容拒绝。
于是,本就忙碌的四人团队,肩上又压下了一副沉甸甸的担子——国家航天相关算法研究。
任务更重了,压力更大了,但挑战也升级了。
尤其是周炽,整个人都处于一种极度兴奋的状态,仿佛已经看到了火箭上天。
喜欢80年替考北大后我成了学术妲己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80年替考北大后我成了学术妲己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