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旱灾在赵珩与苏云的联手应对下,终于渐露平缓之势。运河沿岸的赈灾棚里,每日领取粥粮的百姓虽仍络绎不绝,却已没了最初的慌乱与拥挤。赵珩穿着素色棉袍,站在粥棚前,看着百姓们捧着热粥时露出的安稳神情,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稍稍落地。
暮春的热风卷着谷仓特有的陈腐气息扑面而来,赵珩握着青铜算盘的指节微微发白。当陈峰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时,他故意将算盘珠子拨得噼啪作响,余光瞥见那抹灰布短打身影贴着墙角挪动 —— 这位玄甲军暗卫首领连行走时,都保持着随时能抽刀的半弓姿势。
殿下,今日新到的粮草已入库。 陈峰刻意将尾音压在算盘声浪之下,玄铁令牌随着躬身动作在粗布衣襟间若隐若现,按您的吩咐,分发给周边村落的粮车已套好辕马。西北三村的族长今早又来求见,说是断粮的人家......
赵珩抬手止住话头,目光越过陈峰肩头。二十步开外的晒粮场上,苏云正踮脚调整竹席角度,月白棉袍被风吹得猎猎作响。发间银簪折射的寒光,与远处粮仓上盘旋的寒鸦羽翼,在烈日下交织成刺目的光网。
赈灾之事按部就班推进即可。 赵珩将算盘推到案角,青玉镇纸压着的赈灾账簿微微卷起边角,让巡防队每隔两刻钟敲锣示警,凡聚众超过五人的,先以糙米十斤安抚。告诉各里正,若再出现哄抢...... 他忽然攥紧腰间玉佩,指腹摩挲着刻痕,就把去年囤积私粮的王家祠堂打开,借他们的梁木搭救灾棚。
陈峰垂首应下,指节无意识摩挲着腰间刀柄,青铜饕餮纹在阳光下泛起幽光。他喉结微动,压低声音道:“殿下,属下的暗桩三日前在城外探查时,于城西黑龙山麓发现异状。” 话音未落,赵珩挑眉示意他回府再接着说,陈峰踏后半步,紧跟在赵珩身后,回到府邸书房,陈峰袖中滑出一卷泛黄舆图铺展在案,枯瘦食指重重戳在黑龙山位置:“此处终年瘴气弥漫,寻常人迹罕至。属下的人却在山涧溪流中,嗅出北狄玄铁锻造的兵器特有的腥甜铁锈味 —— 那种混合着狼毒草淬炼的金属气息,属下曾在雁门关外的战场闻过三次。” 他展开另一张素绢,上面拓印着深浅不一的车轮痕迹,“更蹊跷的是这道辙印,轮距比寻常马车宽三寸有余,且边缘带着锯齿状磨损,分明是运载玄铁重弩的特制马车才会留下的印记。”
烛火突然爆起一朵灯花,赵珩剑眉微蹙。陈峰俯身上前,衣摆扫落案头砚滴,在舆图上晕开墨痕:“属下已命人暗中追查,发现刘相府幕僚李松,自上月十五起,每隔三日便会乔装成樵夫进山。他随从携带的藤箱看似寻常,行走时却发出金属碰撞的闷响。更有流民目睹,他的亲信在深夜用蒙着黑布的马车,往山中运送过数十个桐油桶。” 陈峰喉间泛起冷笑,“那桐油桶底部沾着的红土,与黑龙山北坡土质别无二致。”
赵珩的眉头瞬间拧紧。李松是刘相的心腹,此前在江南私贩军械的案宗里,便有他的名字,只是一直未抓到实质性证据。如今黑龙山出现军械痕迹,若能找到藏匿点,便能一举将李松及其党羽绳之以法,还能顺藤摸瓜,挖出刘相更多罪证。“继续探查,务必小心,切勿打草惊蛇。” 赵珩叮嘱道,“目前赈灾尚未完全结束,此事需暗中进行,待掌握确切线索,再做行动。”
陈峰领命退下后,赵珩站在原地,望着黑龙山的方向,陷入沉思。他想起苏云此前在粮垛危机中展露的异能, 李松私藏军械这么大的事,苏云会不会在暗中调查?
正思索间,苏云提着一个食盒走了过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子珩,忙活一上午了,先吃点东西吧。我让厨房做了些你爱吃的江南点心,还有温热的莲子羹。” 赵珩回过神,接过食盒,指尖触碰到温热的盒壁,心中泛起一阵暖意。“多谢苏兄,又让你费心了。” 他笑着道谢,打开食盒,精致的点心与清甜的莲子羹香气扑面而来。
两人在案旁的凳上坐下,一边吃着点心,一边闲聊。苏云看似随意地提及:“听闻近期有不明势力在黑龙山活动,子珩你若需探查,可得多留意安全。那地方地形复杂,据说还有不少猛兽,寻常人进去容易迷路。” 赵珩心中一动,苏云这话看似是提醒,倒像是在暗示什么。他不动声色地回应:“多谢苏兄提醒,我会注意的。目前还是以赈灾为重,其他事情暂且不急。” 苏云笑着点头,不再多言,可眼底深处,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 他早已通过墨影阁掌握了李松的动向,设局诱捕的计划,已在暗中悄然展开。
喜欢天阙归来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天阙归来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