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们是按照插秧的顺序收的,其他的水稻也还能坚持几天。
另一个就是红薯地里的草也长得挺深的了,但玉米,水稻产量不怎么高的情况下,红薯是填饱人们肚子的大功臣。
也要抓紧时间拔草,不能让那些草长太深影响红薯产量。
分配好任务后,他们直接就向红薯地走去。
红薯地是一畦一畦的。
沟里和畦里的草都挺多的。
他们很多人拿得有刀,先把畦上的草拔了,然后就把沟里面的红薯藤掀上去,然后用刀把沟里面的草直接割了放在里面。
如果想背草回去换工分的,可以放一点在旁边。
赵园园看到有的婶子一边弄,一边把红薯藤的尖给掐了,用比较有韧性的野草捆成一把一把的。
有婶子见她们新来的知青太老实,只顾着,理红薯藤和拔草,提醒道,“你们可以掐一点好的红薯藤拿回去吃。”
“这样不仅能多个菜,而且还会让红苕长得更好。”
听到那个婶子的话,赵园园才知道,其他人为什么敢明目张胆的掐红薯尖。
毕竟一般这种有关大众口粮的东西是不能乱动的。
不然这一片红薯藤早光了。
虽然乡下夏天不缺野菜,但是也架不住人多。
像之前梁木带她去割芹菜的地方,第二天就光了。
而那些雨后长起来的阳荷包什么的,也是很少有机会长大。
毕竟虽然上河大队有自留地,但是架不住每家每户人多,除了个别家庭,其他的都是三四个小孩打底,有的生得多的,一对夫妻就生了十来个孩子,可以想象每天的饭量菜量多大了。
而且在这个没什么油水的年代,每天更饿,吃得更多。
自留地里面的瓜果蔬菜根本不够吃。
有的还为了有点额外收入,留自留地种点瓜,豆角之类的比较买得上价的东西。
家里的菜就更不够吃了。
村里的那些妇女,一有时间就到处扒拉各种野菜,补给家里。
能有这么大的光明正大的掐红薯尖做菜,怪不得这些婶子这么高兴。
不过红薯藤很多,她们一时半会也摘不完,而且也只准上工的时间摘。
见她们摘得那么欢,在那婶子和她说了后,赵园园也摘了起来,她半途才开始摘的,但是到了下工的时候,彭彭松松的竟然也摘了快有一背篓了。
捆了一捆草背回去换工分,毕竟她的工分挺少的,虽然她现在挺有钱的,不需要靠工分养活自己。
但是财不外露,背挣工分养活自己就在能力范围内多挣一点。
这个雨后就这么过完了。
晚上弄了个炒螃蟹和一个炒红薯叶。
她摘的都是比较嫩的,入口爽脆细嫩,还挺好吃的。
其他知青也摘了不少。
安漫漫做饭手艺不太好,还特意来看着赵园园炒的,学了一下去,看着赵园园炒的色泽均匀,色香味俱全,而同样的食材,同样的调料,她炒出来的菜有点怪味还夹生。
最后只能皱着眉吃下去。
真的太难了。
反思了一下,她炒菜的步骤都一样,只是锅不一样,赵知青用的是铁锅,而自己用的是瓦罐。
为了以后能吃得好一点,看来有机会需要买一个铁锅了。
雨过天晴后,第二天又是夺命抢收。
只是今天的抢收虽然又累又无聊,但是却有大瓜吃。
离他们不远处的另外两个婶子割着割着的就吵起来了。
一个婶子指着另一个婶子的鼻子骂对方老妖精,一大把年纪了还整天依依妖妖的勾引男人,连养的女儿也是小妖精,整天就知道勾引男人。
另一个婶子骂她嘴臭,自己长得丑,留不住男人怪谁。
再骂就要去撕了对方的嘴。
骂着骂着,又扯出各种陈年旧事,互相指责对方。
话也越来越脏。
旁观者总结起来,双方都有错。
这还是赵园园来到上河大队这么久了,第一次见到这么激烈的吵架。
平时她接触的罗挂花,李秋荷,梁木还有其他的婶子看着都挺热心和善的。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上河大队有几千人,人多了,各种龃龉也不少。
今天这家的孩子打了另一家的孩子,家长护短吵起来的。
明天那两家的自留地挨在一起,挤边界,还会时不时的因为越过边界长的瓜果到底算谁的而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积在一起,吵的时候,是真的撕破脸皮,一副鱼死网破的样子。
但是事后,又是邻里邻居的,之后哪家有什么红白喜事该帮忙的就还是会帮忙。
但是全程听下来,赵园园硬是没听懂她们为什么吵架。
小声的问梁木,梁婶子,“她们看着积怨挺深的啊,吵得这么凶。”
听到她这么说,梁木也小声的解释道,“她们啊,这吵了快大半辈子了,其中的原因也挺复杂的。”
“那个穿灰白衣服的叫冯招弟,穿蓝白衣服的叫冯树花。”
“听说做姑娘的时候,两家就是邻居。”
“所说还有点亲戚关系。”
“两人天天攀比,冯招弟家重男轻女,在那样的家庭下长大的冯招弟比冯树花勤劳能干,家里家外一把抓。”
“是很多人家的理想儿媳妇,这不,冯树花家的男人,之前就去和冯招弟相看过。”
“本来都快订下了,结果之后那冯树花的男人陈有石去给冯招弟家送东西的时候,看到了冯树花。”
“冯招弟长年干活,家里家外一把抓,整个人又黑又瘦,是受婆家喜欢的样子,但是却不是男人喜欢的样子。”
“所以相比于经常干活,整个人又黑又瘦的冯来弟,陈有石一眼就看上了长得比较秀气,因为不经常干活显得白一点的冯树花。”
“死活要娶冯树花。”
平常本来就因为被村里人比来比去而讨厌冯树花的冯招弟被抢了男人,心里气不过,就更恨冯树花了。
后来阴差阳错的,冯招弟又嫁给陈有石的邻居陈有亮,她们又成了邻居,又被各自的婆婆和村里人给对比上了,积怨颇深。
喜欢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