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秋的丰泽园,前门大街的幌子在秋风里晃得热闹,后厨却静得只听见铁锅碰撞的脆响。
这京城数一数二的饭庄,规矩比灶台的火还严——学徒得从剥葱剥蒜、擦灶台学起,想拜名师,没个三五年功底根本没门。
可何雨柱第一天来,就被川菜大师郭云深拉到案板前,郭师傅认识何大清。一句“这小子带艺来的,我收了”,让后厨瞬间炸了锅。
郭师傅是丰泽园的“川菜活招牌”,当年给大帅做过席,一手水煮鱼、回锅肉做得绝,徒弟们挤破头想拜他门下。
此刻,几个跟着郭师傅学了两年的老学徒,手里的抹布都停了,眼神里满是不服。
大师兄周涛擦了擦案板,冷笑一声:“郭师傅,这小子刚到丰泽园,连颠勺都没正经练过,您就收他当徒弟?别是走了后门吧?”
旁边几个学徒跟着起哄:“就是啊,我们剥了两年葱,才摸着菜刀边,他倒好,一来就拜师,凭啥?”
何雨柱攥着手里的厨刀,刀把是娘特意给他磨的木头柄,还带着点家的温度。
他没急着辩解,只是看向郭师傅——早上来的时候,他给郭师傅露了手番茄炒蛋,那火候、调味,让见多识广的郭师傅眼睛一亮,连说“有灵气,底子好”,这才拍板收他。可现在,光说没用,得让这群人服。
丰泽园的后厨,讲究“论资排辈”。
周涛跟着郭师傅两年,能独立做几道家常菜,早就盼着能正式拜师;还有学徒李三,从老家来北京,在厨房干了三年,每天天不亮就来劈柴,就想求郭师傅教一手真本事。他们看着何雨柱,穿得干干净净,不像干过粗活的,心里的疙瘩更重。
“凭啥?”周涛走到何雨柱面前,比他高半个头,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你会啥?切个土豆丝我看看,要是能切得比我细,我就认你这个师弟。”
说着,他拿起一个土豆,“唰唰唰”切起来,土豆丝细得像头发丝,码在盘子里,整整齐齐。周围学徒们都起哄:“大师兄这刀功,咱后厨没几个比得过!”
周涛得意地放下刀:“怎么样?你要是不行,就别占着郭师傅徒弟的位置,先去后院剥葱吧!”
何雨柱没说话,拿起一个土豆,手指在土豆上轻轻按了按——在家的时候,他为了练刀功,每天切一筐土豆,娘总说他“浪费粮食”,可他知道,刀功是厨师的根,根不牢,菜再好也没用。
他手腕一沉,厨刀贴着土豆皮滑过,“唰”的一声,第一片土豆就薄得透光。
后厨瞬间静了,只有厨刀切割土豆的“唰唰”声,像细雨打在窗纸上,又快又匀。
何雨柱的手腕稳得像钉在案板上,土豆在他手里转得飞快,每一刀下去,粗细都一模一样,没有一点偏差。
他切得专注,额头上渗出细汗,却没分心——他想起哥哥教他的“稳”,练拳要稳,切菜也要稳,心稳了,刀才稳。
没一会儿,一个土豆就切完了。何雨柱拿起盘子,将土豆丝轻轻一抖,丝儿散开来,细得能穿进绣花针的针孔里,比周涛切的还细三分。
他又拿起一个腰子,这东西最考验刀功,腰骚去不干净就腥,花刀切得不好,炒出来就老。
周涛和学徒们都凑了过来,想看他出丑。可何雨柱拿起腰子,刀背轻轻一刮,就把腰骚去得干干净净。
接着,他手腕翻转,厨刀在腰子上“斜切三刀,竖切两刀”,每一刀的深度都恰到好处,既没切断,又能让调料渗进去。
切好的腰花放在盘子里,像一朵朵没开的花,整齐划一。
“这……这腰花切得,比郭师傅还规整!”李三忍不住喊出声。
周涛看着盘子里的土豆丝和腰花,脸涨得通红,手里的刀都攥紧了——他练了两年,也切不出这么匀的土豆丝,更别说这么标准的腰花了。
郭师傅一直站在旁边,没说话,此刻才点了点头,拿起何雨柱切的土豆丝,对着光看了看:“刀稳、手准、心细,是块好料。你们服不服?”
没人说话,后厨静得能听见窗外的鸟叫。过了一会儿,李三先鼓起掌:“服!柱哥这刀功,我服!”其他学徒也跟着鼓掌,周涛虽然没说话,却对着何雨柱点了点头——这一下,他是真的服了。
何雨柱这一手刀功,不仅让学徒们服了,连其他师傅都凑过来夸。鲁菜师傅王师傅拍着他的肩:“小子,有前途!以后跟郭师傅好好学,将来肯定是个名厨!”
郭师傅把何雨柱拉到自己的案板前,递给他一把新磨的厨刀:“这刀是我年轻时用的,现在给你。学川菜,刀功是底子,调味是魂。从今天起,你每天先切二十斤土豆、十斤腰子,把刀功练扎实了,我再教你做回锅肉。”
何雨柱接过刀,刀身亮得能照见人,他双手捧着刀,对着郭师傅鞠了一躬:“谢谢师傅!我一定好好学!”
接下来的日子,何雨柱每天天不亮就来后厨,先劈柴、挑水,然后就站在案板前切菜。
手腕酸了,就用父亲教的八极拳姿势活动活动;手指磨出了泡,就用热水泡一泡,第二天接着练。
周涛偶尔会过来指点他:“切土豆丝的时候,手腕别太僵,稍微松一点,更匀。”何雨柱也不骄傲,认真听着,慢慢调整自己的手法。
有一次,郭师傅让他试着炒一盘回锅肉。他按照师傅教的,先把五花肉煮到八成熟,然后切片,火候掌握得刚刚好,肉片炒得油亮,配上蒜苗,香得整个后厨都能闻见。郭师傅尝了一口,点了点头:“有那味儿了!再练几次,就能上席了。”
何雨柱看着自己炒的回锅肉,心里满是欢喜——他知道,自己没选错路。
在丰泽园的后厨,没有高低贵贱,只有真本事。他要凭着手里的刀,凭着对厨艺的热爱,一步步学好川菜,将来做最好的菜,让娘和哥哥都为他骄傲。
夕阳透过后厨的窗户,洒在何雨柱的身上,他手里的厨刀在光下泛着暖光,案板上的土豆丝整齐地码着,像一排小小的希望。丰泽园的烟火气里,一个未来的川菜名厨,正在慢慢成长。
喜欢四合院:1935年父子双穿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四合院:1935年父子双穿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