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符画得有些腻了,凌霄的心思又活络起来。这日整理意识空间时,他的目光落在那些黑沉沉的金属锭上。系统说过,这是“神机百炼”的材料。
“炼器啊……”他掂量着一块铁锭,手感沉甸甸的,透着冰冷的金属质感。听起来就比画符更有意思。
说干就干。他学着画符时的架势,先净手静心,然后捧着铁锭在蒲团上坐定。按照传承中的法门,他将一丝真气缓缓渡入铁锭之中。
起初什么感觉都没有,铁锭就是铁锭,冰冷而死寂。真气输进去如同石沉大海,连个回声都听不见。他不死心,加大真气输出,额角都沁出了细汗。
就在他快要放弃时,忽然捕捉到一丝极其微弱的反馈。那感觉难以言喻,就像指尖触碰到冰面下的暗流,隐约能感知到金属内部的纹理和结构,却又隔着一层,模糊不清。
“有门儿!”他精神一振,连忙稳住心神,继续输送真气。这次他不急着探究内部结构,而是像温养玉器般,用真气细细包裹整个铁锭,试图先建立联系。
过程枯燥得令人发指。一连三四天,他除了必要的修炼和画符,所有时间都花在对着铁锭发呆上。真气耗尽了就打坐恢复,恢复了继续尝试。那铁锭倒是来者不拒,有多少真气吸多少,表面却看不出丝毫变化。
第五天清晨,他照例拿起铁锭时,忽然觉得手感有些不同。具体哪里不同又说不上来,就是觉得这块冰冷的金属,似乎多了几分“亲和感”?
他试着再次将真气渡入,这次反馈清晰了许多。能模糊感知到金属内部的晶格结构,如同无数细小的蜂巢,紧密排列。真气在这些“蜂巢”间穿梭,依然滞涩,但至少有了明确的方向。
进展激励着他。从此他更是与这块铁锭形影不离,吃饭时放在手边,睡觉时搁在枕下,打坐时捧在掌心。就连练习金光咒时,都不忘分出一丝真气温养它。
道观里时常能看到这样一幕:少年或是闭目盘坐,双手虚托铁锭,神情专注;或是举着铁锭对着阳光打量,嘴里念念有词;有时甚至对着铁锭说话,仿佛它能听懂似的。
“你说你,吃了我这么多真气,倒是给点反应啊?”他戳着冰凉的铁锭,半是无奈半是好笑。这玩意儿比驴还倔。
转机发生在半个月后。那日他突发奇想,既然真气能温养,那用金光咒的法门试试?说试就试,他手掐诀窍,口中念咒,淡淡金光笼罩双手,将铁锭包裹其中。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在金光笼罩下,他与铁锭的联系骤然清晰了数倍!金属内部的每一处结构都清晰地映照在心湖中,甚至能“看”到真气在其中流转的轨迹。
他福至心灵,集中全部精神,试图用意念微微改变铁锭的形状。想象着将它捏成一个小锥子的模样。
起初铁锭毫无反应。就在他以为又要失败时,铁锭表面忽然泛起极其细微的波纹,如同投入石子的湖面。紧接着,在他不可思议的目光中,铁锭的一角缓缓凸起,形成一个小小的尖锥!
虽然只有米粒大小,虽然形状歪歪扭扭,虽然整个过程耗费了他大半心神……但确确实实改变了!
“成、成了?!”凌霄又惊又喜,捧着铁锭的手都在发抖。这简直颠覆了他的认知——不用锤锻,不用火烧,单凭意念就能改变金属形态?
狂喜过后是无尽的疲惫。就这么一下,他感觉比连续运转十个周天还要累,脑袋针扎似的疼,眼前阵阵发黑。连忙打坐调息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望着铁锭上那个不起眼的小凸起,他傻笑了半天。虽然离炼成法器还差着十万八千里,但至少证明这条路走得通!
接下来的日子,他更加勤勉。每天雷打不动地温养铁锭,尝试改变形态。从小尖锥到小圆球,从简单的几何体到尝试雕刻花纹……
进步缓慢得令人绝望。往往耗费大半心神,只能让铁锭产生微不足道的形变。而且过程极其消耗心神,每次练习完都头晕眼花,需要打坐许久才能恢复。
但他乐此不疲。每当看到铁锭在自己手中产生哪怕一丝一毫的变化,那种成就感无可替代。
更让他惊喜的是,持续消耗和恢复心神的过程,竟然让他的神识壮大了一丝。虽然微乎其微,但长期坚持下来,效果堪比专门修炼神识的功法!
这天傍晚,他照例对着铁锭练习。夕阳的余晖穿过窗棂,为铁锭镀上一层暖金色。忽然心有所感,他停下动作,轻轻摩挲着铁锭表面。
经过这些天的温养,这块凡铁已经模样大变。表面光滑如镜,透着淡淡的金属光泽,触手也不再冰冷,反而带着一丝温润,仿佛上好的墨玉。
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距离真正的“炼器”,距离炼制出飞行符箓、护身法宝,还差得远呢。
但他一点也不着急。修仙之路漫长,有的是时间慢慢琢磨。重要的是,他已经找到了方向。
夜色渐浓,他将铁锭小心收好,吹熄油灯。月光如水,洒在少年带着笑意的睡颜上。
梦中,他仿佛看到万千法器环绕飞舞,每一件都闪烁着灵动的光芒。
喜欢我在综武修仙那些年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我在综武修仙那些年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