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系统提示音响起时,我正坐在案前翻看农事简报。一张泛黄图纸静静摊在灯下,上面画着油菜植株与榨油机结构,标注清晰。这是新任务完成后的奖励——高产油菜种植法和改良压榨机设计图。
天刚亮,我就召来工坊匠头,命他们按图重造榨油机。主轴要用铸铁,密封处加橡胶圈,提升压力,提高出油率。匠头接过图纸看了许久,低声问:“大人,这机器真能比石磨快三成?”
“不止。”我说,“等它造出来,你亲自试。”
当天下午,第一批轻木运到工坊门口。我顺手摸了下木料,转身对守值学徒说:“清点库存,登记入册。”话音未落,另一名小吏匆匆进来,手里捧着一封急报。
荆州农曹禀告:沿江三县油菜已成熟,收割在即,百姓不知如何处理,请求指示。
我放下茶盏,提笔批复:就地设榨油点,统一收籽,优先供成都东市试点使用。
两日后,新式榨油机在工部试验场组装完毕。我亲自到场监督试运行。菜籽倒入进料口,铁轴缓缓转动,油液从下方导管流出,呈淡黄色,气味清香。现场围观的工匠们面面相觑,有人伸手接了一滴,搓了搓手指。
“滑。”那人说,“不像麻油那么涩。”
“取样留存。”我对记录官道,“送膳食司做烹调测试。”
第三日清晨,成都东市搭起一座临时灶台。官府提供食材与锅具,厨师用菜籽油炒制豆腐青菜。第一锅出锅时,香味随风散开,引来不少路人驻足。
起初没人敢吃。一个挑夫站在远处观望良久,终于上前夹了一筷子。他嚼了几下,眼睛一亮,又盛了半碗饭。
“香!”他说,“还不腻。”
消息很快传开。午时未到,灶前已排起长队。有人吃完不肯走,蹲在边上等下一锅。也有老妇人嘀咕:“这油颜色浅,怕是不耐烧。”但当她尝过炒蛋后,只说了句:“比我家里那点猪油强。”
我在书房听到回报,点头记下:民间接受度初现,可扩大供应。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榨油后的菜籽渣堆积如山,转运不便,腐味扰民。有乡吏上书称:“弃之可惜,留之生患。”
我下令将首批渣料运往南郊试验田,混入粪肥发酵七日,用于土豆追肥。同时召集郡县农官半月后实地查看效果。
期间,我又调阅各地农情文书,发现扬州部分地区仍以麻油为主,对新油持观望态度。便命膳食司编撰《菜油烹膳录》,收录二十道家常菜谱,重点说明其耐高温、留香久的特点,并派专人送往各州县厨役手中。
十日后,南郊试验田传来结果:施用油渣肥的地块,土豆长势明显优于普通区,产量提升一成五。农官们亲眼所见,再无异议。
我随即发布《油渣肥田令》,规定每百斤油渣须配三十斤秸秆堆沤,制成复合有机肥返田,纳入地方考核。
与此同时,成都东市的“尝鲜灶”持续运作。每日午时现炒三菜一汤,专供码头劳工与城中贫户。口碑逐渐扩散,连附近酒楼掌柜也开始打听油源。
但新的阻力出现了。部分老厨工反映菜籽油“火躁伤锅”,认为不适合慢炖。更有甚者直言:“祖宗传下来的油不用,非要换这个新玩意?”
我没有立刻反驳。而是派人调查各家灶具情况,发现多数铁锅内壁粗糙,未经防粘处理,遇热油易焦糊。
于是下令推出“买油赠锅”活动。凡购油满一升者,可低价换购特制铁锅。新锅经打磨抛光,内层涂覆一层薄蜡,减少粘连。
政策推行五日,换锅数量超过预期。一名老厨工拿着新锅回家试用,次日主动到市署反馈:“这次不糊了,火候也好控。”
我得知后,让记录官将此案例记入推广简报。
月底,各地奏报陆续送达。荆州三县共收油菜籽八千石,榨出菜籽油四百桶;扬州两县跟进试种,明年春有望扩至十县;益州本地百姓日均用油量上升两成,东市油铺销量翻倍。
更让我在意的是,有商贾自发组织车队,欲将菜籽油运往汉中与巴郡销售。我批文准行,但附加一条:沿途须设免费试吃点,不得哄抬物价。
这一晚,我在书房合上最后一份《油菜推广旬报》。窗外暮色渐浓,城南方向升起缕缕炊烟。微风拂入门缝,带来一丝熟悉的煎炒香气。
那是菜籽油的味道。
我站起身,走到窗边。街上行人往来,有挑担归家的工匠,也有提篮买菜的妇人。一家小食摊前,老板正在翻炒锅里的腊肉白菜,油星溅起,在灯下闪出几点金光。
我盯着那口锅看了很久。
然后转身回案,提笔写下《关于筹建全国食用油工坊的奏议》。开头写道:民生之本,不在金银,而在米盐酱醋。今菜籽油成,宜速建工坊,统一流通,使万家灶火皆得新油。
写到一半,门外传来脚步声。技工甲轻敲房门,低声说:“大人,无人机燃料调配已完成,第一批样品在工坊等着您验收。”
我没有抬头。
“先放着。”我说,“明天再说。”
他应了一声,退下了。
我继续写。提到城市改造所需材料时,笔尖顿了顿。墨迹在纸上晕开一小团。
片刻后,我蘸了点清水,把那团墨晕轻轻抹开,变成一个不起眼的斑点。
笔又动了起来。
最后几句写完,天已全黑。我吹灭蜡烛,屋里顿时暗了下来。只有窗外还亮着几处灯火,像是谁家还没吃完晚饭。
我扶着案角站起身,感觉肩膀有些僵。刚迈出一步,脑中忽然响起提示音:
“【油料革新】任务完成。奖励已发放——高效灌溉系统图纸、化肥量产工艺(初级)。”
我没说话。
过了一会儿,才低声自语:“下一步,该让地里长得更多更快了。”
这时,楼下传来一阵匆忙的脚步声。一名小吏冲进院门,手里举着一封加急军情:
“大人!汉中急报!魏军集结陇西,似有南下之意!”
《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