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山谷营地的篝火渐渐弱了下去,只剩下几点火星在黑暗中闪烁。队员们大多已经睡熟,此起彼伏的鼾声在山林里回荡,偶尔还能听到哨兵换岗时的低语。
何大清躺在临时搭起的草铺上,却毫无睡意,睁着眼睛看着帐篷顶的帆布,思绪像乱麻一样缠在一起。
他抬手摸了摸自己的手腕,感受着体内流转的内劲——自从突破到抱丹宗师,他的身手早已远超常人,单打独斗能轻松收拾十几个鬼子,可现在的身份是“热河抗日游击纵队”司令员,要带的是五百多人的队伍,不是靠一身功夫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穿越前就是个厨师,穿越后也只是想守着家人过日子……”何大清在心里叹气。以前跟着吕卫国打游击,顶多是出出力气、提供些武器,不用操心整体部署。
可现在,他要管队伍的编制、训练、作战计划,还要考虑伤员救治、物资补给,每一件事都关系着几百人的生死。
白天清点人数时,看着队员们信任的眼神,他心里既暖又慌——他怕自己不懂指挥,把兄弟们带进绝路。
“要是能有会指挥的本事就好了……”这个念头刚冒出来,何大清忽然眼睛一亮——他怎么忘了自己的农场商城!之前忙着打鬼子、送物资,倒是把这个“金手指”给忽略了。
他悄悄坐起身,借着帐篷外透进来的微弱月光,在脑海里调出农场商城的界面。
淡蓝色的光幕在眼前展开,上面清晰地显示着农场等级“45级”、牧场等级“20级”,每日稳定收获“金币”——这段时间没怎么管农场,没想到金币攒了不少,现在账上足足有二十多万金币,足够兑换不少好东西。
何大清的手指在光幕上滑动,跳过了“武器弹药”“药品物资”这些熟悉的分类,专门找和“技能”相关的板块。
很快,“军事技能”分类跳了出来,点开后,一排排技能书的图标映入眼帘,每本都标注着兑换所需的金币和效果简介:
- 《现代游击战指挥纲要》:兑换需金币,掌握后可熟练制定游击战的伏击、袭扰、转移计划,理解战场态势判断逻辑。- 《步兵战术实战指南》:兑换需金币,包含班组进攻、防御、协同作战技巧,可快速提升部队基础战术执行力。
- 《战场后勤统筹方法》:兑换需金币,学会合理分配弹药、救治伤员、规划补给路线,保障部队持续作战能力。
何大清看着这些技能书,心里的焦虑瞬间消散了大半。这不正是他现在最需要的吗?有了这些,他不用再担心不懂指挥,能真正把这支五百人的队伍带起来,打有准备的仗。
他没有犹豫,先选中《现代游击战指挥纲要》,点击兑换——光幕上的金币瞬间减少,一本泛着微光的虚拟书籍直接融入他的脑海。
下一秒,无数关于游击战的知识涌了进来:如何根据地形设计伏击圈、怎么判断鬼子的行军路线、遇到包围时该如何分路突围……这些原本陌生的内容,此刻像刻在脑子里一样清晰,连带着之前和鬼子作战的经历,也有了新的战术解读。
接着,他又兑换了《步兵战术实战指南》。金币再减,脑海里又多了班组协同的技巧:进攻时如何交替掩护、防御时怎么设置火力点、不同武器该如何搭配使用……他甚至能清晰地想到,明天该怎么把这些技巧教给队员,让原本零散的游击队员,快速形成战斗力。
兑换完两本核心技能书,何大清看着剩下的金币,又补充兑换了《战场后勤统筹方法》。毕竟打仗不止靠战术,后勤跟不上,再厉害的队伍也撑不了多久。
关掉商城界面,何大清重新躺回草铺,心里踏实了不少。月光下,他的眼神不再迷茫,多了几分坚定。
他摸了摸身边的Awm狙击步枪,嘴角勾起一抹笑容——现在,他不仅有一身功夫、充足的武器,还有了指挥队伍的本事。
明天开始,他要好好训练这支五百人的纵队,让他们成为热河山林里最锋利的刀,专挑鬼子的要害扎!
