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斥的阴影如同附骨之疽,悄然蔓延,渗透到日常的每一个缝隙。那些转瞬即逝的视觉扭曲、刺破耳膜的诡异噪音、以及物理环境中毫无逻辑的异常扰动,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间隔越来越短,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对他们这两个不合时宜的“错误代码”发出越来越急促、越来越不容忽视的最终警告。林可和杜恒凭借其丰富的危机经验,都清晰地意识到,这个诡异世界运行规则的“容忍度”正在急速消耗,逼近某个危险的临界点。
就在这片令人窒息的压抑氛围如同浓雾般笼罩之时,沧澜的研究却仿佛挣脱了所有束缚,势如破竹,以一种令人心惊的速度向前推进。
依旧是那间位于地下的、仿佛被时光遗忘的旧化学准备室,空气因为连绵的阴雨而格外潮湿粘稠,呼吸间都带着一股霉味和水汽。沧澜站在那块写满复杂符号的小黑板前,眼中布满了熬夜留下的血丝,但那瞳孔深处却燃烧着近乎癫狂的、纯粹智力上的兴奋光芒。他刚刚完成了一组极其复杂、涉及非对易几何和量子场论微扰的推导计算,粉笔“啪”地一声,被他用尽全身力气般重重按在黑板下的木质托槽上,应声断成两截,粉屑飞溅。
“成功了!初步模型通过了!”他猛地转过身,声音因为极度的激动而显得有些嘶哑变形,苍白的面颊上泛着一种病态的、不正常的潮红,“理论上的主要障碍已经扫清!现在,只差最后一步——找到一种合适的‘物理载体’,一种能够在介观尺度上稳定承载并放大 Ψ 场特定激发态的微观结构,我们就能……就能真正触碰到那个边界,那个分隔已知物理世界与意识未知领域的薄膜!”
他激动地挥舞着手中那本边缘卷曲、写满了密密麻麻公式和灵光一闪设想的笔记本。“我反复推演过了,一种经过特殊设计的、具有精确手性选择和特定孔径的金属有机框架(moF) 可能是最理想的候选!它内部高度有序的纳米孔道可以提供完美的量子限域效应,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退相干;而其有机配体本身固有的不对称性,可以作为一个天然的、对特定意识频率或时空相位极其敏感的‘锁’或者‘滤波器’……”
金属有机框架(moF)。
这个词,如同一声在灵魂深处炸响的惊雷,瞬间贯穿了林可和杜恒的认知!冰冷的战栗感从尾椎骨一路窜上头顶,让他们几乎僵立在原地。
这正是无数悲剧的源头,是陈重当年倾注心血、试图用来稳定那致命“p-x前体”的核心技术!是“凤凰计划”得以实施的物质基石!历史,正以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分毫不差的精准,沿着那条他们亲身经历过的、布满尸骸的既定轨迹,隆隆前行!他们仿佛听到了命运齿轮严丝合扣转动的、沉重而绝望的声响!
沧澜完全沉浸在自己即将触摸到神之领域的狂喜之中,丝毫没有注意到身后两人瞬间煞白如纸的脸色和眼中翻涌的惊涛骇浪。他快步走到房间角落那堆蒙尘的杂物前,如同挖掘宝藏般,有些粗暴地翻找出几个落满灰尘、标签早已褪色发黄的化学试剂瓶,瓶身上依稀可见一些无机盐和有机化合物的古老命名。
“看!运气太好了!这里竟然还有一些早期的、未开封使用的过渡金属盐和可能的有机配体原料!虽然存放太久,纯度肯定不够理想,可能存在杂质干扰,但基本的化学性质应该还在!这足够我们进行最初步的合成尝试,来验证我的理论模型是否可行!”他像是找到了传说中点金石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捧着那些看似普通、却可能蕴含着毁灭之力的玻璃瓶,眼中闪烁的是对创造新事物、窥见宇宙奥秘的纯粹渴望与兴奋,丝毫没有意识到,他手中捧着的,极有可能是未来无数生命悲鸣与文明坎坷的……最初的火种。
就在这时——
嗡——!!!
