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整个四合院、乃至整个社会都被一种难以言说的疲惫感所笼罩时,中院的何雨柱,却像一块被岁月和风雨打磨得更加坚硬的燧石,非但没有被磨去棱角,反而愈发显得坚挺。
他的存在,与周围萎靡不振的环境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工作上,他依旧是轧钢厂食堂不可或缺的“柱爷”。 工人们干了一天累活,身心俱疲,就指望中午这顿饭回血。
何雨柱掌勺的窗口,队伍永远最长。他的手艺经过《周氏食单》的滋养和自身不断的琢磨,早已臻至化境。
普通的食材在他手里总能焕发出诱人的光彩,分量也依旧实在。工人们私下都说:“甭管外面怎么闹腾,只要柱爷的勺还在,咱这肚子里就踏实!” 这种来自最基层工人群体的拥护,是他最坚实的根基。
连厂里那些心思各异的领导,在招待重要客人时,第一个想到的也还是他何雨柱。他的厨艺,成了某种超越派系、直达人性需求的硬通货,让他在任何形势下都能保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生活上,他依旧贯彻着“低调的奢华”。
院里的禽兽们为了一斤肉票、半尺布票绞尽脑汁、愁眉苦脸时,何雨柱的饭桌上依旧荤素搭配,有滋有味。
他不再需要频繁冒险去黑市,长期的谨慎经营让他积累了不少“安全”的渠道和硬通货。
他偶尔拎回来的那条鱼,那块肉,或者那包寻常人家难得一见的水果,都被他用早已烂熟于心的借口轻松化解质疑。
他的脸色红润,眼神清亮,步伐稳健,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吃得好、睡得香、心里不装事的舒坦劲儿。这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滋润”,在周围一片灰败憔悴的映衬下,格外刺眼,也格外让人……嫉妒得牙痒痒。
精神上,他更是超然物外。 院里那些鸡毛蒜皮、勾心斗角,他早已懒得理会。
许大茂那点残存的恨意?在他眼里不过是败犬的哀鸣。
刘海中的不甘?那是官迷心窍的癔症。秦淮茹的酸楚?纯粹是自身不硬的结果。阎埠贵的算计?更是可笑至极的纸上谈兵。
易中海的无奈?不过是旧时代遗老跟不上趟的必然。他像一个冷静的观众,看着舞台上其他人疲惫不堪地表演着一出出早已看过无数遍的乏味戏剧,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
他的核心逻辑——“我爽就行”——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和验证,已经成为了他不可动摇的信仰。
他坚信,只要自己手艺在身,成分过硬,脑子清醒,不主动作死,就没人能把他怎么样!外面的风风雨雨,不过是背景噪音;院里的纷纷扰扰,不过是无聊消遣。
他的世界,由他的炒勺和他的规矩定义。
“疲了?蔫了?”何雨柱有时看着院里那些无精打采的身影,心里会不屑地嗤笑,“那是你们自己没本事,心里没底!柱爷我靠手艺吃饭,凭本事享福,心里踏实着呢!天塌下来,也得先吃饱饭不是?”
他甚至觉得,这种普遍的疲态,对他来说反而是好事。
大家都累了,没那么多精力来找他麻烦,也没那么多心思去关注他那点“小小”的生活改善。
他可以更加从容地经营自己的小日子,更加安心地钻研他的厨艺,等待着……等待着某种他预感必然会到来的变化。
年复一年,风霜雨雪。
有人被磨平了棱角,有人被抽干了精气神,有人被时代的洪流冲得东倒西歪。
但何雨柱,这个四合院里最大的“异数”,却以其独特的“疯批”哲学和安身立命的硬本事,始终坚挺地站立着,并且,看样子还会继续这么坚挺下去。
他的坚挺,是对这个压抑时代最无声,也最嚣张的嘲讽。
喜欢四合院:新傻柱的外耗人生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四合院:新傻柱的外耗人生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