帐篷外的篝火彻底熄灭了,天边泛起一丝微光。何大清闭上眼睛,终于能安心睡去,梦里都是队员们训练有素、打胜仗的场景。
第二天,天还没亮透,山谷营地的上空就飘起了一缕缕炊烟。何大清踩着晨露,早早到了临时搭建的伙房。
那是用几块木板搭起的简易棚子,里面支着两口大铁锅,底下的柴火已经被他引燃,火苗“噼啪”地舔着锅底,暖融融的热气驱散了清晨的凉意。
他撸起袖子,露出结实的胳膊,从随身空间里往外掏食材——这是他昨晚睡前特意从农场商城兑换的:半扇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色泽鲜红透亮;一袋子雪白的白面馒头,还带着刚出锅的余温;一大筐新鲜的鸡蛋,外壳干净光滑;甚至还有一小桶豆油和几包调味料,都是平时营地少见的好东西。
“先做个红烧肉,再煮一锅鸡蛋,蒸上馒头,让兄弟们吃得饱饱的。”何大清一边嘀咕,一边将五花肉切成大小均匀的方块,冷水下锅焯水。
锅里的水渐渐沸腾,浮沫慢慢浮起,他用勺子仔细撇去,再把肉块捞出来,用温水冲洗干净——这套动作熟练流畅,完全是在丰泽园后厨的老手艺,只是现在的灶台从酒楼的精铁灶,变成了山野间的土灶。
他往铁锅里倒上豆油,等油热了,放入姜片、葱段爆香,再把五花肉倒进去翻炒。“滋啦”一声,肉香瞬间弥漫开来,渐渐染上诱人的焦糖色。
何大清又从空间里摸出一小袋冰糖,碾碎了撒进去,翻炒均匀后,加料酒、酱油调味,最后倒上热水,没过肉块,盖上锅盖,小火慢炖。
趁着炖肉的功夫,他又在另一口锅里加水煮鸡蛋,同时把白面馒头放进蒸笼,架在煮鸡蛋的锅上——这样馒头能借着蒸汽加热,鸡蛋也能慢慢煮透,一点不浪费火候。
伙房外的脚步声渐渐多了起来,早起的队员们闻到肉香,都忍不住探头往伙房里看,眼里满是惊喜。
“何司令,您怎么亲自做饭了?”侦察员老赵凑过来,抽了抽鼻子,“这香味,比镇上酒楼的还香!”
何大清笑着擦了擦额角的汗:“马上要开始训练了,兄弟们得吃好吃饱,才有劲练,才有劲打鬼子。我这老本行,正好派上用场。”
说话间,吕卫国也走了过来,看到锅里炖得咕嘟冒泡的红烧肉,还有蒸笼里雪白的馒头,忍不住笑道:“看来咱们纵队的兄弟们有口福了!以前在游击队,能吃上白面馒头就不错了,今天还有红烧肉,这待遇,比正规军还好!”
何大清掀开锅盖,用筷子扎了扎五花肉——已经炖得软烂入味,轻轻一夹就能分开。他又把煮好的鸡蛋捞出来,放在冷水里冰着,方便剥壳。“好了,叫兄弟们来吃饭吧!”
队员们听到招呼,立刻排着队过来领饭。每个人都能分到一大勺红烧肉,两块白面馒头,还有一个热乎乎的煮鸡蛋。大家捧着碗,坐在营地的空地上,吃得狼吞虎咽,脸上满是满足。
“这红烧肉太香了!何司令,您这手艺绝了!”一个年轻队员一边吃,一边含糊地说道。
“吃饱这顿,下午训练我肯定能多扛两圈枪!”另一个队员举着馒头,兴奋地喊道。
何大清看着大家吃得开心,心里也暖暖的。他知道,训练会很苦,打仗会更危险,但一顿热乎、美味的早饭,能让兄弟们感受到温暖,也能凝聚起更多的力量。
他端起自己的碗,坐在队员们中间,和大家一起吃饭,听着他们说说笑笑,原本对训练的些许担忧,也渐渐消散。
有这样一群热血的兄弟,再加上他从商城学到的指挥技能,这支队伍一定能越来越强,成为鬼子的克星。
阳光渐渐升高,照在营地的每一个角落,也照在队员们充满干劲的脸上。早饭过后,何大清集合队伍,看着精神饱满的五百名队员,大声说道:“吃饱了,咱们就开始训练!练出真本事,下次再遇到鬼子,咱们不仅要打赢,还要打疼他们!”
队员们齐声应和,声音响亮,回荡在整个山谷里。
喜欢四合院:1935年父子双穿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四合院:1935年父子双穿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