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韩三屏用手指点了点孙祺,轻笑一声:“原来你是来走捷径的。”
一部电影必须按流程备案、审查,获得批准后才能拿到拍摄许可证正式开拍。
不走这个流程的就是地下片,不允许上映。
按正常流程,仅备案和审查阶段,短短两个月根本不够。
所以孙祺这次找韩三屏,主要是想借助他的关系,大幅压缩甚至跳过这个环节的时间。
他相信,作为中影集团一把手的韩三屏,一定有办法搞定。
“是韩董,我真的没办法了,只能来找您帮忙。”
韩三屏沉思片刻,看了看桌上的剧本,点头答应:
“行,我答应。
还是老规矩,中影出百分之三十投资,并负责发行。”
“谢谢领导!”
孙祺说完便起身准备离开。
之前王博主任提醒过他,韩董接下来有安排,他是在休息时间抽空见自己的。
事情谈妥了,自己该识趣点。
没想到韩三屏却叫住了他:
“急着走什么?”
“呃,韩董,我不打扰您休息了。”
“晚上有事吗?”
领导这么问,就算有事也得说没有,何况孙祺确实没有。
“没什么事。”
“那跟我去个饭局吧,反正跟你也有关系。”
孙祺一时没反应过来。
跟自己有关?
韩三屏似乎看穿了他的想法,解释道:
“是港岛那边的朋友,带你去见见,对你有帮助。”
港岛的朋友?
孙祺心里琢磨了一下,还是没弄明白。
他只知道中影实力强,但具体每年和港圈有哪些合作,他并不清楚。
他自己在港圈熟的,也就只有老黎一个人。
“领导,那我不打扰您休息,我去一楼休息室等您,时间到了您叫我就行。”
孙祺很会看眼色,虽然韩三屏邀请他晚上一起参加活动,但他知道不能一直待在领导房间打扰。
“嗯,你去找王博,让他给你安排个地方。”
韩三屏看了眼时间,又说:“还有一个小时,你昨天刚从滇南回来,先休息会儿吧。
对了,晚上记得带上剧本。”
“嗯?哦,好的,谢谢领导。”
孙祺轻轻关上门,刚转身就看到隔壁房间走出一个人,是王博。
显然,王博一直在关注这边的情况,听到开门声就适时出现。
难怪能当领导的秘书,处处都是细节。
孙祺稍一思索便明白了,心里不由得感慨。
“谈完了?领导怎么说?”王博笑着走过来,显然是要送孙祺。
“王哥,谈得不错,韩董同意了。”
“哟,恭喜你了,好好干。”
“嗯嗯,对了王哥,韩董说晚上让我一起参加饭局,麻烦您给我安排个地方,我收拾一下。”
“好,嗯?”
王博虽见多识广,此刻也露出惊讶之色,神情瞬间凝滞。
孙祺不清楚晚上的饭局要见谁,但王博知道。
按理说,孙祺现在的身份还够不上参加这样的聚会。
他一时猜不透韩董的意图,但还是按照指示给孙祺安排了隔壁房间。
领导出差开会时,常有人临时来访,王博通常会多备一间房,不能让人在走廊等,毕竟酒店是公共场所,被人看到影响不好。
孙祺进到房间后,第一时间给俞非鸿打了电话,告诉她这边的情况。
俞非鸿听后非常惊讶,没想到孙祺的解决办法是利用现有剧组人员再拍一部电影,合理利用资源,避免档期浪费。
“那剧本呢?什么题材?”
“师姐,先别管这个了,你通知大家收拾东西和器材,准备去沪城。
剧本我晚点发给你,你先准备着。
剧组人员的费用,我稍后打给你。”
“哦,好,我这就通知。
钱不急,反正我已经付完了。”
“那好,先不说了,挂了。”
“哦。”
挂完电话,孙祺长出一口气,整个人像“大”字一样倒在床上,深深陷进柔软的床垫里。
真累。
总算搞定了。
相比实际拍摄,这部电影前期的筹备工作更繁琐,也最耗费心力。
尤其是时间紧迫,只有短短两个月,他别无选择,只能采取这样的办法。
幸好影片情节并不复杂,难度不大,背景设定在现代都市。
只要选在繁华的大都会,场景资源丰富,可以随意挑选。
看了看时间,他在床上休息片刻,洗了把脸,走到走廊等候。
没过多久,韩三屏带着王博走了出来,孙祺随即跟上,三人一同出发。
晚宴安排在一家私人会所,位于一片园林之中。
沿途风景优美,环境清幽,私密性极佳。
透过枝叶间的缝隙,隐约可见两个人影在门前等待。
走近一看,为首的是个年长者,戴着黑框眼镜,气质斯文,孙祺却不认识。
而另一位,却再熟悉不过——那个标志性的大鼻子,正是港圈的代表人物,程龙。
“韩董,您好,感谢赏光。”
“杨老板相邀,我怎敢不来。”
“哈哈,快请进。”
“请。”
进入包厢后,韩三屏才将孙祺介绍给两人。
“这位是港岛英皇集团董事长杨守成,杨老板。
这位就不用多介绍了。”
孙祺心中微惊,没想到竟是英皇的老板,连忙问候:“杨老板好,我是孙祺。”随后又向程龙微微鞠躬,“大哥好。”
“好,好,年轻人有前途。”
“我知道你,《那些年》这部电影我看过,年轻人演得很不错。”
孙祺听了,腼腆一笑。
“大哥过奖了,您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偶像。”
程龙听后,立刻露出夸张的表情,说道:
“哦,接下来你不会是说,是看着我的电影长大的吧?我可没那么老。”
“哈哈哈……”
程龙的一句玩笑话,让众人笑个不停。
韩三屏也笑着说道:
“这小子今年刚满二十,是京城电影学院05级表演系的,现在转行当导演了,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刚在戛纳拿了最佳短片金棕榈。”
