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微光向远 新程待启
林舟从瑞丽边境离开时,背包里装着两样东西:扎西平措托人捎来的一袋炒青稞,还有李姐塞给他的几个青芒果。车窗外,界碑旁的联防队员正对着智能监测屏核对信息,集市里的边民举着手机查询证件进度,这些细碎的场景,像一颗颗星星,缀在技术落地的版图上。
他没直接返程,而是绕路去了西藏那曲的一个牧村。这里比日喀则更偏远,牧民们靠养牦牛为生,却常因暴雪封路,牦牛找不到草料,或是生病后难以及时联系兽医。村长巴桑握着林舟的手说:“去年一场大雪,十几头牦牛冻饿而死,我们看着却没办法。要是有你们日喀则那样的‘神器’就好了。”
林舟立刻和团队视频连线,屏幕里,工程师小郑正调试新升级的“智慧畜牧系统”:“这个系统能监测牧场的温湿度和积雪厚度,提前预警暴雪,还能通过卫星定位找到牦牛群,内置的兽医咨询模块,牧民拍张照片就能问病。”巴桑凑到屏幕前,指着“牦牛定位”的界面反复确认:“真能在雪地里找到牛?”得到肯定答复时,他黝黑的脸上绽开了笑。
与此同时,瑞丽的“边城民生融合服务系统”也在升级。考虑到边民跨境买卖常用缅语,系统新增了双语服务功能,还接入了跨境物流追踪——李姐现在能实时看到芒果从瑞丽发往缅甸仰光的路线,再也不用担心里程延误。她在系统反馈栏里写道:“以前运水果像‘赌运气’,现在心里有底了!”
初冬的雪落在那曲牧村的帐篷上时,“智慧畜牧系统”的第一批设备运到了。小郑带着队员在牧场装起气象监测仪,给牦牛挂上定位项圈。巴桑试着用手机打开系统,屏幕上立刻显示出自家牦牛群的位置,还有“未来3天无暴雪”的预警。他牵着一头小牛,对着镜头给扎西平措打电话:“你们的青稞有‘守护神’,我们的牦牛也有‘保镖’啦!”
林舟站在牧村的山坡上,看着牧民们跟着系统指引,把牦牛赶到草料充足的区域,远处的雪山下,定位项圈的信号像微弱的光,串联起一个个移动的“家”。他忽然明白,技术的意义从来不是“完成一个项目”,而是“点亮一个角落”——从日喀则的青稞田,到瑞丽的边境线,再到那曲的牧村,每一处微光汇聚起来,就能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
年末的团队总结会上,林舟展示了一组照片:扎西平措的青稞堆、李姐的水果摊、巴桑的牦牛群。他说:“下一站,我们去云南怒江的傈僳族村寨,那里的村民还在为农产品出山发愁;还要去新疆喀什的边境小镇,帮边贸商户打通物流堵点。”
屏幕上,新的项目规划图慢慢展开,那些待标注的地点,像一个个等待被唤醒的希望。林舟知道,这趟关于技术与民生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喜欢重生之逆流职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之逆流职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