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馆在周六的午后,像一头蛰伏的巨兽,沉默地匍匐在校园最安静的角落。阳光勉强穿透布满灰尘的拱形玻璃窗,在磨得光滑的水磨石地面上投下昏黄的光斑。与上次仓皇逃离不同,这一次,林见清和周屿是有备而来。
周屿背着一个轻便的双肩包,里面是他改装的探测设备。他手里拿着平板,屏幕上是旧馆的简易结构图,一个红点在地下一层的区域顽固地闪烁着。
“信号源强度比上次提升了15%,波动周期缩短。”周屿压低声音,在空旷的走廊里,声音依然显得清晰,“发射器很可能处于持续激活状态。”
林见清点了点头,目光警惕地扫过两侧紧闭的房门,门牌上写着“古籍修复室”、“过期期刊库”等字样。空气里的霉味更重了,还混杂着一种难以形容的、类似金属和臭氧的味道。
“地下一层,是以前的物理实验室和……标本储藏室。”林见清回忆着从父亲旧地图上看到的信息。标本储藏室——这个词让她喉咙有些发紧。
通往地下的楼梯是老式的铸铁镂空台阶,踩上去会发出沉闷的回响。周屿示意林见清放轻脚步,他自己则走在前面,平板上的信号接收器图标随着他们的下降,跳动得越发急促。
地下一层的走廊更加阴暗,只有几盏瓦数极低的白炽灯提供着可怜的照明。温度也明显比上面低了几度,阴冷的空气缠绕上来,刺入肌肤。
根据结构图,他们拐向右侧。走廊的尽头,是一扇厚重的、漆成暗绿色的木门,门牌上的字迹已经剥落大半,只能勉强辨认出“……验……备……”几个字。而那个红点,就在这扇门后。
周屿从包里拿出一个巴掌大的仪器,前端带着一个金属探针。他将其贴在门缝上,仪器屏幕上的波形剧烈跳动起来。
“强干扰场。内部有独立电源和信号屏蔽层。”他皱眉,“门是电子锁,老式射频卡触发。”他尝试用平板连接,几秒后摇头,“加密协议很特殊,暴力破解需要时间,而且会触发警报。”
线索似乎在这里中断了。
林见清的目光落在门框边缘。那里,有一道几乎看不见的、细微的划痕,新鲜的,像是最近有人用什么东西撬过。
“也许,不需要那么复杂。”她低声说,从口袋里拿出那个从文渊阁买来的、空着的“赭石溶液”小瓶子。瓶身在昏暗的光线下,折射出微弱的光。
她回忆起文渊阁老板看向他们校服的眼神,以及他那句意有所指的“便宜点拿走”。一个大胆的猜想在她脑中形成。
她将瓶子的金属瓶盖,小心翼翼地贴近电子锁旁边一个毫不起眼的、类似装饰用的金属铭牌。
“滴——”
一声轻微的、几乎不可闻的鸣响。绿色的小灯在门锁面板上亮起。
“咔哒。”
厚重的木门,应声弹开了一条缝隙。
周屿看向林见清,眼中第一次露出了毫不掩饰的惊讶。
“概率低于0.5%的巧合。”他低声说,“这个瓶子,是钥匙。”
门内,是一个废弃已久的实验室。积满灰尘的实验台,散落的玻璃器皿,墙壁上挂着褪色的元素周期表。但在实验室的中央,景象却与周围的破败格格不入。
那里摆放着数台正在运行的、充满科技感的设备。机箱闪烁着幽蓝的指示灯,粗大的线缆如同扭动的蛇群,连接到一个中心处理器上。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实验台正中央,一个被精心固定在支架上的、布满复杂蚀刻纹路的金属圆盘。圆盘正在以肉眼难以察觉的频率微微振动,发出低沉的嗡鸣。
周屿的平板屏幕上,信号强度瞬间爆表。
“就是它。全息投影的信号发射源,以及……生物干扰波的源头。”周屿快速操作着,开始下载设备中的数据,“设计非常精妙,能源来自……学校的旧照明线路,做了隐蔽分流。”
林见清则被实验室角落的一个东西吸引了目光。
