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师订单像一剂强心针,让苏记后院原本就忙碌的景象,更添了几分热火朝天。采收下的咖啡红果堆积如山,去皮、发酵、清洗、晾晒……每一道工序都需争分夺秒。原本略显宽敞的工棚,如今被竹筛、陶缸和待处理的咖啡豆占得满满当当,连下脚的地方都需仔细找寻。
“婉儿丫头,照这个势头,咱们这后院,怕是很快就连晾晒的地方都不够用了!”金老农看着几乎铺满整个后院的晾晒竹筛,又是欢喜又是发愁。深秋的阳光虽好,但场地有限,一旦遇到阴雨,这些娇贵的豆子可就危险了。
铁柱也挠着头道:“还有这烘焙,一口小锅根本赶不及,日夜不停地轮班,也难在交货期前把这么多豆子都处理好。”
苏婉站在院中,目光扫过那一片繁忙,眉头微蹙。产量提升带来的喜悦尚未散去,现实的难题便已迫在眉睫。她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周伯伯,”她转向一旁的周文焕,“看来,我们得租个更大的地方了。最好是在镇子边缘,通风透气,有充足的晾晒场地,还得有能改造成工坊的屋子。”
周文焕立刻领会:“我明白,此事交给我。镇东头靠河处,似乎有几处废弃的货栈,地方宽敞,我去问问。”
“铁柱哥,”苏婉又对铁柱道,“你去找镇上最好的铁匠,按我画的图样,打制两口更大、更厚实、带更好搅拌装置的炒锅。工钱不是问题,但要快,要耐用。”
“好嘞!包在我身上!”铁柱拍着胸脯应下。
“金伯,”苏婉最后对金老农道,“晾晒之事,不能全靠天。我们得想办法搭个带顶棚的晾架,晴天推出去,雨天拉回来,确保豆子不受潮。这事儿您经验老道,还得您多费心。”
分派完毕,众人各自忙碌起来。苏婉则回到屋内,铺开纸张,开始规划新工坊的布局——原料区、处理区、烘焙区、研磨区、包装区、仓储区,甚至留出了一小块用于试验新品的地方。她画得极其认真,每一个区域的功能、大小、相互之间的衔接都考虑得周详。
娟子在一旁看着,忍不住道:“姑娘,您这规划,都快赶上一个大作坊了!”
苏婉头也未抬,笔尖流畅:“既然要做,就要做得像样。水师的订单只是开始,我们不能满足于此。有了稳定的场地和更高的效率,我们才能应对更大的需求,也才能有余力去琢磨咖啡更多的可能性。”
数日后,周文焕果然在镇东租下了一处宽敞的旧货栈,虽有些破败,但稍加修葺便极为合用。铁柱也兴冲冲地回来禀报,铁匠已接下活计,保证十日内交付新炒锅。金老农则带着几个伙计,用竹木和厚油纸,搭起了可移动的带顶晾架。
看着初具规模的“苏记咖啡工坊”,周文焕感慨道:“婉儿,你这雷厉风行的劲儿,真是巾帼不让须眉。遇事不慌,谋定后动,好!”
苏婉站在新工坊空旷的院子里,迎着略带凉意的秋风,脸上露出了憧憬的笑容:“周伯伯,这只是个开始。我们要让这‘一品豆妃’,从这里走向更远的地方。”
喜欢一品豆妃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一品豆妃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