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大典后的第七日,炼魂阁的铜锁被彻底砸断。苏清欢推着姐姐走过布满青苔的石阶时,记忆锁链残留的蓝光已淡得几乎看不见,只有墙角的霉斑还留着旧日的阴翳,像幅被雨水泡过的画。
“这里的草药该换了。”苏清辞的指尖拂过积灰的药架,曾经刻着“辞”字的地方已被摩挲得光滑,“当年我总偷偷在这里藏桂花,怕被长老发现。”她的声音带着轻颤,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释然——那些被囚禁的日夜,终于化作了阶前的露水,在晨光里蒸发殆尽。
陆衍正带着散修们拆除牢笼的栏杆,破风剑劈断铁链的脆响里,夹杂着他的笑:“清欢你看,这‘衍’字刻痕还在!”他指着笼壁上深浅不一的笔画,像在展示件珍贵的藏品,“我师父当年定是在这里数过桂花落了多少瓣。”
苏清欢凑近细看,刻痕里卡着片干枯的桂花,是去年的旧蕊,却依旧保持着完整的形状。她忽然想起姐姐说的“有些东西就算被囚禁,也能守住本心”,原来这朵桂花,早就在替他们见证着不屈的灵魂。
林晓提着个竹篮从阁外跑进来,篮里装着新采的薄荷和艾草,绿叶上的晨露滚落在青石板上,晕开小小的圈。“老管事说这些能除味,”她往每个角落都摆了一小束,薄荷的清凉混着桂花的甜,驱散了炼魂阁的腐气,“对了,藏经阁师兄找到本《忆魂录》,说能解忘忧丹的余毒!”
苏清辞的眼睛亮了起来。《忆魂录》是苏家失传的典籍,据说能唤醒被篡改的记忆,她当年藏在丹房的配方残页,就是从这本书里抄的。“快带我去看看。”她拉着苏清欢的手往外走,脚步轻快得像踩在云端,记忆里的沉重枷锁,仿佛在这一刻彻底脱落。
藏经阁的阳光透过雕花木窗,在《忆魂录》的泛黄纸页上投下斑驳的影。苏清辞指尖抚过“以血为引,以忆为匙”八个篆字,忽然握住妹妹的手,将两人的指尖同时刺破,血珠滴在书页上,瞬间晕开朵血色的桂花,与家纹一模一样。
“真的有用!”林晓凑过来看,纸页上的字迹渐渐清晰,记载着解忘忧丹的方法——需用桂花蕊、忆劫者的灵力,再加至亲的血,熬成“醒忆汤”,“陆衍的灵力不就是忆劫者的吗?这下所有人都有救了!”
陆衍恰好走进来,听见这话,立刻刺破指尖,将血滴进早已备好的药碗:“我这就去熬汤。”他的血珠在碗里打着旋,与姐妹俩的血融合在一起,生出淡淡的金光,“我师父要是知道能救这么多人,定会很高兴。”
熬汤的药炉就支在大典广场的老槐树下。陆衍守在炉边,木勺搅动的“咕嘟”声里,桂花蕊的甜香飘满整个门派,像场温柔的雨,滋润着每颗曾被阴霾笼罩的心。被救的弟子们排着队领汤,有的还带着未愈的伤,眼神却已褪去空洞,多了几分清明。
“清欢妹妹,”个曾看守丹房的守卫捧着碗汤,不好意思地挠头,“以前……对不起啊。”他喝了口汤,忽然捂住脸,“我想起我女儿了!她跟你一样大,喜欢在发间别桂花……”
苏清欢的眼眶一热。仇恨在这一刻忽然变得轻飘飘的,比起报复,唤醒更多的良知,或许才是对姐姐最好的告慰。她往守卫手里塞了块桂花糕:“以后好好待她。”
夕阳西下时,广场上燃起了篝火。被治愈的弟子们围着篝火唱歌,陆衍的破风剑在火光里闪着亮,他正给大家讲散修的故事,说到师父如何保护他时,声音带着哽咽,却没人笑话他——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段需要被温柔以待的过往。
苏清辞拉着妹妹坐在老槐树下,手里的桂花枝是从药圃折的,新抽的嫩芽泛着翠绿。“等炼魂阁改成‘忆魂堂’,我们就在这里教大家辨识草药,”她的目光望向星空,那里的星星像极了石缝里的桂花,“让所有被遗忘的名字,都能被记住。”
苏清欢点头时,发间的木剑吊坠轻轻晃动,桃木的温润贴着心口。她忽然看见陆衍正往这边看,剑穗的银丝在火光里闪着亮,与林晓偷偷往她手里塞的平安帕金线,在暮色里连成一片温柔的光。
夜深时,所有人都睡了,只有老槐树下的篝火还在明明灭灭。苏清欢睡不着,起身去药圃看看那棵老桂树,月光下,树干上的身高标记旁,多了几个新刻的名字——她的,姐姐的,陆衍的,林晓的,像个小小的约定,刻在时光里。
“在想什么?”陆衍不知何时跟了过来,手里拿着块新做的桂花糕,“林晓说你肯定没吃饱。”
苏清欢咬了口糕,甜香在舌尖漫开时,忽然看见老桂树的枝头,竟顶着朵小小的花苞,在夜风中微微颤动,像颗不肯入睡的星。“你看,”她指着花苞笑,“它要开了。”
陆衍的目光落在花苞上,又转回到她脸上,剑穗的银丝轻轻扫过她的发梢:“嗯,要开了。”
夜风带着新蕊的清香,拂过药圃,拂过炼魂阁(哦不,现在该叫忆魂堂了),拂过每个曾被苦难笼罩的角落。苏清欢忽然明白,所谓重生,不是抹去过去的伤痕,而是带着那些印记,依旧向阳而生,像这棵老桂树,就算枝桠曾被折断,也总会在春天抽出新绿,在秋天开满繁花。
离桂花盛开,还有三个月。
但苏清欢知道,等待的日子,定会像这碗醒忆汤,带着微苦,却藏着回甘,而那些曾并肩作战的身影,那些藏在桂花里的善意,终将像永不凋零的花,开在记忆深处,温暖每个平凡的晨昏。
喜欢忆劫修仙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忆劫修仙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