那是一个老式的实木书架,与周围的高科技设备相比,显得格格不入。书架上没有书,只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玻璃瓶。和她手里那个一模一样的小瓶子,里面装着各种颜色的粉末或液体,每一个都贴着泛黄的标签。
她走过去,指尖拂过那些标签。
【赭石溶液 - ZY-07】
【蓝矾结晶 - ZY-13】
【磷光基质 - ZY-24】
……
所有的标签,都是同一种笔迹——与楚雅日记上一致的、工整而清秀的字迹。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信号发射点。这是一个……工作台。楚雅的工作台。
“周屿,”林见清的声音有些发颤,“你看这个。”
她指着一个单独放在最高一层架子上的厚皮笔记本。笔记本的封面没有任何文字,但保存得相当完好。
周屿走过来,戴上手套,小心地翻开。
扉页上,是一行熟悉的字迹:
【材料的光学特性与心理暗示关联性研究 - 楚雅】
里面是密密麻麻的记录、数据、手绘的图表,以及一些看似随意实则精准的化学分子式。
他们快速翻阅着。
笔记的前半部分,充满了学术性的探索,记录着各种天然矿物、化学物质在不同光照、不同频率声波影响下,对人脑a波、β波的影响,以及可能引发的情绪和感知变化。
直到中间部分,笔迹开始出现一些急促和潦草。
【3月15日,他们发现了我的研究。赵宇说这是‘巫术’,要报告学校。】
【3月22日,苏老师(姐姐)让我停止。她说这太危险,会被人误解。可我只是想证明,古代壁画上的‘神迹’,可能是古人无意识应用了这些材料的共振原理……】
【4月10日,他们偷走了我的ZY-07原液。王伯看见了,但他不敢说。】
【4月17日,李姗她们用ZY-07在我桌上写字……‘小偷’……我感觉头晕,那些字在发光,在旋转……它们在我脑子里……】
笔记在这里中断了几页。
再次出现时,字迹变得异常冷静,甚至带着一种决绝。
【5月3日,我明白了。这不是恶作剧。有人知道我在研究什么,他在利用我,测试这些材料的‘实战’效果。】
【5月14日,我做了最后一份样本,藏了起来。如果他想要,就让他自己来拿吧。在一切开始的地方。】
【5月15日,今晚,我去天台。我要知道,那个躲在幕后的人,到底是谁。】
笔记,到此戛然而止。
5月15日。正是十年前的今天。也是楚雅坠楼的日子。
实验室里一片死寂,只有机器低沉的嗡鸣。那些冰冷的设备,那些写满执着的笔记,共同拼凑出一个令人心碎的真相——楚雅不是自杀,她是因为自己的发现而被灭口。
林见清感到一阵窒息般的悲伤和愤怒。
就在这时,周屿猛地合上笔记本,低喝一声:“有人来了!”
走廊外,传来了清晰的、不紧不慢的脚步声,正朝着实验室的方向逼近。
周屿迅速将笔记本塞进自己的背包,拉着林见清,闪身躲到了实验室最里面,一个巨大的、废弃的通风管道后面。
脚步声在门外停下。
门被推开了。
借着设备幽蓝的指示灯光芒,他们看到了来人的侧影。
不是预想中的校工陈默。
而是穿着便服,神色复杂的——
苏晴。
她看着实验室里正在运行的设备,脸上没有丝毫意外,只有一种深切的、无法言说的疲惫与痛苦。
她走到那个中央的金属圆盘前,伸出手,似乎想触摸什么,却又在中途无力地垂下。
“小雅……”她对着空气,喃喃低语,“我还是……来晚了。”
喜欢潜意识猎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潜意识猎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