一阵剧烈、低沉、仿佛源自地壳深处、又像是直接从虚空中诞生的恐怖震动,毫无预兆地猛然传来!整个地下室如同狂风中的危楼般剧烈震颤!头顶天花板年久失修的腻子粉和灰尘如同雪花般簌簌落下,迷蒙了视线;废弃架子上那些布满铁锈的玻璃仪器疯狂地相互碰撞、摇晃,发出连绵不绝、令人心悸的叮当脆响,仿佛下一秒就会彻底崩塌碎裂。墙壁上那盏本就苟延残喘、光线昏黄的旧灯泡,如同垂死挣扎般疯狂地闪烁起来,明灭不定,将地下室中三人的脸庞映照得忽而清晰、忽而完全隐没于黑暗,光影交错间,如同鬼魅般扭曲不定。
这一次的“排斥反应”,强度前所未有!不再是边缘感官的干扰和暗示性的警告,而是直接、粗暴地撼动了他们所在的物理空间结构!这是系统失去耐心的明确信号!
“怎么回事?!是地震了吗?!”沧澜惊疑不定地低呼,下意识地扶住身边摇晃的实验桌才稳住身形,手中那几个珍贵的试剂瓶险些脱手掉落。
而林可和杜恒却心中雪亮,寒意彻骨。这绝非自然的地震!这是来自这个世界底层规则,或者说背后那个“操作者”的、不容置疑的最后通牒!它已经无法再容忍他们这两个“变量”继续停留在最核心的区域,干预这个关键历史节点的进行了!
剧烈的、仿佛能撕裂空间的震动持续了足足十几秒,才如同它出现时一样,戛然而止。昏暗的灯光挣扎了几下,恢复了那勉强照明的状态,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几乎要凝固的紧绷张力,仿佛暴风雨前极致压抑的宁静。
沧澜惊魂未定,呼吸还有些急促,但年轻人特有的恢复力和对研究的狂热,很快压过了那短暂的、源自本能的恐惧。他看向林可和杜恒,眼神依旧灼热,甚至因为刚才的“意外”而更添了几分紧迫感:“不管它!可能是附近施工或者什么地质活动!我们必须要尽快开始合成实验!不能再等了!明天!明天放学后我们就开始准备,就在这里!”
他看不到,那无形的、由规则编织的绞索,正在黑暗中缓缓收紧,已经套上了他们所有人的脖颈,包括他自己。
……
是夜,沉重的抉择如同巨石压在心头,林可和杜恒毫无睡意。两人凭借对监控死角的了解,避开巡查,悄然来到了教学楼空旷的屋顶天台。冰凉的夜风带着远方潮湿的泥土气息吹拂而过,却丝毫吹不散盘踞在两人心头的沉重与焦虑。
“不能再等了。必须做出决断。”林可的声音在夜风中显得有些微弱发颤,但内容却斩钉截铁,“一旦他明天真的开始动手合成,哪怕只是最初级、最简陋的尝试,都可能像推倒第一块多米诺骨牌,触发一连串我们无法预测、更无法控制的连锁反应。这个世界的‘排斥’机制会瞬间达到顶点,我们很可能……会被系统毫不犹豫地当场‘清除’、‘格式化’。” 她眼前闪回过那些在强大规则力量下,如同数据被删除般扭曲消失的trinity Eye成员的惨状。
“阻止他?”杜恒双手撑着冰凉的水泥护栏,俯瞰着脚下在夜色中沉睡的、静谧的校园,目光却锐利如刀,仿佛要切开这虚假的和平,“如何阻止?用暴力强行破坏他的试剂和器材?那会立刻将我们彻底暴露,从‘可疑变量’升级为‘必须清除的敌对目标’,并且极有可能强烈刺激到沧澜,引发他强烈的逆反心理和偏执,反而可能加速他另辟蹊径的研究进程。或者,直接告诉他冰冷的真相?告诉他我们来自未来,告诉他他手中即将诞生的‘奇迹’,在未来会沾满鲜血,会导致无数悲剧,会毁灭文明?你觉得,一个沉浸在创造喜悦中的天才,会相信如此荒诞不经、如同科幻噩梦的故事吗?”