“年轻人,你是想抢我饭碗,我到现在还没拿过一次金像奖呢。”
“哈哈……”
饭局开始前,程龙轻松调侃,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孙祺还不清楚韩董带他来的目的,因此表现得十分低调,偶尔回应一两句,既不过分热情,也不显得冷淡。
桌上的菜肴,大家只是浅尝辄止,以品尝为主。
这样的饭局明显是为了谈事,在正事谈妥之前,没人会真的放开吃喝。
酒也喝得不紧不慢,从容不迫。
不久后,包厢里的人多少都有了些醉意,孙祺暗自思索。
该进入正题了。
果然,率先开口的是杨守成。
“韩董,关于您下午座谈会上提到的合作计划,我代表英皇集团,非常感兴趣。”
“杨老板,感谢你的支持。
我相信,华夏电影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真正崛起。”
“是,我也深有同感。
港片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我们必须向前看。
拥抱内地,才是唯一的出路。”
孙祺注意到,杨守成神情中带着一丝落寞,又隐约透出几分怀念。
韩三屏接着说道:
“都是一家人嘛。
内地市场正在快速发展,我们的商业电影起步晚,各方面还有很多不足。
港岛电影人经验丰富、专业度高,但市场太小。
未来进入内地是大势所趋,合作对双方都有好处。”
“确实如此。
感谢韩董给我们这些港岛电影人这个机会,我代表大家敬您一杯。”
杨守成说完举杯,众人也跟着碰杯。
孙祺这下大致明白了。
韩董这次来横店,应该是代表中影集团与港岛电影人代表开座谈会,内容可能是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
可能是进一步向港片开放内地市场,吸引港岛的电影人才,借鉴他们的成熟经验。
对此,孙祺也认同。
这个时代,确实是港台明星的天下。
无论是导演、制片,还是幕后人员,他们的经验确实比内地更丰富。
当然,也有不好的地方。
后来各种绯闻和狗仔文化的泛滥,也与此有关。
没办法,不可能只想着占便宜,却不付出代价。
现在的饭局,孙祺看清楚了。
显然是英皇集团的杨老板率先接下了中影集团抛出的橄榄枝。
这个人确实很有远见。
后来内地电影市场的兴起,也证明了他的判断。
程龙大哥能来,恐怕也与此有关。
他是**演艺界的代表,也是英皇集团的合伙人,一直积极向内地发展。
但韩董带他来,到底有什么目的呢?
孙祺还是没想明白。
饭局继续,韩三屏和杨守成讨论着合作细节。
程龙觉得插不上话,便转而和孙祺聊了起来。
两人没有深入交流,只是说些娱乐圈的趣事,以及程龙过去的经历。
不久后,韩三屏和杨守成碰杯,显然达成了共识。
“杨老板,预祝我们合作成功。”
“韩董,感谢您给我们这个机会。”
正事谈完,气氛变得热闹起来。
“杨老板,还记得下午座谈会上中影提出的‘青年导演扶持计划’吗?”
“当然,韩董高瞻远瞩,这是为华夏电影培养人才,我们一定支持。”
听到这句话,孙祺心里一动,隐约明白了今天自己在这里的原因。
果然,韩三屏接下来的话印证了他的猜测。
“我们中影选定的第一位青年导演,今天也来了。”
杨守成很精明,其实早就猜到了,却仍装作惊讶:
“哦?莫非是这位孙导演?真是年轻有为。”
韩三屏笑着回应:
“别看他年纪轻,已经参与了三部电影的创作。
《送你一朵小红花》拿了百花奖优秀影片,《那些年》票房近八千万,他是执行导演。
他首部执导的《无名之辈》已过审,即将在暑期档上映,是我们中影的重点项目。”
“真是后起之秀。”杨守成转向程龙,指着孙祺笑着说,“阿龙,看见没?长江后浪推前浪,你可真老了。”
程龙哈哈大笑:“华夏电影能有这样的人才,我现在退休都开心。”
这话赢得一片笑声。
“杨老板对这个计划感兴趣吗?”
“当然,扶持新人、为华语电影出力,也是我们港岛电影人的责任。”
“好!小孙的下一部电影已经正式立项,正是青年导演计划的首部作品,杨老板愿意参与吗?”
韩三屏说话时,朝孙祺微微使了个眼色。
孙祺心领神会,立刻拿出随身携带的剧本,恭敬地递给杨守成。
杨守成接过剧本,笑着说:
“韩董审核过的作品肯定不错,我哪还需要看?再说我是个生意人,不太懂剧本。
阿龙,你一向喜欢研究剧本,今天正好让你看看。”
说完,把剧本递给了程龙。
“是,我现在最缺的就是好剧本。”程龙应声道。
程龙一边说着,一边翻开剧本。
剧本并不厚,加上饭局时间有限,他没来得及细看。
但他在影视圈打拼多年,只需扫一眼就能大致判断剧本的好坏。
“这风格挺像好莱坞的,内地能有这样的剧本不多,确实不错。”
“阿龙喜欢就好。
喜欢娱乐:截胡少女杨蜜,她要到底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娱乐:截胡少女杨蜜,她要到底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