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心已下,何雨柱便开始了对黑市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探索。他深知这事儿急不得,一步踏错,可能就是万劫不复。
他的第一个目标,是获取可靠的信息。直接问人太危险,容易留下话柄。他选择了更隐蔽的方式——倾听和观察。
在食堂后厨,他看似无意地,将话题引向了物资紧缺和生活不便上。马华和胖子这两个徒弟没什么心机,立刻打开了话匣子,抱怨着买烟难、买酒难,扯着扯着,就提到了“听说有些地方……”、“好像有人能弄到……”之类模糊的信息。何雨柱不动声色地听着,从中筛选着可能有用的碎片:某个废弃工厂区附近?后半夜?要有人引荐?
在给某些“有门路”的雇主做招待餐时,他也会趁着对方酒酣耳热、放松警惕之际,一边展示厨艺,一边用羡慕的语气感慨:“还是您几位路子广,像我们这种平头百姓,想弄点好烟好酒真是难如登天。”这种恰到好处的恭维和共情,有时能换来对方几句含糊的提点,或者一个“你懂得”的眼神。何雨柱会立刻心领神会,但绝不深问,见好就收。
经过几天的信息拼凑,他大致锁定了一个可能的地点——城东靠近铁路线的一片待拆迁的平房区,据说那里在后半夜会有“鬼市”出现。时间不确定,地点也会经常变动,需要有熟人带或者靠运气撞。
光是知道地点还不够,何雨柱开始了实地侦察。
他选择在白天,以不同的装扮和路线,多次“路过”那片区域。他推着自行车,像个普通的过路人,眼神却锐利地扫视着周围的环境:有哪些巷口?哪些房子看起来无人居住?哪里视野开阔?哪里便于隐藏和撤退?他甚至在心里模拟了几条遇到突发情况时的逃跑路线。
他注意到那片区域人员复杂,既有本地住户,也有不少来历不明的流动人口。这增加了风险,但也为黑市的存在提供了掩护。
光是看还不够,他还需要验证。在一个不上班的下午,他换上一身半旧不新的工装,戴上顶遮阳的旧帽子,推着自行车,车上挂着个空麻袋,伪装成去找人或者寻摸点废旧物资的样子,再次进入了那片区域。他没有主动找人搭话,只是慢悠悠地骑着,耳朵却捕捉着周围的一切动静。
在一个偏僻的巷口,他听到两个蹲在墙角抽烟的男人低声交谈,隐约听到了“老地方”、“今晚”、“新货”几个词。何雨柱心里一动,但没有停留,继续若无其事地骑了过去。
这次侦察,让他基本确定了信息的可靠性,也大致摸清了那里的地形。但他并没有立刻行动。
接下来是准备“硬通货”和伪装。 他没有动用手头的大额现金,而是准备了一些零散的钱,以及几张富余的、面额不大的地方粮票。这些东西即使损失了也不心疼。他还用食堂的边角料,精心制作了几小罐密封的肉酱和辣酱,用普通的罐头瓶装着,看起来毫不起眼,但味道绝佳,在以物易物的黑市上,这种实实在在的吃食往往比钱更受欢迎。
至于伪装,他找出一件很多年没穿、几乎没人认得出的深色旧外套,一顶能压低眉眼的旧帽子,甚至还准备了一副平光眼镜(不知从哪儿淘换来的旧货)。他对着镜子照了照,连自己都觉得形象大变,只要不开口说话,不遇到极熟的人,应该不会被认出来。
一切准备就绪,何雨柱像一头即将出击的猎豹,耐心地潜伏着,等待着最佳的时机。他决定,就选在后天凌晨,那个时候人最困乏,警惕性也可能最低。
这次探索,他投入了极大的耐心和谨慎。每一步都反复推敲,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这不仅仅是为了交易成功,更是为了自身的安全。他享受这种将风险控制在掌心、一步步接近目标的感觉。
“差不多了……”何雨柱看着准备好的东西和模拟了无数次的行动路线,眼神冷静而锐利,“是骡子是马,该拉出去溜溜了!”
小心翼翼的探索阶段即将结束,真正的冒险,就要开始。何雨柱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一丝兴奋和更多的警惕。他知道,真正的考验,在踏入那片灰色地带的那一刻,才真正开始。
喜欢四合院:新傻柱的外耗人生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四合院:新傻柱的外耗人生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