他们陷入了经典的两难困境。强行干预,可能立刻招致毁灭性的打击;袖手旁观,则等同于眼睁睁看着历史的车轮,沿着他们亲身碾过、深知其血腥与残酷的既定轨迹,无情地再次碾压过来。
“或许……”杜恒缓缓地开口,声音低沉,提出了一个极其精密也极其冒险的想法,“我们不需要,也不可能完全阻止历史的惯性。但我们可以尝试……‘污染’他的实验。”
“污染?”林可侧头看他,眼中带着询问。
“在他进行最关键的合成步骤时,利用我们对未来成熟x物质存在的已知缺陷和弱点的深刻了解,人为地、不着痕迹地制造一个微小的、看起来完全像是意外或者操作不当导致的‘失误’。”杜恒的眼中闪烁着绝对冷静、如同超级计算机般的计算光芒,“让他的第一次合成尝试导向‘失败’,或者,让他最终得到的,是一个存在某种致命结构缺陷、极不稳定、无法长期存在甚至无法有效激活的‘残次品’。这既能为我们争取到宝贵的缓冲时间,延缓灾难性结果的到来,又不会立刻引发剧烈的因果悖论和世界规则的全力排斥。事后,我们可以将这种‘失败’合情合理地归咎于试剂纯度不足、操作过程中的微小误差,或者……干脆就推给今天傍晚那场诡异的‘地震’干扰。”
这是一个在万丈深渊之上走钢丝的计划。需要对实验时机、干扰方式、以及沧澜心理反应的精准到毫秒的把握,任何一环出错,都可能满盘皆输。
“但如果……我们的‘污染’失败了呢?”林可追问,必须考虑最坏的情况,“如果我们的干预非但没有阻止合成,反而因为某种未知的相互作用,阴差阳错地促成了那个稳定、活性x物质的诞生呢?”
杜恒沉默了片刻,抬起头,望向这片陌生世界独有的、冷漠而疏离的夜空。那里没有他熟悉的北斗七星,没有银河,只有一些排列怪异、毫无温度的陌生星座,如同监视者的冰冷眼睛。
“那么,”他的声音低沉而平静,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我们或许就必须开始考虑,并且准备好执行……那最后、最坏的打算——在x物质被成功合成、其独特‘场’效应被激活显现的瞬间,不惜一切代价,动用我们所有可能的手段,连同这间地下室,连同沧澜的实验数据,连同我们自身的存在……将其彻底摧毁。”
同归于尽。
这是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最绝望、最残酷的选项。
两人站在空旷而微凉的天台上,久久无言。夜风更疾,吹动着他们年轻却承载了过多重量的衣角和发丝,猎猎作响。
明天,当沧澜带着他那纯粹的、不谙世事的热情,点燃酒精灯,开始那禁忌的、可能撬动整个未来走向的合成之时,就是他们必须做出最终抉择的时刻。
是悄然引导,尝试将历史之河引向一个未知的、或许能避开部分暗礁的细小分支?
还是无奈地任由其奔涌,只在最后一刻,选择最壮烈也是最无奈的方式引爆堤坝?
或者,在尝试进行精妙干预的过程中,就被这个敏感而严酷的世界规则提前识别、并无情扼杀?
抉择的前夜,寂静而漫长,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在燃烧的生命。
脚下的校园依旧沉浸在夜色中,宁静祥和,灯火零星,仿佛暴风雨降临前,最后一片虚假而脆弱的和平幻象。
——(本卷终)——
喜欢致命重生:化学物语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致命重生:化学物语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